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物mtDNA遗传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动物mtDNA遗传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上的应用魏彩虹(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自从Nass(1962)发现线粒体DNA(mtDNA)以来,有关mtDNA的遗传结构、复制、转录、基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动物的mtDNA是共价闭...  相似文献   

2.
家畜mtDNA具有大小恒定、核苷酸替代率多,以母性方式遗传、密码不通用性、基因排列相当经济、同源性高等基本特点,其多态性很丰富,可用于基因工程,家畜品种起源进化、亲缘关系、畜群遗传结构、及其与家畜生产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这将为mtDNA广泛应用于家畜遗传能种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文平 《家畜生态》1998,19(2):13-17
云南地方猪种在生境,形态外貌,细胞遗传,血液蛋白等均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但mtDNA的是度很低。结果分析表明;mtDNA多态性的贫乏并不能代表云南猪种的群体结构单一,体现了猪种进化的不平行性,此现象很可能是长期以来人工强烈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四川白鹅朗德鹅及杂交后代线粒体DNA多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RFLP技术,对四川白鹅和朗德鹅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线粒体DNA(mtDNA)多态分析,在所使用的19种限制性内切酶中,有4个酶(EcoRV,HaeⅡ,HincⅡ和KpnI)检测出多态,共获得两种mtDNA单倍型,四川白鹅和以四川白鹅为母本杂交后代mtDNA为I型,朗德鹅的mtDNA为Ⅱ型,以上结果为中国鹅和欧洲鹅存在两种不同起源学说提供了分子遗传学的证据,EcoRV,HaeⅡ,HincⅡ和Kp  相似文献   

5.
藏绵羊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本文用ApaI,AvaⅡ,BamHI,BclⅡ,ClaI,EcoRⅤ,HindⅢ,HpaI,KpnI,PstI,PvuⅡ,XbaI,XhoI等14种内切酶,分析了12头藏绵羊mtDNA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共检测了35个酶切位点,发现AvaⅡ,ClaI,PvuⅡ三种酶切类型具有多态性,根据不同个体的mtDNA的酶切类型,发现藏绵羊存在三种mtDNA单倍型,计算mtDNA多态度π值为0.0012,  相似文献   

6.
牛属的遗传多样性及种间遗传分化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属的遗传多样性及种间遗传分化研究进展(上)涂正超邱怀(西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陕西杨陵712100)牛属(Bos)属于偶蹄目(Artiodaetia),反刍亚目(Muminantia),牛科(Bovidae),牛亚科(Bovinae)。它包括有7...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牛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水牛数量多,分布广,血液蛋白,染色体和mtDNA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牛各地方类群之间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遗传变异程度较小,遗传多样性较贫乏。  相似文献   

8.
云南几个地方鸡种的mt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几个地方鸡种的mt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研究邹平张廷饮(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昆明650224)王文陈永久张亚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线粒体DNA(mtDNA)具有进化速度快、严格单性母系遗传和易于提取分析而成为研...  相似文献   

9.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13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群体内近交系数(Fis)、遗传分化系数(Fst)、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和基因流(Nm)等参数,评估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13个绵羊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803;平均杂合度为0.7192,其中中国美利奴羊平均杂合度最高为0.7530,山区和田羊最低为0.6754;13个绵羊群体总近交系数为0.1066,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0565,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531,说明5.6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94.3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流Nm平均值为4.4621(3.0808~7.4589),说明各种群间存在或者在过去某个时期发生基因交流;各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较低,为0.1702,平均遗传一致度数值较高,为0.8448,也再次证明了新疆13个绵羊群体间分化程度不高。基于Nei′s标准遗传距离运用UPGMA聚类法获得的新疆13个绵羊群体的聚类图与其品种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通过计算亚群体杂合度(Hs)、总群体杂合度(Ht)、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并基于Reynolds遗传距离、Nei遗传距离运用NJ和UPGMA聚类法构建4类聚类图,比较分析国家地方禽种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地方鸡品种(仙居鸡、鹿苑鸡、固始鸡、大骨鸡、河南斗鸡、狼山鸡、萧山鸡)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7个地方鸡种29个微卫星座位的总群体杂合度、亚群体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642,0.551;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142。7个地方鸡品种间,萧山鸡与鹿苑鸡的基因流动最大,为5.832 7;狼山鸡与固始鸡的基因流动最小,为0.805 3;基于Reyonalds遗传距离运用NJ聚类法获得的7个鸡种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较为准确地反映了7个地方鸡种间的遗传分化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牦牛mtDNA限制性类型及与其它牛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21头牦牛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双酶切制定出春内切酶物理图谱,发现牦牛mtDNA存在4种限制性类型计算出牦牛与普通牛,瘤牛分化时间大约分别在1.1-2.2,1。01-2.01百万年前。  相似文献   

