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氨气中毒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文康 《中国家禽》2002,24(24):30-32
鸡氨气中毒包括氨气重度、中度与轻度中毒.一般地,在25 mg/L以下或长期处于低浓度氨气的环境中可导致慢性中毒;在25~50 mg/L导致中度中毒,可诱发难于根除的其它呼吸道疾病;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50 mg/L或以上时,发病率为100%,导致鸡重度中毒,死亡率为28.1%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21日龄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为丝兰皂角苷),研究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降低鸡舍中氨气浓度和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4.75mg/L,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13.80mgl/L,试验组比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降低了9.05mg/L,经t检验,两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报酬提高了8.92%。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由于鸡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不高,饲料中50%-70%的氮以粪氮的方式排出体外,这些氮化合物轻微生物作用后生成氨气。氨气无色,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并可挥发到大气中污染空气,严重时构成酸雨,别一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流入江河,造成更广泛的污染。在鸡舍中,氨气常被溶解或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及鸡的呼吸道黏膜上,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症状。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刺激体组织,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还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鸡长期处在高浓度氨的环境中,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强,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都下降。鸡舍中氨气的最高浓度限定为20mg/kg。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20mg/kg时,可引起鸡的角膜炎、结膜炎,使新城疫发病率大大增加;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50mg/kg时,能使呼吸频率下降,产蛋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鸡舍内氨气的产生、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0℃时1L水可溶907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21日龄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为丝兰皂角苷),研究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降低鸡舍中氨气浓度和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4.75mg/L,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13.80mg/L,试验组比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降低了9.05mg/L,经t检验,两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报酬提高了8.92%.  相似文献   

6.
寒冬季节,养鸡者往往只注意防寒保暖,却忽视鸡舍的通风换气工作,使舍内空气中的氨气(此外,还有H2S、CO2等有害气体)浓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鸡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降低,甚至引起中毒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氨气对鸡只的影响氨气溶解度极高(0℃时,1L水可溶90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另外,氨气还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从而减弱鸡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后,很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当鸡舍氦气…  相似文献   

7.
在肉鸡饲养全过程中,用检科Ⅰ号固体高氧化电位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试验,从24~46日龄,与对照组相比氨气浓度降低了83.2%;试验组喷雾前、喷雾后1 h和喷雾后6h氨气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2.9、17.5和18.4mg/L.试验组鸡舍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显著地少于对照组,喷雾消毒效果可维持6h.检科Ⅰ号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可显著改善鸡舍内空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硼对鸡组织器官硼含量及其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1日龄固始鸡30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硼(以硼酸作为硼源)0、100、200、400mg/L,研究了硼对鸡组织器官硼含量及其健康状况的影响。观察鸡的临床表现,并于7、14、21、28、35、42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10只鸡屠宰,采集其肌肉、骨、脑、心、肝、脾和肾组织,用姜黄素比色法测定其硼含量。结果显示,各组鸡的组织器官硼含量随饮水中硼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饮水硼含量越高,组织器官硼的沉积速度越快。饮水硼100mg/L,对雏鸡的生长和健康无害;饮水硼200mg/L,使雏鸡食欲受到抑制,采食量减少;饮水硼400mg/L,雏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降低、营养不良、气囊臌气和健康状况恶化等。由此说明,高硼对鸡的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9.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10^-6。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0℃时1L水可溶907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10^-6并持续6周时,  相似文献   

10.
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动物和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养鸡时由于鸡粪中产生大量氨气,所以当鸡舍空气中氨气达20×10–(6相当于15.2mg/m3)并持续6周以上,就会引起鸡肺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如达50×10–6,数日后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并出现死亡。因而在养鸡中尤其是冬季鸡舍中产生的氨气对养鸡行业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养殖环境对提高禽类养殖效益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肉鸡养殖以封闭半封闭的棚舍为主,尤其散养户养殖以塑料大棚为主。一方面,大棚养殖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保温效果好的优点;另一方面,大棚养殖具有棚舍内潮湿、空气氨气浓度超标等缺点。由于氨气产生在地面和鸡只周围,故在鸡舍地面含量较高,特别是在鸡舍内潮湿、通风不良时,增加了舍内氨气浓度。氨气对鸡只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病原体可通过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蔓延至胸气囊和腹气囊,引发鸡只呼吸道疫病。  相似文献   

12.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甲氧苄啶(TMP)的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氧氟沙星对5种病原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链球菌可产生协同作用,对溶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无关作用;头孢噻呋与TMP联合用药时,对上述5种病原菌均具有协同作用。对实验性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高(100mg/L)、中(50mg/L)剂量对感染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药物庆大霉素(P〈0.0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高剂量组(100mg/L)感染鸡的增重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临床应用头孢噻呋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可采用饮水给药,剂量为100mg/L。  相似文献   

