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囊膜上较大的纤突样糖蛋白由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编码。HN蛋白即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它不仅介导病毒吸附于肿瘤细胞,而且与融合蛋白一起帮助病毒侵入肿瘤细胞,其神经氨酸酶活性能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暴露宿主细胞的生物识别位点。它还能够水解病毒粒子表面糖链末端的唾液酸,防止病毒粒子在宿主表面簇集,并且能够引入新的粘附因子和免疫原性分子,诱导机体免疫系统识别。  相似文献   

2.
NDV HN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病毒 (NDV)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 ,为反义负链RNA病毒。本病毒囊膜为双层类脂膜 ,膜表面的两个纤突糖蛋白负责介导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病毒侵入宿主细胞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先由Ⅱ型糖蛋白粘附蛋白 (HN)特异识别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水解唾液酸。同时 ,激活Ⅰ型糖蛋白(F)促使细胞膜发生融合。HN蛋白在融合过程中起到促进F蛋白的融合作用。所有副粘病毒都具有Ⅱ型糖蛋白 ,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称为HN ,在没有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病毒属中 ,如麻疹病毒属 ,则称为H。在肺病毒属中同源的附着蛋白无血凝素活…  相似文献   

3.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一种宿主广泛的病原,能引起患病动物的严重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CDV具有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和细胞粘附分子4(Nectin-4)2种主要受体。当病毒进入动物上呼吸道后,表达SLAM的淋巴细胞与CDV血凝素(H)蛋白相互作用,以囊膜与宿主细胞融合的方式使病毒进入细胞,启动病毒感染过程,随血液循环通过黏膜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的方式广泛地感染体内表达Nectin-4的上皮组织和器官,最终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释放病毒粒子造成疾病的传播。CDV与该2种受体的相互作用是病毒跨物种间感染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性强,宿主广泛,主要感染禽类,其次为哺乳动物。当跨物种传染事件发生时,有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因此,对病毒实施及时有效的监控,以及研发抗流感病毒药物刻不容缓。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血凝素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可作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主要靶点。针对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抑制病毒传播,保护宿主。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报道的针对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糖蛋白的人单克隆抗体,为后续抗流感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许多鸟类和哺乳动物,但是其自然宿主范围通常限于野生水禽,如野鸭、海鸥等。近年来出现新的特征,可以感染人类、猫、虎等动物,突破了宿主限制性,出现种间传播。这与其宿主特异性变化和致病力变异有关。为此,依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特性、抗原蛋白(血凝素蛋白HA)特性和宿主细胞受体特点,结合其它影响因素,阐述了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分子基础,以进一步认识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又称真性鸡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感染或疾病综合征.它不仅严重危害禽类的健康,也威胁其他动物包括人的安全.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血凝素HA参与了膜融合过程,完成此过程的先决条件是HA被宿主细胞蛋白酶裂解为HA1与HA2.所以HA的分子结构以及HA对宿主细胞蛋白酶的敏感性直接影响病毒的毒力.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分子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新卫  詹爱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161-164,167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许多鸟类和哺乳动物.但是其自然宿主范围通常限于野生水禽,如野鸭、海鸥等。近年来出现新的特征.可以感染人类、猫、虎等动物,突破了宿主限制性,出现种间传播。这与其宿主特异性变化和致病力变异有关。为此,依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特性、抗原蛋白(血凝素蛋白HA)特性和宿主细胞受体特点,结合其它影响因素,阐述了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和致病性分子基础.以进一步认识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8.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26℃下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正常,其过程可分成病毒发生基质的形成—核衣壳的形成—病毒粒子的形成—多角体成熟四个阶段,一个细胞核切面可见1~50,甚至更多的多角体,30℃下则其形态发生受阻,开始饲毒后168小时内,宿主中肠上皮细胞和脂肪体细胞核中均未见病毒有关结构,仅观察到染色质凝集块,这应是高温季节该病毒防治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在26℃下饲毒所得宿主细胞切片中,还观察到了核内的大量管状物,特长病毒粒子及内含纤维物的具双层膜的囊状物,核内和细胞质中具侧膜的成束纤维状物等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9.
