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医学专家研究,屁由400多种气体形成,主要是氮气、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正常气体,以及硫化氢、粪臭素等有毒而且恶臭的气体组成。而恶臭气体是由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产生的。人体有一万亿个细胞,但人体肠道中却寄生着10万个细菌、重两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生物培养和影印法对家养禽类鸡、鸭和肉鸽肠道可培养细菌抗生素抗性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鸡、鸭和肉鸽3种禽类中,肠道可培养细菌抗生素抗性的分布非常普遍,所有测试细菌至少可以抗一种抗生素,抗5种以上抗生素的细菌占测试细菌的比例分别为75.0%、58.9%和97.4%;个别细菌对测试的10种抗生素均具有抗性.在抗生素方面,肠道可培养细菌对萘啶酮酸、盐酸四环素、盐酸克林霉素、磺胺嘧啶和红霉素的抗性分布比较广泛.提取细菌基因组并扩增16S rRNA基因,并对这些细菌进行分子鉴定的结果表明,分离的肠道可培养细菌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进一步搜索的结果显示:与肠道可培养细菌同源性大于99%的细菌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环境、宿主和病原菌中,表明这些肠道可培养细菌抗生素抗性是一个潜在的环境微生物以及人体病原菌抗生素抗性的传播来源.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 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是转Bt抗虫基因作物.Bt基因来自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Bt毒素,但Bt毒素本身没并有毒,它只有在昆虫的肠道里才能变成有毒的蛋白,而且这种毒蛋白要和昆虫肠道细胞上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起到作用,而人的消化道细胞表面上没有这种受体,因此,对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前沿动态     
正细菌糖类代谢新途径后肠源性细菌(大肠内肠道细菌)对人体的健康和生理有很大影响,因为它们有助于分解我们不能消化的物质,比如淀粉和纤维,这些我们人类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对它们来说却是主要的营养来源。其中最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多糖,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I(RG-II)有21个不同的糖苷键。之前人们认为,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只有细菌群体能量代谢方能分解RG-II。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中存在的单一生物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发现,RG-II的代谢是通过一种细菌酶的作用,这种酶称为糖苷水解酶,其作用底  相似文献   

5.
以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的1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组织为材料,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肠道组织的消减cDNA文库.以草鱼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文库差减效率达2~(10)倍,表明感染细菌后某些差异表达基因得到了相应倍数的富集.将获得的cDNA片段连接到A/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地区玉米叶内生细菌的组成以及这些内生细菌与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以采集自巫山地区被草地贪夜蛾入侵的玉米地里的玉米嫩叶为材料,运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尝试对其内生细菌进行初步的分离培养,并通过16S rDNA测序开展了优势菌的属水平鉴定.此次共分离获得了22个细菌分离株,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它们归类到11个分类单元,分属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与前期研究得到的该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菌群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玉米内生细菌中包括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在内的5个属可以在草地贪夜蛾肠道中分离到,表明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多数可能源自其食物,但是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中常见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并未在玉米嫩叶中分离到,说明它们可能是主要存在于草地贪夜蛾肠道中的微生物.该研究对草地贪夜蛾所取食的玉米叶中内生细菌的种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后续研究玉米叶内生细菌和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和动物消化器官的营养化学感应系统是胃肠上皮细胞受体对食物信息感受与内脏迷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和互作的复杂信号传递系统。营养化学感应系统由独立化学感应细胞组成,具有形态学的多样性,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这为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营养化学感应系统在调控采食、消化与吸收、肠道生长与功能、肠道防御机制以及宿主与微生物的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细胞型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调控途径,其功能研究有助于化学感应机制的营养学作用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研究营养化学感应系统,本文就营养化学感应系统的分布及其功能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含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黏膜疫苗(口服疫苗)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不同时间山羊肠道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以肠道最常见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为检测对象,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细菌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口服疫苗组山羊的肠道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山羊相比,免疫初期(7d左右)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外,其余时间段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口服疫苗免疫后未造成山羊肠道微生态紊乱。  相似文献   

9.
