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Muscovy duck parvovirus disease,MDPD)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幼龄番鸭的一种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该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2):112-114
水禽细小病毒包括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GPV可感染鹅和番鸭而MDPV仅能感染番鸭,给世界各地的水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曾被认为进化率较低,其适应性进化主要是通过点突变累积的方式来进行的。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重组在水禽细小病毒的进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水禽细小病毒。本文综述了在水禽细小病毒基因重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对水禽细小病毒的认识及防控带来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或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经典MDPV和GPV毒株引起的病鸭主要症状为腹泻、脚软、渗出性肠炎,三周龄内雏鸭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等地的雏半番鸭和樱桃谷鸭陆续出现一种新型细小病毒病,该病发病率10%~30%,病死率低于3%,临床症状主要为软脚、短嘴和生长障碍。通过对该病病原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发现该病原与鹅细小病毒亲缘性很近。本文通过比较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与经典的MDPV和GPV在基因组、感染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的区别,为新型鹅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食肉动物细小病毒主要包括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及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这些病毒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基因组核苷酸及蛋白质序列相似性高达98%以上,并且呈全球性流行。细小病毒引起的疾病对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3):147-148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以雏鸭为易感的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脚软、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鹅细小病毒病俗称"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1月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临床上主  相似文献   

6.
一例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主要感染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发,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83-187
细小病毒(parvovirus)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细小病毒属(protoparvovirus),是单链线状DNA病毒,病毒颗粒无囊膜。细小病毒自然感染宿主范围广,包括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及人类。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细小病毒病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严重威胁着人与动物的健康。现阶段实验室应用广泛的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探针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DNA芯片技术等方法。本综述分别对不同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鹅细小病毒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在我国原称为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us),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是引起3—30日龄雏鹅急性、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正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于自主复制性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它能引起急性肠炎,白细胞减少,呕吐以及幼犬的心肌炎等病症。为了更好的了解犬细小病毒病在我国的流行和变异情况,通过对宠物医院疑似犬细小病毒病例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出一株犬细小病毒,经过形态学、生物学以子病毒学等鉴定,证明分离出的毒株为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0.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  相似文献   

11.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科动物的主要传染病,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分型,这些分型对细胞和组织嗜性及宿主范围都是由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所决定,本文综述了犬细小病毒细胞嗜性及宿主范围的分子特点和病毒的入侵途径,为细小病毒的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自主复制型病毒,是最小的线状负链单股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5 323 nt。CPV具有细小病毒属的典型形态和结构。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的二十面体,无囊膜。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的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约为26 nm。病毒感染症状以犬的剧烈呕吐、出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鸭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分离病毒与其他禽病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从MDRV中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检测灵敏度达到0.1 pg病毒RNA,对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等病毒样品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因此,本研究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快速检测及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的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细小病(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引起的一种引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会引起猪的繁殖障碍,会造成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而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在世界各地中,PPV都有普遍存在。起初该病在欧洲国家流行,首先于1967首先在英国被报道并分离出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是由细小病毒科(Parvovirus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引起犬科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两个类型.近年来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多和养犬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犬细小病毒病日趋流行,加之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危害日渐严重.为掌握青海地区犬细小病毒病感染情况,2006年9月我们抽取青海省西宁、乐都、格尔木、德令哈地区未经免疫的犬血清145份进行了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的危害检测与防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Mayr和Mahnel(1966)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首先发现的,并认为是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Cartwright和Huck(1967)首次从猪流产的胎儿中分离到了PPV,证明了它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细小病毒作为一种宿主广泛的病毒,流行已将近一个世纪。而今,已成为侵染动物最频繁的病毒之一。第一例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virus,FPV)是在20世纪初期由法国学者Verge发现,随后由Bilin和Johnson于1957年成功分离培养出该病毒~([1])。. F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该属病毒是自然分布极广的一种微小的单股负链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筛选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免疫原性好、安全高效的疫苗备选株,应用CRFK细胞从辽宁省发病貉的粪便中分离病毒,并通过形态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回归及免疫接种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命名为LN10-1株。其VP2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猕猴源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株(BJ-22/2008/CHN株)相似性高达99.7%。VP2蛋白上决定宿主范围的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VP2基因种系发生分析显示,LN10-1株位于猫泛白细胞综合征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蓝狐细小病毒(Blue fox parvovirus,BFPV)、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组成的食肉类动物细小病毒聚类分支与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组成的聚类分支。由LN10-1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结果显示,接种28d细小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以上。推测LN10-1株可能正处于FPLV与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9.
犬细小病毒肠炎(Canine parvovi-rus enteritis,简称 CPE),是70年代末新发现的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Appel 等于1979年从病犬中分离出病原并鉴定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简称 CPV)。本病患犬以剧烈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20.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是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的病原体,由于其感染雏鹅和雏番鸭且传播快、病死率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