12.
几种鸟类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5种限制内切酶(HindⅢ,BgLI,PstI和BamHI)初步建立了头鹅、白鹅、火鸡和鹌鹑的肝脏线粒体DNA的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白鹅和狮头鹅的mtDNA的酶切图谱极为相似。山鸡、火鸡和鹌鹑的mtDNA限制性性内切酶图谱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以上事实说明驯化中的鹅类的不同品种间mtDNA差异不在。而鸡形目中的不同物种间的mtDNA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25对微卫星引物对我国华东14个地方鹅种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和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各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4~16。所有群体均显示较高水平的杂合度,其中,雁鹅最低,为0.5662,百子鹅最高,为0.7748。鹅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7.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品种间的差异。基于DA遗传距离的NJ聚类法将14个群体划分为4类。分析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发现,华东地方鹅种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蜜蜂线粒体DNA(mtDNA)研究进展王瑞武董捷乔广辉(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北京100093)线粒体是细胞中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是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长期以来,人们对mtDNA的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地区7个山羊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3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中国南方7个山羊群体的遗传分化、基因流、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DC遗传距离构建系统树和STRUCTURE进行动态聚类。结果表明:7个山羊群体总近交系数(Fis)为-7.73%,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26.5%,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is)为14.84%,3个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说明这7个山羊群体总体上和群体内杂合度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较明显,14.84%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5.16%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7个山羊群体每世代两群体间有效迁移个体数(Nem)变化范围为0.8313(宜昌白山羊与黄淮山羊)到3.4103(马头山羊与湘东黑山羊),平均为1.5770。7个山羊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相关不显著(P〉O.05)。宜昌白山羊、马头山羊、湘东黑山羊、福清山羊、戴云山羊、黄淮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中属于各自采样群体的概率分别为99.1%、98%、96.2%、96.6%、98.7%、98.7%和98.7%。同时,STRUCTURE软件通过变化的分群数体现的聚类情况与用DC遗传距离所构建的系统聚类图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这7个山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国双峰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中国阿拉善驼、青海驼、南疆驼、北疆驼、肃北驼、苏尼特驼6个双峰驼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Ne)、Shannon信息指数等分析群体内遗传变异,通过计算F-统计量、基因流、遗传分化系数、遗传距离等分析群体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0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了8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8.9个等位基因;所有位点均属中高度多态位点(YWLL08除外),平均PIC值在0.488~0.752之间;6个群体观测杂合度值(0.355~0.448)都低于期望杂合度值(0.643~0.703);几乎所有位点的Shannon指数都>1,且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P< 0.05)。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059,处于较低程度的中等分化状态; 6个双峰驼群体的平均Fis值均为正值,说明6个双峰驼群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基于标准遗传距离DS和遗传距离DA进行聚类分析,南疆驼和北疆驼聚为一支,阿拉善驼、青海驼、肃北驼、苏尼特驼4个群体聚为一支。研究表明,中国双峰驼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内遗传变异较大,存在一定近交现象;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流动,群体间的分化主要由群体内的遗传变异造成;6个群体分为2个类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部分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2种认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 I、Bam HI、Bg1 I、Eco RI、Eco RV、Kpn I、Pvu Ⅱ、Pst I、Sac I、Cla I和Xho I,研究了我国北方地区9个山羊品种和类群共计110个体线粒体DNA(mtND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利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基因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P、群体遗传多态性π值以及各群体间的净遗传距离,并利用UPGMA方法对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ISSR标记技术,选取15对引物,对分布于西北荒漠区12个裸果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8.81%,种群水平为69.9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变化范围为0.2356~0.2697,Shannom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0.3509~0.4057,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790,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种群内存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经Mantel检验,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相关性(R2=0.2144)。利用NTSYSpc-2.1软件进行UPGMA法聚类,各种群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81~0.99之间,按照遗传距离远近,裸果木12个种群可分为4大类群。经相关性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纬度、海拔存在正相关(P<0.05)与年均温存在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利用28个微卫星标记对华中地区6个家鸭资源(淮南麻鸭、攸县麻鸭、临武鸭、荆江麻鸭、沔阳麻鸭和恩施麻鸭)的遗传结构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低的为攸县麻鸭(0.5512),最高的为荆江麻鸭(0.6035),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5801,反映了各鸭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华中地区各鸭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2.5%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的差异,进一步反映了各品种具有本品种特性的多样性;通过计算DA遗传距离发现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华中地区家鸭资源聚为3类,湖北省的荆江麻鸭、沔阳麻鸭和恩施麻鸭聚为一类;湖南省的攸县麻鸭和临武鸭聚为一类;河南省的淮南麻鸭独聚为一类。本研究结果为华中地区家鸭品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家鸭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西地方家鹅资源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25对微卫星标记研究了江西4个家鹩资源群体(莲花白鹅、兴国灰鹅、广丰白翎鹅和丰城灰鹅)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通过计算F-统计量、基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等参数,评估了各群体间遗传结构与分化.结果表明:4个鹅群体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0.7%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的差异.就全群而言,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667.莲花白鹅与兴国灰鹅之间的基因流(Nm=1.1802)最大,广丰白翎鹅与丰城灰鹅的基因流(Nm=0.8577)最小.莲花白鹅与兴国灰鹅Ds遗传距离(0.2036)最近,广丰白翎鹅与兴国灰鹅的DS遗传距离(0.2935)最远.基于DS遗传距离采用NJ聚类法构建系统树,4个家鹅资源被划分为2大类.分析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发现,江西地方鹅种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