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地区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999年、2011—2018年(2016年除外)分离鉴定保存的7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菌株筛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mecA基因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夫西地酸、莫匹罗星外,均产生耐药性,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谱广;MRSA检出率为51.3%,发病样品、健康畜禽的粪便样品、环境样品中均检测到MRSA;mecA基因检出率为51.3%,MRSA中mecA基因携带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11):88-90
研究旨在了解江苏省牛奶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经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和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子A基因(mec A)的PCR检测,78个牛奶源菌株中18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采用PCR方法检测了所有菌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aph(3')-Ⅲ和ant(4',4″),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 A、erm C和msr A,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M和tet K,上述8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2.1%、20.5%、41.0%、16.7%、44.9%、12.8%、29.5%和28.2%。除erm C在MSSA菌株中的检出率高于MRSA菌株之外,其余7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均为MRSA菌株显著高于MSSA菌株。MRSA菌株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百分率较MSSA菌株高,MRSA菌株多重耐药情况更加普遍。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性,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进行判定;应用多重PCR方法对MRSA进行SCCmec分型。结果显示:在新疆地区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中共检出13株MRSA,检出率为18.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利福平100%敏感,MRSA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MRSA的SCCmec基因型共以SCCmecⅠ和SCCmecⅣa型为主,均占76.9%,另外,1株MRSA仅有1种SCCmecⅢ型,1株MRSA有SCCmecⅠ、SCCmecⅢ和SCCmecⅣa型。本研究结果表明,MRSA耐药性多样,新疆地区MRSA主要流行株为SCCmecⅠ和SCCmecⅣa型。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状况,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离45株金葡菌,并进行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结果表明,除了万古霉素、莫匹罗星外,金葡菌对其他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MRSA的检出率为51.1%;mecA基因检出率为51.1%,MRST内mecA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奶牛场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耐药性,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基因进行研究,本研究采集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奶样89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K-B法检测其对常用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双重PCR扩增MRSA的nuc基因和mec A耐药基因;应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elements,REP)PCR对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6株MRSA;在监测的13种药物中,耐药率超过50%的达到10种,其中对头孢曲松(CRO)、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和亚胺培南(IPM)耐药率高达93.75%(15/16),但未见对头孢呃酮(SCF)耐药的分离菌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6株菌中都携带有mec A耐药基因,除1株外其他15株分离菌都携带特异致病nuc基因。REP-PCR把分离菌株分为13种基因型(A-M),同源性≥90%的只有6株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金黄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比较严重,分子多样性复杂,mec A是其耐甲氧西林类药物的重要机制,本研究为MRSA耐药菌的有效检测及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8):130-134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一种人类共生菌,并引起全球感染。SA感染的高发率主要是由细菌很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的,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特别是多药耐药SA的出现使得动物临床治疗变得异常困难。本文针对MRSA的耐药机制和其多药耐药机制以及耐药基因的传播作简要概述,旨在为兽医临床合理指导抗生素用药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致病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耐药性致病菌,本研究针对西安地区显性乳房炎奶样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常规细菌学鉴定法对34头(次)荷斯坦牛76个乳区152份奶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进行了分离培养,共检出92株阳性菌株,检出率为60.5%;对其进行S.aureus致病基因nuc的特异性PCR检测,共检出28株含nuc基因的阳性菌株,检出率为30.4%;进一步针对MRSA耐药基因mecA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共检出5株MRSA,检出率为17.9%。研究结果为MRSA耐药菌的有效检测及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了解胶东地区猪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提供数据依据。利用多重PCR方法,扩增葡萄球菌属16SrRN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属nuc基因以及耐药基因mecA;血浆凝固酶试验对MRSA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对MRSA的耐药表型进行检测;运用SPSS20.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出50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122株,占24.0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386株,占75.98%。所有样品均来自健康猪只的鼻腔拭子和体表拭子。MRSA对AM和P的耐药率为100%;对CLI、CEF、TIL、CZ、EM、A/C和SXT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对OFL、ENR和SF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11%,5.74%和4.10%。MSSA对EM、AM和P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CLI、CEF、TIL、CZ和SXT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ENR、OFL和A/C的耐药率分别为25.65%,47.15%,41.71%;对SF的耐药率最低为2.33%。