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用体质量 5 0 kg左右的去势长白×大约克公猪 16头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猪每日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 (rp GH) 4 m g/头 ,2 8d后屠宰采集背部皮下脂肪 ,用 RT- PCR方法 ,以 18S r RNA作内标 ,定量分析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 (GH- 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型受体 (IGF- R)和瘦蛋白(L eptin)的 m RNA丰度。结果显示 ,试验猪脂肪细胞 GH- R m RNA丰度比对照猪增加了 5 0 .9% (P<0 .0 5 ) ,IGF- 1m RNA丰度增加 2 7.8% (P<0 .0 5 ) ,IGF- R m RNA丰度增加 4 8.1% (P<0 .0 1) ,而 L eptin m RNA丰度则比对照猪减少 2 8.2 % (P<0 .0 5 )。结果提示 ,生长激素不仅可以直接调节脂肪组织 ,还可能通过脂肪 GH- R介导产生 IGF- 以旁 (自 )分泌形式调节脂肪组织的代谢  相似文献   

2.
家鸡Leptin成熟肽cDNA的克隆、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8周龄鸡卵巢组织中抽提总 RNA,使用六聚体随机引物反转录后 ,用鸡 L eptin(瘦素 )特异性引物扩增出鸡L eptin编码区第 5 2~ 4 6 0 bp的长度为 4 0 9bp的 c DNA片段。根据鸡 L eptin的 3′端第 4 6 0~ 4 92 bp序列设计了 3条部分相互重叠并且顺序串联延伸的下游反义引物 ,并在最后 1条引物 3′端连接上 Eco R 切点 ;在以上用于反转录扩增的 5′端引物的 5′端连接一 Bam H 切点。用该 5′端引物分别与 3个 3′端引物配对 ,利用反转录扩增出的 4 0 9bp的L eptin c DNA片段作为第 1模板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再作为模板与下一引物对再次扩增。经 3次扩增得到编码鸡 L ep-tin成熟肽的全长 4 5 1bp的 c DNA序列。将该 4 5 1bp的 L eptin c DNA序列经 Bam H 和 Eco R 双酶切后 ,克隆入表达质粒 p RSET A的 Bam H 和 Eco R 两酶切位点之间 ,构建成表达质粒 p L ep- SCAU。转化有重组表达质粒 p L ep-SCAU的大肠杆菌 BL 2 1(DE3)在 L B培养基中培养后 ,经 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10 0的鸡 L eptin融合蛋白和少量 4 0 2 0 0的 L eptin融合蛋白。L eptin融合蛋白的表达在 IPTG浓度为 0 .0 5 mmol/ L 时达到最高 ,占总菌体蛋白的 32 .6 %。用 Ni- NTA凝胶从 7L 发酵培养菌裂解液中纯化出 180 m g左右  相似文献   

3.
应用提取的鼠脂肪细胞膜分别免疫羊和鸡 ,所产生的抗血清用于 Wistar大鼠被动免疫。实验 1: 组腹腔注射羊正常血清 , 组腹腔注射羊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 ,剂量均为 1m L /只 ,连续注射 4 d。结果表明 ,羊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免疫促进了大鼠体增重 ,降低了体脂沉积 ,与对照组相比 ,7周末体重增加 6 .35 % (P<0 .0 5 ) ,饲料摄入增加6 .85 % (P<0 .0 1) ,料重比 (F/G)提高 4 5 .0 0 % (P<0 .0 5 ) ;肾周、附睾、网膜脂肪垫重量分别降低 2 3.92 % (P<0 .0 5 )、34.4 5 % (P<0 .0 5 )、0 .98% ,脂肪总量降低 2 0 .92 %。实验 2 :1组腹腔注射鸡正常血清 ,2组腹腔注射鸡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 ,剂量均为 1m L/只 ,连续注射 4 d。结果表明 ,鸡抗鼠脂肪细胞膜抗血清免疫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7周末 ,免疫大鼠平均体重较对照组减少 4 0 g(P<0 .0 5 ) ,饲料摄入显著降低 (P<0 .0 1) ;对体脂的沉积和血液中 TG和 FFA的影响没有规律 ,且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L-Arg)对大鼠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基因表达、胃肠激素分泌及采食量的影响,试验分为两个部分。试验I,选择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灌胃0 mmol·kg^-1 L-Arg·HCl),低剂量组(5 mmol·kg^-1 L-Arg·HCl),中剂量组(10 mmol·kg^-1 L-Arg·HCl)和高剂量组(20 mmol·kg^-1 L-Arg·HCl),记录大鼠灌胃后不同时间点采食量,筛选显著影响大鼠采食的L-Arg最适剂量用于试验II。试验II,选择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L-Arg·HCl高剂量组(20 mmol·kg^-1)及对照组(0 mmol·kg^-1),灌胃大鼠一周(每天一次),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日采食量。