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约束选择的研究概况在动植物育种中,经常会遇到多个性状的问题。对于多个性状的选择,基于经济的考虑,Hazel(1943)提出了综合选择指数法。由于多个性状间普遍存在的相关性,一个性状的改良会使其它性状发生程度不同、方向不同的改变。综合指数法只是把握了多个性状经济复合值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性状的具体情况。例如(Foulley,1976:Anderson,1977),用综合选择指数法选择青年公牛时,若考虑初生重和断奶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非典型综合选择指数原理,并应用该指数,以日增重,耗料指数和膘厚为选种目标,利用后备公猪及其亲代和同胞的资料,制定猪的选择指数,其指数估计淮确度为0.65,世代遗传进展为11.26。指数法可容纳本身,亲本,同胞等多种信息来源的多个性状,对提高选择的淮确性,不失为是一个较为有效,易于应用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家畜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反映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同时,家畜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也是确定选种方法、预测选择效果、估计育种值、制定选择指数以及进行间接选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家畜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反映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同时,家畜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也是确定选种方法、预测选择效果、估计育种值、制定选择指数以及进行间接选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奶牛育种学提出多种关于选择方法的程式,其目的是择优淘劣。育种工作实际中多根据多种资料来选留或淘汰母牛,但是有的个体某项资料好。另一个体其他项资料好,为了判断总起来看究竟哪一个体较好,往往要将多种资料合成一个指标,定出一个统一标准。育种学教科书指出,在需要同时选择几个性状时,可采用三种方法,即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和综合选择法(如选择指数法、综合评分法)。其实,在奶牛场育种工作中,往往较多地考虑淘汰母牛的经济价值。诚然,在制定选择指数或综合评分公式时,已考虑了经济重要性,但只从育种学角度制定指数或评分的观点往往不能被生产场决策人所接受,一些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在家畜选种工作中,经常需要同时选择几个性状,如猪的产仔数、日增重、初生重;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等。对于多性状的选择方法常用的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顺序选择法费时较长、对于负相关的性状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独立淘汰法是给每个性状制定一个中选标准,参选家畜必须各性状都达到所规定的中选标准才能留种,这样往往把只是某个性状没有达到中选标准而其它性状都优秀的个体淘汰  相似文献   

7.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是当今最先进的一种育种值估计方法,其能消除各种固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考虑近交、选择等遗传因素,准确估计出各性状的育种值及综合育种值.从而大大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从1997年至2005年6月。应用该法对加系大约克种猪4789头场内性能测定记录进行育种值估计,并用其软件(NETPIG)进行综合分析.达100kg体重的日龄在表型和遗传上分别缩短12.67天和2.35天;  相似文献   

8.
综合选择指数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指数是把所要选择的各方面的性状,按照遗传特点和经济效果综合成为一个指数,然后按指数高低进行选留。利用宁夏地区某牛场20头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外貌鉴定得分进行统计测定,对其选择指数进行了计算,并根据选择指数大小对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1号、2号牛选择指数最高,3号、8号、18号选择指数最低,其它居中。20头奶牛选择指数的排序与它们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优劣情况相比较,所得结果两者基本一致。表明选择指数在奶牛选种选配方面能提供重要依据,在奶牛育种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BLUP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的育种值最初分别采用个体本身成绩、祖先成绩、同胞成绩和后裔成绩进行估计。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又都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后来人们采用丁能够利用更多信息资料的选择指数法,在进行多性状的选择时又发展了综合选择指数法(Lush,1942)。  相似文献   

10.
不同选择指数对中国荷斯坦种公牛综合育种值排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包含不同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对荷斯坦种公牛排队的影响。收集了全国199个牛场的664 284头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数以及35 281头荷斯坦牛的体型性状。然后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预测生产性状和体型性状的育种值,计算3种不同综合选择指数下47头种公牛的综合育种值,并对其排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使用包含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4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和包含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评分3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2)对公牛的排队一致性很高,秩相关为0.94;只包含生产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TMI2)和加入了体型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3)对公牛的排队差异很大,秩相关分别为0.76和0.67。这些结果提示,乳脂量、乳蛋白量可以替代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体型性状进入综合选择指数对评价种公牛综合遗传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品系育种是迄今畜禽纯种选育与杂交利用系统中最为安全高效的途径,综合选择指数则是多性状选择改良的理想方法。该研究试将综合选择指数与绵羊品系育种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制作"绵羊品系选择指数"的方法示例,以便高效可控并有预见性地推进绵羊品系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约束选择指数和理想增效选择指数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前者是设某些性状的遗传改变为0,而让另一些特定性状的遗传改变达到最大值;后者则是指所有性状因选择而发生的相应改变是预先确定的,它是根据性状的相对经济价值和其它预先确定的因素的相对的重要性而发生变化。本文还将这两种方法与一般的选择指数(即无约束的选择指数)理论加以比较,同时也介绍了约束选择指数在各种家畜中的一些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7,(11):154-156
<正>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测定并评估这些性状的遗传参数,对制定选种的方法、设计选择指数、预测选种进展和提高选种效果,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种猪育种中遗传参数的估计,实际上就是计算数学模型中各影响因子的方差组分,进而利用方差组分估计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只有得到了准确的遗传参数,才能估计出准确的育种值,从而实现准确的遗  相似文献   

