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捻转血矛线虫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HC29)体外对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颈静脉采取无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血液,分离单核细胞后加入终浓度为5μg/mL的HC29重组蛋白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观察重组蛋白与单核细胞的结合情况;HC29刺激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用qPCR技术测定各试验组单核细胞中IL-2、IL-4、IL-10、IL-17、IFN-γ和TGF-βmRNA的转录水平;重组蛋白刺激单核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值情况;将重组蛋白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和分泌NO的情况。结果表明,重组HC29能够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结合并刺激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能够引起单核细胞增值(P<0.01),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强(P<0.01)和NO分泌增加(P<0.01)。结果表明HC29是捻转血矛线虫的一个重要抗原,主要诱导Th1类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4):5-10
探讨了巨型艾美耳球虫抗原Em8体外对鸡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选取抗原基因Em TFP250中具有较好免疫保护性的Em8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出重组蛋白。无菌采集未被鸡球虫感染的鸡的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μg/m L的Em8重组蛋白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观察重组蛋白与单核细胞的结合情况;Em8重组蛋白不同浓度体外刺激鸡外周血单核细胞,用q PCR技术测定各实验组单核细胞中IL-4、IL-17D、IFN-γ、TGF-β4的mRNA转录水平;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Em8重组蛋白不同浓度(低、中、高浓度)体外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和NO分泌功能。结果表明:重组蛋白Em8是巨型艾美耳球虫的重要抗原,发挥广泛而重要的免疫作用。其中,重组蛋白Em8能够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结合并能刺激细胞因子IL-17D和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能够引起单核细胞增值(P0.01),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强(P0.01)且NO分泌增加(P0.01)。  相似文献   

3.
选取捻转血矛线虫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结构域包含蛋白(NDUDC)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NDUDC基因进行克隆,构建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蛋白质,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质的抗原特性;采血分离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重组蛋白质共培养,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验重组蛋白质与细胞的结合情况;以不同质量浓度(0、10、20、40μg·mL-1)重组蛋白质刺激细胞,测定其对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NO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能够有效刺激细胞增殖,显著提高细胞迁移能力以及增加NO的分泌。可见NDUDC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刺激细胞发挥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捻转血矛线虫诱导山羊产生Th9型免疫应答的特点,制备了抗山羊IL-9单克隆抗体。采用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得到重组蛋白IL-9,并以重组IL-9为免疫原,重组蛋白IL-9和His-tag为筛选抗原,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出1株稳定分泌抗山羊IL-9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命名为6A11A8。将该细胞株接种小鼠腹腔,制备腹水,并将纯化后的抗体与生物素耦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表达IL-9的细胞亚类。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大小约为16 ku,主要分布于包涵体中,筛选出的6A11A8细胞株产生的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其细胞上清抗体效价可达1∶2430,其抗体亚型为IgG2bκ,层析柱纯化小鼠腹水后其效价可达1∶512 000,该单抗可识别山羊PBMCs中分泌IL-9的亚类细胞。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山羊IL-9单克隆抗体,为研究山羊Th9型免疫反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 HCPITP)对山羊的免疫调节功能。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HCPITP并获得重组蛋白;分析HCPITP基因在虫卵、第三期幼虫、雌虫和雄虫中转录水平的变化;将重组蛋白与山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共孵育,研究重组蛋白对山羊PBMCs增殖、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HCPITP基因在雌虫、雄虫、第三期幼虫和虫卵中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10.2、0.47和0.58。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该重组蛋白能够显著抑制ConA对PBMCs的增殖作用,重组HCPITP显著促进山羊PBMCs的IL-2、IL-4、IL-6和IL-17转录水平,主要促进模式识别受体TLR1与TLR10的转录。综上,HCPITP基因转录水...  相似文献   

6.
