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他霉素在肉鸡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增华 《饲料工业》2005,26(21):34-36
将平均出生体重41g±1.94g的肉雏鸡按饲养试验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2个重复,一组做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吉他霉素;另一组为试验组,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100mg/kg。分2个阶段(0~3周龄、4~6周龄)进行肉鸡日粮中添加吉他霉素对提高肉鸡增重和提高饲料效率的试验研究,并观察吉他霉素对预防肉鸡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及提高肉鸡成活率的作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0~3周龄肉鸡日粮中每千克添加100mg吉他霉素,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89.1g,可提高阶段增重14.6%(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肉鸡4~6周龄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135.7g,可提高阶段增重9.9%(P<0.05),增重效果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224.8g,可提高增重11.40%(P<0.05),增重效果显著。在饲料消耗方面,在肉鸡0~3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18.1g,提高采食量2%(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4~6周龄期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多采食46.2g,提高采食量1.5%(P>0.05),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多采食64.3g,提高采食量1.6%,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在饲料报酬方面,吉他霉素可提高肉鸡0~3周龄饲料转化率12.1%;提高肉鸡4~6周龄饲料转化率8.4%;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9.7%。这说明吉他霉素有明显的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同时,吉他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提高鸡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日粮对生长期呼伦贝尔羊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20±1.9)kg的呼伦贝尔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和高脂组(23.65%过瘤胃高脂日粮,HF),每组6只,并用摄像头连续记录各试验呼伦贝尔羊的行为活动。连续观察并记录试验羊正试期第83和84天的行为,包括:采食、反刍、饮水、站立、卧倒行为,计算每个行为活动在24 h内的总分钟数,并通过干物质、脂肪、粗蛋白采食量来计算每千克日粮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干物质采食速度、脂肪采食速度、粗蛋白采食速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显著降低生长呼伦贝尔羊精料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的采食量及采食速度(P<0.05),降低呼伦贝尔羊的采食次数、每日反刍时间、每千克日粮的反刍时间和饮水时间(P<0.05),增加粗脂肪采食量和采食速度(P<0.01)。综上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可能通过影响生长肉羊采食次数来降低精料采食量,并减少其饮水行为。  相似文献   

3.
试验将声音的频率分为次声频率、低频率、中频率和高频率,声音响度分为65~75dB、75~85dB、85~95dB和95~105dB,声音种类选择轻音乐、古典音乐、重金属音乐和噪音,研究不同声音刺激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高频率和低频率处理组肉鸡的采食量显著高于次声频率和中频率处理组(P<0.05),中频率处理组中肉鸡的肉料比显著高于其它进行声音刺激的各处理组(P<0.05);②75~85dB和95~105dB处理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65~75dB处理组和对照组肉鸡采食量显著低于85~95dB处理组(P<0.05),65~75dB处理组肉鸡肉料比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85~95dB处理组肉鸡胫围增长幅度显著高于75~85dB处理组(P<0.05);③噪音处理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处理组(P<0.05)。噪音处理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重金属音乐处理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轻音乐、古典音乐和对照组(P<0.05),古典音乐处理组肉鸡采食量显著高于轻音乐处理组(P<0.05)。对照组、轻音乐和噪音处理组肉鸡的肉料比显著高于古典音乐和重金属音乐处理组(P<0.05),重金属音乐处理组肉鸡肉料比显著高于古典音乐处理组(P<0.05);噪音处理组肉鸡胫长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古典音乐处理组(P<0.05)。对照组和噪音处理组肉鸡胫围增长幅度显著高于轻音乐、古典音乐和重金属音乐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青年公猪的采食习性,试验采用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将102头试验公猪(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随机分配到8个测定站中,每个测定站12~15头猪,自由采食及饮水,每天定时采集测定系统的前24 h的记录数据并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0~90 kg以及91~120 kg生长阶段,不同品种公猪日均采食量、日均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所需时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91~120 kg阶段的日均采食量较30~90 kg阶段明显提高;在30~90 kg阶段,杜洛克猪每次采食所需时间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大约克夏猪的日均采食次数显著高于杜洛克猪、长白猪(P0.05);在91~120 kg阶段,杜洛克猪每次采食所需时间、日均采食量均显著高于长白猪、大约克夏猪(P0.05)。3个品种公猪在白天(06:00—18:00)对饲喂器的利用率较高,在50%以上,而在晚上(18:00—翌日06:00)较低。说明品种对采食量、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所需时间均存在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肉鸡采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同时也为了产生饱感。采食量决定于许多因素,包括肉鸡的体形和年龄、环境温度、活动性、繁殖周期的阶段、食物的外观和滋味等。1采食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1营养因素对鸡采食量的影响"鸡为能而食",在正常情况下,代谢能增加,采食量下降,这是因为鸡试图维持相对恒定的能量进食。饲料合理均衡的营养浓度是决定采食量的前提。在非热应急条件下,鸡能够通过调节采  相似文献   

6.
