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是将微生物发酵和酶解的处理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生产出的一类新型生物饲料。菌酶协同作用可使微生物的发酵效率更高和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程度更强,提高饲料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应用效果往往优于单独的菌或酶处理的饲料。本文综述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分类和酵解机制,概括了菌酶协同发酵的优势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为其在养殖业中更广泛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提高微生物的降解速率、缩短发酵周期、改善饲料适口性、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是现代动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概述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种类、发酵效果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物发酵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明确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对我国生物饲料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种类生物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生物发酵饲料菌种、发酵饲料原料与工艺、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地源饲料发酵应用技术与模式研究进展以及发酵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此外,从特色功能菌株的筛选、菌株组合效果、生物发酵饲料价值评价指标以及生物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测等方面指出了生物饲料研究发展趋势,为生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生物饲料的定义国家饲料工程中心对生物饲料做出了严格的定义,是指食用饲料原料目录和添加剂目录中允许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通过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饲料产品的总称,包括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并对生物饲料进行了标准分类,总共分4个大类,10个亚类,17个次亚类,50个小类和112个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生物饲料定义,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整个生物发酵饲料的分类,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和生物饲料添加剂四类。我们一共四个主类,四个亚类,17个次亚类,总共有112个产品。这是我们所有在做的产品。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有1000多家企业在进行着生物饲料或者是相关的业务。每年产量大约在11万吨左右。发酵能量饲料和发酵产品应该都有比较快速的增长。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统计,我  相似文献   

6.
菌酶协同发酵能提高饲料原料中纤维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率,改善发酵品质,提升适口性,对畜禽生长和肠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纤维的降解机制以及真菌和细菌生产的纤维降解酶类型,总结了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深入研究菌酶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提升菜籽粕类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降低饲料中植酸和硫苷含量,增加菜籽粕类饲料替换常规蛋白原料豆粕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业中大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成本不断提高的问题。分析发酵菜籽粕处理常用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解法的优缺点,介绍制备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类饲料所需的菌种和酶制剂种类,综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的功效,阐述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在畜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常规蛋白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利用率极低,而发酵是提高其应用价值有效方法之一。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可将发酵与酶解有机结合,能有效降解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改善动物生长性能,缓解常规蛋白原料匮乏现状。本文综述了饲料蛋白原料现状及非常规蛋白原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菌酶协同发酵的作用、发酵工艺的差异,总结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菌酶协同发酵非常规蛋白原料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持。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抗营养因子|酶制剂|非常规蛋白原料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西兰花茎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60%新鲜西兰花茎叶与20%米糠粕和20%喷浆玉米皮等原料混合后进行固态发酵,分别在接种后0、7、14 d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发酵初始(0 d)相比,发酵7 d和14 d对西兰花茎叶发酵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与发酵初始相比,发酵14 d后西兰花茎叶发酵饲料中乳酸和乙酸含量提高(P<0.05);发酵7 d和14 d后西兰花茎叶发酵饲料pH降低(P<0.05),发酵7 d后饲料中酸溶蛋白含量降低(P<0.05);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发酵饲料中的优势菌门;发酵7 d和14 d后,西兰花茎叶饲料中的变形菌门微生物的相对丰度高于发酵初始(P<0.05);发酵7 d和14 d后,嗜糖假单胞菌属(Pel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及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相对丰度高于发酵初始(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0.
正一、饲料产业现状1.生物饲料。总体来讲,要使用在我国允许的饲料目录和添加剂里的原料,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处理,包括发酵饲料、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展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总共分为四类,有一百多种类型来表达生物饲料的多样性,可以根据原料分为蛋白发酵饲料、混合饲料、配合饲料,后来称为全价饲料,现在称为生物饲料,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饲料添加剂目录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均被允许用于养殖动物。因此,本研究选择实验室收藏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按不同比例制成复合菌液协同发酵桑叶饲料,并检测发酵第7天、第28天和56天的桑叶品质。桑叶青贮发酵后,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都具有降解纤维、分解脂肪,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能力,其中,H2组的粗纤维含量在发酵第56天较对照组下降了12.69%,只占(12.217±0.039)%,说明地衣芽孢杆菌分解纤维的能力可能相对较强,H3组的粗脂肪含量在发酵第56天较对照组下降了20.99%,只占(5.884±0.003)%,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分解脂肪的能力可能相对较强,不同比例的复合芽孢杆菌H1、H2和H3组的粗蛋白含量在发酵第56天分别增加8.96%、7.24%和3.72%,说明两种芽孢杆菌均具有提高青贮桑叶蛋白质含量的能力,能够提高饲料营养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植物来源的蛋白饲料由于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或有害物质,降低了动物对其营养的吸收,并可能导致动物的机能缺陷。