为原核表达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的保守结构域,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Hc38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Hc38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命名为HcP,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9.4 ku,并且表达产物能够与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的山羊血清产生特异的免疫印记条带,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分析旋毛虫二肽基肽酶1(dipeptidyl-peptidase 1,Dpp1)在体外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增殖、迁移、凋亡以及一氧化氮(NO)分泌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Dpp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RT-PCR获得该基因,将其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后获得重组蛋白rDpp1。将大鼠PBMCs与rDpp1共孵育,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rDpp1与大鼠PBMCs的结合情况,分析不同质量浓度(10、20、40 μg·mL-1)的rDpp1对细胞增殖、迁移、NO分泌、吞噬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40 μg·mL-1rDpp1极显著促进PBMCs增殖;10 μg·mL-1rDpp1能显著促进PBMCs迁移,而20及40 μg·mL-1时表现极显著的促进;20与40 μg·mL-1rDpp1极显著促进PBMCs分泌NO;10 μg·mL-1rDpp1能显著促进PBMCs的吞噬功能,而20及40 μg·mL-1时表现极显著的促进;各质量浓度蛋白均极显著地促进PBMCs的凋亡。旋毛虫二肽基肽酶1在体外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调节宿主免疫应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分析旋毛虫二肽基肽酶1(dipeptidyl-peptidase 1, Dpp1)在体外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增殖、迁移、凋亡以及一氧化氮(NO)分泌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Dpp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RT-PCR获得该基因,将其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后获得重组蛋白rDpp1。将大鼠PBMCs与rDpp1共孵育,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rDpp1与大鼠PBMCs的结合情况,分析不同质量浓度(10、20、40μg·mL~(-1))的rDpp1对细胞增殖、迁移、NO分泌、吞噬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40μg·mL~(-1)rDpp1极显著促进PBMCs增殖;10μg·mL~(-1)rDpp1能显著促进PBMCs迁移,而20及40μg·mL~(-1)时表现极显著的促进;20与40μg·mL~(-1)rDpp1极显著促进PBMCs分泌NO;10μg·mL~(-1)rDpp1能显著促进PBMCs的吞噬功能,而20及40μg·mL~(-1)时表现极显著的促进;各质量浓度蛋白均极显著地促进PBMCs的凋亡。旋毛虫二肽基肽酶1在体外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调节宿主免疫应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参照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核酸序列(登录号:AY749124)的保守结构域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绵羊捻转血矛线虫雌性成虫中扩增出约429 bp的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9-T中,经酶切鉴定证实,并进行序列测定.与AY749124序列同源性为99%.进一步将克隆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PRO EX HT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能在DH5a细菌中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约17 000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等检测表明,诱导表达的抗原蛋白能与捻转血矛线虫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山羊白介素17A(IL-17A)对山羊单核、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对山羊IL-17A基因进行克隆,并在体外表达得到重组蛋白质(rIL-17A),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蛋白rIL-17A(5、10、20、40μg/mL)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孵育,测定rIL-17A对山羊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免疫调节效应。结果显示:5、20、40μg/mL的rIL-17A能够极显著促进山羊单核细胞的迁移(P0.01),10μg/mL的rIL-17A也能显著促进山羊单核细胞的迁移(P0.05);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时,10μg/mL(P0.05)和20、40μg/mL(P0.001)的rIL-17A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山羊中性粒细胞的迁移;20μg/mL(P0.05)、40μg/mL(P0.001)的rIL-17A能显著或极显著诱导山羊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IL-17A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能在体外不同程度地促进山羊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及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研究探讨桔梗皂苷D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及诱导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桔梗皂苷D和桔梗皂苷D与脂多糖(LSP)组合对淋巴细胞增殖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诱导淋巴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的影响;MTT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诱导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桔梗皂苷D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能诱导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IFN-γ和IL-6的分泌,且呈双向调节;不能协同LSP诱导淋巴细胞的增殖;在金葡菌感染淋巴细胞时桔梗皂苷D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但效果低于桔梗皂苷D单药组;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桔梗皂苷D能有效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通过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6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细胞信号活化分子(SLAM)是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在淋巴细胞的主要受体。本研究旨在探索PPRV感染细胞源外泌体对山羊SLAM表达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RV疫苗毒株N75-1感染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源外泌体(Exo-PPRV)共育对接纳细胞(正常山羊PBMCs)中SLAM表达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分泌外泌体(Exo-Mock)共育组相比,Exo-PPRV共培养组细胞SLAM mRNA和细胞表面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TNF-α、IL-10和IFN-γ表达水平升高,而IFN-α水平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Exo-PPRV中荷载高水平的PPRV H蛋白且可以将其传递至接纳细胞中,同时pcDNA3.1-H转染组中SLAM表达水平较pcDNA3.1对照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表明,PPRV感染PBMCs源外泌体对接纳细胞中SLAM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正调控作用,外泌体中载荷高水平PPRV H蛋白是其调控接纳细胞SLAM表达的关键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两种药物驱除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双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2%和80%;硝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肝片吸虫分别为81.0%和60.0%,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吡喹酮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1%和80.0%,对肝片吸虫无效。