试验: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15只1日龄艾维茵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饲养时间为0~7周龄。试验设2个处理组,一组为数量限制组为自由采食组的85%,另一组为对照组,即自由采食组。结果:限饲组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4~6周龄体重均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限饲组可以提高肉鸡肝脏指数。早期数量限饲有降低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趋势;早期数量限饲降低肉鸡4~6周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及显著降低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6)
<正>采食活动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活动之一,也是畜禽消化代谢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而采食量高低与动物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掌握猪的采食规律,如猪的日采食量、日采食次数、每次采食所需时间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饲喂,对提高动物生产效果和饲料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1-3]。本研究利用Osborne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IRE),记录了测定猪只在小群饲养条件下的采食次数、采食时间、采食量和体重,进行肥育猪采食规  相似文献   

8.
商品瘦肉猪采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择10头商品杂交猪在生长肥育后期,全自由采食、饮水的条件下,机器测定猪只采食量并记录采食次数、采食时间,结果试验全群猪平均日增重(1084±155)g,日采食量(3458±299)g,饲料转化率3.211;日采食量和采食次数具有波动性,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食量是影响肉鸡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摄入的营养物质除一部分用于维持肉鸡基本生命代谢需求外,大部分用于保障肉鸡良好的生长性能。下丘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采食量的重要部位,它可以整合外周环境和各种信号分子,使得机体做出适当的反应,最终调节肉鸡的采食量。温热环境因子是实际生产中影响家禽采食行为和生长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就温热环境因子对肉鸡采食行为的影响、下丘脑的摄食信号整合机制以及关键热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肉鸡温热环境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肉鸡采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同时也为了产生饱感。采食量决定于许多因素,包括肉鸡的体形和年龄、环境温度、活动性、繁殖周期的阶段、食物的外观和滋味等因素。1采食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1营养因素对鸡采食量的影响"鸡为能而食",在正常情况下,代谢能增加,采食量下降,这是因为鸡试图维持相对恒定的能量进食。饲料合理均衡的营养浓度是决定采食量的前提。在非热  相似文献   

11.
李煜  李再山  孙海清 《猪业科学》2021,38(5):100-102
试验旨在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动测定设备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获得的采食与体重数据,以广西某猪场三元杂肉猪为研究对象,收集2018年8-11月该场生产性能自动测定系统的记录数据,深入探讨育肥猪的采食行为及生长发育规律,为科学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①生长育肥猪自由采食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特征,上午(7:00-11:00)和下午(15:00-19:00)为全天中两个采食高峰时期,并且下午采食欲望最频繁,采食时长最长,采食量最高;②采食欲望次数,采食量,采食时长三者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③体重水平影响猪只采食量,采食次数,采食时长,采食速度以及单次采食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鸡群在采食过程中对采食地点是否具有偏好性,以及鸡偏好性行为与单次采食性状的关系,试验通过鸡自动饲喂系统收集的采食数据,计算各测定站日利用率、累计饲料消耗量、日进入鸡只数和日采食次数,将其作为鸡只采食地点偏好性的量化指标,并通过比较测定站日利用率高低组的鸡只单次采食时长、单次采食量、单次采食速率的差异来反映鸡采食地点偏好性与采食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鸡群在采食过程中对采食地点存在偏好性,采食地点偏好性主要与特定地点发生的采食鸡只数、采食次数、单次采食速率、单次采食量相关。研究结果为后续鸡只采食行为相关研究和养鸡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肝粉对于犬粮适口性的改善作用。分别选用健康小型犬幼年犬和成年犬各16条、大型犬幼年犬和成年犬各12条,进行适口性试验,记录每条犬每日采食量和首选日粮,并计算采食率。鸡肝粉添加日粮可以显著提高小型犬成年犬和大型犬成年犬的采食量和采食率(P0.05),对于2种体型幼年犬的采食量和采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控制饲喂方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科宝肉鸡公雏24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1组在10~20日龄按自由采食量的85%控制喂料量,试验2组在15~25日龄按自由采食量的85%控制喂料量,试验3组在13~23日龄按自由采食量的80%控制喂料量,对照组自由采食,测定各组肉鸡的周末体重、成活率、饲料效率、屠宰率和胸腺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42日龄平均体重试验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和试验3组的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饲料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胸腺指数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1);各组之间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适当限制喂料量会造成肉鸡出栏体重的降低,但是能够提高其成活率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沙棘叶黄酮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公雏36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基础饲粮+0.025%沙棘叶黄酮)、试验Ⅱ组(基础饲粮+0.050%沙棘叶黄酮)、试验Ⅲ组(基础饲粮+0.100%沙棘叶黄酮),进行7周的饲养试验。