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康志勇 《齐鲁渔业》2004,21(2):36-36
史氏鲟属鲟形目、鲟科鱼类,是一相当古老的生物类群,因此有“活化石”之称。近年来,随着史氏鲟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史氏鲟的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水泥池循环水精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开展鲟网箱养殖势在必行。鉴于网箱养殖具有产量高、生长快、易于管理的特  相似文献   

2.
几种杂交鲟水库网箱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两杂交(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小杂交(小体鲟♀×史氏鲟♂)、三杂交(史氏鲟♀×国外杂交鲟♂)、俄罗斯杂交(史氏鲟♀×俄罗斯鲟♂)、反杂交(西伯利亚鲟早×史氏鲟♂)、大杂交(西伯利亚鲟♀×达氏鳇♂)进行了网箱养殖对比试验,选择两种国产鲟鱼饲料进行了试验对比,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成活率、饵料系数、公斤鱼的饲料成本、饲料经济效率、饲料蛋白质效率、群体相对增重率和群体重量生长率等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两杂交、大杂交、反杂交、小杂交均体现出了较好的养殖效果,而三杂交、俄罗斯杂交则存在一定的问题.饲料对比结果A料的饲料蛋白质效率、群体相对增重率和群体重量生长率优于B料,但饲料经济效率不如B料.  相似文献   

3.
在丹江口水库进行了1周年的网箱养殖史氏鲟试验,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水域条件、苗种规格及养殖管理。研究了网箱的设置、规格、深度、水温与养殖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适合史氏鲟网箱养殖,网箱规格4m×5m×3m为佳,苗种规格以25~50g为宜。  相似文献   

4.
谢彩云 《福建水产》2011,33(4):76-78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10年~2011年在水库开展网箱养殖史氏鲟过程及结果。2010年5月10日投放史氏鲟平均全长10cm大规格苗种3.2万尾,分6个网箱养殖,面积600m2,养殖密度约为53尾/m2。经过383d饲养,史氏鲟总产量24729ks,平均产量41.22kg/m2;总产值858326元,平均产值...  相似文献   

5.
林春生 《内陆水产》2008,33(3):32-33
史氏鲟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尤其是其卵制成的鱼子酱价值很高,我国出口价格200美元/kg-300美元/kg;史氏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利用一个中型水库发展史氏鲟的网箱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史氏鲟是淡水中的大型鱼类之一,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同时也具有高耗氧率、易缺氧死亡的缺点。我们利用水库水体大、水中溶解氧高的优势,进行网箱养殖史氏鲟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养殖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四、成鱼养殖史氏鲟的成鱼养殖,实际上指的是商品鱼的养殖,即把规格为100g左右的鱼种,用人工配合饲料,在其生长的适温范围内(14-25℃),经5-6个月的饲养,体重达到1.0-1.5公斤的商品鱼的过程。目前史氏鲟的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静水或流水)和网箱养殖两种,池塘养殖史氏鲟苗种及商品鱼正在试验推广中。(一)水泥池养殖l.养殖池条件水泥池面积10-150m2,静水地或流水池均可。饲养期间住水深度为80-150cm,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质要求同苗种培育,静水池要配备增氧设施,养殖地使用前要用2%-4%的食盐水或30m…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是《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II保护物种,我国采取了人工增养殖放流等技术措施进行资源养护。在史氏鲟的幼鱼培养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所投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史氏鲟机体病变。由于史氏鲟的人工养殖历史较短,对史氏鲟病害的系统研究还未开展,历来关于史氏鲟病害的报道较少。目前,  相似文献   