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胃、小肠及下丘脑组织,检测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胃肠道CaSR及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试验I,10和20 mmol·kg^-1的L-Arg·HCl分别在灌胃后的0~1 h和0~24 h显著降低大鼠采食量(P<0.05),其中20 mmol·kg^-1效果最显著;试验II,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kg^-1 L-Arg·HCl显著降低了大鼠体增重及前两天的累加采食量(P<0.05),促进了胃肠道CaSR、厌食因子POMC基因表达和胆囊收缩素(CCK)分泌(P<0.05),胃泌素(gastrin)及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分泌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CCK浓度与十二指肠、空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IP浓度与十二指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LP-1浓度与空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有正相关的趋势(0.05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m RNA(cox-2 m RNA)表达在合募配穴针刺防治急性胃炎中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180-220 g,雄性)按计算机随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抓取组、模型组、中脘穴组、后三里穴组、合募配穴组(中脘穴+后三里穴组)6组,每组10只。采用烈性白酒灌胃法复制急性胃炎大鼠模型。针刺组大鼠依照分组要求取相应穴位,均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针刺(捻转幅度180°,频率60-80次/min),1次/d,每次20 min,造模前连续针刺6 d,造模后,连续针刺3 d。治疗结束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技术检测胃和下丘脑组织cox-2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抓取组胃组织与下丘脑组织中cox-2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抓取组相比,模型组胃组织与下丘脑组织中cox-2 m RNA表达水平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3个针刺组胃组织与下丘脑组织中cox-2 m RNA的表达均有极显著性下调(P0.01);3个针刺组组间比较,胃组织中cox-2 m 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募配穴组下丘脑组织cox-2m RNA的表达量最低,与中脘穴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后三里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防治酒精性胃炎的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胃、下丘脑组织cox-2 m RNA表达密切相关;在降低下丘脑cox-2m RNA表达水平方面,配穴(合募配穴)效果优于单穴(后三里穴或中脘穴)作用,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病大鼠肝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及血清 NO水平的影响。用3 0只成年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感染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各 10只。感染组每只腹腔注射 2× 10 5/ m L 活的纯化弓形虫速殖子悬液 2m L。治疗组每只腹注同上剂量纯化弓形虫速殖子悬液后 ,每只每天喂服阿奇霉素 2 0 0 m g/ kg体重治疗 ,连用 7d。空白对照组每只腹注生理盐水 2 m L。 9周后解剖所有的大鼠 ,取肝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同时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 NO水平。结果表明 :感染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 10 .3 0± 2 .62 ) %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 9.2 3± 3 .0 3 ) % ( P<0 .0 5 )。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 9.73±3 .73 ) %明显低于感染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 10 .3 0± 2 .62 ) % ( P <0 .0 5 )。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相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肝细胞周期中 S期肝细胞比例感染组较治疗组低 ( P <0 .0 5 ) ,而 G1 期比例二者相反。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周期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同时 ,感染组大鼠血清 NO平均水平为 ( 10 3 .2 6± 3 7.14 )μm ol/ L,治疗组大鼠血清 NO平均为 ( 85  相似文献   

7.
