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豆粕是畜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优质植物蛋白质原料,但因其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豆粕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成小肽,同时还可生成多种益生菌、积累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最终得到具有多种功能的发酵豆粕。本文通过发酵豆粕现状的分析,使人们对发酵豆粕这个产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就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行简单介绍,为发酵豆粕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离体消化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饲料资源、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非常缺乏。在我国水产饲料中,豆粕是优质蛋白资源之一,在饲料中的使用量较大,是水产饲料的主要蛋白质原料之一。发酵豆粕以去皮豆粕为原料,经过微生物混合菌种固体发酵后得到的蛋白质原料。进行发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因子、大豆皂苷等,并提高养殖动物对豆粕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效率。对饲料蛋白质原料品质鉴定的常规方法是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但仅仅测定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发展了离体消化率测定和消化液中氨基酸生成率的测定,可以对蛋白质原料的实际消化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该文应用这一方法对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蛋白质消化率、消化后氨基酸生成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在淡水鱼饲料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发酵豆粕是一种多功能优质蛋白质原料,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其所含抗营养因子明显低于常规豆粕,因而成为近几年饲料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发酵豆粕优点、制作加工工艺以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发酵豆粕在饲料生产和动物养殖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豆粕是畜牧业及养殖业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是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发酵豆粕一般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凝素、脲酶、抗原蛋白等彻底分解。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发酵豆粕,一来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二来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利用率。通过发酵,豆粕蛋白质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消化率提高5%~8%,显著改善了适口性和消化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将大量有益菌及其产物(乳酸菌、酵母菌、小分子蛋白质、乳酸、维生素和未知促生长因子(UGFs)都保留了下来,使得产品既具有优质蛋白饲料的特性,又具有微生态制剂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发酵豆粕营养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豆粕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质蛋白质原料,但不仅抗营养因子含量明显低于豆粕,而且常规营养得到改善,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本文就发酵豆粕营养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发酵豆粕在饲料生产和动物养殖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具有蛋白质丰富、氨基酸均衡、抗营养物质低等特点。作为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本文综述了豆粕发酵的特点、发酵菌种、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豆粕发酵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使发酵豆粕更好的应用在养殖行业中。 [关键词] 豆粕发酵|动物饲料|畜禽养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1 去皮豆粕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是饲料营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越高、氨基酸的比例越合理.蛋白质饲料质量就越好。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豆粕蛋白质含量高,高蛋白质含量使饲料中其他蛋白质原料的投入量大为减少,降低了畜禽的养殖成本。豆粕中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去皮豆粕的氨基酸含量及消化率都高于普通豆粕。  相似文献   

8.
发酵豆粕及其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豆粕是指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对原料豆粕进行发酵处理后的产物.其充分消除了大豆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替代血浆蛋白粉、鱼粉、肠膜蛋白和乳清粉等动物性饲料原料.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在哺乳母猪和早期断奶仔猪养殖上的应用表明,可提高仔猪初生重、降低饲料成本.1豆粕的优缺点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按国家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蛋白46%、48%),二级(蛋白43%),三级(蛋白小于43%,目前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9.
发酵豆粕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原料,与普通豆粕相比,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消除,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结构合理,营养物质消化率高。本文就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05,26(24):39-39
以往榨油后的豆粕作为主要原料添加到饲料中用于畜禽生产,而今作为首项中国原创技术发明的大豆蛋白质纤维就是利用豆粕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华盛爽朗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纺织品原材料,目前全球唯一植物蛋白质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在纺织领域的产品应用开发、生产和国际  相似文献   

11.
豆粕是畜禽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因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影响动物对其蛋白质的利用。采用固体发酵法不仅可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且会使豆粕中蛋白质分解为利于动物吸收的小肽和氨基酸,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作者就不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豆粕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及均衡的氨基酸,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会导致畜禽机体不能充分吸收豆粕中的营养物质。发酵可降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物质消化率及营养价值,提升豆粕中的有机酸含量。文章综述发酵豆粕的质量检测体系、质量评估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指出不能以单一指标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应将相关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综合评价发酵豆粕的质量,以减少不良发酵豆粕造成的损失,为选择合适的发酵豆粕应用于畜禽饲料生产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杂交构树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畜禽饲料,它因营养丰富,产量高,适应性强,国内栽培面积扩展迅速。通过发酵技术加工后的杂交构树在禽畜日粮中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因其较高蛋白质含量,是研究替代部分豆粕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养殖大国,饲料需求量缺口仍然很大,饲料粮食供求关系日益紧张,目前规模畜禽场养殖多以玉米、豆粕为主。另外,养殖成本日益上涨的压力也严重制约着饲料工业和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开拓、开发新型蛋白质饲料并应用于畜禽养殖业成为当务之急,需通过引进国外新型、安全的蛋白质替代饲料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保证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肠黏膜蛋白粉是以猪小肠为原料,经一系列蛋白酶  相似文献   

15.
鲍官平 《中国饲料》2007,(10):29-31
豆粕是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畜禽及其他动物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来源。由于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和性价比好等优点,深受养殖场(户)的青睐。近几年来,豆粕价格波动频繁,暴跌狂涨时常出现,这对于饲料生产企业和  相似文献   

16.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畜禽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水平.因此,人们对大豆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抗营养因子,并对使大豆抗营养因子失活的方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酵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饲料端"禁抗"时代到来,寻找有效的替抗产品成为热点研究问题.采用益生菌发酵可提高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及畜禽肠道菌群丰度,保证畜禽的健康;发酵中的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以及提高畜禽免疫力等功能.发酵饲料优点众多,可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发酵饲料的优势、发酵工艺以及在畜禽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以...  相似文献   

18.
正豆粕大部分用作饲料,少部分用于发酵食品生产,以豆粕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相对薄弱。常见的加工豆粕方法是酶解豆粕和发酵豆粕,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大豆蛋白通过蛋白酶酶解或微生物发酵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混合物。经过酶解或发酵处理的蛋白有比传统大豆中蛋白质更易于吸收、低抗原等特点,被认为是幼龄  相似文献   

19.
豆粕大部分用作饲料,少部分用于发酵食品生产,以豆粕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相对薄弱。常见的加工豆粕方法是酶解豆粕和发酵豆粕,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大豆蛋白通过蛋白酶酶解或微生物发酵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混合物。经过酶解或发酵处理的蛋白由于比传统大豆中蛋白质更易于吸收、低抗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动物对豆粕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豆粕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并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成小肽,同时还可生成多种益生菌、积累有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最终得到具有多种功能的优质蛋白饲料——发酵豆粕。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有一些报道〔1~3〕,但其在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