14.
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Prediction)法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育种值估计方法,能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亲属资料,考虑选择近交及性状间遗传相关等因素,准确地同时估计出种畜各性状育种值以及综合育种值,并能比较场内,场间,地区间甚至国家间种畜优劣,可加速优良种畜的推广利用,提高种畜质量。  相似文献   

15.
保种与选育是动物育种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为现代育种学家所共识。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应该是将保种与选育结合起来 ,即在不断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同时 ,兼顾那些有必要或值得保护的性状与性能。综合选择方法是动物多性状选择改良的一种有效方法 ,那么在育种工作中如何在不使保种特性丢失和性能下降的条件下制订综合选择指数呢 ?倘若保种性状就是选育性状 ,只需给该性状的遗传改进量施加一定的约束即可 ;当保种性状不是选育性状 ,并且与选育性状间存在着遗传相关时 ,如果将保种与选育性状的表型值放在一起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通过限制…  相似文献   

16.
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估计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羊场1989-1998年共10个年度3 981只个体的抓绒量和体重的单性状育种值,以及这两个性状的综合育种值.在模型中考虑的固定效应有年龄效应和性别-群体-年度效应、随机效应有个体的加性效应和个体永久性环境效应.比较育种值选择与表型值选择的结果表明:①公羔依据断乳重选择与依据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较大;②育成母羊依据表型值选择与依据综合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③育成公羊依据表型值选择与依据综合育种值选择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④种公羊依据抓绒量和体重的表型值选择结果分别与依据各自性状育种值选择结果的秩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应用个体表型值选种存在准确性较差的缺点;动物模型BLUP法适合用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选种.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选择种公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雍茂龙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Z1):115-116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各种选种方法的产生及其应用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猪的自然选择逐步为人工选择所替代。而数学、统计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 ,带动了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猪的表型选择、遗传参数的应用、指数选择、BLUP法、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多种选种方法相继问世 ,并在猪育种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中 ,各种选育方法各有特点 ,但其本质是一致的 ,即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基本个体。因此 ,选种方法的发展趋势将由表观转向微观 ,由间接选择转向直接选择 ,选择响应也相应加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育种目标制订综合选择指数 ,无须确定性状的经济加权值 ,将该法应用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选育”中 ,其综合选择指数为 :I =- 0 1 5 2 6X1(背膘厚 ) 0 0 0 84X2 (日增重 ) 1 4 4 40 7X3 (体长指数 ) ,间接选择瘦肉率 (Y)。经五个世代的选育 ,三个主选性状及间接选择性状的每代进展分别为 :- 0 1 6 6 (X1)、2 9 8(X2 )、0 0 2 (X3 )和 0 6 5 4(Y) ,均超过育种目标 (- 0 0 93、1 0、0 0 1 5和 0 38) ,提前一个世代完成计划。实践证明该法简便易行 ,准确性高 ,选择效果非常理想 ,可在动物育种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畜牧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利用雏鸡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早期选种的研究。然而有关利用雏鸡血液生化指标综合选择指数对产蛋量进行早期选种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蛋鸡早期选种血液生化指标多辅助性状综合选择指数的研究,制订出蛋鸡血液生化指标多辅...  相似文献   

20.
活体测膘方法用于选种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活体的背膘厚因容易测得,并且具有较高的遗传力(h~2=0.4~0.6),与瘦肉率间具有高的遗传相关(r=-0.5~-0.6),因此在瘦肉型猪的选育过程中,人们常以背膘厚度作为间接选择瘦肉率的主要性状,将其纳入选择指数之中。目前活体测膘的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法和探针法(即刺尺法),本文旨在从表型和遗传的角度,对两种方法用于选种的准确性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