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禽流感发生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亚洲蔓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禽流感虽然没有像2003年的SARS疫情那样明显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接连由动物引发的威胁到人类健康甚至生存的瘟疫,还是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和思索。微生物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星球上了,也将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化而进化,或许它在人类生命消失之后还会存在于这个星球。从一定程度上说,在地球上,面对微生物,人类更像是客人。  相似文献   

2.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如果没有阳光,则一切生物就不能生存下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日光能,这无论对于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或是对人类的生产活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地球超级微生物不久将搭载太空飞船进入太空,可能抵达火星,科学家很容易将它们误认为是火星生命。美国宇航局研究员卡斯瑟里-温卡特斯瓦兰(Kasthuri Venkateswaran)博士对地球微生物十分关注,认为很可能它们会与人类竞争"殖民火星"。他强调称,近期研究表明一些微生物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远超出最初预期,其保护机制能够幸存于深太空飞行中。当前太空飞船着陆火星或者其它行星可以存在生命的区域,必须满足微生物最大化生存条件,这些允许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基于研究多  相似文献   

4.
“当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多存活四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类……”。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科学根据的判断。蜜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塑造者,蜜蜂与人类息息相关。浙江是养蜂和蜂产品加工大省,畜牧业中唯一位居全国首位的只有蜂产业。浙江省蜂产业在科技和产业方面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加快浙江生态农业和生态强省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1885年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就指出:动物在没有肠道细菌参与下不能生存.他认为微生物对营养有影响,这一观点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非议,并因此而推动了无菌动物的研究.十年以后,Nuttall和 Thicrfcldct 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只无菌豚鼠,并使之存活了13天.从第一只无菌豚鼠到现在,不仅已培育成功无菌大、小鼠、豚鼠而且兔、狗、猫、鸡、猪、马、羊、猴、和鹌鹑的无菌培育早已不是奇迹.尽管到本世纪初已基本确立生命在无菌条件下也可以存活的论点,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巴斯德的观点,因为微生物对宿主的营养确实有着一定的作用(吴桂林等,1990).随着采用无菌动物工作的增加,出现了缺乏微生物对营养是否有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温刘发 《广东饲料》2014,23(11):22-23
动物,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但仅从其肠道系统包含有众多的生命体上看就足以表明它其实是一个生命复合体。动物肠道系统属于一个微生态系统,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由饲料源物质、肠道微生物和肠细胞组成;其成员间的互作("对话")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动物肠道甚至个体的健康,而其"对话"的媒介("语言")多为一种小的蛋白质——肽。对这类"语言"的了解,有助于动物肠道疾病(如肠炎和腹泻)防治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在地球上存在开始,人们利用动物、植物和矿物作为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特别是植物在人类社会几百万年在地球上生存进化发展中尤为重要。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在利用和依靠植物推动人类不断发展领域中,向世界各种不同群族建树了榜样和模范,这种影响至今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自然》周刊最近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地球上已知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生殖器支原菌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可以制造一种更加简单的生物。生殖器支原菌是寄居在人类生殖器官及肺内的微生物,至今仍未发现带有任何疾病。它简单到只有 480个基因,比任何生物都要少,而人体每个细胞有为数 8万至 14万个基因。   美国马里兰州基因图谱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分子工具,每次将生殖器支原菌的一个基因移除,以确认缺少哪些基因会导致生命体死亡,缺少哪些不会致命。结果发现,维系其生命所需的最基本基因数目约有 265至 350个,多数具备产生能量或负…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应刮目相看。——2009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批示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1960年朱德委员长题词当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存活四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类……  相似文献   

10.
刘金衡  杨扬 《山东饲料》2014,(33):98+185
水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万物生存的前提,人类需要水,正如他们需要阳光、空气、食物和栖息地一样,水赋予了地球生命和一个多姿多彩的生存环境。本文就主要对环境艺术设计中水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哲学是人们在观察世界、分析世界后形成的有关世界道理,是人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最根本看法,是人类思维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和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所研究和涉及的问题不仅是关于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局部的问题,而且是有关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最普遍的问题[1-2]。自然界中的生命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不管是细小无形的微生物,还是巍然矗立的参天大树以及拥有庞大身躯的大象,它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价值.森林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其森林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要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特别是近代林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森林效益的多元化,更加充分体现了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发展林业已成为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主要微生物资源库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生命科学研究、预防医学的研究、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研发、食品科学的研发等都是建立在微生物资源基础之上,尽管国内外的微生物资源相当丰富,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往往由于难以找到所需的菌毒种而无法开展某些研发工作,严重制约了科技的进步,为充分的利用好这些世界宝贵的微生物资源,为人类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周贤森 《蜜蜂杂志》2009,(11):17-17
“法律有没有生命?”法律没有生命,就如一张“废纸”。从执法角度讲,法的生命体现在真正贯彻落实。不严格执行法律,法律就没有生命力,法律就是“摆设品”。有识之士十几年前就指出:“有法胜于无法,此话一般说是不差的。然而若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则有法不如无法。阙为无法时大众心里还有了希望,等将来有了法就好了!有了法而执法不严,则大众连个希望也没有了。所以执法不严不得了!”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21世纪是生物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微生物现在也和动物及植物一样,成为地球上重要的生物伙伴。过去由于人、畜的主要感染症的病因,均与微生物有关,因此多将其视为细菌类病菌。但是某种微生物可酿造白酒和啤酒,甚至应用在酱和酱油制作上,成为人类最早驯养的生物。特别是20世纪,制造出以青霉素为首抗菌类的微生物,更对现代科学和医学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饲料是动物的粮食,也是人类的间接食品.其质量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更重要的是动物产品质量和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安全的饲料就没有安全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17.
物种具有生命是经过漫长的从无机物演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蛋白体的形成才使有机物具备生命,生命活动和生命的延续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自身新陈代谢活动与环境互作的体现。物种的延续完全按照“适生存”的自然规律,但是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食物营养。因此,环境条件,食物营养、生命活动三就构成了地球生物圈中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微生物上产的纤维素酶将其转化为人类急需的能能源、食品和化工原料,从而解决环境污染、食品短缺和能源危机的困难,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纤维素酶的种类、作用方式、结构与功能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物质,不仅为生命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在动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表明,氨基酸缺乏能够诱导机体细胞自噬的发生,氨基酸诱导细胞自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氨基酸混合物,而对单一氨基酸诱导细胞自噬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中对细胞自噬的发展过程以及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对细胞自噬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氨基酸调控自噬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11,(5):88-88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确实存在外星生命,那么它们可能适应比科学们想像中更加极端的环境,因为巨大的重力似乎对微生物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作用。近日,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研究社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比地球重力大40万倍的超重环境下,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仍然可以存活和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