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培育的柴达木绒山羊的群体遗传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青海省德令哈抽取柴达木绒山羊57只,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9个血液蛋白质(酶)位点(α2,Alb,Hb,Alp,PA-3,EsD,Amy,Tf,LAP),并对毛色及形态特征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9个血液蛋白质(酶)位点中有6个位点表现出多型性,均由2个等位基因控制,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2773,9个外形特征中5个有多型性,其平均异质度为0.4610,毛色趋于纯白。利用群体遗传贴近度分析方法,剖析了柴达木绒山羊与其亲本群的相似程度,即外形特征上,柴达木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相似,而在血液蛋白质(酶)位点上柴达木绒山羊与柴达木山羊相似;在总体特征上,柴达木绒山羊与柴达木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贴近度分别为0.8257、0.8662。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山羊绒纤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柴达木山羊绒纤维的细度、伸直长度、伸度和强度 ;并将柴达木山羊与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所产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柴达木山羊绒细度为 1 3 .3 6± 0 .93 ,明显的低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白山羊(P <0 .0 1 ) ;伸直长度为 ( 5 .6 6± 1 .0 5 )cm ;强度为 ( 6 .4 9± 1 .1 6 )cm ;伸度为 3 5 .6 0 %± 4 .71 %。  相似文献   

3.
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绵(山)羊群体的品种特性及其遗传分化,本文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乌珠穆沁羊7个微卫星位点,并引用同实验室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分析。研究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山羊这6个品种中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各座位等位基因均较丰富。根据标准遗传距离、DA遗传距离以及模糊相容关系进行聚类分析,湖羊与同羊首先聚为一类,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与滩羊聚为一类,5个绵羊品种最后与山羊相聚。  相似文献   

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这 5个随机引物 (组合 )对 3个品种 ,每个品种 2 8个个体进行扩增。据它们的RAPD指纹图计算了遗传距离 ,得到 :西藏绒山羊同内蒙古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76 ,西藏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0 16 0 1,内蒙古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0 3。这同它们之间地理位置的远近相吻合。据RAPD指纹图计算了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 0 32 6 6 ,0 2 6 2 2 ,0 2 4 75。这同它们系统选育的历史长短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绒山羊八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达木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对其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P)、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位点在柴达木绒山羊均呈高度的多态性(PIC>0.5);位点LSCV 24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和多态信息含量都最高(H=0.796,N=6.916,PIC=0.766);位点BM 3413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都最小(H=0.676,PIC=0.615);位点MAF-70的有效等位基因最小(N=0·7672)。因此,柴达木绒山羊群体中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这8个微卫星位点也可用于柴达木绒山羊羊绒性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5个山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山羊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99个等位基因,并进行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5个群体基本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在25个座位中,除BMS1943在罕山白绒山羊上(PIC为0.493)表现为中度多态外,其余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以等位基因为基础,得出座位的平均杂合度为0.436-0.820之间,群体平均杂合度在0.592-0.738。对各微卫星标记进行F-统计分析,Fst的变化范围是从BMC1206的0.011到BMS1943的0.078;群体每代迁移数在2.972-23.115,平均值为8.884。计算了遗传分化系数,结果表明群体间变异程度不高。内蒙的罕山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绒山羊有较大的基因流值(15.753),说明其交流比较活跃。计算了共祖遗传距离,并进行了UPGMA和NJ聚类分析,内蒙的罕山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绒山羊聚到一起。  相似文献   

7.
都兰地区是柴达木绒山羊的主要选育区之一.自1986年开始从辽宁盖县引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改良本地柴达木山羊,在提高个体产绒量和改进纯白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1998年开始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柴达木绒山羊品种培育”项目,现已育成符合柴达木绒山羊地方标准的等级母羊2.34万只,培育种公羊532只.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呼吸主部分国外品种共计23个山羊品种2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708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AIGD)(0.0810-0.2044)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0444-0.1112),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50%外,其它各品种均低于50%,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2)中卫山羊(0.3410)和辽宁绒山羊(0.2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0.3881);雷州山羊(0.0566)、中卫山羊(0.0564)和辽宁绒山羊(0.044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0749),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9.
利用11对微卫星引物对新疆阿克苏、和田、伊犁、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阿勒泰、木垒6个地方共167峰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与遗传距离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遗传距离构建系统树。结果:所使用的11个微卫星座位均呈现出高度多态性,每个座位上所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45 5和3.567 1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在0.671 5~0.707 8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09 9~0.655 1之间,因此11个座位均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评估地方双峰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从不同地方资源来看,约有4.36%的变异来自群体间,95.64%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流平均值为5.486 9,说明各群体间存在或过去某个时期发生基因交流;各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较小,为0.123 8,平均遗传一致度较高(0.884 0),从而再次证明了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了聚类关系,其结果与双峰驼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青海省8个品种(群体)山羊红细胞钾浓度多态性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①根据红细胞钾浓度,被检的8个品种(群体)山羊均存在高血钾(HK)和低血钾(LK)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②青海本地山羊的LK型频率都显著小于引入山羊及其杂种群体;③在红细胞钾浓度位点上,青海省山羊不同品种(群体)之间的基因分化系数很小(0.03288);④青海本地山羊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很小;⑤聚类分析表明,青海本地山羊、柴达木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分别位于三个支树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