半胱胺对高邮鸭增重及相关激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机选取 5日龄体况良好的雄性高邮鸭 2 4只 ,分成对照组和半胱胺 (CS)试验组。试验组每周按体重在日粮中添加 1次 CS(10 0 mg/ kg) ,以观察半胱胺对高邮鸭增重及相关激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 3周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 12 .86 %,料肉比下降 12 .82 %;整个试验期平均日增重提高 4.5 3%,料肉比下降 4.0 3%。血清 IGF- 1水平 ,试验组为 (2 2 9.88± 8.6 9) μg/ L,显著高于对照组 (2 0 2 .31± 7.10 ) μg/ L(P<0 .0 5 ,n=10 ) ;血清 GH水平 ,试验组为 (0 .5 4± 0 .0 3) μg/ L,显著高于对照组 (0 .45± 0 .0 2 ) μg/ L(P<0 .0 5 ,n=10 ) ;垂体 GH m RNA的净灰度(net intensity) ,试验组为 (2 .2 3× 10 5± 0 .19× 10 5) ,显著高于对照组 (1.6 5× 10 5± 0 .12× 10 5) (P<0 .0 5 ,n=9) ,而下丘脑生长抑素 (SS) m RNA的净灰度 ,试验组为 (1.33× 10 5± 0 .10× 10 5) ,比对照组 (2 .14× 10 5± 0 .5 7× 10 5)降低37.85 %(P=0 .0 97,n=8) ,提示半胱胺对 SS基因转录水平可能没有影响。半胱胺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机制 ,可能与 GH基因表达的上调和血清 IGF- 1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7,(7):65-68
为了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大骨鸡生产性能和下丘脑采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20只21日龄大骨鸡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GABA 0、5、50和500 mg/kg,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试验为期2周。分析各组鸡生产性能并检测下丘脑NPY、AgRp、GABAA-α1、MC4R和POMC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5 mg/kg GABA(低剂量)对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50 mg/kg(中剂量)组极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1),500 mg/kg(高剂量)组极显著降低平均日增重(P0.01)。与对照相比,高剂量组大骨鸡公鸡下丘脑GABAA-α_1 mRNA和MC4R mRNA表达显著提高(P0.05),而POMC mRNA和AgRP mRNA极显著降低(P0.01),NPY mRNA无显著变化(P0.05);高剂量组母鸡GABAA-α_1 mRNA极显著降低(P0.01),NPY mRNA显著降低(P0.05),而MC4R mRNA显著提高(P0.05)。试验提示,日粮中添加GABA,对大骨鸡下丘脑采食调控基因表达均有影响,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在动物肌肉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大鼠后肢小腿前部注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 GRF)的表达质粒 pc DNA3 -GRF4 0 μg,于注射后 2 d开始 ,每隔 5d杀 2只取样 ,提取 RNA和 DNA,用 PCR和 RT-PCR检测质粒及其表达。结果表明 ,在 3 0 d时仍为阳性结果。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 ,在部分大鼠 ( 1 4/ 2 4 )的肌肉组织中检测到了 GRF分子。给家兔注射 pc DNA3 -GRF质粒 1 0 0μg(第 组注射质粒 ,第 组注射含 1 0 %甘油的质粒 ) ,于注射后 1 d开始采血分离血清 ,用 RIA法测定血清生长激素 ( GH)的水平。结果表明 ,第 组在 5d时 ,GH水平上升2 7.1 %( P <0 .0 5)。本研究结果表明 ,外源 GRF在肌肉组织可获得表达 ,并能提高动物体内的 GH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拮抗剂利莫那班(SR141716)对肉仔鸡下丘脑食欲调控因子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20只,7日龄时随机分为2个组,进行第3脑室埋管,恢复3 d。10日龄08:00试验组以1μg剂量脑室注射SR141716,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统计每只鸡在注射后2 h的采食量,然后采集血液和下丘脑样品,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及葡萄糖、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下丘脑中AMPKα1、AMPKα2以及食欲调控相关基因厌食神经肽(POMC)、促食神经肽Y (NPY)、刺鼠色蛋白相关蛋白(AgRP)、可卡因和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脑室注射SR141716后,2 h内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脑室注射SR141716显著提高了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脑室注射SR141716显著降低了下丘脑AMPKα1、AMPKα2、POMC和AgRP的基因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下丘脑CART的基因表达量(P0.05),对下丘脑NPY的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脑室注射CB1受体拮抗剂SR141716可降低肉仔鸡食欲,并影响中枢AMPK及其下游食欲调控因子POMC的基因表达;中枢通过抑制促食神经肽AgRP和提高抑食神经肽CART的基因表达,参与肉仔鸡食欲调控。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单层培养的新生犊牛脂肪细胞中,分别添加胰岛素(INS)与胰高血糖素(GN),每个激素设置6个梯度3个重复,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观测2种激素对ADPN mRNA与HSL 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胰岛素抑制了脂肪细胞ADPN mRNA与HSL mRNA的表达,胰高血糖素促进了ADPN mRNA与HSL mRNA的表达,且ADPNmRNA与HSL mRNA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选用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组为对照组,组和组为试验组。Ⅰ、Ⅱ、Ⅲ组于产前28d开始分别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同一标准日粮至56 d。试验各组奶牛分别于产前28、14 d、产后1、14、28、56 d尾根部手术采取脂肪样品,采用荧光RT-PCR法对脂肪组织Leptin mRNA及HSL mRNA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摄入水平显著影响脂肪组织Leptin mRNA和HSL mR-NA表达。低能饲喂明显提高了脂肪组织中Leptin mRNA表达,降低了HSL mRNA表达;高能饲喂明显降低了脂肪组织中Leptin mRNA表达,提高了HSL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3.
