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珠三角地区犬细小病毒(CPV)的流行情况及研制有效的疫苗,本研究开展了CPV流行病学调查,并将32份疑似CPV感染犬的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32份样品中有19份样品提取液在F81细胞上可以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分离株可以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通过VP2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国内主要的流行基因亚型CPV-2a的同源性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分离犬细小病毒毒株,对临床经胶体金试纸条检测CPV阳性的8份犬粪便样品进行VP2全长编码片段扩增与测序。VP2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株临床样品的VP2基因全长均为1 755 bp,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5%~1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所有分离的毒株均与所参考的中国分离株在一个分支上。其中1株属于New CPV-2b,其余7株均为New CPV-2a。在序列分析基础上,选择北京地区的1份犬粪便样品,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粪便样品接种F81细胞盲传5代后出现典型的病变。对该毒株进行电镜观察、免疫荧光试验以及蛋白电泳鉴定。电镜观察显示病毒粒子的外形结构为圆形或六边形,直径约25 nm,可见实心和空心病毒粒子。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接种病毒液的细胞出现特异性亮绿色荧光信号,对照细胞无荧光信号。纯化后的病毒蛋白电泳显示两条清晰的条带分别为VP1(76 ku)、VP2(64 ku)。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1株New CPV-2a亚型毒株,并将其命名为CPV BJ-1株。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犬细小病毒(CPV)生长规律,利用F81细胞从四川地区疑似CPV感染的病犬血样粪便中分离得到1株CPV,对该株病毒进行理化试验、微量中和试验、PCR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后,证实该分离株是CPV,命名为SC-C。以SC-C分离株感染F81细胞,感染后不同时间收取上清,利用CP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不同样品中病毒DNA进行定量分析,绘制CPV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感染后,08h细胞内病毒DNA含量较低,感染8h后,细胞内病毒DNA含量逐渐增长,128h细胞内病毒DNA含量较低,感染8h后,细胞内病毒DNA含量逐渐增长,1260h细胞内病毒DNA含量迅速增长,60h后细胞内病毒DNA含量变化不大。CPV感染F81细胞,感染后060h细胞内病毒DNA含量迅速增长,60h后细胞内病毒DNA含量变化不大。CPV感染F81细胞,感染后012h为潜伏期,病毒DN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1212h为潜伏期,病毒DN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1260h为突破期,病毒DNA含量呈对数增长;感染60h后增长速度减缓,病毒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逐步进入稳定期,病毒DNA含量呈"S型"曲线增长。  相似文献   

4.
采集一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患犬的粪便,用纳米PCR方法对病料进行CPV检测,并应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病毒在F81细胞中的增殖动态。利用PCR扩增分离病毒的VP2基因,测序结果用DNAMAN软件对获得的VP2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并与NCBI上已经公布的犬细小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以及相关蛋白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确定其所分离的病毒株型并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纳米PCR检测结果为CPV核酸阳性,病料接种到F81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血清学鉴定为CPV抗原阳性,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毒株VP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755 bp。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属于CPV-2c型,并命名为CPV-2c-Guangxi23。  相似文献   

5.
采集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PEG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TZ2#株。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的FK81细胞中扩增出CP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64,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34-738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F81细胞从来自长春某宠物医院疑似患有肠炎的犬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动物回归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为犬细小病毒new CPV-2b型,命名为CPV JL13-1。对该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CPV JL13-1分离株VP2基因与GenBank上提交的其他41株犬细小病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8.6%~99.5%和97.6%~99.5%,其中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均为B-2004株。本研究为犬细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HZ076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疑似细小病毒(CPV)感染犬的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IFA鉴定、电镜观察和空斑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HZ0761。感染的F81细胞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病料和感染的F81细胞中均扩增出CPV VP2基因的特异性片段(221 bp);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28,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IFA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电镜观察感染的F81细胞核内可见20 nm左右的病毒颗粒;病毒液的TCID50为10-4.8/mL,VP2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为CPV-2 a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当前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国内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从北京某宠物基地采集疑似CPV感染死亡犬的肠道组织,无菌处理病料后,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攻毒试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在F81细胞上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电镜观察可见直径20 nm左右的病毒粒子,血凝效价1:256,PCR鉴定在570 bp处有特异性条带,证明分离出1株CPV,命名为CPV-BJ03/17。