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真鲷养殖中,饵料是一个关键。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开始对真鲷不同营养需要量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真鲷的平衡饵料中包括百分比含量高的蛋白质,它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根据干重分析,饵料中蛋白质要求最低含量为50%。通过营养学研究,真鲷养殖需要确切的营养成份,  相似文献   

2.
真鲷幼鱼的EPA,DHA需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向真鲷幼鱼饵料中分别添加0.2%、0.5%和1%的EPA、DHA以及两种混合脂肪酸,以豆油为基础脂肪源研究真鲷幼鱼的EPA、DHA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饵料中缺乏EPA、DHA时,真鲷幼鱼生长缓慢,成活率仅达65%,随着EPA在饵料中的添加,幼鱼的成活率与增重率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真鲷胚胎及胚后发育各阶段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真鲷 (Pagrosomusmajor)各发育阶段 ,蛋白质是主要的营养需求成分 ,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又取决于蛋白质自身的氨基酸 ,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真鲷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氨基酸的需求也有差异 ,尤其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目前认为 ,饵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同动物本身氨基酸组成与含量相似者 ,可视为最好的饵料[1] 。关于真鲷生理发育各阶段的氨基酸组成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2 ] 。因此 ,研究真鲷本身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 ,可为真鲷的营养与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也可为真鲷饵料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报道真鲷…  相似文献   

4.
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4种n-3HUFA含量基本相等、卵磷脂含量分别为0、2.5%、5.0%、7.5%的实验微粒饲料,探讨了卵磷脂的含量对真鲷仔稚鱼生长、存活、体内相关成分以及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的影响。2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当真鲷仔稚鱼的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不超过5.0%时,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相应增加。养殖试验结束后,对仔稚鱼体内相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仔稚鱼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卵磷脂含量从5.0%增加到7.5%时,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以及体内n-3HUFA和DHA的含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腊的适宜需要量应为5.0%左右。活力测试结果表明,当真鲷仔稚鱼的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含量不超过5.0%时,随着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含量的增加,真鲷仔稚鱼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增强,但是当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含量从5.0%增加到7.5%时,真鲷仔稚鱼对外部压力的耐受性并没有继续增强,从而进一步说明真鲷仔稚鱼对实验微粒饲料中卵磷脂的适宜需要量应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 9种人工配合饵料 ,研究真鲷 (Pagrusmajor(T&S) )幼鱼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在 4 5d的试验期内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 4 4 6 %、17 6 %、15 5 %时 ,真鲷幼鱼生长最快。饵料系数为 1 4。  相似文献   

6.
不同脂肪源对真鲷幼鱼生长、存活及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真鲷幼鱼摄食缺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饵料时,其生长增重率和存活率比摄食富含PUFA配合饵料或玉筋鱼鱼糜的明显下降。幼鱼摄食含有不同脂肪酸饵料时,其肌肉和肝脏组极性或非极性脂中脂肪酸组成都有变化。肌肉和肝脏极性脂中的PUFA比非极性脂中PUFA含量高,并且当饵料中不能提供足够的PUFA时,非极性脂中的PUFA下降明显,而极性脂中的PUFA变化较小,被优先贮存。真鲷幼鱼肌肉和肝脏组织缺乏n-9、n-6和n-3相互转化的能力。因此,为提高幼鱼的生长增重率和存活率,必须保证饵料中含有足够的PUFA。  相似文献   

7.
真鲷、鰤配合饵料中的新蛋白源近几年世界上饲料用蛋白质资源紧缺,已成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重要限制因素。日本利用浓缩大豆蛋白质、脱脂大豆粕等作为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制成配合饵料,饲育鲫、真绸,效果较好。浓缩大豆蛋白质用大豆粕精制而成,粗蛋白质含量高达70%,...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网箱养殖真鲷同其它养殖类型一样,鱼种条件及饵料的营养搭配和适口程度是养殖成功的基本物质保证。只有良好的真鲷鱼种和适宜的饵料,还要确定适宜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并运用科学的投饵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甲壳胺制剂对真鲷幼鱼的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报道了甲壳胺制剂对真鲷幼鱼的良好促生长效果。试验中所用基础饵料的成分为鱼粉、小麦粉、豆粉等。在对真鲷幼鱼的试验中,在体重增长方面,甲壳胺制剂增重效果明显,增重率高达28.03%,而在试验中应用的其他促生长增重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国立大学动物系对红罗非鱼进行营养学研究,配制三组等热量饵料,蛋白质含量分别配制15%、20%、30%;每组饵料配4种脂肪含量:6%、12%18%,试验结果表明,以含脂量18%的三种蛋白质含量的饵料组获得最佳生长。饵料转换比范围为从1.10到2.32;蛋白质效率比  相似文献   

11.
海外渔业     
用MP饲育真鲷的品尝会日本长崎市户石渔协,今年举办了用半干燥颗粒饵料饲育真鲷的品尝会。户石渔协是市内最大的养殖真鲷基地,年产值近1亿日元,但是由于大量培育轮虫作饵料,使海湾水域遭到污染,海草类生长也受到影响。为改善污染状况,在市水产中心的指导下,从1984年开始采用半干燥颗粒饲料饲育真鲷。这种半干燥颗粒饲料,是在饲  相似文献   