MRSA与MSSA未检出耐VAN的菌株。MRSA的多重耐药率为100%,多集中在7耐及以上;MSSA多重耐药率为99.22%,多集中在3~11耐。结果表明,MRSA的检出率较高,MRSA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高于MSSA,且均处于较高水平,应给予重视,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四川地区规模化兔场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耐药情况,本研究从四川地区部分规模化兔场共分离鉴定出41株S.aureus,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了耐药表型鉴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脂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7.80%、97.56%、78.05%和56.10%,对多肽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耐药率较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检测到耐药基因,并且29株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耐药基因mec A、tet、erm、aac(6')/aph(2')、ant(4',4')及aph(3')-III的检出率分别为75.61%、70.73%、46.34%、92.68%、80.49%及53.66%。结合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结果分析显示兔源S.aureus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检测41株兔源S.aureus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初步掌握了四川地区规模化兔场S.aureus的耐药情况,为该地区规模化兔场预防及治疗葡萄球菌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及甲氧西林敏感(MSSA)和耐甲氧西林(MRSA)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揭示牛源MSSA与MRSA之间的演化相关性和MRSA起源和扩散途径,对2009年以来中国五省区不同牛场分离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对确定的12株MSSA和MRSA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SCCmec基因型分型和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研究.54株菌的药敏结果显示,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菌株分别为88.8%、81.5%、88.9%、90.7%、92.6%、94.4%、79.6%、63.0%和70.4%.其中,对所测10种抗生素完全耐药的占5.6%,对5种以上耐药的占85.2%,6株(11.1%)对头孢西丁耐药.12株MSSA和MRSA菌株的药敏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MRSA对10种抗生素耐药;6株MSSA菌中,新疆分离株对2~4种抗生素耐药,其它省区分离株对7种以上抗菌素耐药.12株MSSA和MRSA菌均检出ermC和tetK基因;6株MRSA中均检出aac(6′)/aph(2")基因,5株检出tetM基因,4株检出aph(3′)-Ⅲ基因;6株MSSA均未检出aac(6′)/aph(2")和aph(3′)-Ⅲ,4株检出tetM基因.用多重PCR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显示,5株为SCCmec Ⅳ,1株未能分型;12株菌的MLST分型发现,所有菌株分为ST50、ST965、ST6、ST97和ST9序列型.经eBURST v3分析,MRSA分布在CC7、CC4、CC21和CC9四个克隆复合群(CCs)中,MSSA分布在CC7和CC32克隆复合群中.以上研究表明,我国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耐药严重,且表现多重耐药;MRSA基因型以SCCmec Ⅳ为主.对牛源SCCmec Ⅳ型MRSA与同型人源MRSA的耐药谱分析发现有较大差异,推测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的耐药基因可能插入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导致耐药基因在不同菌株间传播.根据ST97中有MSSA和MRSA以及牛源MRSA与人源MRSA的MLST比较,确认我国牛源MRSA是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由来源于不同克隆复合群的MSSA获得SCCmec Ⅳ而产生,推测同一克隆株MRSA的扩散并不是MRSA大范围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旨在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能存在细胞壁增厚的耐药机制。2016—2018年间,采集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养殖场临床及亚临床型乳腺炎的乳样,通过显色培养基鉴别、镜检及PCR方法,分离鉴定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了解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情况;通过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壁增厚相关的pbpB、murG、glmU、atlR基因转录丰度,并结合透射电镜进行形态观察,以确定增厚及发生原因。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261株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包括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氨苄西林为79.69%,青霉素为78.54%。多重耐药情况是以3、7和8重耐药的菌株居多;其中1株耐药种数达14种之多。qRT-PCR结果表明,4种相关基因的转录丰度均极显著上调(P0.001或P0.0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 JY21菌株的细胞壁在64和128μg·mL~(-1)的青霉素浓度下,较对照组均极显著增厚(P0.001),并可见细胞壁表面粗糙,有结节状凸起;但药物浓度从64μg·mL~(-1)升高至128μg·mL~(-1)细胞壁不再显著增厚(P0.05)。MRSA WLD10菌株细胞壁未出现明显增厚(P0.05)。综上所述,本地区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针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细胞壁增厚的耐药机制;增厚的原因主要是肽聚糖的过度合成及细胞自溶的减少。与MSSA JY21菌株相比,细胞壁增厚并非MRSA WLD10重要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生鲜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情况,同时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基因型与溶血表型的分布情况及二者的关系。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自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生鲜乳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8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采用绵羊血琼脂平板检测细菌溶血性,并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mecA基因及5个溶血素基因。结果显示,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谱型达21种;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最高耐药重数为9重;对青霉素耐药最严重,耐药率达85.19%,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替米考星)耐药率在20%~30%之间,对多西环素与万古霉素敏感;从24株分离菌中检出mecA基因,鉴定为MRSA。54株分离株在羊血琼脂平板上主要以β和γ溶血为主,α、β及γ溶血率分别为12.9%、44.4%和42.6%;各溶血素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8.1%(hla)、94.4%(hlb)、96.3%(hld...  相似文献   

13.