闵寒 《新农村》2023,(3):39-40
<正>一个健康的人,其肠道微生物超过99%是细菌,数量多达100万亿个,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这些肠道菌群共生共存,在数量上处于相对平衡,这种平衡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消化、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及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肠道、肠道外疾病相关,比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闭症等。那么,如果肠道菌群失衡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n的生物学特性和消化代谢机能,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加拿大原种岩扇贝内脏团(JN)和肠道(JC)及中国育种得到的子一代岩扇贝内脏团(YN)和肠道(YC)4种样品中的细菌,测定分离到的可培养细菌的16S rRNA基因并确定其分类地位;提取上述样品中的总DNA,运用Ion S5~(TM)XL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传统方法获得可培养菌株83株,选取代表菌31株测序并比对,其分别属于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库克菌属Kocuria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4种样品中有效序列群落结构可分为9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加拿大原种岩扇贝肠道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80%),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占15%),内脏团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52%),次优势门为拟杆菌门(占18%);中国育种得到的子一代岩扇贝肠道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61%),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占26%),内脏团样品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占73%),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占17%)。研究表明,岩扇贝的肠道和内脏团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加拿大原种岩扇贝和国内子一代岩扇贝的肠道和内脏团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幼虫肠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和基因差异表达信息,研究基于前期已获得的高质量的意蜂幼虫肠道转录组数据,利用STEM软件对意蜂4、5和6日龄幼虫肠道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趋势分析,进一步通过相关生物学软件对显著上调趋势包含的DEGs进行GO与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及表达量聚类分析。趋势分析结果显示,5 920个DEGs共聚类在8个基因表达模式,其中935个DEGs聚类在1个显著上调趋势。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显著上调趋势包含DEGs富集于39个GO条目,富集基因数最多的为结合,其次是细胞进程和单组织进程。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显著上调趋势包含DEGs富集于94个代谢通路,富集基因数最多的是嘌呤代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和内吞作用。表达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意蜂幼虫肠道发育时间的延长,代谢和免疫相关通路富集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研究提供了意蜂幼虫肠道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谱和基因差异表达信息,揭示了基因表达规律,为深入研究意蜂幼虫肠道发育的分子机制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区猪场环境中蔬菜细菌携带耐药基因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环境中蔬菜样品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PCR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和结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分布范围比较广,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中此类耐药基因的场区检出率均为90%(9/10);蔬菜样品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所含的耐药基因是有差别的,而且附生细菌中的耐药基因比内生细菌的丰富,A、B、C、D、E、F、G、H、I和J样品附生细菌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77.78%(21/27)、92.59%(25/27)、92.59%(25/27)、51.85%(14/27)、33.33%(9/27)、92.59%(25/27)、77.78%(21/27)、7.41%(2/27)、81.48%(22/27)和77.78%(21/27),内生细菌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0(0/27)、11.11%(3/27)、11.11%(3/27)、11.11%(3/27)、29.63%(8/27)、48.15%(13/27)、29.63%(8/27)、33.33%(9/27)、25.93%(7/27)和22.22%(6/27).表明蔬菜中细菌的耐药情况,尤其是附生细菌的耐药情况可能已经非常严重,长此以往甚至会抑制作物生长,并且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体健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体,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由造血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T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上皮细胞、帕内特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同时在它里面寄居着上亿万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群与宿主免疫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肠道微生物对炎性反应(包括自身免疫疾病、过敏症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人们正在进行肠道微生物对不同类型免疫反应的影响机制的研究,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它对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诱导、CD4~+T细胞包括Th1、Th17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的调节以及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的表达有重要作用,菌群产生的许多分子可能影响这些免疫反应。同时,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调控肠道微生物是一种高效治疗和控制疾病的方法,如果这些机制被完全弄清楚,就可以通过益生菌/益生元来调控肠道微生物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此,本研究前沿性地综述了肠道共生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史氏鲟肠遭内容物及鲜活肠道为样本,用PBS多次洗涤,离心样品,沉淀菌体.提取肠道菌群总DNA,电泳结果显示,样品DNA条带可用F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通过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得到较清晰的图谱,条带整齐,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用于提取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的DNA,且简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初乳是自然界中唯一含有两类主要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天然产物。乳源生长因子对人体肠道具有显著的生理功能,可使新生幼体完成从胎盘营养到肠道营养的转变。本研究以CaCO-2细胞系作为人体肠道细胞模型,测定初乳乳清、乳清超滤物和乳清阳离子交换提取物对人体肠道细胞代谢活性和DNA复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乳乳清超滤物(截留分子质量990ku)0.01μg·mL-1条件下,具有最高的促细胞代谢活性,为10%胎牛血清的1.70倍。乳清阳离子交换提取物在更低的浓度下具有活性。酸乳清100ku超滤滤出物在0.01μg·mL-1质量浓度下,具有10%胎牛血清2.57倍促DNA复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前言易位子(Transposon)是可转移的遗传单位,它可以插入细菌染色体或质粒的不同位点;借助载体(一般是可转移性质粒)通过细菌杂交可被转入受体细胞。如果载体是自杀性质粒,则易位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机插入染色体或质粒上。被插入位点的基因受到损伤,不能表达功能,即细菌发生突变。与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不同的是,它只引起一个基因突变;而且它本身带有抗药性标记,便于选择。所以易位子是很有效的分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粪肠球菌(E.faecalis)N10菌株在血清肉汤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中不同生长时期15种毒力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及对IPEC-J2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N10菌株在血清肉汤培养基和TSB培养基中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确定生长时期(对数中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用RT-PCR方法检测N10菌株中不同基因不同生长时期的mRNA转录水平,然后将不同培养基不同时期的细菌黏附IPEC-J2细胞,平板计数细菌黏附数量。结果显示,血清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浓度低于TSB培养基培养的细菌浓度(P0.01)。在血清肉汤培养基中,仅有fsrC、sprE、gelE和ant基因的最高表达量低于在TSB培养基中的,其他基因的最高表达量均高于在TSB培养基中的。黏附试验中对数中期细菌的黏附数量最多,血清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细菌黏附数量比TSB培养基培养的细菌黏附数量少(P0.05),但比不加血清的肉汤培养基培养的细菌黏附数量多(P0.01)。可见,血清肉汤培养基有利于菌毛相关基因的表达,肉汤培养基中加入血清可促进细菌黏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逆转座子LINE1(简称为L1)在Hela细胞内的作用机制,对转染L1的Hela细胞和正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转录组数据进行拼接组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共筛选出39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5.6%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上调,这些基因通过GO分类注释,可分为14类;通过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富集,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破骨细胞分化、色氨酸代谢、乙型肝炎、病毒致癌作用和可卡因成瘾等信号通路,发现了一些与细胞黏着连接、表皮相关的基因有差异性表达。研究表明,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丰富的关于L1在Hela细胞中表达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L1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