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草莓具有丰富的营养及良好的适口性,是现阶段水果市场上的高档水果之一。在江苏省徐州市,草莓种植技术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初步完善的设施草莓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基于此,以徐州市设施草莓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为切入点,从基地选择与规划、种植流程及要点、质量管控等多个层面入手,对徐州市设施草莓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简介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葡萄生产主要病虫种类及其为害特点、主要病虫绿色防控现状,认为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病虫防治,还应与栽培模式、水肥管理、套袋、修剪等技术相结合。提出"采用新的种植方式;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选择好种植时期并搞好修剪等工作;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树势;搞好果实套袋;搞好冬季清园;推广物理防控;重视生物防控"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子鼻对草莓采后贮藏早期霉菌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实现电子鼻对草莓贮藏期常见霉菌感染的早期检测,对草莓果实分别接种灰霉、扩展青霉和根霉3种主要病原菌,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组,每2d采用PEN3电子鼻获取草莓的气味,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草莓气味。结果表明,草莓接种病原菌2d后,主成分分析能够正确区分正常果实(对照组)与病害果实,且可以较好区分草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接种不同病原菌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通过Fisher判别建立的回归函数对3种病原菌灰霉、扩展青霉和根霉及对照组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3.3%、86.7%和100%。载荷分析及气质联用技术结果表明病原菌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烃类及酯类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实现草莓采后贮藏和流通过程中质量变化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进行无损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草莓喜光、蘑菇怕光,蘑菇喜湿、草莓怕湿,天生一对"冤家"。可在北京市昌平区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园区,蘑菇居然搬进草莓家,成了好邻居。这对"冤家"不仅相处甚欢,还给农户带来了更多收益。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200 hm~2,有社员315户。在合作社的草莓温室里,采用了流行的立体栽培模式,草莓都搬迁"上楼",住在了架子上。可合作社理事长崔维国偏偏还打起这草莓温室的主意。"架子下的空  相似文献   

5.
节水微灌技术在果树、蔬菜上被广泛应用,从2002年起我们在大棚草莓上应用该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草莓生产受土、肥、水及农药的影响较大,传统生产中的灌水通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这样会造成草莓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等普遍发生,加之大量使用肥料与农药,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与品质。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硅酸钾与生防放线菌配合施用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以"红太后"草莓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研究了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连作草莓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日光温室连作草莓具有明显的防病促生作用,可使连作3年草莓1级苗比例提高44.7%,3级苗比例下降58.3%,连作4年草莓死亡率降至0%;连作3年草莓植株总鲜重、根鲜重、叶片数及叶片鲜重分别增加73.7%、71.3%、11.1%及38.7%。(2)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对草莓开花、果实产量及品质有明显影响,可使连作3年草莓开花提前10 d,花蕾数提高17.0%,果实数、单果鲜重及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8.6%、90.6%及126.2%,盛果期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21.7%、36.2%及27.0%;可显著提高连作4年草莓单果鲜重和单株产量(P<0.05),增幅分别为194.7%和359.1%。(3)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提高草莓的诱导抗性,草莓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盛果期PPO酶活性分别提高67.4%和101.0%。由此可知,硅酸钾与密旋链霉菌Act12菌剂配施可显著促进连作草莓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增强植株抗病性,可有效缓解日光温室草莓连作障碍,在生产上具有较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永靖县及周边地区设施草莓栽培品种结构,以草莓品种妙香7号为对照,对草莓品种白雪公主、宁玉、久香在永靖县的引种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草莓品种久香口感酸甜适中,综合表现良好,折合产量较高,可达30 780.0 kg/hm2,可在当地种植,以丰富当地草莓栽培品种;草莓品种白雪公主口感香甜,果实颜色特殊,建议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8.
草莓是世界各国普遍栽培的一种浆果植物。它营养丰富、果实多汁、甜酸可口,它繁殖容易、受益快,采取一定措施,当年栽植当年即可结果。不同成熟期的草莓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可使草莓果实在不同时期成熟,延长鲜果供应时间,而且也可以提高草莓单产,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尚田镇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创新,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目前也面临着种植面积萎缩、从业者老龄化、后期销售不尽人意等问题,亟须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用新的理念和思维在宣传、种植、销售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时,引进以加工草莓等原材料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草莓的产品附加值,使草莓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果和幸福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1)。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保持较好品质;也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醛羟化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总酚、花色苷和总黄酮的积累,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NO处理(20μL·L~(-1))可提高草莓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本研究为丰富草莓果实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草莓种植槽立体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槽立体栽培草莓,能大幅提高密度、产量、品质,节本、增效。基于此,从红塔区正有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槽立体栽培草莓的优势、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阐述草莓种植槽立体栽培技术,供广大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立体栽培是将原地面的种植提升到温室内空间高度层面,这不仅使作物生长的感温层发生改变、接收到更多的日光照射,还解决了日光温室中的草莓生产管理、观光、摘菜的难题,是传统草莓种植的一次改革。但对于这样一种新的种植模式,目前还未有成熟的集高架栽培设施、滴灌、营养液配比、光照、通风、施药、温湿度等控制为一体的集成体系出现。该文介绍了一种电动式立体栽培机构,研究了一种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智能控制系统。其核心内容论述了基于复杂农业大系统控制理念下,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温室环境控制概念,考虑被控制量的解耦,将以往温室环境参量和作物生长参量分开,建立温室环境控制和作物生长控制2个并列的子控制系统,并在协调控制器作用下、以作物生长模型输出作为控制约束之一对各子系统进行调控。给出了基于Q学习的多Agent体协调算法,并以草莓采光随动控制和草莓根部加温控制进行了验证。该控制系统已在北京市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日光温室草莓立体栽培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试验表明在控制草莓生长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草莓的挂果期比传统种植平均提前40 d,草莓的果实体积平均增大22%,出产量平均提高33%。  相似文献   

