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正常代谢产物,但排放的甲烷在造成了饲料能量损失的同时,还会导致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影响甲烷产生的重要因素及甲烷测定方法,同时还概述了甲烷调控减排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机制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因素,并用产明了降低瘤胃甲烷产生的方法,最后对降低甲烷生成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内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减少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为调节和控制瘤胃内甲烷产量 ,需要对甲烷产生的代谢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 ,甲烷菌与瘤胃纤毛虫关系密切 ,本文从甲烷菌和纤毛虫两者的关系入手对瘤胃甲烷的产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甲烷气体排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凌峰 《中国奶牛》2013,(19):28-30
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甲烷气体,造成机体能量的大量损失,并且甲烷是引发地球“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能够破坏臭氧层,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反刍动物甲烷气体排放调控的报道日益增多,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意义重大。本文就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气体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调控手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甲烷不仅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也造成饲粮能量的损失并降低饲粮的利用率。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产量与饲粮纤维组分高度相关。论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生成的机理,饲粮纤维组分与甲烷生成量间所建立的模型,以及饲粮纤维组分和纤维组分消化率对甲烷排放的影响,旨在揭示甲烷排放与饲粮纤维组分间关系,为甲烷减排及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排放是一种能量损失,也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甲烷产生的机制、测定方法、以及控制瘤胃内产生甲烷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而且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是饲粮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甲烷的生成对提高反刍动物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反刍动物瘤胃中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意义、生成机制和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甲烷产生的机理,阐述降低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量的调控方法,旨在为缓解温室效应、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能量损失,找到一项重要的反刍动物绿色营养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响瘤胃内甲烷气产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烷作为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造成了能量的损失。本文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产生量的因素,并对控制瘤胃内甲烷气的产生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通过嗳气方式经口排出的甲烷,是瘤胃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环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甲烷的产生机理和调控减排技术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生是饲料能量的浪费,同时还增强了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保护环境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甲烷生成机制、排放量测定方法和营养调控进行概述,就如何减少甲烷排放进行了讨论,旨在为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措施来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甲烷是仅次于CO2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反刍动物年产CH4约7.7×107 t,占大气中的CH4总量的25%,而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递增。因此研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对甲烷的生成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瘤胃甲烷的产生机制、瘤胃产甲烷菌与瘤胃微生物的关系和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甲烷是仅次于CO2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反刍动物年产CH4约7.7×107吨,占大气中的CH4总量的25%,而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递增。因此研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对甲烷的生成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瘤胃甲烷的产生机制、瘤胃产甲烷菌与瘤胃微生物的关系和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甲烷不仅是温室气体之一,而且还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甲烷不但造成能量损失,并且在地球温室效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甲烷最大的排放源之一的反刍动物产生的温室效应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因素及降低甲烷排放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机制和瘤胃内主要的产甲烷菌种类,并阐明了不同的产甲烷菌的甲烷合成底物及甲烷合成途径。文章还阐明了反刍动物甲烷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瘤胃内产生的甲烷不仅是一种能量损失的形式,同时也加剧了温室效应。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甲烷排放对提高反刍动物能量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4种途径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行的呼吸面罩法、SF6示踪法和间接呼吸测热室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并阐述了两种甲烷排放调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其一为营养性调控技术,包括促进乙酸或丙酸的生成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其二为生物性调控技术,包括离子载体、植物油和驱除原虫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机制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并且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瘤胃中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甲烷产生量的因素,详细介绍了控制瘤胃内甲烷产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瘤胃产甲烷菌代谢产生的甲烷气体不仅会造成动物消化能的损失,而且增加温室效应,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诸多优越性,其在瘤胃产甲烷菌研究中的迅速应用,使研究者不仅能够对反刍动物瘤胃产甲烷菌系统分类,还能深入分析瘤胃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助于系统开展反刍动物瘤胃产甲烷菌的研究。文章综述了高通量测序的优点及其在反刍动物瘤胃产甲烷菌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研究甲烷菌群产生甲烷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甲烷是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产物。但反刍动物胃肠道发酵排放甲烷不仅造成了能量的损失,而且也是导致环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调控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产生,从而减少其排放量,对提高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动物生产力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产生机理、影响甲烷合成的影响因子以及调控减排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做一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所产生的甲烷通过嗳气经口排出体外,不仅会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也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排放量对经济和环境双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反刍动物的甲烷产生机制、甲烷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甲烷抑制剂种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