于试验第29、50天早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每组肉鸡的体重、采食量,计算整个试验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于试验第50天屠宰采样,测定肉鸡的屠宰性能,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肌肉中肌苷酸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3.92%、4.06%和4.27%(P<0.05),但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肉鸡宰前体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和腹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Ⅲ组肉鸡屠宰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88%(P<0.05);试验Ⅲ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6.70%(P<0.05),其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肉鸡生长全期饲粮中添加0.100%沙棘叶黄酮后,在不影响其生长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在不影响其腹脂率的情况下增加了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并提高了屠宰率,从而改善了胴体品质及风味。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腹腔注射葡萄糖对肉鸡食欲的影响。选取16只相同生长环境下生长状况相近的28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组注射1.1 g/mL的葡萄糖(500 mg/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共进行三次注射,每次间隔12 h,前两次注射前禁饲1 h,最后一次注射后采血并屠宰取肝脏样品,统计其24 h内采食量并测定其血液中营养代谢物的变化及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腹腔注射葡萄糖可在1~2 h内影响肉鸡的食欲,使肉鸡采食量降低;试验组肉鸡血液中的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和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肝脏中FA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腹腔注射葡萄糖会在短期内降低肉鸡的食欲,并对血液中营养代谢物及肝脏中脂肪代谢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试验在4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中进行,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0±5)mg/kg、(25±5)mg/kg、(50±5)mg/kg和(80±5)mg/kg。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579.2±6.2)g]和健康的爱拔益加(Arbor Acres)雄性肉鸡480只,随机分在4个组中,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周。在试验第21、22和23天,用录像设备记录试验鸡的日常行为;试验结束当天,所有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试验结果显示:1)在0~5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0~8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3)当氨气浓度达到5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而站立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走动的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鸡舍内氨气的大量聚集会抑制肉鸡的生长,并对肉鸡日常行为的正常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肉鸡的健康与福利。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饲喂常规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对照组)和"自由采食酸化乳+自由采食犊牛颗粒料"(试验组)两种不同饲养模式,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采食量、日增重、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乳采食量高于对照组,颗粒料采食量低于对照组;1~3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1~60日龄日增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腹泻发病率和腹泻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饲喂酸化乳能改善犊牛日增重及腹泻率等情况,但需要在30日龄后改自由采食为定量饲喂酸化乳,诱导犊牛对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更好地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19.
3鸡场中的采食活动 肉鸡仍然是为能量而进行采食的,因此饲料的能量浓度将影响其采食量。如果大龄肉鸡可完全自由接近料槽,当饲料的代谢能为2650~3250kcal/kg(约11.0~13.5MJ/kg)时,能量摄入量几乎不受影响;如果饲料的能量密度进行调整,生长速度也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饮水中添加屎肠球菌及酸化剂对肉鸡饮水及采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在饮水中添加益生素(屎肠球菌)及酸化剂研究其对肉鸡饮水及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用刚出生的(0日龄)健康AA+肉鸡公雏1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处理A为对照组,供给肉鸡中性水;处理B组为益生素组,供给中性水+0.01%饮水型屎肠球菌制剂;处理C组为轮换组,连续3 d供给中性水+0.02%饮水型屎肠球菌制剂,然后轮换为中性水+酸化剂12 h,依次轮换,酸化剂添加剂量为0.1%(0~21 d)和0.2%(22~42 d)。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3个处理组饲喂相同日粮,日粮中不添加任何抗菌药物、益生元、益生素或酸化剂,采用水槽饮水器自由饮水。试验期为42 d,观察并测定其饮水量、采食量及料水比。结果表明:在肉鸡各阶段及全期的饲养试验中,各处理对肉鸡饮水量、采食量及料水比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屎肠球菌,或者轮换使用屎肠球菌和酸化剂对饮水量和采食量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