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与稳定海南省海洋生态平衡及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开展了斑节对虾增殖放流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获得平均规格4.0cm以上的虾苗1 600万尾。该文详细介绍了斑节对虾的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以期为斑节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1 “超大规格超高效益”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超大规格”指的是生物学体长14~18cm的对虾。自从1993年对虾暴发病毒病以后,北方养殖中国对虾一般6月中旬到7月发病出池,对虾的生物学体长一般在6~12cm,我们把这一体长范围的中国对虾称小规格虾。目前在一定单产情况下,其规格达到生物学体长12~14cm,这可以认为是大规格虾。因此,我们把14~18cm的虾称超大规格虾。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内陆平原盐碱地兑水养殖东方对虾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面积为2000m^2的盐碱地池塘,以地下机井卤水为主要水源,通过向卤水内补充kcl和添加内陆鱼池淡水作为养殖用水进行东方对虾(Penaeus chinensis)养殖。投放体长0.8cm仔虾8万尾,40尾/m^2,养殖160d,至起捕时共产对虾517.5kg,平均体长14.1cm,纯收益36690元,平均收益为18.35元/m^2,饵料系数1.88。  相似文献   

4.
1986年冬季,我们把一块废旧盐田改成为一个8亩的精养虾塘,1987年养殖对虾,产量达3283公斤,平均亩产410.4公斤,对虾平均规格为12.95厘米,全部达到12厘米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北移养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水温20~32℃,比重1.006~1.022和pH8.2~8.7的条件下,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的放苗密度及其规格分别为7500只/ha,甲宽1~3cm和9.89×104尾/ha,体长0.8~1.2 cm,在河北省唐海县经历90d的养殖,锯缘青蟹养成存活率为31.7%,规格为175~850g/只,斑节对虾养成存活率为7.8%,规格为20~25g/尾.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和斑节对虾在我国北方地区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辽东湾中国对虾标志放流实验与重捕资料,对辽东湾中国对虾放流场的选择、种苗的放流规格和放流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表明,在辽河口海区进行对虾放流增殖是较理想的场所,在秋汛生产期洄游分布遍及辽东湾传统的中心渔场;放流种苗的适宜体长规格为5cm以上,回捕率较高,最高达3.31%。这将对辽东湾生产性对虾放流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 1992~ 1993年暴发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以来 ,对虾养殖一直受到白斑病的困扰。尽管近年来对虾养殖正在缓慢回升 ,但如何推迟或避免白斑病的发生 ,从而使对虾能够达到较大规格上市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是对虾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虾白斑病发病季节长 ,每年 5~ 10月间均有发生 ,而以 5~ 6月和 9~ 10月发病较集中 (此时对虾体长约 5~ 6 cm) ,死亡率高。一般来说 ,放养密度越高、对虾规格越大 ,发病越严重。其严重程度有时从发现个别对虾死亡到全塘对虾死亡仅 3~ 7天。对于病毒性的虾病目前尚缺乏针对性的药物 ,因此 ,重点是提高对…  相似文献   

8.
江涛 《海鲜世界》1999,(6):19-19
自1995年春至1998年秋,连续4年,我们利用地下卤水,进行了养殖中国对虾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规格0.7cm的虾苗,中间暂养后经4个月  相似文献   

9.
分析测定了海水池塘养殖不同规格(8.3、12.5、16.7g.尾-1)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及土池淡水养殖规格12.5g.尾-1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对虾肌肉的水分、脂肪和虾味氨基酸含量随着对虾规格的增大而减少,蛋白质、灰分、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随着对虾规格的增大而增加;相同规格的凡纳滨对虾中,淡水养殖对虾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蛋白质、灰分、鲜味氨基酸总量和虾味氨基酸偏低。综合指标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营养价值随着规格的增大而提高;在蛋白质、灰分、鲜味氨基酸和虾味氨基酸含量上,海水养殖对虾高于同一规格的淡水养殖对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的水体、底质空间和饵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进行了凡纳滨对虾与方格星虫的混养试验。试验池塘1口,面积2800 m2,放养体长0.8~1.0 cm的凡纳滨对虾苗22万尾,放养体长2~3 cm、平均体质量0.402 g的方格星虫苗种6万条。经过117~123d养殖,收获凡纳滨对虾2 453 kg,规格66尾/kg,成活率73.6%,产值58 872元;收获方格星虫268 kg,规格159条/kg,成活率71.0%,产值17688元。试验总产值76560元,利润36218元。  相似文献   

