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寻找CR4的胞外结合蛋白。[方法]采用OsCR4的胞外域作为诱饵蛋白,酵母双杂交筛选14 d的小苗cDNA文库。[结果]得到了许多蛋白,包括一个过氧化物B(D26484)、甲硫氨酸硫氧还原酶(ABF96078)和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结论]为研究CR4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460-3462
[目的]为VP1蛋白的免疫学研究和鸡贫血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1个新克隆的鸡贫血病毒vpl基因(AF448446)在大肠杆菌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该蛋白进行纯化。[结果]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b^+)-vp1;VP1蛋白已成功诱导表达并得以纯化;获得的VP1蛋白序列与已发表的VPl蛋白序列存在差异。[结论]试验克隆的vp1基因大小为1347bp,编码449个氨基酸的蛋白。  相似文献   

3.
刘群  张倩  眭顺照  李名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338-6342,6404
[目的]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资源的药用价值。[方法]在有关蜡梅生物学特性研究基础上,构建蜡梅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nsLTP)基因家族4个成员(GenBank登录号:FJ889521、FJ904082、FJ904083、FJ904084)的原核表达载体CpLTP1-pET、CpLTP2-pET、CpLTP3-pET、CpLTP4-pET,并对诱导温度、IPTG浓度和诱导表达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1.0mmol/L IPTG、37℃常规诱导条件下诱导6 h可获得高效表达,总表达产率可达到细菌全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包涵体表达远高于可溶性蛋白的表达;在0.5 mmol/L IPTG、28℃条件下诱导6 h能够获得较好的可溶性表达,利用His-Bind蛋白纯化回收试剂盒获得4个纯化的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蜡梅nsLTP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Origami2(DE3)获得4个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为后续的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提供研究材料,并为蜡梅资源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曲宇杰  赵庆臻  卢娇  曹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47-13948
[目的]构建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BYDV-M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BL21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大麦黄矮病毒PAV6株系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感染大麦黄矮病毒的叶片中扩增得到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运动蛋白(MP)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GEX-4T-1-MP,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coli-BL21(DE3)中,用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4T-1-MP在E.coli-BL21中进行表达。[结果]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鉴定正确后,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大麦黄矮病毒PAV6株系的MP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达100%。在IPTG诱导下,高效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43 kD的蛋白,蛋白质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的GST-MP融合蛋白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1-MP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了MP,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表达和纯化拟南芥热激因子HSF1。[方法]以构建的能表达热激因子HSF1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15(pQE32/His6-HSF1,pREP4)为材料,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HSF1,再通过镍亲和层析纯化表达的HSF1,通过变性的聚丙酰胺(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蛋白和纯化蛋白。[结果]试验获得了表达的HSF1,并且进一步获得了纯化的HSF1。[结论]该研究为探讨拟南芥HSF1在基因组的结合位点提供了试验材料,为全面认识HSF1作用机理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与其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从蕨麻猪血液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多态性和突变分析。[结果]蕨麻猪生长激素(pGH)基因序列全长1671bp,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外显子1、2、3、4和5的碱基数依次是10、161、117、162和201bp,内含子1、2、3和4的碱基数分别是244、210、192和277bp。除第1外显子和第1内含子碱基剪切有明显的例外,其余全部符合GT-AG规则;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4种碱基含量依次为G〉C〉T〉A。(G+C)含量和(A+T)含量分别在62%和37%以上。蕨麻猪编码区第4外显子在+1046位处A→G,为错义突变,其余均为同义突变。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含216个氨基酸,成熟蛋白是由1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个分泌性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6个α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结构松散的球状蛋白,含有6个α螺旋前区。[结论]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易乐飞  周向红  刘楚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65-11067
[目的]为了进行青鳉DNA聚合酶β基因的电子克隆与分析的试验。[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克隆了青鳉DNA聚合酶β(OlPolβ)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启动子和编码蛋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该cDNA序列的全长1716by,编码含33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OlPolβ具有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OlPolβ启动子上发现了SP1等一些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结论]OlPolβ蛋白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的蛋白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马培芳  刘宏敏  杨宛玉  赵会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199-8201,8246
[目的]研究外源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类囊体膜D1蛋白磷酸化和光合机构运转的影响。[方法]用0.5 mmol/L水杨酸(SA)溶液预处理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为对照,将预处理植株进行高温强光[35℃,1600μmol/(m2.s)]胁迫,测定胁迫处理过程中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叶绿素荧光参数及D1蛋白的变化。[结果]SA预处理有效抑制了高温强光下D1蛋白的净降解,保持了较高的D1蛋白磷酸化水平,高效防护了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维持了较高的通过PSⅡ电子传递速率(Fv/Fo)、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结论]SA预处理明显减轻了高温强光胁迫对光合机构的损伤,保证了PSⅡ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沙丁胺醇单克隆抗体,为其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用SAL-B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使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SAL的单克隆抗体(SAL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SAL 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结果]筛选出2D9和1C4两株杂交瘤细胞,其细胞培养上清效价达1∶104,腹水效价达1∶106;免疫球蛋白亚型鉴定为IgG1;抗体对SAL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4 ng/ml;与沙丁胺醇和盐酸克伦特罗的交叉反应率(CR)分别为100.00%和26.09%,与其他化合物无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高效价、敏感且异性的抗SAL抗体,为沙丁胺醇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PRRSV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重组质粒pGEX-4T-1-N。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31(DE3)感受态细胞,经T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PRRSV肺组织所提取的RNA,经RT—PCR扩增,得到一段392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分析,所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39.866Da,与预期结果相同。重组菌体超声裂解后,经10%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为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11.
