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探讨饲粮蛋白水平对育肥期荣昌猪屠宰性能、细胞大小、基因表达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的荣昌猪,在育肥阶段随机分为2组,即低蛋白组(10.50%)和高蛋白组(16.5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脂肪细胞体积和肌纤维横截面面积。使用qRT-PCR法定量分析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显示:1)高蛋白组胴体重、脂肪率、背膘厚和脂肪细胞体积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脂质降解基因ADIPOR1、ADIPOR2和LP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脂质生成基因FABP5、FTO和UCP2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基因SCD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肌肉生长基因MYOG、MYOZ1、MYOD1和IGF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抑制肌肉生长基因MSTN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3)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脂肪细胞和肌纤维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饲粮蛋白可从分子和表型水平来影响育肥期荣昌猪的生长发育,高蛋白饲粮可增强其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后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级别水牛卵母细胞mtDNA的拷贝数,并研究了水牛卵母细胞进行MIT后,其后续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202 101±74 432)vs(118 483±17 028),(39 177±7 938),P0.01),二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118 483±17 028)vs(39 177±7 938),P0.01);孤雌激活处理后发现: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也都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而二级卵母细胞组激活后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亦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用Mito-Tracker探针标记的外源线粒体经移植后,会随着胚胎的发育而发生移动,分布到各个卵裂球中;且发现二级卵母细胞MIT组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注组(27.3%vs 17.4%,7.84%,P0.05),而三级卵母细胞MIT组激活后的囊胚率与对照组和空注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胚胎ΔΨm检测发现,水牛植入前各时期胚胎ΔΨm总体呈上升趋势,线粒体移植后胚胎各时期的ΔΨ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不同质量的水牛卵母细胞其mtDNA拷贝数存在显著差异,且mtDNA拷贝数与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能力成正相关;通过移植外源线粒体可以提高二级水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3.
脂肪沉积是动物体内能量贮存的主要方式,是猪重要的经济性状,其生长发育状况决定了猪的生长速率。本实验选取出生后0、30、180 d和7年的金华母猪皮下脂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脂肪细胞体积、血清代谢指标、脂肪代谢基因的表达量和脂肪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表明:在出生后0d到7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细胞体积呈现极显著增长(P0.01);血清代谢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脂肪代谢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显著差异(P0.05),在180 d时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而脂肪分解基因的表达量最低;脂肪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呈现极显著增长(P0.01)。本研究旨在为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提供基础理论数据,以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3):11-15
为了研究地方猪品种SERPINA3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多态性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香猪、糯谷猪和柯乐猪3个贵州地方猪品种的SERPINA3基因的拷贝数进行了分析,并与大白猪相比较。结果显示,在4个猪品种中,SERPINA3基因的拷贝数均以增加为主,香猪的SERPINA3基因的拷贝数最少,为10.45±0.37,大白猪的拷贝数最多,达18.02±0.92,糯谷猪与柯乐猪分别为14.40±0.94、14.05±0.91。其中香猪、糯谷猪和柯乐猪3个贵州地方猪品种的SERPINA3基因拷贝数与大白猪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糯谷猪与柯乐猪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糯谷猪和柯乐猪与香猪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SERPINA3基因的拷贝数在猪品种之间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三元杂交猪选育效率,试验采用B超活体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1)背膘厚方面: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新美系)×大白猪(新美系)](XN)组、杜洛克猪(老美系)×[长白猪(新美系)×大白猪(新美系)](XO)组在90 kg前缓慢增加( P >0.05),90~110 kg显著增加( P <0.05),110 kg后趋于稳定( P >0.05);杜洛克猪(加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C)组在90~100 kg缓慢增加( P >0.05),其余体重阶段显著增加( P <0.05);PIC399猪×[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P)组在110 kg前缓慢增加( P >0.05),110 kg后显著增加( P <0.05)。(2)眼肌面积方面:XN组在各阶段显著增加( P <0.05);XO、GC、GP组在110 kg前显著增加( P <0.05),110 kg 后趋于稳定( P >0.05);GP组在各阶段均显著高于XN、XO、GC组( P <0.05)。