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T-PCR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Fujian/1/2001(H5N1)株的HA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H5HA-EGFP.采用Ad-Max同源重组系统和共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5HA-EGFP).经目的基因PCR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A基因已经正确地插入到腺病毒的基因组中;通过RT-PCR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能够进行正确转录,并且所表达的蛋白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子代重组腺病毒rAd-H5HA-EGFP经增殖、纯化后感染性滴度可达2.26×1010 TCID50 mL-1.rAd-H5HA-EGFP免疫BALB/c小鼠能够诱导特异性的HI抗体产生,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相似文献   

2.
2001年从福建某猪场分离到1株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A/Swine/Fujian/1/01(SW/FJ/1/01).SW/FJ/1/01对小鼠具有强致病性,致死率为100%,为进一步研究SW/FJ/1/01对BALB/c小鼠致病性的分子基础,本研究构建了SW/FJ/1/01的8个节段重组质粒构成的反向基因操作系统,成功拯救了病毒(R-SW/FJ/1/01).R-SW/FJ/1/01和野生型SW/FJ/1/01对BALB/c小鼠致病性没有差别.SW/FJ/1/01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阐明H5N1亚型SIV对哺乳动物模型BALB/c小鼠的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35头4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原及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5头,命名为XJ1~XJ7组。XJ1~XJ6组分别免疫PRRSV基因工程双标记疫苗rHN4-△25+NP49株,接种剂量分别为102TCID50/头、103TCID50/头、104TCID50/头、105TCID50/头、106TCID50/头和107TCID50/头,XJ7组为对照组,按1mL/头剂量接种DMEM。各试验组在免疫后28 d,用3×104.0TCID50/头剂量感染HP-PRRSV HuN4第5代强毒,疫苗免疫和攻毒后观察和检测各组试验猪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攻毒前XJ2-XJ6组PRRSV ELISA抗体在免疫后14 d全部转为阳性,XJ1组在免疫后21 d转为阳性,但维持在较低水平;XJ2-XJ6组针对标记基因NP49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后28 d转阳性。攻毒后对照组全部发病,且死亡2头,XJ1有4头发病,XJ2-XJ6组无发病和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PRRSV基因工程双标记疫苗rHN4-△25+NP49株对仔猪提供免疫保护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3TCID50/头。  相似文献   

4.
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株灭活疫苗种毒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禽流感病毒(AIV)H9N2亚型灭活流行株种毒,选择2008年中国大陆8个省份15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进行抗原性分析,选取代表流行株进行鉴定并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效力评估。实验结果显示,2008年分离株之间抗原性比较接近,与2000年前分离株的抗原性相差较大;2008年分离的8株病毒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在93.2%~98.6%之间,而CK/SH/10/01毒株与这8株病毒的同源率仅在91.9%~93.5%之间;CK/ZJ/17/08、CK/SD/2CZ/08、DK/FJ/560/08、CK/FJ/521/08、CK/HuN/174/08和CK/HuN/33/08候选株病毒在SPF鸡胚上连续传15代HA价及致病性等均未改变,SPF鸡鼻腔感染106EID50各毒株后均无任何症状和死亡出现;候选株灭活疫苗免疫SPF鸡3周时,产生针对疫苗株抗原检测的HI抗体介于10.35log2~11.811log2,以106EID50剂量鼻腔感染途径攻毒后,只有CK/HuN/174/08和CK/HuN/33/08株灭活疫苗免疫鸡不仅可以对同源毒株的攻击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而且对2008年分离的异源毒株的攻击也能提供比较理想的免疫保护,可作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的H9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种毒株。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我国南方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鸭体内分离到2株H4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DK/FJ/S1419/09(H4N3)(FJ/419/2009)和DK/HUN/S1010/09(H4N3)(HuN/010/2009)。为了解这2株H4N3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及对小鼠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其HA基因来源于近两年流行的H4亚型病毒株,NA基因来源于其它亚型病毒株。