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价荧光抗体监测外源病毒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猪瘟病毒(HCV)、猪细小病毒(PPV),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伪狂犬病病毒(PrV),兰舌病病毒(BtV),羊口疮病毒(OV)等六种病毒,多次同时或先后强化免疫猪,制取六价高免血清;用狂犬病病毒(RV)免疫兔,制取RV单价高免血清,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制成荧光抗体(FA),并按二者最佳染色价配制成七价(多价)FA。由于各病毒在其宿主细胞中复制部位和与宿主细  相似文献   

2.
用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I型疫苗株CV1988/Rispens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鸡痘病毒(FPV)疫苗株282E4免疫1日龄不同品种的鸡,来评价2种病毒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母源抗体的商品是我毒性,而对无毒源抗体的SPF鸡的毒性则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产,fFPV-gB/R中无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腹腔的接种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C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 M T T)法研究了 1 日龄 S P F 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 E V)后,免疫器官脾脏肿瘤坏死因子( T N F)诱生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 R E V 后脾脏细胞 T N F诱生活性极明显增高( P< 0.01), T N F诱生活性明 显增高与 R E V 在机体各器官内长期大量繁殖紧密相关,并引起各免疫器官严重的变质性变化,以及由于 T N F高含量的免疫损伤作用而降低机体各免疫器官的机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SPA菌体花环法检测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感染SPF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动态变化。结果发现,1日龄SPF雏鸡感染REV后7~49d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14~49dB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感染REV的SPF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研究了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病病毒(REV)后,病毒在机体各器官内的分布。结果表明,雏鸡感染REV后中在腔上囊、脾、肝和胸腺内大量存在,其它器官分布少。这与REV造成机体各免疫器官和肝的严重变性、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O、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IBDV、ILTV、EDSV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鸡胚尿囊液中IBV.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用肉肯和显微镜检查两群27和31周龄商品肉用种鸡的组织,在一些病鸡组织中发现了内脏淋巴瘤及囊淋巴瘤病变。从发病鸡血液中到网状仙皮增生病毒(REV),未分离出鸡血病病毒(ALV)。从肿瘤中提取DNA,用PCR检查,结果为REV阳性,而ALV和马立克氏病毒毒为一。为确定REV的传染源。检查了用于免疫7日龄鸡群的商品鸡痘(FP)疫苗。以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查了接种FP疫苗的鸡胚成纤维细胞,结果REV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了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病病毒(REV)后,免疫器官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诱生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REV后脾脏细胞TNF诱生活性极显著增高(P〈0.01),TNF诱生活性明显增高与REV在机体各器官内长期大量繁殖紧密相关,并引起各免疫器官严重的变质性变化,以及由于TNF高含量的免疫损伤作用而降低机体各免疫器官的机能。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表达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的两种火鸡疱疹病毒(HVT)重组体vHVT001和vHVT002。用其接种1日龄雏鸡以评价它们对IBDV52/70株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B1B株攻击的保护效果。在IBDV攻击中,vHVT002免疫鸡能预防死亡和法氏囊肉眼病变,具有良好的保护力,以10^5PFU免疫能达100%、10^4PFU免疫能达60%保护,而用vHVT001免疫只获得较低  相似文献   

11.
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作为ELISA抗原进行了研究,将编码PRRSVN蛋白的基因0RF7cDNA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BlueBacHis2A,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ORF7-AcM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了N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7.07%,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与IDEXX公司的ELISA诊断试剂盒有96%的符合率,与IFA有100%的符合率。试验证实:PRRSVN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且是检测PRRSV抗体的良好抗原。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发病鸡群中分离的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A-2株,经常规方法提取其病毒核酸后,构建了限制性内切酶PstⅠ及HindⅢ水解片段的基因文库。对其中HindⅢ-F片段(52.9~58.9mu)的正反2条链的序列测定发现,其反链存在1个编码容量为387个氨基酸(aa)的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经Genebank/EMBL同源搜寻后证实其编码产物为EDSV的DNA结合蛋白(DBP)。与其他腺病毒DBP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其N端同源性在19.0%~46.2%之间,C端同源性在27.7%~60.4%之间。腺病毒DBP的3个保守序列CR1,CR2,CR3在EDSVDBP中有较大变化,但EDSVDBP的锌指框架(Zn2+fingermotif)却保留了对其功能必需的残基。  相似文献   