取单层生长良好的脂肪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2.5、5、10、50、100μg/L的外源牛重组瘦蛋白(Leptin),培养12h后提取总RNA,每个处理3个重复(孔),应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Leptin对脂肪细胞Leptin mRNA和HSL 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Leptin对脂肪细胞内Leptin mR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但一定浓度的Leptin能提高脂肪细胞内HSL mRNA水平,其中以5μg/L Leptin的作用最为明显;当Leptin的质量浓度超过5μg/L,HSL 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择"军牧1号"断乳仔猪75头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5头(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硫酸铜的添加量为5 mg/kg, 其余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25 mg/kg硫酸铜和125 mg/kg蛋氨酸铜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与添加5 mg/kg硫酸铜相比,日粮中125 mg/kg硫酸铜、125 mg/kg蛋氨酸铜可以使猪下丘脑SS mRNA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GHRH mRNA丰度显著提高(P<0.05);SS mRNA丰度与GHRH mRNA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果说明铜抑制了下丘脑SS mRNA的表达,而提高了GHRH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取单层生长状态良好的犊牛脂肪细胞,分别添加0、2.5、5、15、30、50、100 μg/mL外源牛重组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培养12 h后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脂联素对脂肪细胞ADPN mRNA和HSL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ADPN添加量的增多,ADPN mRNA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添加ADPN 15 μg/mL时,HSL mRNA的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中ADPN mRNA表达量受自身的负调节,而添加适量的ADPN可刺激脂肪细胞HSL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17.
本试验以松辽黑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前短期高钙日粮对猪肌钙含量和μ-calpain活性及其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健康、初重为(90.2±2.8)kg的松辽黑猪48头,随机分成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7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Ca+浓度为0、0.5%、1.0%和1.5%的caCl2或甲酸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acl2和甲酸钙均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肌钙含量和μ-calpain活性,其中以1.0%甲酸钙组效果最明显;甲酸钙可以提高μ-calpain的mRNA相对表达量,1.0%甲酸钙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甲酸钙处理下,肌钙与μ-calpain在宰后熟化第3天和第9天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P<0.05).由结果可知,CaCl2和甲酸钙做为宰前肥育猪日粮中短期超量添加的钙源,均可达到提高肌钙含量和μ-calpain活性的目的,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0%的甲酸钙(以Ca2+浓度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模拟发情期母牛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在培养乏情期母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体系中添加雌二醇(E2)、孕酮(P)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以诱导细胞的分泌作用。借助Northern的斑点杂交技术分析输卵管上皮特异性糖蛋白(OGP)基因RNA水平,研究激素及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乏情期母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泌OGP的影响。结果显示:E2、P和PAF可以促进乏情期母牛输卵管上皮细胞OG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体外单一药物诱导标准大肠杆菌ATCC25922,获得了耐氯霉素(CHL,MIC≥256 mg/L)、耐环丙沙星(CIP,MIC≥256 mg/L)、耐水杨酸钠(SAL,MIC≥275 mg/L)、耐四环素(T,MIC≥512 mg/L)的菌株。选取ATCC25922株,4株中度耐药菌SAL(175)、CHL(64)、T(64)、CIP(128),4株高度耐药菌SAL(275)、CHL(256)、T(512)、CIP(256),和临床分离的3株耐药大肠杆菌H1、H9、H1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输泵Acr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系统自动分析软件显示,Ct值与标准质粒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2。检测结果表明:H10、CHL(256)、CIP(256)拷贝数最高,达1015拷贝/μL;T(512)、H9、T(128)、SAL(275)、H1为1014拷贝/μL;CHL(128)、T(64)、CHL(64)为1013拷贝/μL;ATCC25922为1012拷贝/μL。不同程度耐药株AcrA基因的表达量不同,临床分离株和诱导的各高耐药菌株均比ATCC25922株表达量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不同耐药程度的11株菌cDNA的量存在差异,AcrA基因转录水平与耐药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分离的20株鹿源耐氨基糖苷类药物大肠杆菌中选取2株高度耐药菌,4株中度耐药菌和1株低度耐药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编码磷酸转移酶aph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株高度耐药株Ct值(Cycle threshold,即反应管内荧光信号到达设定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最小,平均为23.40,但这2株之间Ct值也存在着差异;4株中度耐药株之间差异不大,Ct值平均为27.20;而1株低度耐药株Ct值最大,为31.53。这说明不同耐药程度的7株菌在mRNA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且aphA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与耐药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