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工作总结发现:采用热处理、化学法、作物育种法、酶制剂法和生物技术处理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有害物质,然而采用生物技术处理法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大宗饲料原料的生物技术处理,获得具有营养与功能双效的优质蛋白饲料,是解决我国蛋白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An in vitro study on a "batch" type fermentation system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a new ionophore antibiotic, abierixin, on the rumen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The reaction of microorganisms to the antibiotic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nitrogen introduced into the fermenter: ammonium sulfate alone or complemented with protein nitrogen (peanut meal or a mixed pelleted feed). This molecule had a protective effect with respect to dietary protein degradation in the rumen, at the lowest dose tested (13.5 ppm). The dose (8 ppm) used with the pelleted feed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protein degradability but the significant threshold was not reached. Abierixin failed to modify bacterial ammonia uptake with the nitrogen sources used in our experiment. In addition, it had no effect on rumen fermentations. It neither led to any alteration in the total VFA and gas productions during 6 hours of fermentation, nor on their molar composition, whatever the dose of antibiotic used and the nitrogen sourc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麸皮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但同时含有粗纤维和植酸等,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充分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降低麸皮的抗营养因子含量,释放多种活性物质,从而大幅提高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作者主要综述了有关麸皮的营养成分、发酵菌种、发酵工艺优化、发酵产物营养品质改善及其功能特点等的研究进展。麸皮中含粗蛋白质、粗脂肪、酚酸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以复杂的结构与形式存在麸皮中,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有效利用。麸皮发酵常用的菌种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这些菌种分泌的多种酶系在麸皮的发酵降解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采用合理的优化策略获取最优发酵工艺可显著提高目标产物含量,其中响应面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麸皮通过微生物发酵提高了其酚酸类物质、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对动物提高抗氧化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环境及提高生产性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啤酒糟微生态发酵制备高蛋白饲料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桂香  严金龙  方波 《饲料工业》2012,33(11):34-36
以市售微生物饲料发酵剂为菌种对啤酒糟进行了发酵试验,以发酵饲料中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氮源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蛋白饲料品质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氮源硫酸铵添加量为0.4%、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为2.0%、发酵时间为4~5 d。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液态发酵法研究不同菌种来源对乳酸菌发酵液体饲料(fermentation liquid feed,FLF) 感官、pH和菌落计数的影响,分别以乳酵素(Lactobacillus enzymes,LE)、乳酵素+基础料(enzymes mixture,EM)、5 mg/kg 乳酸菌种+基础料(spawn mixture,SM) 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CON)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发酵罐保持发酵底物:水=1:3,(36±1)℃恒温发酵192 h,每隔24 h做1次感官评定和pH测定;取发酵72 h的样品进行培养,分别计数培养48和72 h的菌落。结果表明,EM和SM均具有良好的感官性能,保质期长,其活菌落计数均极显著高于LE与对照组(P<0.01),但EM与SM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pH均先降低后升高,LE处理组pH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试验组。提示,LE发酵方式不能改善FLF品质,EM和SM发酵方式的饲料品质优于LE,EM与SM发酵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地衣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以粗蛋白含量为考查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固态发酵银杏叶蛋白饲料工艺。结果显示,固态发酵银杏叶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8%、含水量50%、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84 h。经固态发酵后,银杏叶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02.16%、49.03%、20.34%、40.30%,粗纤维、总黄酮含量降低55.68%、10.26%,更适合作为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秸秆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乳酸菌、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菌剂以及黑曲霉对藜麦秸秆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藜麦秸秆在饲用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利用微生物发酵以期改善藜麦秸秆的营养价值。乳酸菌单一发酵时,设定发酵时间、含水量和菌剂添加量3个试验因子,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菌剂发酵藜麦秸秆试验中设定发酵时间、含水量和混合比例3个试验因子,均采用L9(34)正交原理设计试验,对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性糖4个营养指标做响应面法处理。同时做了黑曲霉对藜麦秸秆发酵饲料的对比试验。1)相同发酵条件下,混合制剂降解纤维素的作用比单一发酵剂明显;2)发酵处理后的藜麦秸秆饲料较未发酵的藜麦秸秆粗蛋白平均含量提高了约2.70%;3)发酵过程中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小,在0.24%~0.31%;4)发酵处理后,藜麦秸秆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约3%;5)黑曲霉具有明显的降解纤维素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但黑曲霉发酵的饲料感官品质较差。微生物发酵对藜麦秸秆饲料品质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一定条件下,混合菌协同发酵优于单一菌株发酵。  相似文献   

19.
研究供试发酵剂、原料组成及灭菌方式对苹果渣发酵单细胞蛋白饲料中游离氨基酸、活性肽及水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为果渣发酵饲料品质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以未发酵纯果渣原料作为对照组,设发酵剂、灭菌方式及原料组成3个因素,采用固态发酵及比色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接菌、灭菌及添加油渣处理后发酵产物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0.19~17.96 g/kg,较对照组增加87.7%~230.8%;生物活性肽含量为0.71~0.96 g/kg,较对照组增加255.0%~380.0%;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7.89~14.87 g/kg,较对照组增加279.3%~614.9%。采用混菌发酵,在原料中添加油渣和氮素及灭菌处理对提高苹果渣发酵饲料游离氨基酸、生物活性肽以及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显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