 超薄切片观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叶组织,并抽提试验材料的总核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病组织中检测到与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切片中未观察到病毒粒子,薄壁细胞中发现细胞膜系统的畸变:质膜体(plamalemmasome)和双层膜泡囊(double membranous vesicles).质膜体由细胞质膜或液泡膜伸入空泡形成,直径约1000~2000nm,结构类似于类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旁壁体.双层膜泡囊是含纤维状物内含物的泡囊,直径约100~200nm,结构类似于某些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细胞质泡囊(cytoplasmic vesicles)和植原体(phytoplasmas),但因其广泛分布于寄主细胞中,不能认为是植原体.文献显示这些病变是类病毒和某些病毒侵染的特征,初步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病毒病害,发病早期细胞内出现小分子核酸侵染的细胞病变特征,此与莫笑晗等发现病株体内含有大量低分子量RNA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病毒在海洋中无处不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度和基因多样性最高的生命粒子。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活跃分子,通过感染和裂解宿主细胞使生命颗粒有机碳再返回到非生命的溶解有机碳,形成了微食物环中的"病毒回路"。病毒丰度,多样性和分布是海洋病毒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基本参数,但是由于病毒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上述静态参数无法满足病毒生态学研究的需要,因此对病毒生态过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近20年来海洋病毒生态学研究中的主要动态参数包括接触率、感染率、裂解量、病毒引起的宿主死亡率以及病毒自身的生产率和降解率的研究进展及相关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11.
整合猪瘟病毒囊膜蛋白的假型鼠白血病病毒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了猪瘟病毒(CSFV)的E0、E2和E012基因并进行了克隆与鉴定。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E0、pcDNA-E2和pcDNA-E012,通过与鼠白血病病毒(MuLV)假型病毒构建体系的两种质粒pHIT60和pHIT111瞬时共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48h后收集假型病毒上清液,将假型病毒上清液超速离心后用抗CSFV的多抗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证明E012蛋白能够在假型病毒颗粒表面表达,说明E012能够整合到此病毒粒子表面;用其感染多种宿主细胞,48h后检测发现在猪肾细胞(SK6,PK15)和猪睾丸细胞(ST)上,标记基因LacZ能有效表达,证实构建的CSFV假型病毒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12.
超薄切片观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叶组织,并抽提试验材料的总核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病组织中检测到与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切片中未观察到病毒粒子,薄壁细胞中发现细胞膜系统的畸变:质膜体(plamalemmasome)和双层膜泡囊(doublemembranousvesicles).质膜体由细胞质膜或液泡膜伸入空泡形成,直径约1000~2000nm,结构类似于类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旁壁体.双层膜泡囊是含纤维状物内含物的泡囊,直径约100~200nm,结构类似于某些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细胞质泡囊(cytoplasmicvesicles)和植原体(phytoplasmas),但因其广泛分布于寄主细胞中,不能认为是植原体.文献显示这些病变是类病毒和某些病毒侵染的特征,初步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病毒病害,发病早期细胞内出现小分子核酸侵染的细胞病变特征,此与莫笑晗等发现病株体内含有大量低分子量RNA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超微细胞病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薄切片观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叶组织,并抽提试验材料的总核酸电泳检测。病组织中检测到与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切片中未观察到病毒粒子和植原体等病原,薄壁细胞中发现细胞膜系统的畸变:质膜体和细胞质泡囊,质膜体(1000~2000nm)结构类似于病毒形成的旁壁体。细胞质泡囊(100-200nm)是含纤维状物的双膜的囊。运用不同盐浓度介质的RNase处理病变细胞组织,发现高盐介质的Rnase(2XSSX)不能消解小囊泡中的纤维状物,而低盐介质的Rnase(O.01XSSC)可以消解小囊泡中的纤维状物。文献显示这些病变是类病毒和某些病毒侵染的特征,初步认为这是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发病早期细胞内出现小分子核酸侵染的细胞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es 1,BHV-1)和牛疱疹病毒5型(Bovine Herpesviruses,BHV-5)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2大重要病原,其膜糖蛋白D(Glycoprotein D,gD)是病毒粒子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疱疹病毒的发病机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BoHV-1、BoHV-5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和与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中的作用,讨论了gD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其在新疫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属(Reovirus),病毒粒子主要在宿主细胞的胞浆里繁殖。