郭磊  詹亚光  范桂枝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38-11640,11653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白桦悬浮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方法]以白桦悬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悬浮细胞蛋白,使用17 cm、pH 4.0~7.0的IPG胶条,9.0μg/μl的上样量进行双向电泳.[结果]可得到蛋白质点数目多、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分析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的凝胶,共得到约1 000个蛋白点.从这些蛋白点中随机选取3个蛋白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后,搜索NCBInr数据库对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3个蛋白分别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transposase for IS1330和PadR家族转录调控蛋白.[结论]为利用蛋白组学分析诱导子提高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种子油体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油体蛋白差异表达,为提高油菜含油量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高低含油量油菜种子中分离油体,提取油体蛋白,经双向凝胶电泳后,分析油体蛋白质组的二维表达图谱.[结果]仅在高含油量品种种子油体蛋白质组中出现的蛋白点有3个;仅在低含油量油菜品种油体蛋白质组中出现的蛋白点有4个;在两者中均出现、且表达量差异在两倍以上的蛋白点有16个.[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不同含油量油菜种子油体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是有效研究油菜种子含油量性状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改良一步法提取植物RNA、DNA和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改良的一步法提取植物RNA、DNA和蛋白质。[方法]采用CTAB试剂对Biozol抽提法进行改良,用一步法分别对玉米(Zea maysL.)、大豆(Glycine maxL.)、苜蓿(Medicago sativaL.)和黄瓜(Cucumis sativusL.)4种作物根的RNA、DNA和蛋白质进行共提取,并对其HO-1和CDPK1基因及HO-1蛋白进行鉴定。[结果]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证明获得的RNA和DNA样品纯度较高;HO-1基因和CDPK1基因的RT-PCR结果呈阳性;所提取的蛋白质也可用于Western blot分析;整个提取过程只需3h。[结论]该方法实用性较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蛋白质及能量水平的饲料对蛋用鹌鹑产蛋性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0只"神丹1号"产蛋鹌鹑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低蛋白低能量日粮(CP 18.56%,ME 10.53 MJ/kg)和高蛋白高能量日粮(CP 19.50%,ME 11.01 MJ/kg)11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蛋用鹌鹑产蛋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饲喂高蛋白高能量日粮组的鹌鹑产蛋性能高于饲喂低蛋白低能量日粮组,高营养水平组平均产蛋率为81.47%,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76.29%)(P<0.05);高营养组平均蛋重为10.43 g,高于低营养组(10.30 g),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高营养组血清尿素含量高于低营养组,其他指标均低于低营养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饲喂高蛋白高能量日粮的"神丹1号"产蛋鹌鹑产蛋期产蛋率显著高于饲喂低蛋白低能量日粮的产蛋鹌鹑,而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该研究可为配制产蛋期鹌鹑日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日本蟾蜍(Bufo japonicus formosus)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重组蛋白表达。[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日本蟾蜍皮肤mcl-1开放阅读框,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经菌落PCR、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筛选阳性克隆,并通过DNA测序确定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cl-1构建成功。将pET-28b-mcl-1转入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并用SDS-PAGE对重组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cl-1构建成功;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结论]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为后续MCL-1的纯化、抗血清的制备及生理功能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用黄瓜作为生物反应器时人胰岛素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修饰过的人胰岛素基因(hINS)转入黄瓜,构建表达人胰岛素的生物反应器,再利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hINS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NOD小鼠饲喂试验检测表达蛋白的疗效。[结果]研究成功构建了能够稳定表达人胰岛素的生物反应器,目的蛋白表达量占其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0.042%~0.190%;NOD小鼠饲喂试验证实,表达产物对NOD小鼠的糖尿病防治具有显著疗效。[结论]该研究表明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和药品具有理论可行性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iL1 (ClO4)2和NiL3(ClO4)2对多刺裸腹蚤的毒性.[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iL1(ClO4)2和NiL3(ClO4)2处理多刺裸腹蚤,测定其半数致死量,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 NiL3 (ClO4)2和NiL1(ClO4)2对多刺裸腹蚤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8.625和14.755 mg/L,说明NiL3(ClO4)2的毒性要大于NiL1 (ClO4)2.推测2种化合物本身带有的苯环和甲基基团可能对细胞毒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环类化合物污染对多刺裸腹蚤的生理生化影响提供基础资料,并为淡水水体质量评价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死皮是指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产排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割线症状,它会造成橡胶减产甚至完全绝收.研究对一死皮相关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探讨AQP在死皮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于一条在死皮植株中下调表达的EST,研究采用电子克隆和RT-PCR相结合的方法从橡胶树的树皮中扩增出HbTIP1 774 bp的cDNA,在此基础上采用生物信息学对基因的序列特征、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及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该cDNA包含759 bp的ORF、8 bp的5'UTR和7bp的3' UTR;基因预测编码25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88 kD,等电点为4.96.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TIP1含有1个保守的MIP结构域,6个跨膜螺旋,液泡膜定位,可归为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家族TIP亚族.同源分析显示,Hb TIP1与可可(Theobroma cacao)、人参(Prunus persica)、橙子(Citrus sinensis)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都在90%以上,显示出高度的保守性.[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揭示AQP调控死皮发生机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黄芩种子发芽特性和次生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黄芩种子发芽特性和次生代谢的调节。[方法]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采用核黄素-NBT法,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受温度影响。黄芩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与适温相比,在低温和高温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明显降低,PAL和C4H也呈现相类似的变化趋势,这与其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也相同;次生代谢物质(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PAL和C4H)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6,r=0.951,P〈0.05)。[结论]黄芩种子发芽以及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适宜温度为20℃。黄芩药材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可通过提高PAL和C4H的活性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