13.
氨气有辛辣刺激性臭味,其比重为0.59,可感浓度为5.3ppm,水溶性强。鸡舍的氨气主要是由粪便、饲料、垫料等腐烂经厌气菌分解而产生。尤其是高热、潮湿等环境会促使其产生而使其浓度升高。如鸡舍内氨气含量低,鸡只吸入氨的数量不大,时间不长,则通过转化为尿素被排出体外。若管理不善,通风不良,可使舍内氨气含量大增。尽管氨气比重较轻,但对于通风不良的鸡舍,鸡只将氨气吸入呼吸道,刺激气管、支气管使之发生水肿、充血、分泌粘液充塞气管;氨气还可以损害呼吸道粘膜上皮,使病原菌易于浸入;氨气若被吸入肺部,则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的运氧功能,导致贫血。鸡只氨气慢性中毒是使鸡只食欲下降,造成营养缺乏而使其生产性能下降;若大量氨气被鸡只吸入,则使其中枢神经受到强烈刺激,导致呼吸系统麻痹,鸡只死亡。总之,舍内氨气的浓度愈大,对鸡只的危害就愈大。笔者在数年的养鸡实践中,采取了下列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氨气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其比重为0.59,可感浓度为5.3毫克/千克,水溶性强。正常禽舍氨的浓度应低于25毫克/千克,此时即使嗅到氨的臭味,对鸡的生长也无大危害。当氨浓度超过25毫克/千克时,能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氨浓度达到75毫克/千克时,便可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氨气中毒于冬季及早春时节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试验在4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中进行,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0±5)mg/kg、(25±5)mg/kg、(50±5)mg/kg和(80±5)mg/kg。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579.2±6.2)g]和健康的爱拔益加(Arbor Acres)雄性肉鸡480只,随机分在4个组中,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周。在试验第21、22和23天,用录像设备记录试验鸡的日常行为;试验结束当天,所有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试验结果显示:1)在0~5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0~8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3)当氨气浓度达到5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而站立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走动的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鸡舍内氨气的大量聚集会抑制肉鸡的生长,并对肉鸡日常行为的正常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肉鸡的健康与福利。  相似文献   

16.
将80只19日龄麻花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以0、50、100、200mg/I。阿奇霉素水溶液供试验鸡连续自由饮用14d,观察其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低剂量组(50mg/L)鸡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显著强于其他组(P〈0.05);高剂量组(200mg/L)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肝脏器系数与对照组(0mg/L)和低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肝肿大变黄,质脆,出现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肝细胞排列无序、胞浆空泡化、弥漫性脂肪变性。表明,低剂量阿奇霉素能促进鸡生长,大于100mg/L则对肝、胆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鸡舍内常有硫化氢、氨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其中以氨气对鸡的危害最大,如浓度超过允许范围,不但使鸡发生角膜炎、结膜炎、角膜溃疡、失眠等,而且还破坏呼吸道绒毛、降低抗病能力。此外,氨气还使鸡生长迟缓、鸡群发育不均匀、产蛋率下降等。因此,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消除或控制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为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养好鸡至关重要。 1.控制鸡舍内的湿度。舍内湿度过大时,可定时开窗使空气流通。也可在地面放些大块的生石灰吸收空气中水分,待石灰潮湿后立即清除。同时,应注意灵活更换垫草。如夏天用沙子作垫料,既可吸潮、降温,鸡吃…  相似文献   

18.
陈合强 《山东家禽》2011,(12):24-25
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包括粪尿分解产生的氨气、甲烷和硫化氢气体,鸡呼吸或物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鸡每天脱落的皮屑、饲料和地面垫料的粉尘悬浮在空气中所形成的混合体和过多蒸发的水分,这些混合体比例的变化是鸡呼吸道传染病和大肠杆菌病的诱因,严重地影响着养鸡的经济效益。当这些指标超标时,将损害鸡只的呼吸道健康,同时降低鸡的生产性能,而且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会相对降低氧气的含量,对机体造成大的伤害。因此,控制好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对于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和生产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鸡舍内的含氮有机物(粪、尿、饲料等)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可分解产生一种对鸡体有害的气体——氨气。鸡舍氨气含量过高,不仅影响青年鸡的生长发育和成年鸡产蛋量,严重时还可引起鸡只死亡。1989年4—5月,兰州某鸡场发生一起鸡氨气中毒。该鸡场为封闭舍,水泥地板,砖墙,南北两面墙各开6个约40×80cm 的玻璃窗。三角房顶,木板结构,无隔热层。饲养成年伊沙蛋鸡1000只,分3层笼养。自3月下旬以来,陆续有零星死亡鸡。  相似文献   

20.
密苏里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对可食用性黄曲霉素B1(AFB1)在公鸡肝脏基因中的表达调控进行了研究。他们给试验鸡只分别饲喂AFB1含量为0、1和2mg/kg的饲料,持续饲喂21d。结果显示,黄曲霉素B1可降低试验鸡只的采食量、体重、血浆蛋白、血钙和血磷浓度,但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肝重。微点阵分析的结果显示,当饲喂2mg/kgAFB1时,可导致试验鸡只与产能、脂肪酸代谢、生长发育、抗氧化、解毒、抗凝以及免疫保护相关基因下调,而与细胞增殖的基因出现上调趋势。研究人员认为,AFB1的浓度为2mg/kg时,可导致鸡的肝脏出现生理反应,同时将改变肝脏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