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链球菌(1∶1)进行发酵制作南瓜发酵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与配方,结果表明,南瓜浆∶水(W/W)为1∶1.75、蔗糖添加量为7%、蛋白糖为0.05%、乳酸菌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8h,所得到的南瓜汁乳酸发酵饮料产品,其外观均一稳定,口感酸甜适中,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2.
蜂蜜经乳酸菌发酵后,含糖量降低,产生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而且其他营养成分能较好予以保留,可为扩大蜂蜜市场开辟一条新途径。主要从蜂蜜及乳粉的添加量、菌种接种比例和接种量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发酵底物的构成。确定最佳配方为:蜂蜜8%,脱脂乳粉10%,接种比例(杆菌∶球菌)为1∶1,接种量为2%。  相似文献   

3.
以毛酸浆果汁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混合发酵果汁,分析发酵前后的毛酸浆果汁理化指标、黄酮、多酚含量和挥发性气味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接种比例2∶1(V∶V),接种量1.0%(V∶V),发酵时间12 h时,毛酸浆发酵果汁感官评分、总黄酮和多酚含量构成的综合评分最佳。毛酸浆果汁中主要的气味成分为萜烯类物质和无机硫化合物,混合乳酸菌发酵可以明显提高果汁中萜烯类物质、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和芳香物质含量,特别是对健康有益的萜烯类物质。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毛酸浆果汁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荞麦和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和稳定剂,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混合菌种发酵,制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保健饮品。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荞麦糖化汁中加入7%乳粉,5%蔗糖,接入3%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在42℃下发酵4 h。  相似文献   

5.
以槐花浸提汁、鲜牛乳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制得一种酸奶保健品,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槐花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槐花汁与牛奶比例为0.5∶1,蔗糖添加量为8%,接种量为5%,42℃发酵7 h,在0~4℃冰箱中冷藏后熟,保存12 h,所制得的乳品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龙眼种植量大,每年都会有生产过剩、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同时市场上果醋的品种较单一。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了红枣桂圆复合果醋。以红枣、桂圆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酒精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红枣桂圆复合果醋的酒精发酵最适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佳发酵工艺为红枣汁桂圆汁比例1∶2.18,酵母菌接种量0.16%,发酵温度27.70℃,初始糖度20.25°Bx,酒精度的理论值是12.32%Vol,实际值为12.30%Vol。  相似文献   

7.
凝固型山药红枣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药红枣酸奶是以新鲜山药、红枣和鲜牛奶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得的一种集山药、红枣和酸奶于一体的新型保健乳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优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鲜牛奶中加入30%山药浆,10%红枣汁,8%白砂糖和4%发酵剂,在41℃条件下发酵6h,制得的发酵酸奶色香味俱佳,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龙葵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发酵,再经调配、杀菌等工艺研制出龙葵乳酸发酵饮料。试验结果表明,龙葵乳酸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6%,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12 h;龙葵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龙葵发酵汁30%,白砂糖12%,柠檬酸0.06%,稳定剂0.4%。  相似文献   

9.
制作发酵香肠时,加入适量的食用乳酸,可以降低原料肉的pH值,抑制部分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发酵的稳定性。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用乳酸0.1%,球菌、杆菌、霉菌的质量比为3∶1∶6,发酵温度为18℃左右。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富含β-胡萝卜素的酸凝乳的加工工艺。以鲜牛奶、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先将胡萝卜经粉碎、取汁等工艺制成胡萝卜汁,再配合适当比例的鲜牛奶,经乳酸发酵,生产出集胡萝卜与鲜牛奶营养于一体的新型酸凝乳,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嗜温性乳酸菌发酵乳饮料是以牛乳、白砂糖、嗜温性乳酸菌为主要原料,经过均质、杀菌、发酵、调配糖水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发酵风味醇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试验结果表明:灭菌牛乳接种0.02%的嗜温性乳酸菌,经过31℃,14 h培养发酵,再与质量分数8%的蔗糖、0.5%的复合稳定剂混合液按照体积比3∶2调配,即可得到优质嗜温性乳酸菌发酵的乳饮料。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龙眼肉为主要原料,用川秀乳酸菌酸奶发酵粉(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感官评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佳工艺将龙眼浆(龙眼∶水=1∶8质量比)121℃灭菌20 min,脱脂奶粉与龙眼浆1∶5(W/W)混合,冷却,添加0.15%(W/W)发酵剂,于42℃下发酵8 h,快速破乳同时将龙眼酸奶与水按照1∶1(体积比)混匀,并添加柠檬酸0.2%,蔗糖0.9%,复合型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0.3%,混合均匀。配制成具有龙眼风味、营养性突出的发酵型饮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带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经乳酸发酵,再经调配、杀菌、灌装等工艺得到海带发酵饮料。试验表明,海带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12h;海带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带发酵原汁50%、柠檬酸0.08%、白砂糖2%。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乳酸菌增殖培养基配方。通过正交筛选试验研究了在MR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营养物质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液体MR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的胡萝卜汁、1.5%的麦芽汁和0.5%的大豆汁配成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10 h后,每隔2 h添加1%的KH2PO4-Na2HPO4缓冲剂(pH 6.86),培养16 h后,乳酸菌活菌数为3.94×109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1.6%。为进一步开展营养强化因子筛选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石榴、芦荟和柠檬为材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石榴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石榴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石榴∶芦荟∶柠檬=6∶7∶4,菌种接种量1%,白砂糖添加量25%,发酵时间15 h,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3.6,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石榴芦荟柠檬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94分,口感较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并研究了复合饮料对·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铁皮石斛汁料液比1∶15(g/mL),铁皮石斛汁与苹果汁体积比6∶4,黄原胶添加量0.04 g/100 mL,白砂糖添加量4.0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0.1 g/100 mL;按最佳配方制得的复合饮料对·OH和O^-2·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在1.0 mL/mL时,清除率分别为70.6%和22.4%。制备的复合饮料具有明显铁皮石斛和苹果清香,酸甜适中,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17.
以金针菇、燕麦和桑葚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复合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燕麦汁、桑葚汁和金针菇汁为4∶3∶3时,复合饮料感官品质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其他辅料的添加量为白砂糖4%,柠檬酸0.08%,黄原胶0.10%,蔗糖脂肪酸酯0.05%。所制备的复合饮料呈明亮的鲜紫色,风味浓郁协调、口感细腻爽滑,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8.
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青贮饲料添加剂是作用于青贮饲料的一类微生物添加剂,主要是通过调节青贮料内微生物区系,调控青贮发酵过程,促进乳酸菌繁殖从而提高乳酸的产量,并促进粗纤维与多糖转化,最终达到改善青贮饲料品质的目的。促进型添加剂是近年来开始大量研究且应用广泛的青贮饲料添加剂。主要阐述了布氏乳杆菌、乳酸菌、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等的特性以及对青贮饲料中的影响,旨在扩大青贮饲料原料来源的同时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蒜汁脱臭方法和保健蒜汁饮料配方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蒜汁脱臭的最佳条件为β-环状糊精、明胶和柠檬酸,以β-环状糊精∶明胶∶柠檬酸为11.5∶10∶0.75,在75℃条件下保温12min;保健蒜汁饮料的较佳配方为保健中药汁母液15%,蒜汁5%,糖6%,柠檬酸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