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3)背膘厚方面:除90 kg时XN组显著低于GP组( P < 0.05 )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01);背膘厚与眼肌面积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 P >0.05)。结果表明:XN组适宜屠宰体重为115 kg,XO、GC、GP组适宜屠宰体重均为110 kg;GP组各阶段眼肌面积最高,建议在生产中推广GP三元杂交育肥猪。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无机硒和有机硒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和组织硒沉积的影响。将180头7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试验进行42d。对照组为基础日粮,不添加硒制剂;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日粮中硒的最终浓度分别为0.50 mg/kg。试验结果表明:(1)无机硒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和肌肉中硒含量(P0.01),显著提高肝脏中硒含量(P0.05),肾脏中硒含量也有所提高(P0.05);有机硒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P0.01)。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对血清、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的提高效果更明显(P0.01)。(2)无机硒对育肥猪的瘦肉率、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没有显著影响;有机硒育肥猪的瘦肉率、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有增加的趋势,背标厚度有降低的趋势,但除了眼肌面积增加趋势显著以外,对瘦肉率、屠宰率和背标厚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3)无机硒能显著提高育肥猪肌内脂肪含量(P0.05),对肉色、p H值和滴水损失影响不显著(P0.05);有机硒显著提高了肉色评分和肌内脂肪值(P0.05),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对肌肉p 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显著提高了肉色评分和肌内脂肪值(P0.05),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对肌肉p 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对小鼠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其随后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添加不同浓度EC(0、5、10、15、20μmol/L)的成熟液中体外成熟培养16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同时,通过对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处理,探讨其后续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添加EC各处理组的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均有所增加,其中,10、15μmol/L组的mtDNA拷贝数均显著高于0μmol/L对照组(P0.05);但10μmol/L组mtDNA拷贝数更接近自然排卵周期合子的mtDNA含量(P0.05)。体外培养观察结果发现,成熟液中添加10μmol/L EC能提高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囊胚发育率(P0.05)。综上表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10μmol/L EC可提高卵母细胞的mtDNA拷贝数,有利于促进卵母细胞后续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随机选取320头体重相近(59.78±1.38kg)DLY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基础饲粮按60~90kg营养需求结合夏季高温实际生产情况配制。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1采取96%基础饲粮+4%车前草(按风干量计,下同)饲喂方式;处理组2采取92%基础饲粮+8%车前草饲喂方式;处理组3采取88%基础饲粮+12%车前草饲喂方式。正式试验期50天。结果显示,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猪育肥期增重以添加8%车前草组效果最高,与4%和12%车前草组相比显著和极显著增加5.95%(P0.05)、11.06%(P0.01),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53%(P0.01);8%车前草组的采食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比对照组显著提高8.66%(P0.05);8%车前草组的料重比最低,饲料转化率最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2%车前草组3.44%(P0.01)和2.83%(P0.01),显著低于4%车前草组1.28%(P0.05)。本试验表明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猪育肥阶段添加鲜绿车前草替代基础饲粮比例达到8%,猪的采食量、料重比和增重性能显著或极显著得到改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影响家猪体型、肉质发育差异的因素,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巴马猪、大白猪和姜曲海猪3种不同类型猪骨骼肌肌肉组织中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调节亚基4蛋白(COX4)、视神经萎缩症蛋白1(OPA1)、动力相关蛋白1(DRP1)、解偶联蛋白2(UCP2)以及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帕金森蛋白(Parkin)、Bcl-2相关X蛋白(BAX)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线粒体相关蛋白比较检测中,4个蛋白均在大白猪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巴马猪,在姜曲海猪中表达量最低,3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比较检测中,Bcl-2/BAX蛋白表达量的比值在姜曲海猪(P0.01)和大白猪(P0.05)肌肉组织中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巴马猪,Parkin蛋白在瘦肉型猪巴马猪和大白猪中均极显著高于脂肪型姜曲海猪(P0.01)。综上,上述与促进或者稳定线粒体功能有关的蛋白均可能和促进猪肌肉生成,减少脂肪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肉鸡肥胖基因WDTC1(WD and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是小鼠adipose基因的同源基因,是调控能量代谢、脂肪沉积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关键基因。