内部基因来源较复杂,与FJ/419/2009内部基因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均来自国内H5、H6等亚型分离株,但与HuN/010/2009同源的内部基因则差异较大,与PA、M和NS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分别为A/wild/duck/Korea/UP122/2007(H1N1),A/muscovy/duck/Thailand/CU-LM1983/2009(H4N6)and A/avian/Japan 8KI0068/2008(H3N6)。用106EID50病毒剂量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感染后第3 d采脏器样品,仅在鼻甲和肺部能检测到病毒存在。以上数据表明,尽管这2株H4N3特殊亚型组合病毒来源复杂,但对小鼠的致病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对口蹄疫病毒(FMDV)多表位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为IL-2作为 FMDV 表位疫苗佐剂应用提供实验依据。6周龄雌性 Balb/c 小鼠,分为4组,第1组联合免疫表达猪 IL-2的重组腺病毒(rAd5poIL-2)和串联表达 FMDV 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EGS),第2、3和4组分别注射 rAd5EGS、灭活疫苗和 PBS,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首免后每周采血分离小鼠血清,通过 ELISA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 IgG;首免后6周检测血清中抗体亚型 IgG1、IgG2a 及细胞因子 IL-4和 IFN-γ的表达水平,同时分离脾细胞,MTT 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显示,联合免疫 rAd5poIL-2和rAd5EGS 既能增强 rAd5EGS 诱导小鼠特异性 IgG、IgG1和 IgG2a 的分泌,又能增强其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且免疫效果强于灭活疫苗;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联合免疫 rAd5poIL-2后能增强 rAd5EGS 诱导小鼠 IL-4和 IFN-γ的分泌,且其诱导 IL-4和 IFN-γ分泌能力也强于灭活疫苗。说明重组 IL-2能有效增强FMDV 多表位疫苗诱导抗体分泌能力和细胞免疫应答,rAd5poIL-2有望作为 FMDV 表位疫苗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Marc-145细胞上获得更高滴度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HuN4-F112株,优化了细胞培养条件、病毒接种剂量、收毒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等条件。结果证明Marc-145细胞在MEM培养基、新生牛血清含量8%、细胞接毒密度1.5×105个/mL、pH7.1条件下生长状态最好;PRRSV HuN4-F112株的最佳接种剂量为3.0×105 TCID50/mL,收毒时间为接种后70~72小时,在-18℃冻融3次,PRRSV HuN4-F112株增殖效果最好。该结果为HuN4-F112株PRRSV疫苗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经反向遗传构建的H7N9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AIV)H7-Re1株和H7-Re2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本研究将这2株病毒分别以104倍稀释接种10日龄SPF鸡胚后,36℃培养,观察鸡胚存活情况并检测病毒HA效价,结果显示96 h时,2株病毒接种的鸡胚全部存活,培养至72 h时其HA效价均为9 log2,均显著高于亲本分离株。测定2株病毒的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显示均为0。将2株病毒分别以10~6EID_(50)剂量鼻腔内接种5周龄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后14 d内,2株病毒接种鸡均无临床症状,也不排毒。以2株病毒为种毒分别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以0.3 mL/只接种3周龄SPF鸡后3周时检测免疫鸡血清中HI抗体,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免疫鸡平均HI效价均可达到8.0 log2。于免疫后21 d,H7-Re1株免疫组鸡分别攻击10~6EID_(50)的H7N9亚型低致病力AIV(PG/SHH/S1069/13株)和10~5EID_(50)的高致病力AIV(CK/GX/SD098/17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病毒攻毒后免疫鸡均全部存活,且无发病和排毒出现。H7-Re2株免疫组鸡于免疫后21 d分别以10~5EID_(50)的剂量进行高致病力H7N9亚型AIV(CK/GX/SD098/17株)和H7N2亚型AIV(DK/FJ/SE0195/18株)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病毒攻毒后免疫鸡均不发病、不死亡、不排毒。以上结果表明,以H1N1亚型A/Puerto Rico/8/34株病毒为内部基因供体、经反向遗传学方法构建的H7-Re1株和H7-Re2株均具有生长滴度高、生物安全性高和免疫原性好的特点。本研究为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首先用猪圆环病毒2型种毒攻击Balb/c小鼠,通过病毒分离,找出可使全部小鼠感染的最低病毒含量,然后用该种毒攻击免疫后的Balb/c小鼠,评价免疫保护情况。结果显示,可使小鼠全部感染的种毒最低病毒含量为106.5 TCID50/0.1 mL,当疫苗病毒含量为105.5 TCID50/0.1 mL时即可使7/10免疫小鼠得到保护,达到了疫苗的免疫效果。该研究为现有疫苗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用H5Rel与H5N28两种疫苗在肉番鸭体内的免疫效果对比研究.首免后35d,两组抗体效价没有明显差异.二免后19d,H5Rel组抗体效价提高0.9 log2,至免后25d效价达到最高峰值8.4 log2,比H5N28组效价高2.9 log2.以后相对稳定,至二免后60d抗体效价H5Rel组平均维持在7.3 log2,H5N28组平均为5 log2.  相似文献   

12.