12.
真鲷全人工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人工培育和海捕的真鲷亲鱼,进行自然产卵,而后观察了真鲷胚胎发育过程,用小型轮虫、微胶囊饵料配合蛋黄,海湾扇贝卵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鱼苗前期培育,以鱼、虾、蟹肉糜为饵料进行后期培育。在434.8m^3水体中,一次育出体长0.49 ̄2.50cm的真鲷仔稚鱼484万尾。专家鉴定认为,单位水体育苗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对真鲷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筋鱼为铒料生物,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真鲷能量收支各组分和能量收支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鲷的生长量、总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日粮水平升高呈减速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均可用对数曲线加以定量描述;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真鲷摄食、生长、排泄和总代谢水平的显著差异,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依据各收支过程的量化结果,可得到真鲷的能量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渤海重要底层鱼类食物重叠系数与鱼类增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渤海鱼类增殖角度出发,用 Pianka(1973)提出的公式计算了渤海底层鱼类种间的饵料重叠系数,结果表明:渤海底层鱼类中只有17个种之间的饵料重叠系数超过0.7,即饵料严重重叠。重叠的饵料大都是小型底栖虾、蟹类和小型底栖鱼类,渤海中这些饵料生物比较丰富。摄食鱼类的种类主要为鲈鱼、真鲷、牙鲆,它们主要摄食小型中上层鱼类,这些小型鱼类资源在渤海也很丰富,因此,在渤海进行增殖,其饵料保障较好。根据鱼类种间饵料重叠和饵料生物的分布,黄盖鲽的增殖放流应在秦皇岛外海,其次为莱州湾;半滑舌鳎应在莱州湾和黄河口;真鲷、牙鲆应在莱州湾。为了增加渤海的饵料资源,进行优质鱼类放流增殖,应加强对渤海绵鳚、孔鳐、鲈鱼的捕捞。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真鲷Chrysophrys major养殖饵料正在使用鲜饵或以鱼粉为主的配合饵料。作者为了研究在鱼类配合饵料中利用植物性蛋白质的问题,对天然饵料中所含有的诱导真鲷摄饵的物质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搞清了对于真鲷摄饵有较强绣导作用的氨基酸有甘氨酸、L—丙氨酸、L—缬氨酸、L—a—酪氨酸等。进一步阐明了由于这些氨基酸的相互作用,结果其活性变得更强。本文在详细寻求含有这些大量诱导物质的时候,发现鱼类内脏自身消化物中含有这些物质,并且试制了将鱼类内脏自身消化物和植物性蛋白质相组合的配合饵料。  相似文献   

16.
饥饿对真鲷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10,他引:59  
张波 《水产学报》2000,24(3):206-210
在20℃条件下,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1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5%,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蛋白质含量的比能值略有下降,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0(对照)、3、6、9、12和15d的真鲷投饵,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2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3、6d处理组在恢复生长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9、12和1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真鲷幼鱼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短期饥饿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通过显著提高摄食水平来达到补偿生长;而继续延长饥饿时间则通过显著提高食  相似文献   

17.
在盐度分别为0%,5‰,10‰和15%的水中,七种蛋白质含量为10-48%的人工饵料对平均体重为24m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饵料转换的影响。在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8~30%时,尼罗罗非鱼幼鱼始终生长较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在10‰盐度中的幼鱼生长最好,蛋白质含量更高时,幼鱼在淡水中生长最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时,饵料转换率增加,超过30%则减少。饵料转换率在10‰盐度中比其他盐度的水高得多。  相似文献   

18.
真鲷配合饲料投喂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鲷(Pagrosomus major)肉嫩味美,体色淡红艳丽,系节日佳宴名贵海鲜。1986年以来,福建省平潭和东山等沿海不断扩大网箱养殖真鲷的规模,鲜杂鱼虾饵料日趋紧缺,研究真绸的人工配合饲料迫在眉睫。我们结合1987年农牧渔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海水网箱养鱼项目的实施,在平潭县竹屿口进行了网箱养真鲷投喂配合饲料与投喂鲜杂鱼虾饵料的对比试验。现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9.
真鲷苗种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1-1993年在中国青岛市对真鲷苗种生产技术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开发研究,通过改善亲鱼培育及采卵技术、提高轮虫连续培养及稳定供应技术、提高仔鱼开鳔率、加强饵料的营养强化、设置环流及水面集污器等技术措施、改进和完善了真鲷苗种生产工艺。利用175m^3培育水体,三年中共享出真鲷苗种291.6万尾,各年度的苗种生产量分别为51.8万尾、116.4万尾、123.4万尾;培苗成活率分别为25.6%、32.  相似文献   

20.
真鲷颗粒饲料,是专供海水网箱养殖真鲷的营养需要的特制产品,它是采用优质鱼粉、特殊的粘结剂、预混料等原料,经特殊的加工而成,同饲喂天然饵料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营养平衡全面,在水中稳定性强,饵料系数低,极大地提高了养鲷鱼的经济效益。二是生长速度快,可提早上市。三是成鱼体形、体色、肉质接近天然真鲷。四是添加有特定的进口添加剂,显著增强真鲷体质,提高成活率,且无出血脱鳞现象。五是内脏比例小,可食比例高,有利于成鱼的销售。为使阿养真鲷专业户掌握科学投喂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饵料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