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HEV ORF2蛋白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E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猪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猪戊型肝炎病毒多克隆抗血清对感染猪戊型肝炎病毒的A549细胞培养物进行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原的比较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HEV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多数细胞在其胞浆和细胞膜上出现黄绿色荧光,未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被伊文思蓝染成红色,未见有黄绿色荧光染色的细胞存在;多克隆抗血清对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染色后,荧光强度高,呈现亮绿色,但未接种HEV的细胞培养物亦有一定的非特异性荧光反应。结果表明,利用所研制的抗HEVORF2蛋白McAb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病原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以纯化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重组M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免疫血清,用间接ELISA测得免疫血清效价达1:14000。通过间接ELISA进行病原检测,表明制备的免疫血清与全病毒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免疫血清进行病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TGEV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多数细胞在其胞浆和细胞膜上出现黄绿色闪亮荧光,且荧光强度强,而未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未见有黄绿色闪亮荧光,表明用所制备的抗TGEV重组M蛋白的免疫血清进行病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TGEV准确快速诊断与鉴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简称TGE)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1956年Fee和Efo等报导该病毒可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传代,1963年Harada首次报导了TGE病毒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能出现细胞病变(CPE)(1)。也有报导(2)TGE病毒可在鸡胚、猪肾细胞、猪脾细胞和狗肾细胞培养物内传代增殖。  相似文献   

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是一种猪肠道病原性腹泻病毒.其感染猪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CE)十分相似.虽然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进行病毒分离、诊断PEDV感染,但是PEDV只能在Vero细胞中繁殖,而且通常需要胰蛋白酶参与的情况下盲传数代,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病原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引起婴儿、新生哺乳类及禽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近几年来,世界各地不断从婴儿及多种动物分离出该病毒。我国在婴儿、牛及猪的粪便中也曾发现轮状病毒或轮状病毒样颗粒,并有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分离成功的报道。1982年下半年,我们在分离警犬出血性肠炎病原过程中,从临床上严重腹泻的病犬粪液中分出  相似文献   

6.
以纯化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M蛋白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方法进行融合、筛选,最终获得3株抗TGEVM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1B3、3C2、4A5,染色体平均记数为89对、92对、90对,间接ELISA检测1B3、3C2、4A5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分别为1/4000、1/1000、1/4000,腹水效价分别为2×10~4、2×10~5、2×10~5。通过间接ELISA做病原检测,这3株单抗不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轮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显示良好的特异性。用制备的单抗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做病原检测,发现染色后TGEV感染的细胞培养物在胞浆和细胞膜上出现黄绿色荧光,未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未见有黄绿色闪亮荧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重组TGEVM蛋白的单抗对病原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为TGEV准确快速的病原诊断和TGEV感染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Ю.  КП  陈金水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2):56-57
马传染性贫血是单蹄动物的病毒病,其特征是病情多样、造血系统受损、反复发热和长期无症状带毒。1843年于法国首次记录了本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马传染性贫血在世界上近30个国家均有记载。病原为马逆转录病毒,与维斯纳病毒、牛白血病病毒同属于一组慢病毒。在形态上与人类艾滋病病毒相似,能凝集红细胞,并在马细胞培养中繁殖。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杀灭病毒的效果,选取3个应用化制法工艺处理病死猪尸体的规模化猪场,采集无害化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无害化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9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通过处理前后病原核酸检出情况的对比,评估该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病毒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化制法处理前病死猪尸体样品中的部分病原可在细胞培养物中检出且可增殖传代,说明存在活病毒;而处理后样品的细胞培养物中均检不出病原核酸,说明病原均被彻底杀灭。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化制法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可彻底杀灭病毒,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禽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运动失调和头颈震颤,成年鸡产蛋量下降。1病原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对氯仿、酸、胰酶、胃酶和去氧核酸酶有抵抗力。病毒能在无免疫性母鸡所产的卵的鸡胚脑部和卵黄囊中增殖,也可在神经胶质细胞、鸡胚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胰细胞等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2流行病学鸡、雉鸡、火鸡、鹌鹑等均可自然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被感染,但出现明显症状的多见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病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污染饲料、饮水、用具、人员,发生水平传播。病原在外界环…  相似文献   

10.
羔羊睾丸细胞培养及接种舍饲羊群羊痘病毒后的病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羔羊睾丸细胞培养,并对该细胞接种山西北部舍饲羊群羊痘病毒后的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培养前期多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后期细胞呈细长梭形.接种羊痘病毒后,出现了明显的、规律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1.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圆环病毒(PCV)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单股环状DNA病毒,为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1]。PCV存在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两者的细胞培养物均不产生细胞病变。PCV2首先由Allan等[2]从患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群中分离到,被证明为PMWS的重要病原之一。此病主要  相似文献   

12.
牛Ⅰ型疱疹病毒(BHV—1)是牛鼻气管炎的病原,在精液中也常见到这种病毒。为防止通过人工授精传播BHV—1,应对精液库作BHV—1检查。采用细胞培养接种方法直接分离病毒诊断精液的BHV—1感染,可能因精液本身的细胞毒性和可能存在的抗病毒活性而遭受影响。此外,由于存在隐性感染的血清学阴性牛,故检测抗体不足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8个鸭肝炎毒株在鸭胚肾细胞上连续传5代的情况,发现其中一弱毒株E28从第一代即产生了明显的细胞病变,在传代过程中细胞病定稳定地出现。本文还用起薄切片技术,免疫荧光试验和细胞培养物提纯病毒的电镜观察,对该株病毒在细胞上增殖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PCV)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单股环状DNA病毒,为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1]。PCV存在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两者的细胞培养物均不产生细胞病变。PCV2首先由Allan等[2]从患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群中分离到,被证明为PMWS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5.
细胞培养是病毒学实验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以猪乙型脑炎病毒在猪肾上皮细胞(PK-15细胞)增殖培养为例,介绍一下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养殖业面临的最重受的疾病之一。1967年,英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地在细胞培养上威功地培殖了病原,确定为严格细胞结合型的疱疹病毒,命名为马立克氏病病毒,该病是第1个能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MDV患鸡,只能通过疫苗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因此MD疫苗的研究一直是为养殖业所瞩目。  相似文献   

17.
1病原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传染病。猪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直径约20纳米,核酸类型为单股脱氧核糖核酸。本病毒在猪的原代细胞如猪肾、睾丸细胞等以及传代细胞上生长繁殖,并可出现细胞病变,用免疫荧光技术可查出胞浆中的病毒抗原。病毒在细胞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能凝集人、猴、豚鼠、小鼠和鸡等动物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近年内,在江南一带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浦伯清等曾报道该病病原是病毒,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证实这种病的病原是病毒并试制成组织疫苗供临床应用。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性状,应用电子显微术对病兔的肝、脾、肺、肾上腺和血细胞等组织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在细胞中,观察到大量的病毒颗粒,颗粒直径约350埃左右,颗粒边缘不整齐,裸露无囊膜。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确诊还要靠实验室诊断,目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毒粒子的检查、细胞培养及细胞病变观察、病毒相关抗原的检查以及病毒相关抗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浅谈细胞培养中微生物污染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预防细胞培养的微生物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霉菌或病毒等微生物侵入细胞培养物中,对细胞的生存造成危害的现象。在生物制品的生产和研究等相关的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培养的特殊性和培养条件要求高,若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这将对实验或生物制品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