13.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冠"草莓为材料,研究了0、1.5、3.0和4.5kJ.m-2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10℃,12d贮藏期间腐烂和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kJ.m-2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和MDA的积累,延缓果实失重、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促进果实CIRG值的提高,增强果实采后着色能力,从而保持果实的感官和食用品质。同时,3kJ.m-2UV-C处理能促进贮藏期间果实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增加,减少草莓果实中抗氧化组分含量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营养品质。说明适宜剂量的UV-C处理(3kJ.m-2)在草莓果实采后后贮运保鲜和抗氧化能力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茶树精油熏蒸处理保鲜草莓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获得茶树精油熏蒸处理进行草莓防腐保鲜的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熏蒸体积分数、温度和时间对人工接种灰葡萄孢霉的草莓果实腐烂发生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获得熏蒸防腐保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树精油熏蒸体积分数0.66mL/L、熏蒸温度33.3℃、熏蒸时间3.1h。按此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发现接种草莓果实的腐烂指数为7.5%,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4.1%;将此优化条件应用于未接种的新鲜草莓果实,结果发现该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的自然病害发生,还能减缓草莓果实失重率的上升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青素含量的下降。研究结果为茶树精油在草莓保鲜上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草莓裸根苗生产性能低的问题,通过温室消毒、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等7个环节的深入研究,以期为山西省中部地区日光温室草莓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莓味道甜美、营养丰富,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草莓病害较多,生产用药较为频繁,严重影响了果实食用安全性。随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草莓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脱毒苗的应用满足了绿色农业及草莓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对产业兴旺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从组织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超低温脱毒等方面综述草莓脱毒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草莓属草本植物,种植地点可以有很多选择,由于现代化社会都市化进程加大,人们大多都会选择盆栽草莓进行种植。草莓的种植地点可将一般草莓主要分为三大类:夏季草莓、常年生草莓及山区草莓。种植草莓时应注意草莓需要生长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区且土壤的疏水性要较好。由于在草莓结果时根据草莓特性要将草莓与土壤分离,因此,人们都愿意选择盆栽草莓进行种植。由此,以花盆中的草莓种植方法为例简述下盆栽草莓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6−2015年川西高原48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气象数据,结合草莓的生物学特性和2018年分播期试验观测结果,根据气候生态适宜度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气温、水分以及综合适宜度评价模型,对川西高原草莓生长的逐旬适宜度进行分析,确定适宜草莓生长的时间段,并分析草莓各生育期的生长适宜度,利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完成草莓综合适宜种植区的区划,以探究川西高原气候条件错季大规模种植草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错季草莓生长气温较适宜期集中在4−10月,同期水分适宜度及综合适宜度均达到次适宜水平及以上,能够满足草莓种植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满足草莓鲜果在夏季错季上市的时令需求。(2)川西高原错季草莓的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凉山州的甘洛、越西、冕宁、喜德、西昌、布施、普格、宁南等地;次适宜区主要覆盖凉山州东部和中西部等海拔3000m以下地区,以及阿坝州中南部和甘孜州东部等海拔2000−5000m地区,并从中部向西侧的高海拔地区呈带状延伸;而石渠、色达、红原、若尔盖等高纬度地区和巴塘、理塘、得荣、乡城、稻城等高海拔地区则不适宜错季草莓的种植。因此,在适宜播期和覆膜等农业技术措施的补充下,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进行错季草莓的种植栽培。  相似文献   

19.
冬草莓大大改善了淡季水果的缺口,丰富了冬季水果的种类,也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带动了重庆现代化精品农业,尤其是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了丰富适宜重庆近郊生长的优质、安全的冬草莓新品种,选择红颜、隋珠、圣诞红、章姬、白雪公主5个品种进行日光温室示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个草莓品种在重庆城郊大棚种植中各有优势,果实经济性状好,品质优,均可在重庆城郊观光采摘园中示范推广,但白雪公主品种在重庆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下的适宜性相对较差,产量、抗病性稍差,栽培难度相对较大。最后,介绍了九龙坡区种植冬草莓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在大庆地区温室草莓越冬生产过程中,利用凹唇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和激素授粉三种授粉方式,比较草莓商品性和产量等相关问题。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授粉方式均可以解决草莓越冬生产授粉问题,但凹唇壁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在着果率、畸形果率、产量上均与激素授粉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单果重方面无显著差异。凹唇壁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均可为草莓越冬生产的有效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