13.
参考Cul株核酸序列自行设计一对20bp序列为引物,经反转录和PCR扩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核酸高度保守的Vp4编码区中150bp的片段,用于检测IBDV。对德国Cul株、美国标准强毒STC和变异株1084E、中国q801以及7个国内野外分离株分别进行扩增,同时对新城疫病毒(NDV)、马立克氏病毒(MDV)、禽呼肠孤病毒(REOV)、禽腺病毒(HAA)、Vero细胞、SPF鸡法氏囊组织进行扩增后,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1株IBDV都出现分子量大小与设计相符合的DNA扩增带,4种其他病毒、囊组织和Vero细胞都未出现任何扩增带。建立了直接采用细胞毒或组织毒进行PCR的快速简便的核酸提取方法,应用二级PCR扩增出了与一级PCR相符的更加清晰的扩增带。  相似文献   

14.
以重组痘苗病毒作载体,探讨了关于VpuORF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Env蛋白合成和免疫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存在VpuORF,Env蛋白的合成降低,并且降低其产生抗Env抗体的水平。去掉VpuORF,不但提高Env蛋白的合成,而且提高其产生的抗Env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鸡新城疫病毒(NDV)弱毒株F蛋白前体(F0)F2片段的特异结构,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将多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化学偶联制和轩成全抗原后免疫小鼠,制备抗多肽血清。经ELISA检测,该抗体与MDV弱毒株呈阳性反应,而与鸡痘病毒(FPV),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MDV强毒F48E8株和四平析呈阴性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抗体可以用于鉴别NDV弱毒株。  相似文献   

16.
以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cDNA置于不同类型的痘苗病毒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了4种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已感染WR株痘苗病毒的BHK21细胞,并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纯化出与表达质粒对应的4组HA-重组痘苗病毒:vSFJ1-10RVgp,vSFJ2-16RVgp,vRJ1-10RVgp,vRJ2-10RVgp。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从4组重组病毒中每组各鉴定出1株阳性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裂解物上清中有1种蛋白与抗RVGP的McAb发生特异反应,分子量为69000。在重组病毒感染早期,RVGP的表达量以vSFJ1-10RVgp最高;而在感染晚期,则以vSFJ2-16RVgp最高。4株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产生抗RVGP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将北京地区猪系列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BJ-2和BJ04的ORF7及部分3端编码区(UTR)的RT_PCR扩增产物克隆连接于pGEM-Teasy质粒载体上,重组质粒经EcoRⅠ酶切鉴定后进行了双链测序。测定垢基因序列与欧已知序列比较发现,BJ-2和BJ-4株与美洲VR-2332株非常接近,在其长度为555bp的cDNA序列中,仅与VR-2332株分别相差1和2个核苷酸,其中ORF7的核  相似文献   

18.
以重组痘苗病毒作载体,探讨了关于Vpu ORF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Env蛋白合成和免疫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存在Vp ORF,Env蛋白的合成降低,并且降低其产生抗Env抗体的水平。去掉Vpu ORF,不但提高Env蛋白的合成,而且提高其产生的抗Env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virus,REV)后免疫器官匀浆涂片的免疫学变化。结果发现,雏鸡感染REV后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中淋巴细胞数、酯酶阳性(ANAE+)T细胞数以及颗粒型和弥散型ANAE+T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1日龄SPF雏鸡感染REV后,其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呈现抑制。  相似文献   

20.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