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病毒基因组全长4 620 bp,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MF134808;该毒株与广东(SC02/2011)、深圳(CPV-s5)和甘肃(CPV-LZ1)等地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VP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PV-BJ03/17分离株确定为New CPV-2a亚型,主要氨基酸位点与近期分离株BJ15-1等相比无明显变化。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PV-BJ03/17为CPV强毒株。本研究分离出1株CPV强毒株,通过比较CP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变异规律,为CPV的疾病治疗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吉林省宠物医院就诊犬犬细小病毒流行现状及毒株变异情况,从吉林省长春、吉林、辽源、松原、九台地区采集就诊犬肛门拭子73份,采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后,阳性样品15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份病料使用F81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成功分离到6株病毒(暂命名为JL-CC1、JL-CC2、JL-JL、JL-SY、JL-JT、JL-LY),经通用引物鉴定均为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株CPV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100%,与近年来国内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9%~99.9%,与国外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3%~99.7%。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6株分离株分属4个分枝:JL-CC1、JL-LY、JL-SY与山东、辽宁分离株同属1个分枝,JL-CC2与黑龙江分离株同属1个分枝,JL-JT与吉林分离株同属1个分枝,JL-JL与2013年吉林、黑龙江分离株同属1个分枝。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6株分离株JL-CC1、JL-CC2、JL-JT、JL-LY、JL-SY属于New CPV-2a基因亚型,JL-JL株为属于New CPV-2b基因亚型。此外,6株CPV分离株在267、324、377、440位氨基酸发生了变异。结果表明,吉林省CPV以CPV-2a亚型为主,CPV-2b亚型为辅,并存在基因多变现象,可为吉林省CPV的有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当前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国内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从北京某宠物基地采集疑似CPV感染死亡犬的肠道组织,无菌处理病料后,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培养,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攻毒试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毒在F81细胞上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电镜观察可见直径20nm左右的病毒粒子,血凝效价1∶256,PCR鉴定在570bp处有特异性条带,证明分离出1株CPV,命名为CPV-BJ03/17。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病毒基因组全长4 620bp,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MF134808;该毒株与广东(SC02/2011)、深圳(CPV-s5)和甘肃(CPV-LZ1)等地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VP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PV-BJ03/17分离株确定为New CPV-2a亚型,主要氨基酸位点与近期分离株BJ15-1等相比无明显变化。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PV-BJ03/17为CPV强毒株。本研究分离出1株CPV强毒株,通过比较CP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变异规律,为CPV的疾病治疗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将F81细胞中分离的CPV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分泌C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CP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E2。3E2的亚类为IgG1型,腹水抗体效价为1.8×105,交叉试验表明,3E2可与CPV特异性结合,与其他犬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用3E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检测CP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特异性良好,为诊断和研究CP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23-1029
首先对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感染的病犬粪便进行特异性PCR扩增,经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初步证明为CPV感染。将该病犬粪便处理物接种F81细胞,自第3代起,细胞出现典型CPE。对该株病毒进行电镜观察、理化特性试验、HA-HI及基因型等方面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CPV,命名为CPV/BJ-L1株。该分离株的血凝效价为1∶512,其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TCID_(50)为10-5.15/0.1 mL;电镜观察可见25nm左右的病毒颗粒;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犬能复制出CPV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包含两端完整的发夹结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BJ-L1为CPV-2a亚型,与GenBank中的21株CPV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8.8%~99.8%,且与国内近期分离毒株高度同源。对2006-2014年北京市CPV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PV流行株的变异具有某种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犬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基因型调查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81细胞从不同地区送检的25份肠炎犬病料中分离出10株细小病毒,经形态学,理化学,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结果这10株病毒均能在F81细胞上生长,产生细胞肿胀、变圆、破碎、脱落等细胞病变;病毒粒子呈立体对称,直径为20~24nm,无囊膜,抗氯仿,耐酸,耐热,能被5-IUDR抑制,可凝集猪、马、猫的红细胞,不能凝集人、鸡、豚鼠、兔的红细胞,HA试验能被抗CPV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用犬细小病毒(CPV)特异性引物对10株病毒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771bp),用PV/犬/JL/1/02、PV/犬/BJ/1/99和PV/犬/GZ/1/02三个毒株进行人工感染犬试验,结果人工感染犬在接种后白细胞总数出现短期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攻毒后4~14d粪便PCR检查阳性,其中接种PV/犬/BJ/1/99的一只犬出现严重的肠炎症状并死亡,其余接种犬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血清抗体均升高(大于5倍),而对照组的白细胞总数和血清抗体没有明显的变化,粪便PCR检测阴性,表明所分离毒株能够感染犬,鉴定结果证明,CPV在我国犬群中仍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贵阳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流行基因型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本试验对从贵阳市分离的10株CPV的VP2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能使F81猫肾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分离的10株病毒中,7株为CPV-2a亚型,3株为CPV-2c亚型,命名为GY-1~GY-10。