本试验旨在分析肉鸡WDTC1基因组织表达谱及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油脂对肉鸡不同组织、不同日龄WDTC1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机挑选42日龄商品肉鸡母雏5只,进行WDTC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在此基础上,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5.00%的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分别于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肉鸡屠宰取样,通过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分析油脂类型、水平和肉鸡组织以及油脂类型、水平和肉鸡日龄对肉鸡WDTC1基因表达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WDTC1基因在肉鸡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脑、肺脏、胸肌、心脏、小肠等组织,在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低。2)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不同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油脂类型与肉鸡组织(P0.01)、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P0.05)的交互效应显著;2.50%和5.0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组42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腹脂组织(P0.05),且亚麻油组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芝麻油组(P0.05);2.50%油脂水平时芝麻油组肉鸡腹脂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亚麻油组(P0.05);油脂类型和水平对42日龄肉鸡胸肌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3)油脂类型对不同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的交互效应显著(P0.05);2.50%和5.00%油脂水平时猪油组21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时(P0.05);2.5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组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5.0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和玉米油组42日龄肉鸡肝脏组织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芝麻油组(P0.05)。由此可见,肉鸡WDTC1基因的表达有时空特异性,优势表达组织为肝脏,WDTC1基因表达量受油脂类型、肉鸡组织、肉鸡日龄、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以及油脂类型与肉鸡组织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沙乌头猪不同杂交组合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沙乌头猪不同杂交组合的性能,筛选出优质猪杂交组合配套体系,选择沙乌头猪、巴克夏猪和大约克夏猪作为亲本并以纯种沙乌头猪为对照,设计2个杂交组合,沙乌头猪×巴克夏猪(巴沙)和沙乌头猪×大约克猪(大沙),通过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和表观消化率的40个性状比较2个杂交组合与纯种沙乌头猪的优劣。结果显示:①繁殖性能方面,巴沙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1),大沙产活仔数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5);大沙总产仔数极显著高于巴沙(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②生长性能方面,巴沙、大沙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5);大沙、巴沙所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③屠宰性能方面,巴沙屠宰率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5);巴沙、大沙的皮、骨、肉、脂总重和瘦肉率极显著高于沙乌头猪(P0.01);大沙皮率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和巴沙(P0.01);巴沙的骨率最低,显著低于沙乌头猪和大沙(P0.05);大沙的板油比率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1)。④肉质性状方面,大沙肉色a值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巴沙(P0.01),但均在优质肉色范围;巴沙、大沙肌内脂肪极显著低于沙乌头猪(P0.01),但均在优质肉质范围。⑤表观消化率方面,沙乌头猪、大沙、巴沙各营养素表观消化率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巴沙、大沙杂交组合显著提高了日增重、瘦肉率、皮骨肉脂总重,降低了胴体脂率,但是繁殖性能均显著下降;大沙总产仔数、骨率、眼肌面积高于巴沙,皮率、板油重低于巴沙。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5,(5)
试验旨在研究生猪肥育期饲喂鲜绿菊苣对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60头平均体重(60.9±1.65)kg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均分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肥育猪基础饲粮按60~90 kg营养需要配制。对照组饲喂生猪肥育期基础饲粮,10%菊苣组按90%基础饲粮+1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15%菊苣组按85%基础饲粮+15%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20%菊苣组按80%基础饲粮+20%菊苣(按风干量计)饲喂。