主要发生在绵羊,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和胃肠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病羊(羔羊)长期发育不良。并带来死胎、胎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RMV)、家蚕浓核病毒(DNV)及各自的抗血清为材料,采用吸附法、装饰法、吸附和装饰结合法,集群法等4种快速免疫电镜方法制样,并以直接负染法作对照,进行病毒检测研究.结果证实:吸附法能有效地吸附与抗血清相应的病毒粒子,电镜下检出率提高30~50倍以上.装饰法在病毒表面包被了抗体分子层,以此抗体“装饰”晕圈可以鉴别相应病毒。吸附和装饰结合法则综合了两者的优点。集群法通过抗体桥使病毒粒子连接在一起,也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猪瘟病毒蛋白NS3被认为与培养细胞发生病变存在紧密联系,为了进一步探讨NS3蛋白单独作用及其表达水平对培养细胞CPE发生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2种携带NS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在牛源细胞MDBK中表达NS3蛋白,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宿主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种载体均在MDBK中成功表达NS3蛋白;其中pCD-NA3.1-NS3质粒所表达的目的蛋白量较大,并使宿主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NS3蛋白大量表达的宿主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猪瘟NS3蛋白可以不需要猪瘟病毒其他蛋白的参与,具有直接造成宿主细胞发生病变的能力,但较低的蛋白存在水平并不能对宿主细胞造成可检测的损伤,推测活体内若能有效干扰瘟病毒NS3蛋白的产生或其功能可能会降低猪瘟或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病率或使临床表现减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奶山羊睾丸细胞对羊口疮病毒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来自皇城、灵台和阿沿沟牧场的病羊痂皮组织中分到HC、LT和AT三株口疮病毒。比较了吸附一、混合一、改进混合三种方法分离培养口疮病毒的效果。进一步选用第15代HC分离物分别测定了吸附时间、接种浓度同细胞致病作用(CPE)、以及病毒复制、CPE与培养时间的关系,对比了细胞毒与痂皮毒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10代CPE很不规则,且有显著的毒株差异,而10代以后CPE趋于稳定。病毒复制于感染后42小时达到高峰,效价为10~6TCID_50/0.2ml,50—60%CPE为其标指;芽生释放的病毒具有一层外膜结构。还发现具有2或3个核衣壳的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9.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模式杆状病毒,在农业虫害防治中广泛应用。其表达的PK2蛋白可以通过竞争性的与宿主细胞e IF2α激酶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抑制其磷酸化e IF2α,从而加速病毒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了探讨PK2诱导宿主Sf9细胞凋亡的机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重组杆状病毒AcMNPV-PK2-RFP。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病毒AcMNPV-PK2-RFP处理组在病毒侵染后48,60,72 h,宿主细胞内凋亡因子SfP5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cMNPV处理组,分别是AcMNPV处理组的1.16倍、1.39倍和1.79倍;在病毒侵染后48,72 h,AcMNPV-PK2-RFP处理组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的绿色荧光分别是野生处理组的1.54倍和1.89倍,表明AcMNPV-PK2-RFP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野生病毒处理组;同时,观察到AcMNPV-PK2-RFP处理组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从病毒侵染后12 h开始释放。结果说明,过表达PK2的重组病毒AcMNPV-PK2-RFP可在感染后期加速SfP53蛋白的表达,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加速宿主Sf9细胞的凋亡,同时表明重组病毒AcMNPV-PK2-RFP是一种相比野生型病毒抗虫活性更高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20.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用于检测受检血清抗体的试验。血凝(直接血凝)反应(HA):某些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使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血凝抑制反应(HI):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时,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再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