建议在山羊生产中采用硫酸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驱除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可获得最佳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白介素2(IL-2)对被布鲁菌M5株侵染的巨噬细胞(MΦ)所释放的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NO)及吞噬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M5侵染的MΦ添加不同剂量的IL-2,用ELISA试剂盒检测MΦ(侵染的和未侵染的)在不同时间点所释放的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NO含量的变化;用CFU涂板法计算胞内活菌数,从而计算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以此来探讨IL-2对MΦ在被M5侵染后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IL-2作用于被M5侵染的MΦ所释放的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NO)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提高(P0.05),且存在一定的含量和时间的依赖性;IL-2对巨噬细胞吞噬M5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随着IL-2含量的增加,胞内活菌数亦增加,存在浓度依赖性。通过试验结果可知,IL-2可以促进MΦ活化,促进MΦ分泌TNF-α、IFN-γ和NO,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为临床应用IL-2研究及治疗布鲁菌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及自然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分别对10只自然感染肝片吸虫山羊、10只自然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以及10只粪检蠕虫卵阴性的健康对照组山羊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2个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白细胞总数(WBC)、粒细胞数(GRAN)、尿酸(UA)的指标均明显增高,差异极显著(P<0.01);白蛋白(ALB)、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CT)的指标降低,差异显著(P<0.05).肝片吸虫感染组的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氨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组,差异极显著(P<0.01);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组的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等指标低于肝片吸虫感染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然感染不同寄生蠕虫对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程度存在一些异同点,通过对比山羊肝片吸虫病和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可为这两种寄生蠕虫病的间接诊断积累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多功能药用植物,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杀菌、抗病毒等多种功能。本研究旨在研究紫锥菊提取物在体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可以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显著提高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12/P40、TNF-α和抑炎细胞因子IL-10、TGF-β1以及抗病毒因子IFN-β、IFN-γ的基因表达和分泌,同时促进巨噬细胞合成NO进而提高其杀菌功能。以上结果提示,紫锥菊提取物可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并提高其细胞因子的分泌发挥其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山羊干扰素-γ(IFN-γ)免疫血清并建立山羊IFN-γ抗体ELISA检测方法 ,以原核表达的山羊γIFN重组蛋白(rIFN-γ)为材料,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通过对测定不同的抗原包被浓度及包被时间,酶标抗体稀释度,免疫血清的孵育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抗体效价的ELISA检测方法,并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结果显示,rIFN-γ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L,4℃包被12h;酶标抗体稀释度为1∶5 000;免疫血清孵育时间为60min,可以得到最佳ELISA的检测结果。重复试验显示该方法变异系数(CV)在1.5%~5%之间。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得免疫小鼠免疫血清效价为107。该ELISA检测方法灵敏高,稳定性好,为山羊IFN-γ抗体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两种药物驱除山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柔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双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肝片吸虫和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肝片吸虫分别为81.0%和60.0%,对莫尼茨绦虫无效;吡喹酮和左旋咪唑联合用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的粗计驱虫率和驱净率均为100%,对莫尼茨绦虫分别为94.1%和80.0%,对肝片吸虫无效,建议在山羊生产中采用硫酸二氯酚和左旋咪唑联合用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硒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试验将硒分别与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和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成熟BMDCs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BMDCs上的MHCⅡ、CD86、CD80和CD40的表达量,测定经硒处理后的成熟BMDCs对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和抗原递呈能力,并用ELISA检测BMDCs和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2、IL-1β、IFN-γ、IL-6、IL-10、TNF-α、NO)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当硒的质量浓度在0.18~0.09 mg·L-1时,BMDCs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增强(P<0.05),并且BMDCs上的MHCⅡ、CD86和CD8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对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原递呈能力也显著增强(P<0.05)。此外,在BMDCs的上清中,IFN-γ、IL-12和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巨噬细胞的上清中,IFN-γ、TNF-α和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硒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究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研究猪带绦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分子(Ts-serpin-2)对THP-1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通过RTPCR从猪带绦虫成虫扩增获得Ts-serpin-2(Ts M_000807300)的编码序列CDS,利用毕赤酵母表达Ts-serpin-2重组蛋白。利用发色底物特异性反应检测Ts-serpin-2蛋白对猪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牛α-糜蛋白酶、猪胃蛋白酶、木瓜酶、凝血酶和组织蛋白酶G的抑制效果。重组蛋白Ts-serpin-2处理THP-1细胞24 h,应用q 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各炎性细胞因子差异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真核酵母表达的重组蛋白Ts-serpin-2分子量约为48 kDa,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对牛α-糜蛋白酶、猪胰弹性蛋白酶及猪胰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重组蛋白Ts-serpin-2可抑制LPS活化的THP-1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2α、IFN-γ和i NOS2m RNA的转录水平,促进IL-4刺激的THP-1细胞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Ts-serpin-2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分泌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