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屠宰率,10%、15%、20%菊苣组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2.4(P0.05)、4.77(P0.01)、5.66个百分点(P0.01),15%、20%菊苣组都比10%菊苣组显著降低(P0.05);瘦肉率,10%、15%、20%菊苣组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3.09(P0.05)、2.7(P0.05)、3.31个百分点(P0.05),以10%菊苣组最高(61.25%);背膘厚,以对照组最大(3.65 cm),10%、15%、20%菊苣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降低17.26%(P0.01)、22.19%(P0.01)和25.75%(P0.01),20%菊苣组与10%菊苣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眼肌面积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滴水损失,10%、15%、20%菊苣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减少20.66%(P0.05)、23.75%(P0.05)和19.95%(P0.05);粗蛋白质含量,10%、15%菊苣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4.14%(P0.05)和1.99%(P0.05),以10%菊苣组最高(21.38%);肌内脂肪含量,10%、15%、20%菊苣组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82(P0.01)、1.01(P0.01)、0.95个百分点(P0.01);肌苷酸,10%、15%、20%菊苣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3.87%(P0.05)、17.22%(P0.05)和23.25%(P0.01);肉色、大理石纹、p H 3个肉质指标4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使用鲜绿菊苣一定比例替代基础饲粮饲喂肥育猪,不影响猪生长体重,显著提高瘦肉率,提高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背膘厚,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极显著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含量,综合衡量使用鲜绿菊苣3个处理组间屠宰性能和肉质相关指标并结合实际生产效益,肥育猪饲喂鲜绿菊苣替代比例以10%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两种二元猪80~100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鲁莱黑猪×沙乌头猪(LS)组背膘厚在80~90 kg极显著增加(P<0.01),眼肌面积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杜洛克猪×沙乌头猪(DS)组背膘厚在80~100 kg显著增加(P<0.05),眼肌面积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90 kg后显著增加(P<0.05)。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地方猪血统比例)不同而异。DS组80~90 kg背膘厚均极显著低于LS组(P<0.01),而其80~90 kg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LS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正相关。综上,在考虑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方面,DS组优于LS组。研究为沙乌头猪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68-1471
为探讨"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活性与亚基COX-Ⅰ、Ⅱ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线粒体COX活性进行测定;绝对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COX-Ⅰ、Ⅱ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大通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线粒体COX活性高于乐都犊牦牛;大通犊牦牛组织间COX-Ⅰ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乐都犊牦牛(P0.05);大通犊牦牛组织间COXⅡ拷贝数以及乐都犊牦牛COXⅡ拷贝数均差异显著(P0.05),大通犊牦牛不同组织中的COX-Ⅰ、Ⅱ的表达量与乐都犊牦牛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含野血的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要强于家犊牦牛;线粒体COX两种亚基mRNA变化与组织和品种有关;COX活性变化可使COX-Ⅰ、ⅡmRNA发生失调。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多因素法构建肉鸡腹水综合征(AS)实验模型及其对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的影响。将158羽健康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于25、35、45日龄随机取样,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体重、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AHI),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TA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5);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体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1);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25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极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1);35日龄AS肉鸡肺组织结构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排列紊乱;与空白组相比,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肺组织NO与ET-1含量、iNOS活性、ETAR及VEGF 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肺组织NO/ET-1、cNOS与TNOS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低温、高钠、高能饲料多因素法能够成功构建AS实验模型,多因素造模法较低温造模法更能反映疾病因素的多样性;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表达紊乱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旨在明确香猪卵巢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的5个候选基因是否对卵巢和子宫有直接的调节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发情与未发情期香猪卵巢和子宫中SLPI、INHA、SERPINE1、MSMB和PTGFR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结果表明:SERPINE1基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与未发情期相比,INHA基因在发情期香猪卵巢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LPI基因在发情期香猪卵巢和子宫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上升(P0.01),MSMB基因在发情时期卵巢和子宫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NHA、PTGFR基因在发情期子宫中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果提示,INHA、SLPI、MSMB基因对香猪卵巢和子宫都有调节作用,而PTGFR仅对子宫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9,(6)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23头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评定,按宰前活重分为3组,分别为100 kg组(组1)、115 kg组(组2)、130 kg组(组3)。