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湖区草洲辽阔,是家畜的天然牧场,然而湖区是日本血吸虫病疫区,常可给养羊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灾难。本文不仅回顾了国内过去和近年采湖区日本血吸虫病对齐羊业的危害,而且还提出了防制对策,供湖区养羊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封洲禁牧控制湖区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都昌县沿湖周边5192.4hm有螺草洲实施封洲禁牧,结合疫区人、畜同步查治,两年(2001~2002)来,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了87.81%;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了56.7%;草洲钉螺阳性率和阳性螺密度分别下降了84.29%和75%,结果表明封洲禁牧是大湖区草洲灭螺难的特殊情况下,切断传染源,净化草洲,达到有螺无害(或微害),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对沔阳县东荆河洲滩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地区猪感染血吸虫病的比例很高。由于以前注重对人和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而忽视了猪,因而使其成为我县传播血吸虫病的重要疫源。为了保障养猪生产的正常发展和控制血吸虫病的目的,有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怀宁县属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自90年至98年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查治工作,共查耕牛50123头次,查出血吸虫病牛2745头次,治疗或扩大化疗耕牛11392头次,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89年的13.1%下降至98年的5.88%,结果表明,所实施的人、畜同步化疗,净化草洲,严禁外来病原侵入,植树造林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等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水牛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观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永修县吴城镇位于鄱阳湖西畔的赣江和修河入湖交汇处,是江西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为了能较准确地掌握这类洲滩地区水牛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以其有代表性的3个行政村作观测试点,连续了10年,结果水牛血吸虫病感染率仍居高不下,其原因是畜源性传染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牛群在有螺草洲上放牧时散播病原,感染或重复感染血吸虫病。因此,狠抓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湖洲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为了净化江湖草洲的血吸虫病,选择鄱阳湖洲垸型昌邑乡堤外细湖草洲为试验区及邻近的新岸草洲为对照区。采用PAPS免疫微球凝集试验及一粪三检顶管孵化法调查耕牛感染率,调查居民病情(用卡托法)和螺情(用机械环抽查螺),并作了疫水测定和野粪调查后,采取了净化措施,在试验区建牛浴水池、饮水池、粪池;牛群于每年2、10 月用吡喹酮粉剂(25m g/kg 口服)普治2 次,对照区不建各池,牛只在10 月普治1 次。并且,每年湖水溢洪退水后牛群上草洲时,试验区牛群每隔15 天,口服青蒿琥酯粉剂5m g/kg,连服4 次;对照区牛不服。经如此净化措施3 年后,至1997 年试验区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100% ,居民感染率下降了85.46%  相似文献   

7.
"封洲禁牧"控制我国大湖区血吸虫病的意义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取"封洲禁牧"措施,切断病原,净化草洲,保护人、畜免受新感染和重复感染,达到控制大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方法 每年3月1日~10月31日实施封洲禁牧,并在每年10月15日以前对人、畜进行血吸虫病的查治。结果 两个试点经过"封洲禁牧"后,均达到了国家基本控制血吸虫病的标准。结论 认为"封洲禁牧"是目前用于控制大湖区血吸虫病流行中科学性强,方法简便,速度快,效果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准确掌握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考核评估血防措施及效果。方法在洲滩型血吸虫病疫区设点,进行系统的调查观测。结果两个观测点牛血吸虫病感染率、阳性螺密度、野粪阳性率均居高不下或在较高水平徘徊。结论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仍是当前我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实施查治和扩大化疗的防治对策收效不大,必须由政府部门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强制性措施,在感染季节禁止放牧,控制传染源扩散,净化草洲,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患畜是病原传播的源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湖南、江西等省家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查实,在我国当前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江湖洲滩地区,散布在有螺草洲的野粪95%以上是家畜粪便,阳性野粪全部是畜粪,导致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居高不下,可见这类地区患病家畜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源头,只有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加大查治力度,建立预防屏障体系,切断畜源性传染源,才能阻断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湖区血吸虫病的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我国湖区血防成果,分析了我国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变化,根据湖区水情、螺情、洲情、易感宿主、传染源的变化和特点,提出封洲禁牧、切断病原、净化草洲,就有可能达到有螺无害控制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环境与传染源构比,找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场所,进一步揭示流行规律,为制定血防对策提供依据.