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告(第 145号) 2001年 2月 6日,瑞典暴发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公告如下: 一、公告之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瑞典输入禽鸟及其产品;已运抵口岸的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二、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对途经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和火车等,如发现有来自瑞典的禽鸟及…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4日和15日,伊朗农业圣战部向OIE紧急报告,2月2日,拉什特市在野生禽鸟中发生H5N1亚型禽流感。涉及的易感动物有野生禽鸟3000只,其中153只发病或死亡。诊断性质为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3.
李新 《中国家禽》2004,26(11):51-52
禽鸟是产蛋大师,禽鸟蛋可谓千奇百怪。它们体积大、而且种类最多,最大的蛋是鸵鸟蛋,重达1.5千克,最小的蛋是蜂鸟蛋,只有0.2克重。  相似文献   

4.
《吉林畜牧兽医》2008,29(12):63-63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16号公告,决定恢复从泰国进口禽鸟及其产品。公告称,鉴于泰国已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报告消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根据我国对泰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状况的风险分析结果,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允许从泰国进口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在本公告发布日后生产和加工的禽鸟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禽曲霉菌病又称为霉菌性肺炎,是由曲霉菌属的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引起的,以侵害禽鸟呼吸器官为主的真菌性传染病。幼龄禽鸟易感性高,常造成大批死亡,成年禽鸟散发。多种禽鸟可感染,如鸡、鸭、火鸡、雉鸡、鹦鹉、鸳鸯和鹤类。病禽鸟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振,羽毛蓬松无光泽,缩头闭目、嗜睡;有时两翅下垂,  相似文献   

6.
《饲料研究》2001,(4):32-32
2001年 2月 6日,瑞典暴发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公告如下: 一、公告之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瑞典输入禽鸟及其产品;已运抵口岸的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二、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进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对途经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行船舶、飞机和火车等,如发现有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作封存处理;对上述运输工具上的动植物性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擅自抛弃。 四、凡截获的走私入境的来自瑞典的禽鸟及其产品,一律在就近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 五、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处理。 六、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做好检疫、防疫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7.
《动物保健》2006,(3):54-54
奥地利施蒂里亚州首席农业官员塞廷格3月6日对该国广播机构ORF说,有两、三头猫在H5N1禽流感病毒测试中呈阳性反应。奥地利自二月以来出现多宗禽流感,发病的动物包括29只在施蒂里亚州的禽鸟。上星期德国在猫身上检验出H5N1禽流感病毒,显示禽流感已经从禽鸟扩散到动物身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年来AI与AIV的变化,以及对AI与AIV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易感性与在人群中的流行。同时对特种禽鸟禽流感作了新的概述,至今已证实约有50种以上特种禽鸟感染AIV,并出现大批驯养的、观赏的、野生的禽鸟发病死亡。最后,对我国动物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禽共患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禽鸟的饲养及食用量不断增加,禽鸟作为人类疾病的传染源、中间宿主或终未宿主的作用更加明显;尤其是当某些禽鸟迁陟栖息地区时能将病原体及其体外寄生的节肢动物传播、扩散疾病的流行,另外,携带人类致病菌的无临床症状“健康”的家禽在加工过程中可造成污染。因此作为医学及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了解禽鸟病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鉴于目前国内对人禽共患病的报道尚少,本文特对此综述。  相似文献   

10.
周蛟 《兽医导刊》2007,(9):20-22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 近年来,国际上最为关注的禽病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此病自2003年初以来,已经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59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到2007年7月,全世界发病的禽鸟达60多种,在我国至少有16种野生禽鸟因感染禽流感而发病致死,全球因禽流感已经捕杀2亿6千多万羽禽鸟,目前仍呈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来禽流感(AI)与禽流感病毒(AIV)的变化以及对其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易感性与在人群中的流行。同时对特种禽鸟禽流感作了新的概述,至今已证实约有50种以上特种禽鸟感染AIV,并出现大批驯养的、观赏的、野生的禽鸟发病死亡。同时,对我国大陆地区动物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某养殖场送检鸭的气管内检出3条腹面扁平、背面隆起的像半粒黄豆样但稍薄的虫体,由于1条虫体在采集过程中已被剪断,剩余2条虫体经盐酸卡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鉴定为舟形嗜气管吸虫。这是黑龙江省首次检出此虫体。  相似文献   

13.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的建立及其HGPRT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带虫培养法和带虫传代法建立了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无论有、无饲养细胞,虫体均能快速增殖。培养70d以上,虫体仍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对小鼠有感染性,活力旺盛,在体外能连续培养传代。虫数最高达2.48×106/mL,群体增倍时间为8.86~10.8h。液氮保存、复苏后的虫体可在饲养细胞上立即增殖。培养中发现由巨噬细胞转化的巨核母细胞对虫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经胰酶消化能与虫体一道连续传代。通过HAT选择性培养液测定,伊氏锥虫对氨基喋呤不敏感,试验组虫体与对照一样生长良好,证明伊氏锥虫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  相似文献   

14.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在各地普遍流行,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mm,最大宽度1.26~1.6mm。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食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15.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毫米,最大宽度1.26-1.6毫米。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16.
组织滴虫病又叫黑头病或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寄生于禽鸟的盲肠和肝脏内,引起特征性的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的坏死.此病雏鸟多发,成年禽鸟轻微感染.我园曾有鸳鸯、白鹇、红腹角雉等禽鸟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7.
猫带状泡尾绦虫病是猫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带状泡尾绦虫由于头节较其它绦虫粗大,俗称粗头绦虫,主要寄生在猫等肉食兽的小肠内。近10年来,我们对21只死亡的病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其中带状泡尾绦虫病6例,占解剖病猫总数的28.6%。我们对寄生有该虫体的6例猫尸在解剖中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发现该病的临床症状与虫体寄生的具体部位及虫体在寄生部位的分布有直接关系,与感染强度虽有关系,但不十分密切;而感染强度与虫体的生长发育关系极大。另外,虫体在寄生部位的吸附情况亦不一样。为此,特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寄…  相似文献   

18.
《畜牧市场》2005,(1):16-16
疫区国家或地区病名禁止进口的货物名称阿富汗口蹄疫偶蹄动物及其产品「门」宁甘二州口曰蹄疫偶蹄动物及其产品L二越主刀IJ旦禽流感禽鸟及其产品不丹口蹄疫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之卜卜卜口蹄疫偶蹄动物及其产品七习址禽流感禽鸟及其产品印度尼西亚禽流感禽鸟及其产品F刁菇占声,,!口  相似文献   

19.
循环抗原(CA)是虫体在寄生阶段所释放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分泌物、排泄物、蜕皮液、囊液等。循环抗原与虫体的存在有着直接联系,其含量一般与宿主体内虫体数量成正相关,通过检测其含量可推知虫体负荷,一旦虫体在体内消失,循环抗原亦很快消失;而抗体则不然,在宿主体内一般较CA出现晚,且治疗后可在体内持续很长时间,故检测抗体不能很好地区分现症和既往感染,而循环抗原检测可达到此目的,故可用于考核疗效和早期诊断。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循环抗原在抗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宿主有免疫保护作用,为疫苗制剂…  相似文献   

20.
疫情     
《饲料广角》2009,(4):16-16
上海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香港地区再发现疑带H5N1禽流感病毒的禽鸟尸体,老挝北部一省暴发禽流感,韩国出现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