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葡萄卷叶病毒主要检测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卷叶病(GLRaV)是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本文主要阐述了该病的病原、分布及近些年来各种检测技术在该病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及如何在该病检测中对各种方法做合理的搭配应用,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是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随着养狐业的发展,狐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在各养狐场大范围流行,给养狐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治技术作了系统的阐述,指出了该病的严重危害以及预防和控制该病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火龙果炭疽病药效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种药剂对火龙果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通过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对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药剂中,爱诺链宝和多菌灵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地优于其他4种药剂;克菌对该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病毒灵,与其余4种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贵星、甲托和病毒灵对该病防治效果甚差,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常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引起烟株萎蔫性死亡,导致产质量严重下降。近几年该病在贵州黔西南烟区发生普遍,损失严重,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该文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特点出发,综述该病侵染循环、发病条件、致病机理及防治对策,以为更好地防治该病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常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引起烟株萎蔫性死亡,导致产质量严重下降。近几年该病在贵州黔西南烟区发生普遍,损失严重,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该文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特点出发,综述该病侵染循环、发病条件、致病机理及防治对策,以为更好地防治该病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疥螨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犬、猫等宠物发病率较高,能够引起脱毛、皮肤瘙痒、化脓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了宠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笔者整理了临床上诊治的两例典型疥螨病混合细菌感染病例,以期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家畜和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布鲁氏菌病可感染羊、牛等多种动物。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饲养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疫病检疫知识,造成疫病检疫滞后,导致布鲁氏菌病四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产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广大养殖人员需增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防疫力度,降低羊布鲁氏菌病对我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赤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羽病是引起牛、羊繁殖障碍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疫病,是我国从国外进口牛、羊必须检测的七种疫病之一,对我国养牛业和养羊业危害严重.近年来,人们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免疫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内猪流行性腹泻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日龄猪均易感,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治愈率低、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该病在我国范围内的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对该病防治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对该病在海南表现的症状类型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记述,并根据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田间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宁夏拟步甲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知18族、33属83种拟步甲,以此作为研究材料论证了该类昆虫在宁夏的区系分布和组成、区域分布和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在区系分布方面,荒漠成分有73种(占89%),黄土高原成分有22种(占27%),两种成分共有的13种。在区系特殊上,国内蒙新区成分有71种(占86.6%),华北成分有35种(占42.7%),青藏成分有7种(占8.5%),东北成分和华南成分分别有9种(占11%)和3种(占3  相似文献   

12.
尖镰孢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尖镰孢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属于对外检疫对象,其寄主范围广,可以危害100多种植物,目前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防治。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用于尖镰孢枯萎病生物防治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生防菌在尖镰孢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防菌与农药复配使用、生防菌与其它拮抗微生物协同互作、提取和纯化生防菌的抗菌物质研制新的生物农药以及构建生防工程菌等对策,以提高对病害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引起广西按树梢枯病的病原菌.[方法]对近年发生在广西河池、南宁、崇左、百色、梧州等地的桉树梢枯病进行了采样调查、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 Griffon&Maubl]、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Pennycook&Samuels) Crous,Slippers&A.J.L Phillips]和拟隐孢壳菌(Cryptospotiopsis sp.Bub.et Kabat)均可导致桉树梢枯病的发生.[结论]为桉树梢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从新疆和田地区酸奶中分离得到的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A3-1,分别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鉴定。[方法]采用真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A3-1菌株的16S rDNA,使用NCBI-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同源性检索,使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A3-1为革兰氏阳性菌,并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16S rDNA与Leuconostoc lactis有98.829%的同源性。[结论]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A3-1与乳酸明串珠菌亲缘关系最近,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可判断菌株为乳酸明串珠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有轮瑞利绦虫Raillietina cesticllus精子的超微结构示意图。【方法】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寄生于鸡消化道的有轮瑞利绦虫的精子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有轮瑞利绦虫的精子呈丝状,两端渐尖,具有冠状体,无线粒体,具有"9+1"类型的轴丝。精子从头至尾可划分为5区:I区,头部,具冠状体;II区,皮层微管明显,围轴鞘和蛋白质样横隔壁出现;III区,大量电子致密颗粒出现;IV区,细胞核出现;V区,尾部,轴丝游离。有轮瑞利绦虫和棘槽瑞利绦虫R.echinobothrida的精子具有1个冠状体,其他6种已报道的戴维科绦虫的精子均有2个冠状体;而有轮瑞利绦虫和棘槽瑞利绦虫精子冠状体的旋转角度不同,分别是40°~55°和35°。【结论】精子头部冠状体的数目和旋转角度可以将有轮瑞利绦虫和其他7种戴维科绦虫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6.
刘卫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15-1818
通过对西部农副食品加工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研究西部地区数据的共性和特殊规律。研究主要从3方面展开:西部农副食品加工业特征;西藏和青海的特殊性;西部剩余地区加工业的共同特征。运用对应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图形,发现西藏和青海农副食品加工业有其特殊性,其余地区有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17.
卢应红  严谨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91+3894-3891,3894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方法]采用江苏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剂,于水稻纹枯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结果]40%嘧菌酯WP 150和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用量为150、225 g/hm2左右,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连用2~3次.[结论]40%嘧菌酯WP 150、225 g/hm2为防治水稻纹枯病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8.
“金艳”猕猴桃贮期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金艳"猕猴桃贮期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类。[方法]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金艳"猕猴桃贮期致腐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与"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腐烂相关的菌有Botrytis cinerea、Sclerotinia sclerotiorum、Eutypella microtheca、Penicillium expansum、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共5种。其中对于Botrytis cinerea、Sclerotinia sclerotiorum、Penicillium expansum 3种菌已有猕猴桃致腐的报道,Eutypella microtheca、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感染猕猴桃为首次报道。[结论]该研究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腐烂病防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东北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病菌进行分析与阐述,说明了此类疾病的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绢病是一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发生的病害,其寄主范围广,可危害多种植物,严重危害时,常造成作物减产。关于各种植物白绢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一直是植物病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白绢病的有效控制必须建立在对该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此,首先介绍白绢病病原菌的特征、分布、寄主种类、危害症状、侵染循环与致病机理,然后进一步总结阐述影响花生白绢病、马铃薯白绢病、烟草白绢病、茶苗白绢病、桑白绢病、水稻白绢病和药用植物白绢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等,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白绢病的防治方法。提出防治白绢病应尽可能采取"绿色植保"的措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项防治措施,可依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和不同植物种类有所侧重;但只有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白绢病的发生与危害,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