调查范围为鄱阳县及两乡四村.结果,草洲钉螺占99.4%,90%以上牛上洲放牧,人粪流放率31%,其中渔民78%,牛粪流放率78%,其中64%直接污染草洲水体,野粪构比中牛占92.8%,传播粪量牛占98.85%,人占0.96%,其中渔民占0.12%.结论认为湖区疫情重,主要传染源是牛,主要感染途径是接触疫水,疫水形成的主因是牛上洲放牧,主要感染场所是草洲及周边水体.增加血防投入,稳定队伍,实施查治病和"四个突破"为主体的防治策略,控制畜源性传染源,净化环境与草洲,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上饶市湖区鄱阳、余干两县血吸虫病疫情;以乡(镇)为单元全面开展人、畜血吸虫病普查和螺情调查;结果查出病人4万余人,病牛7723头,牛血吸虫病感染率9.9%,钉螺面积27556hm^2,新发现钉螺面积7.4hm^2;调查结论认为湖区有73.6%的耕牛下湖洲有螺草洲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患血吸虫病牛是病原的主要传染源,加强对病牛的查治和管理是血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星子县十里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十里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采用病原学检查法,对居民及耕牛进行血吸虫病调查;对草洲螺情、野粪进行了调查,对湖水进行了哨鼠测定。结果2000~2004年该处共发生急感病人18例,抽查居民336人,间凝阳性率为53.8%,Kato法阳性率为4.76%,病人EPG均数为48.31,人群EPG均数为1.202;耕牛阳性率为26.38%,草洲牛粪每100 m2均数为6.6堆,全湖区草洲年阳性牛粪计量最低达22.88万kg;疫水测定哨鼠感染率为100%,虫幅为10~32条/鼠,平均虫荷为19.15条/鼠。草洲钉螺密度为6.05只/0.11 m2,推算2004年阳性率约在6.19%~7.58%之间,阳性螺密度约为0.438只/0.11 m2。结论病牛粪便是该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居民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出入湖区接触疫水。  相似文献   

14.
江宁区新生洲垦种养殖灭螺防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洲是南京市江宁区长江中的一个洲滩 ,面积 6 .84 km2 ,1981年发现有螺面积 2 2万 m2 ,1996年血吸虫病暴发流行 ,人、牛、猪和羊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5 0 %、98.0 8%、6 0 %和 6 7.5 % ,1997年钉螺面积猛增到 4 2 6万 m2 ,为了改变洲上疫情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1998年在洲上开展了垦种养殖 ,禁养耕牛 ,发展养鸡、鸭生产 ,综合开发灭螺防病效果试验 ,通过连续 3年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灭螺防病效果 ,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湖洲垦种治理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寿县垸外七荆障湖洲,钉螺面积密度高,周边村民所饲养的耕牛常年在草洲上放牧,大量传染原传入湖洲,是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虽然多年连续查治,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仍分别迭6.9%~9.3%和6.8%~11.2%之间徘徊,并有急感病人发生.通过连续6年实施湖水退回全面翻耕种植辣油菜,钉螺面积、密度、阳性螺率,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都有明显下降,并获得了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庐山市地处江西省北部,总面积913km~2,人口近28万,全市12个乡(镇、场、处)有8个濒湖,9个乡流行血吸虫病,其中疫区行政村(社区)51个,目前26个疫区村有耕牛,全市疫区人口达14.77万,辖区内草洲面积为10 027.11万m~2,其中有螺面积为5 518.91万m~2。共有草洲84块,其中湖沼型草洲67块,有螺面积5 414.99m~2,均分布于赣江水系、修河水系、和杨柳津河水系。内河洲滩基本分布于蓼南乡沟子口以下。山丘型草洲17块,有螺面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湖沼地区的血吸虫病,尚未满意地控制,为此,在中央血防办和省血防办的组织领导下,湘、鄂、赣、皖四省自1981年始,采取试点的办法,开展了湖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江湖洲滩地区控制血吸虫病对策的研究。江西省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江西省都昌县血吸虫病疫区的家畜、重点草洲的钉螺、野粪及疫水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检测,并了解疫区人、畜的活动情况和搜集4个村居民血吸虫病监测点的资料,根据近十年来全县所采取的人、畜同步化疗和易感地带灭螺等防治措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耕牛长年群放、散牧和渔般聚集的有螺草洲,钉螺阳性率很高,是潜在暴发急性感染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19.
岳阳县下湘良湖湖洲枯水季节有草洲1.5万余亩,由于气候温和多雨,牧草生长茂盛,为发展草食动物提供了牧草资源,也是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繁殖孳生的温床.除涨水季节牧草被淹外,日均有1 000余牛羊在湖洲上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是我县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7年我们在此设点,开展加强放牧管理控制血吸虫效果试验,通过4年的工作,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由11.3%和7.8%下降到5.2%和3%,人均年收入增加800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病(Schisosomiasis)俗称“大肚子病”,是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由于血吸虫的成虫寄生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世界上有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我国因为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因此叫日本血吸虫感染为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