9.
史氏鲟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尤其是其卵制成的鲟鱼子酱价值最高,我国出口价格200~300美元/kg;史氏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具有个体大、寿命长、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其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利用一个中型水库发展史氏鲟的网箱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鲟形目鱼类。我国养殖的鲟鱼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种,其中年产量最大的是史氏鲟和西伯利亚鲟。鲟鱼是极具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亚冷水性鱼类,由其鱼籽制成的鱼籽酱更是享誉国际的高档食品,因此,鲟鱼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1.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Brandt)又称施氏鲟、黑龙江鲟,分布在黑龙江水域,是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由于幼鱼成活率低,因此幼鱼培育都在室内小水体中进行,生产成本较高。网箱培育幼鱼还未见报道,我们于1998年在池塘中设置网箱...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养成史氏鲟雄鱼的精液给野生史氏鲟及野生中华鲟雌鱼的成熟卵子授精,结果证明,人工养成史氏鲟的精子,其活力不低于野生史氏鲟,前者的受精率为79.3%,孵化率84.2%;后者的受精率为73.8%,孵化率81.7%。与中华鲟原种的后代相比,人工养成史氏鲟(♂)与野生中华鲟(♀)的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抗病力强和耐运输等优点;与史氏鲟原种的后代相比,杂交鲟的适温范围明显大于史氏鲟,它具有中华鲟适应高温的能力。中华鲟与史氏鲟的杂交种有可能成为我国鲟鱼养殖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康志勇 《科学养鱼》2003,(11):19-19
我们在宜昌中华鲟研究所的协助下,于2001~2002年间在宜都清江库区进行了网箱养殖史氏鲟试验,现将网箱养殖时的一些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场地选择 养殖地点在清江高坝洲库区内的一个汊湾里,四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水深11米以上,透明度为5~6米,水体有较好的交换量。  相似文献   

14.
史氏鲟、杂交鲟温流水小水体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类是大型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极珍贵的鱼种,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鲟鱼25种,其中有8种鲟鱼分布在我国的长江、黑龙江等水系,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中华鲟、匙吻鲟等。史氏鲟在近3000千米的黑龙江干流均有栖息,多数为定居型种类,有部分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26℃,但黑龙江鱼类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0~33℃仍能存活,摄食水温范围4~31℃〖1〗。每年的5~6月份为史氏鲟的产卵季节,产卵水温为18~26℃。史氏鲟初次性成熟年龄:雌鲟为9~1…  相似文献   

15.
史氏鲟是近几年来新开发养殖的集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大型经济鱼类,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已普遍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由于其资源量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天然史氏鲟苗种数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许多地区开展了史氏鲟的人工繁殖、苗种生产,为缓解苗种紧缺的矛盾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大多数采用水蚯蚓等动物性饵料引食,鱼苗死亡率偏高,给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困难。为了探索提高史氏鲟苗种成活率途径,笔者在淮阴市水产研究所进行了用微颗粒饲料饲养史氏鲟仔鱼试验。1材料与方法1.1鱼苗来源  2000年5月21日从黑龙江…  相似文献   

16.
史氏鲟消化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史氏鲟的活体解剖和对消化系统各组织的观察,结果表明史氏鲟具有胃、幽门盲囊和瓣肠,胰脏形成独立的器官,在肝门部有部分弥散于肝脏组织中。与同属的中华鲟比较,口腔粘膜褶数量和形态不同;食道分段数量不同(史氏鲟分3段、中华鲟分2段);史氏鲟瓣肠有7个螺旋瓣,比中华鲟少;中华鲟的幽门盲囊有17个小盲囊,而史氏鲟只有10-12个小盲囊。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养殖可充分发挥水体优势,综合利用肥料和饵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hii Brandr)作为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对象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现将史氏鲟苗种集约化培育技术总结如下,旨在为史氏鲟的研究积累科学资料,并进一步为其种群资源保护、利用和增养殖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史氏鲟分类学上属于鲟科、鲟属,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优质淡水养殖品种。前几年,我国养殖史氏鲟商品鱼所需的苗种都由捕自天然水体的亲鱼繁殖培育而成,而史氏鲟在天然水域性成熟较晚,人为的在野外大量捕捞史氏鲟亲鱼,对史氏鲟的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人工养殖的亲鱼作为史氏鲟繁殖用鱼是解决养殖史氏鲟所需鱼种的好方法。临沂市从2000年开始养殖史氏鲟商品鱼,随着养殖的后备亲鱼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9.
人工培育史氏鲟鱼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室内小圆型流水池驯养史氏鲟水花,引进史氏鲟水花1万尾,经过暂养、开口、驯化等技术环节,养殖60天,获10~15cm史氏鲟鱼苗6500多尾,平均尾重10~14g,成活率65%;投入产出比1:3.26。  相似文献   

20.
史氏鲟隶属于鲟形目、鲟科,原产于黑龙江流域,属亚冷水性鱼类。史氏鲟营养丰富,市场价值较高,发展前景看好,因而近年来投资鲟鱼养殖的人越来越多。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年5月27日从黑龙江省抚远县引进史氏鲟受精卵11万粒,每粒0.5元,总计5.5万元。在室内孵化及苗种培育,培育过程中着重加强了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治工作,至7月1日共培育出史氏鲟幼鱼49800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