11.
对斑节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在斑节对虾养殖中,对水温、盐度、pH值、溶氧量、透明度和氨等方面的管理。实践表明,在水温25~32℃、盐度8~16‰、pH值8~8.5、溶氧量5mg/L以上、透明度30~40cm、氨<0.1mg/L的情况下,虾的生长最快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与梭鱼混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3年以来,单一养殖中国对虾由于受虾病的困扰,其产量和效益锐减,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养殖模式。由于沧州沿海梭鱼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部分虾农利用原来的养虾池,进行了中国对虾与梭鱼混养。经过几年的实践,产量和规格都趋于稳定,混养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已被当地虾农接受。1997年,混养面积60.3hm~2,平均单产对虾40.3kg/0.067hm~2,平均体长11.4cm;梭鱼单产36kg/0.067hm~2,平均体  相似文献   

13.
搞好对虾亲虾的人工越冬,既有利于培育对虾早苗,增加养殖对虾的生长时间,达到提高养殖对虾的产量、规格和产值。又能减少海亲虾的用量,有利于保护和增殖对虾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斑节对虾池塘淡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玉坤 《水产科学》2002,21(4):21-22
投放平均体长0.8cm的斑节对虾苗种,经120d养殖,平均体长11.6cm,平均产量为1808-2860kg/hm^2,出池规格19.2g,成活率40%-56%,投入产出比1:1.55-2.10,为生产单位推广养殖提供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2008,(1):8-10
2008年1月,受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湿气流影响,我省遇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和强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几十年甚至百年未遇的低温天气,全省大部分池塘水温降至8℃,北部山区低至3℃。持续低温天气给渔业、渔区、渔民带来严重影响,我省主要渔业养殖品种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鲮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热带、亚热带品种(含种苗)被大面积冻死冻伤,对我省渔业产生严重打击,渔农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养殖对虾的售价经历了从上半年的高开(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5元/千克),到10月份的低走(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19元/干克),再到2004年1月份的持续平稳(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3元/千克)。反思我们的对虾养殖业,规格大了,产量增加了,而比较经济效益却下降了。就使得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养殖  相似文献   

17.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勇 《水利渔业》2001,21(5):22-23
养殖水面3.26hm^2,投放3cm虾苗7.05万尾/hm^2;养殖117d,产虾2794kg,平均单产1222kg/hm^2,养殖成本6.6万元/hm^2,饲料系数1.8。通过驯化使斑节对虾适应低盐度环境,以低盐底环境来抑制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发作。  相似文献   

18.
乐亭县水产资源增殖站把搞好对虾亲虾越冬视为明年重振对虾养殖雄风的重要措施之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截至9月下旬已准备体长14cm以上的优质养殖亲虾6万余尾,2400方水体的越冬池提前维修完好。亲虾体长较去年大2cm,数量较去年增加1倍。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试验获得成功,取得平均亩产210kg以上的好成绩。现将莱州市引种养殖斑节对虾作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 Fabricus)因其幼虾多附着于河口海藻或海草上,体色呈绿色,台湾省渔民称之为草虾。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成为世界重要的养殖对象。最近几年,北方沿海地区利用小型池塘进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成功,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但由于斑节对虾属于高温品种,苗种对北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因此,在北方开展养殖,养殖户在选购苗种时更加青睐体长2cm以上的大规格苗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多年的对虾育苗经验,重点从水质调控和生物饵料投喂方面着手,于2007年在我站进行了大规格斑节对虾育苗技术研究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