旨在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新疆流行株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2014—2016年新疆地区155株SA奶牛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进行分析,并对耐甲氧西林SA(MRSA)进行鉴定;通过PCR技术对SA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及SCCmec、MLST分子分型。结果在155株SA中检出22株MRSA,检出率为14.2%;MRSA流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SA(MSSA);不同的毒力基因在MSSA和MRSA中的检出率有所差异;SCCmecⅠ为新疆地区SA主要基因型;MLST分型共检出14种ST型,分别为ST188、ST584、ST9、ST805、ST2373、ST968、ST2139、ST1、ST2700、ST903、ST2454、ST2990、ST63、STX,其中ST1和ST9检出率相对较高,在MSSA菌株中ST9型的检出率最高,MRSA菌株中ST1检出率最高。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奶牛源SA中主要流行株为MSSA,但MRSA耐药性更强,且毒力基因分布多样,ST9为MSSA流行株的主要基因型,ST1-SCCmecⅠ为MRSA流行株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3是一种甲氧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本研究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来分析NAC-3的抗菌谱及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并进一步通过建立小鼠感染动物模型来评价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小鼠的保护活性。结果显示,NAC-3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MIC值分别为32.000~64.000,1.000,1.000~4.000,0.125~1.000 mg/L,与对照药物相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菌的抑菌作用较弱。NAC-3对另外20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验证其对MRSA和MSSA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同时,还证明NAC-3对MRSA菌株USA300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能起保护作用,并显著提高小鼠的存活率。结果表明,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3对MRSA菌株体外及体内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为MRSA的有效防制提供了新的抗生素候选物,对于缓解革兰阳性菌的多重耐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探求生鲜牛乳生产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情况和散播特点,采集山西某奶牛养殖区的内外环境、挤奶间环境及乳等各生产环节样本,经细菌分离、纯化培养、16S rRNA鉴定、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药敏纸片法及mecA基因扩增筛选MRSA,测定了其对14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利用mecA基因序列和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鲜牛乳生产中MRSA的遗传相似性。结果显示,从721份生鲜牛乳生产样本中分离鉴定出1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90株为MRSA,检出率为48.9%;药敏试验显示,MRSA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5.6%,多重耐药种数主要集中在6~8耐;mec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MRSA的mecA耐药基因同源性为95.22%,不同序列有程度不一的碱基位点缺失和突变;ERIC-PCR同源性分析显示,90株MRSA的DNA指纹图谱相似性为52%~100%,其中牛乳中MRSA与牛场(15株)、挤奶间(3株)、居民区空气(1株)的同源性在90%以上。提示在生鲜乳生产环节中均存在大量MRSA的污染,且呈多重耐药性,并可在牛场、挤奶间和附近环境通过直接接触和形成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生鲜牛乳。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对临床分离的41株葡萄球菌进行了鉴定,鉴定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6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4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阳性率达到48.8%,这提示兽医临床必须提高对MRS的重视,并为临床鉴定MRS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了解胶东地区肉鸡、蛋鸡和水禽(鸭、鹅)中甲氧西林敏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传播提供依据。采用细菌常规分离培养、质谱/PCR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spa分型等方法,对2021年8月至10月在青岛地区采集的2730份禽源咽拭子进行MSSA及MRSA分离鉴定、spa分型及药敏试验,利用SPSS26.0软件和BioNumericsv7.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2730份禽源咽拭子中共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742株(27.18%),其中MSSA 528株(19.34%),MRSA 214株(7.84%)。三种家禽菌株分离率依次为水禽(38.33%)、蛋鸡(28.45%)、肉鸡(20.33%)。351株代表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获得16种spa型别,MSSA(70.80%)和MRSA(95.30%)均是以t899为主。部分型别仅在蛋鸡(t010、t002、t3155)或肉鸡(t571、t011)或水禽(t1793、t5268、t267)中分离到。MSSA和MRSA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显示出高水平耐药,分别对8种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部分奶牛场采集的502份隐性乳房炎试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检测呈阳性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运用多重PCR方法筛选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并对分离出的MRSA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到细菌的奶样有452份,其中检出葡萄球菌338株,MRSA 89株;MRSA分离株主要对万古霉素、磷霉素、氯霉素和克拉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多黏菌素、大观霉素及头孢他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本研究为指导奶牛乳房炎用药、MRSA菌株的快速鉴定及制定MRSA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及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四川省山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健康带菌情况及其耐药性,采集了省内4个养殖场共32只山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从11只羊的鼻腔棉拭子样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4.4%。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苯唑西林、头孢西丁、万古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2.7%,对其它抗菌药物没有耐药性,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本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山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带菌情况较普遍,因此,应该规范屠宰过程的卫生操作,并进行严格监控,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了解甘肃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8种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再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了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PCR扩增特异性mecA耐药基因对所有受试菌株进行全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表明,菌株对青霉素、磺胺异恶唑具有较强抗性,而对环丙沙星、头孢唑啉、万古霉素和苯唑西林全敏感;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未能检测出表型为MRSA的阳性菌株,而PCR方法却检测出8株mecA基因阳性菌株,且这些菌株的苯唑西林MIC均小于2 μg/mL。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对甲氧西林敏感而携带mecA基因的菌株高频存在于被调查地区的奶牛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