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吞噬性细胞在对沙门氏菌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这些细胞的数量增多,控制细菌的繁殖,并分泌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感染沙门氏菌后,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和TCRαβT细胞也会对感染发生迅速反应,且是γ干扰素的早期细胞来源。文章着重探讨了沙门氏菌感染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分子机理,为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吕玲 《中国家禽》2006,28(11):57-57
沙门氏菌对肠上皮细胞的侵袭是其感染发病的必要条件。侵袭由沙门氏菌I型毒力岛基因(SPI-1)介导,由SPI-1产生的三种分泌系统介导细菌入侵上皮细胞液,导致细胞骨架重组进而侵入。而HilA是SPI-1的关键性调节蛋白。在评估HilA对沙门氏菌在禽肠道和内部器官定居的作用时,用108cfu的  相似文献   

3.
动物的肠道沙门氏菌病具有不定的发病率及较高的死亡率,而人的肠道沙门氏菌病,发病率常较高,死亡率一般较低。沙门氏菌侵入肠粘膜是产生传染性疾病的一个先决条件。侵入肠粘膜后引起炎性细胞在粘膜层和粘膜固有层的侵润。粘膜的侵入及其所引起的炎性应答与腹泻的发生有关。继侵入粘膜之后,沙门氏菌可进入血流并感染其他器官系统,导致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败血症症状、即发烧、白细胞减少、血凝障碍、血浆容积减少、乳酸中毒、全身血压过低、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紊乱、内分泌平衡失调,常常使腹泻所致的体液丧失复杂  相似文献   

4.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比利时、丹麦、卢森堡公国、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的沙门氏菌感染暴发可追溯至波兰,克罗地亚的疑似病例也可能与之相关。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调查发现多国爆发的沙门氏菌感染已追溯至波兰一个种蛋包装中心。EFSA报道指出5月1日至10月12日间7个国家出现沙门氏菌肠炎发病情况,在10月底前这些疾病可能以  相似文献   

7.
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病菌而发生的一种禽类疾病,鹅、鸭、鸽等也可感染发病。各种类型的鸡场都可出现发病,且各个日龄的鸡都能够发生,尤其是在饲养管理水平低的鸡场更加严重,主要诱发病因是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等。如果雏鸡感染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大部分会发生死亡,但耐过后会长时间携带病菌,成年后产出的鸡蛋带菌,如此代代相传,严重损害养禽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8.
通过免疫接种预防沙门氏菌感染MeyerHH口服沙门氏菌活疫苗对减少家禽沙门氏菌病的发生是可能的,同时在适合条件下该病原菌可以从鸡群中消除。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介导免疫,这对预防沙门氏菌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口服后在肠道产生局部免疫效应。活疫苗与灭...  相似文献   

9.
牛沙门氏菌病也叫副伤寒,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可引起牛及多种动物发病。笔者近日对一牛场感染沙门氏菌病的犊牛进行了调查诊治,现将诊治结果汇报如下,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临床症状可从严重的发热性肠炎到轻度的食物中毒不等.沙门氏菌的特征之一是不同血清型能引起不同的动物感染和发病.例如,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宿主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而其他血清型的宿主范围相对较窄,可认为它们具有宿主特异性或专嗜性.具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的血清型只能使系统发育上血缘相近的动物发病.都柏林沙门氏菌通常感染牛,自然感染也可发生在包括人和绵羊在内的其他动物身上.  相似文献   

11.
食品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容易受到威胁的是幼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我国饲料市场营销还不规范,因而制售变质、掺假饲料屡见不鲜,在某些地区畜禽乱宰和贩卖病畜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均可致使人畜由于感染沙门氏菌而发病。在发生的各种食物中毒中,一般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多见,而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则又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加强饲料的卫生管理,防止沙门氏菌的污染,不但是发展畜禽生产的需要,而且也是减少人类感染沙门氏菌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饲料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性  如果畜禽食用了含沙门氏菌的饲料后,一旦其体内含菌量达到一定数目,就可致畜禽发…  相似文献   

13.
<正>沙门氏菌可广泛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既可以引起猪临床发病,也可能污染猪肉产品,从而威胁人类健康,故在养猪生产中备受关注。很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均可感染猪,但不会导致任何临床症状。临床上,猪沙门氏菌病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的。前者以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为主,而后者通常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2015年12月,笔者临诊一例因急  相似文献   

14.
刘芹防  崔尚金 《猪业科学》2009,26(12):24-28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具有约2500多种血清型.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Paratyphoid of pigs),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经过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在猪副伤寒的病例中,各国分离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也十分复杂,其中主要致病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 suis)、猪伤寒沙门氏菌(S.tynhi-suis).另外,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都伯林沙门氏菌(S.dublin)和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也常引起本病.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因此,它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沙门氏菌对养猪业的影晌越来越严重.而且沙门氏菌本身就极易产生抗药性,加上生产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谱扩大,加大了对此病原的预防与治疗的难度.本文就猪沙门氏菌病的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沙门氏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作者在生产实践中,对鸡白痢病禽进行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现将治疗情况和结果论述如下。1临床诊断鑫源鸡场饲养蛋鸡5000只,发病后,雏鸡多为脐部发炎,3  相似文献   

16.
雏鸡的沙门氏菌病多以种鸡受沙门氏菌污染或在孵化过程中鸡胚受到污染为主,鸡群间的相互散播及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粪便,带菌的哺乳动物及其它禽类也可造成污染,使雏鸡感染发病。雏鸡的感染多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症状,可造成大批雏鸡发病死亡,此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时没有选择有效的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存活下来的雏鸡也多转为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沙门氏菌的基因工程减毒以及在DNA疫苗载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的重要病原菌,引起人和动物肠热症、胃肠炎、败血症等,呈全球性分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减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诱导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同时,沙门氏菌是一种侵袭性胞内菌,减毒沙门氏菌运载编码有外源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可在体细胞内进行持续表达,诱导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因此,减毒沙门氏菌既可作为针对同源抗原的活疫苗,也可作为诱导针对其他病原微生物产生保护性反应DNA疫苗的载体[1].本文综述了沙门氏菌的基因工程减毒以及在DNA疫苗载体中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沙门氏菌在鸡群中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细菌性疫病之一,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和鸡伤寒(Fowlwphold,FT)是鸡群中主要沙门氏菌疾病,该菌可经过垂直感染,可引起仔鸡的大批死亡,产蛋鸡的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蛋受污染的机率增加,雏鸡出壳后1周左右就会大量发病,给养鸡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就当前鸡群中沙门氏菌的发病特点及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而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肉牛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或者都柏林沙门氏菌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特征是病牛发生腹泻,体温升高,病死率高。任何牛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10日龄至6月龄的犊牛。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和带菌牛,其通过尿液、粪便、乳汁排出病菌,对牧场和水源等造成污染,导致其他易感牛通过消化道感染。该病呈现流行趋势,如果发病后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治疗,会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成员,具有约2500多种血清型。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Paratyphoid of pigs),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经过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在猪副伤寒的病例中,各国分离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也十分复杂,其中主要致病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 suis).猪伤寒沙门氏菌(S.tynhi-suis)。另外,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acn)、都伯林沙门氏菌(S:dublin)和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也常引起本病。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l病J陛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因此,它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沙门氏菌对养猪业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沙门氏菌本身就极易产生抗药性,加上生产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沙门氏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谱扩大,加大了对此病原的预防与治疗的难度。本文就猪沙门氏菌病的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沙门氏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