以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胁迫下,对芨芨草叶片与根系的质膜H+-ATPase和5′-AMPase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芨芨草根系的质膜H+-ATPase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浓度小于300mmol/L时,根系的质膜H+-ATPase和5′-AMPase活性均高于对照。同一盐胁迫下,芨芨草根系中质膜H+-ATPase活性和5′-核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叶片。在Na2SO4胁迫下,芨芨草根系和叶片的质膜H+-ATPase和5′-AMPase活性分别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组,芨芨草在Na2SO4胁迫下有更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评价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疫苗(rL-H5)免疫鹌鹑后的抗体效价,为该疫苗能否应用于鹌鹑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预防提供依据.经试验,rL-H5以不同剂量经饮水或皮下注射,分别免疫10~40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鹌鹑后,禽流感H5、ND免疫抗体效价水平很低,未能有效诱导针对禽流感和新城疫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探讨了促性腺素释放素类似物5号(GnRH—A5)的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GnRH—A5试验组小鼠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低于环磷酰胺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nRH—A5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GP5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最大的结构蛋白,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2003~2008年从广西各县市采集PRRSV阳性病料,扩增得到的49株PRRSV ORF5基因序列,并对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49个毒株的ORF5分别属于美洲型的Ⅰ、Ⅱ、Ⅳ亚群,推导氨基酸分析发现:在中和表位区域GXLZ-1、GXLZ-2由H38→N38、L39→I39,Ⅱ亚群所有毒株序列由L39→I39;在R13和R151毒力相关位点,GXGG-1变为Q13,GXLZ-1和GXLZ-2变为K151,其他毒株未发生突变,推测Ⅱ亚群广西毒株的毒力比Ⅰ、Ⅳ亚群的强;从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这2个时间段分析,在9 aa、16 aa、54 aa、59 aa、94 aa、104 aa、185 aa出现了时间性的基因变异;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的广西毒株与CH-1 a、MLV株亲缘关系逐渐发生偏离,2006年6月之后所获得毒株亲缘关系很近,相互之间同源性很高,且与国内PRRSV变异毒株JXA1高度同源,推断2006年后获得的毒株与变异株可能由同一毒株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6.
植物脯氨酸及其合成酶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脯氨酸在植物渗透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植物在胁迫逆境条件下脯氨酸的自然分布、合成、积累过程及合成酶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已在GenBank中登录的脯氨酸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汇集整理.  相似文献   

17.
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众多人畜共患病及动植物传染病的病原,其种类繁多,对人畜健康和农业经济生产影响重大。该类病毒基因组5′非翻译区(5′UTR)一级序列及各种高级结构在病毒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一些代表种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的5′UTR进行介绍,且就其结构与功能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测定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广东株(PRRSV GD)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保存的PRRSV GD 的ORF5 的克隆产物pMD ORF5 质粒作为模板,扩增ORF5基因。将该片段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gⅢC中,转化大肠埃希菌。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后,用阿拉伯糖诱导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证明ORF5基因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9.
抗牛边缘无浆体MSP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制备抗牛边缘无浆体膜表面蛋白(MSP5)单克隆抗体(MAb),以原核表达的重组MSP5蛋白(rMSP5)免疫BALB/c鼠,应用常规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株(1D8和2F3).间接ELISA检测腹水效价分别为5.49×105和7.83×104,亚类鉴定其重链为分别为IgG2b和1gG2a,轻链均为K型;ELISA叠加试验表明这2株MAb识别的抗原位点相同或相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株MAb均能与rMSP5发生反应.特异性抗MSP5的MAb的获得,为牛边缘无浆体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构建表达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血清Ⅱ型23/82株VP5蛋白,并制备出能够区分不同血清型IBDV的单克隆抗体(mAb).利用EcoR I和Xho I双酶切pUC57-23/82VP5质粒,获得23/82株IBDV VP5基因片段,连接到同样处理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经酶切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ET-23/82VP5,转化到宿主茵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3 ku.Ni-NTA柱纯化重组蛋白,复性后免疫8周龄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获得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5D3),IFA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细胞株分泌的mAb仅与血清II型IBDV 23/82株VP5反应,不与血清I型IBDV Gt株VP5反应.腹水抗体间接ELISA效价为1×104.该mAb的制备为研究血清II型IBDV的VP5的功能和标记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