10株CPV分离株与疫苗株VP2基因的同源性98.4%~99.4%,与其他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7.7%~99.9%。本试验首次报道贵阳市CPV的流行基因型为CPV-2a亚型并伴随CPV-2c亚型存在,对监测CPV遗传变异趋势及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2型(CPV-2)的流行趋势以及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间采集华中地区的418份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粪便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并对分离病毒的VP2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及其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58份病料检测出CPV-2,阳性率为85.65%。病料接种F81细胞后,有23份阳性样品出现明显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到明显荧光。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中有New-CPV-2a型12株、New-CPV-2b型5株、CPV-2c型6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5.9%~10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与国内分离株、伊朗、巴西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意大利、日本、阿根廷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防控及研制高效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犬细小病毒(CPV)感染F81细胞作用机制,以F81细胞为宿主细胞,复方苦芩和黄芪多糖作药物对照,从复方苦芩总多糖对CPV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抑制吸附、穿入及其复制5个方面探讨复方苦芩总多糖抗CPV活性机理.结果显示,复方苦芩总多糖在CPV病毒复制过程中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直接灭活作用效果优于复方苦芩组,P<0.05,复制试验效果优于复方苦芩组,P<0.05,与阳性药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表明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CPV感染F81细胞效果明显,且主要通过直接灭活CPV和抑制其复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制犬细小病毒(CPV)致弱疫苗,本研究通过将犬的组织样品接种CRF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了一系列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毒在CRFK细胞上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且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小病毒粒子;HA效价可达到1∶256。回归动物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犬出现明显的CPV感染症状,PCR鉴定也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CPV(命名为CPV-YN株)。将CPV-YN株接种CRFK细胞连续传代至110代,在传代过程中,病毒的滴度逐渐提高,由初始的105.5 TCID50/0.1 mL逐渐增加到107.1 TCID50/0.1 mL。同时,CPV对犬的致病力逐渐降低。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CPV-YNR可以对用同源强毒攻击的犬提供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理想的疫苗候选病毒株。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其基因组与遗传演化等特征,采集疑似感染CPV死亡犬的小肠,经PCR鉴定为CPV阳性,无菌处理病料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及理化特性、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成功鉴定、分离出1株CPV,命名为CPV-SD03/19株;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符合细小病毒形态特征;血凝试验效价为2;对NS基因和VP2基因进行序列比对与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PV-SD03/19株抗原型为CPV-2a型,与CPV-LZ1株对比,在VP2基因上共有3处氨基酸发生非同义替换,分别为aa267(苯丙氨酸→酪氨酸)、aa426(天冬酰胺→赖氨酸)、aa440(苏氨酸→丙氨酸)。本研究对分析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的进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昆明流行株的分离鉴定与VP2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昆明市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流行及抗原变异情况,有针对性地筛选疫苗及研发新疫苗,本研究从昆明市部分宠物医院收集6份疑似CPV粪便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获得的疑似病毒液进行PCR、免疫荧光试验(IFA)、血凝效价测定、TCID50测定及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1株病毒能使F81猫肾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PCR扩增产物大小为164bp,IFA鉴定感染的F81细胞出现绿色荧光,血凝效价为1∶512,病毒TCID50为10-4.375/0.1mL,VP2基因PCR扩增条带大小为1 755bp。对分离株VP2结构蛋白进行测序分析,判定该分离株为CPV-2a亚型,与标准毒株存在5个变异氨基酸位点,属于变异株。将测序结果与商品化疫苗株及国内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弱毒苗Intervet/vaccine/06和Pfizer/vaccine/06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8.7%;与国内参考毒株序列同源性为98.2%~99.5%,与ANTU-1和WH02/06株同源性最高;与ANTU-1株、WH02/06株及BJ01株亲缘关系最近,位于进化树的同一簇。本研究对监测CPV的遗传变异趋势及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凌源地区五个品种的犬中,德国黑背犬的发病率最高.达65.3%;2~3月龄幼犬发病率(82.6%)高于其它年龄组的犬.抽样检查的11份样品,有10份血清为犬细小病毒(CPV)血凝抑制抗体阳性;10份粪便的CPV血凝阳性或疑似阳性,经电镜观察见有典型的细小病毒和冠状病毒颗粒,1份脏器样品见有典型犬瘟热病毒。从2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C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