结果表明:1)胴体性能:胴体重、屠宰率、胴体直长、3点平均背膘厚、3点平均皮厚和眼肌面积这6个指标有随着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数值均以组3最高,组2居中,组1最低。其中,胴体重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组3屠宰率比组1高出5.30个百分点(P0.05);组3胴体长极显著高于组1和组2(P0.01);3点平均背膘厚、3点平均皮厚和眼肌面积组3均极显著高于组1(P0.01);皮率以组3最高,分别比组1和组2高出1.93个百分点(P0.05)和1.91个百分点(P0.05)。2)肉品质:宰后1 h背最长肌pH、L、a和b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屠宰体重在100~130 kg之间,屠宰体重对其胴体性能有显著影响,而对其肌肉pH和肉色影响不明显;结合胴体性能和肉质,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的适宜屠宰体重为115 kg左右。  相似文献   

18.
圩猪和大白猪屠宰测定及肉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地方品种圩猪和引进品种大白猪的肉质差异,寻求圩猪的优异肉质特性,选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0 kg圩猪和大白猪各6头进行屠宰和肉质测定。结果显示,圩猪屠宰率(65.38%)、腿臀比例(29.57%)及眼肌面积(26.58 cm2)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圩猪实测3点平均背膘厚为24.28 mm,极显著大于大白猪(P0.01);L45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大白猪L24(58.88)极显著高于圩猪(P0.01),圩猪a45(16.82,P0.05)和a24(16.97,P0.01)均高于大白猪,表明圩猪肉色要深于大白猪,表现出鲜红肉色;p H45和p H24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圩猪失水率为21.12%,比大白猪低6.23个百分点(P0.01);肌内脂肪含量为2.32%,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38%)。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条件下,圩猪表现出脂肪沉积力强、保水力强、肉色鲜红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半胱胺螯合锌(Zn-CS)对营养限制型发育迟缓猪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免疫机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体重(6.26±0.97)kg大白营养限制型发育迟缓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是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2、40、48、56 mg/kg Zn-CS,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56 mg/kg组极显著提高营养限制型发育迟缓猪的平均日增重(P0.01),48、56 mg/kg组显著降低料肉比(P0.05),添加Zn-CS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256 mg/kg组极显著提高血液生长激素、T3和T4水平(P0.01),48、56 mg/kg组极显著降低生长抑素水平(P0.01);356 mg/kg组能极显著提高Ig A和血清总蛋白水平(P0.01),显著提高血液Ig G水平(P0.05);448、56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及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5添加Zn-CS显著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Zn-CS,可有效提高营养限制型发育迟缓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养分消化率和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Zn-CS较适宜添加量为56 mg/kg。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9,(3)
为比较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杜洛克猪(新美系)×[托佩克猪(N系)×托佩克猪(A系)(]QN)组、杜洛克猪(台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Z)组背膘厚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90~100 kg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美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X)组背膘厚在100 kg前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A)组背膘厚在110 kg前缓慢增加(P0.05),110 kg后显著增加(P0.05)。4种三元猪眼肌面积在110 kg前显著增加(P0.05),110 kg后趋于稳定(P0.05)。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背膘厚方面,除80 kg时MX组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背膘厚差异均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方面,除100 kg时,MX、GA高于MZ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MX、GA组在其余体重阶段均显著高于QN、MZ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元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试验结果表明,4种三元猪适宜上市体重均为110 kg,MX、GA组眼肌面积高于QN、MZ组,建议推广MX、GA三元猪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