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核酸受体,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广泛的生理作用必须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才能发挥。综述了ESR基因的结构与定位,ESR的生物学功能,以及ESR基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ES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核酸受体,对动物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广泛的生理作用必须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才能发挥。研究ESR基因功能区的突变对其蛋白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在生产中探讨ESR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从而达到提高动物的生产水平,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激素受体(ESR)是一种核酸受体,具有转录调控蛋白质的功能,影响着雌激素基因在雌性脊椎动物组织的表达,从而对第二性征、繁殖周期、生殖力、妊娠维持等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对雌激素受体的分布、生物学作用、分子结构、基因定位、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ESR、NPY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控制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和神经肽Y(NPY)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PCR-RFLP技术检测ESR基因和NPY基因在文昌鸡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对这两个基因与文昌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SR基因多态与300日龄产蛋数相关显著(P<0.05)与个体平均连产天数多相关极显著(P<0.01);NPY基因多态与300日龄平均产蛋数相关显著(P<0.05),NPY基因以加性方式作用,加性效应值为-0.252(P<0.05)。合并基因型AAAC具有最高的300日龄产蛋数、400日龄产蛋数、平均连产天数。  相似文献   

5.
在猪的高繁殖力特性研究中证实,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可影响产仔数1—1.5头的主效基因。本文对ESR基因的结构、多态性与产仔数相关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监利猪和大监猪五个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测定了49头监利猪和36头大监猪PRLR(催乳素受体基因)、ESR(雌激素受体基因)、FSHβ(促卵泡激素β亚基基因)、RYRl(兰尼定受体基因,氟烷基因)、FUT1(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5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并与国内外其它猪种相应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做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监利猪和大监猪(大白×监利)繁殖性能和抗病性能的潜力,为监利猪的保种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监利猪PRLR、ESR、FSHβ 3个繁殖性状主效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BB、AB、AA;大监猪PRLR、FSHβ两个基因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B,ESR基因只检测到AB和BB基因型且二者频率相等;监利猪和大监猪ESR基因的优势基因为有利于产仔数提高的等位基因B.监利猪和大监猪RYR1、FUT1基因型只有一种BB型,均没有检测到突变,具有国内品种抗应激的特性以及对大肠杆菌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对动物的生殖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GenBank发表ESR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ESR基因外显子1在河西绒山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该基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ESR基因外显子1在所检测河西绒山羊品种中不存在PCR-SSCP多态性,所扩增的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绵羊、人、牛、猪、马、大鼠、小鼠和鸡8个物种的同源性分别为52.0%~98.1%和57.9%~98.2%,序列分析证明山羊ESR基因外显子1序列比较保守,该区域不是影响河西绒山羊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84头长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并进一步分析这2个基因多态位点及其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和FSHβ基因均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2基因座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单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ESR基因AB基因型个体部分繁殖性能指标显著高于AA基因型,AB基因型为ESR基因的有利基因型。初产母猪FSHβ基因中BB、AA、AB基因型个体的所有繁殖性能指标均呈递增趋势,而经产母猪中AA基因型个体的性能指标较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ESR与FSHβ的合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聚合效应并不是各个基因效应的简单相加,在繁殖性能已经稳定的第3胎次,AA-AB型个体的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其他合并基因型个体,表明该基因型为不利的合并基因型,故在长白猪选种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被淘汰。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2):119-123
研究太湖流域地方猪种繁殖性状相关基因对于揭示影响猪繁殖性能遗传机制和高繁殖力猪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与太湖流域地方猪种高产相关的定位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与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β)以及其他候选基因如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视黄酸受体γ亚基(RARG)、视黄醇结合蛋白4基因(RBP4)和骨桥蛋白位点(OPN)等基因的定位与产仔性状的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影响猪产仔数的主基因之一,也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基因之一。本文对ESR基因的发现、定位及其对产仔数性状的影响作以综述,并对ESR基因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9,36(5):42-44
以分子标记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育种技术能够克服常规育种中选择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目前已发现控制猪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主要有雌激素受体(ESR)基因、骨桥蛋白(OPN)基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卵泡刺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和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等,它们显著影响猪的繁殖性能。文章分析了近几年来这几种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猪繁殖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为不同母猪群体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此研究发现,在淮猪新品系Ι世代中具有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和雌激素受体(ESR)基因的多态性。FSHβ基因中A基因频率(60.53%)高于B基因频率(39.47%);ESR基因中C基因频率(64.47%)高于D基因频率(35.53%)。不同基因型与初产产仔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淮猪新品系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中,AA基因型的产仔数最高(11.58头),比AB基因型高1.68头,比BB基因型高1.51头;FSHβ基因和ESR基因的合并基因型,以BBDD型和AACD型产仔数最高,分别为12头和11.83头。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是重要的生殖激素之一,其作用的发挥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介导.因此,研究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阐明鹅卵巢发育和产蛋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发育期和产蛋期籽鹅卵巢组织中雌激素受体1(ESR1)和雌激素受体2(ESR2)表达的动态变化,为鹅卵巢组织中雌激素及其受体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猪FSHβ亚基基因、ESR及ob基因分子遗传标记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影响猪繁殖性能和产肉性能的雌激素受体 (ESR)基因、促卵泡素 (FSH) β亚基基因和ob基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对不同基因型的PCR反应条件和程序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一次PCR反应同时检测这 3个基因分子遗传标记的方法 ,结果与分别对 3个基因进行检测的结果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家兔的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基于传统育种方法的遗传改良很难取得显著进展。家兔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是影响繁殖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了德国巨型白兔ESR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基因进化树与已知进化树一致,哺乳动物的ESR1基因可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基因;德国巨型白兔ESR1基因与猪的同源性最高(87.1%);预测的蛋白包括4个主要的功能区域A/B区(aa1-187)、C区(aa188-264)、D区(aa265-314)和E区(aa315-598);分析发现5个保守的磷酸化位点,可进一步作为与性状关联研究的候选位点。测定的德国巨型白兔ESR1编码区序列将为基因功能突变和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山羊ESR基因外显子4的克隆和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外显子4在黄淮山羊和波尔山羊中的多态性,并对其单核苷酸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ESR基因外显子4在两品种山羊中均不存在多态性;克隆获得的山羊ESR基因外显子4的片段长度为232 bp,两品种山羊间的同源性98%,提示其在山羊中具保守性.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07,(4):31-31
吴珍芳等通过检测612头长白母猪共2239窝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分析了不同ESR基因型和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群体中B等位基因的频率很低,但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群体的基因频率处于哈代-温伯格连锁平衡状态。第1胎BB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12.05头)显著高于AA型母猪(10.19头),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雌激素受体基因和骨调素基因对苏钟猪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41头母猪120多窝产仔数记录用来分析雌激素受体和骨调素基因型对仔猪初生重、母猪乳头个数和仔猪乳头个数的影响。在母猪乳头个数方面,骨调素142/152和168/170、142/168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胎次中,仔猪初生重140/152和168/170、164/168、142/168、142/152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母猪乳头个数雌激素受体AA型和AB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OPN及FSHβ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繁殖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ESR)α基因新多态性(SNP)位点,试验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RCR-SSCP)以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60头糯谷猪母猪ESRα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7中未发现多态性,外显子8中发现了2个新的多态性位点,在3’UTR区检测到1个多态性位点,分别是472位点的胸腺嘧啶(T)→胞嘌啶(C)突变,562位点的腺嘌呤(A)→鸟嘌呤(G)突变,623位点的T→C突变,A、B基因频率分别为0.816 7,0.183 3,初步推测这3个位点具有连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