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辽东湾沿岸受石油污染的沉积物中筛选得到一株石油降解菌株BHB-1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以及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Lutibacterium菌属。应用沸石和珊瑚石作为载体进行该菌株的固定化研究,确定当沸石作为载体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菌株接种量为0.6mL,培养时间28h,载体投加量为10mL;选用珊瑚石为载体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菌株接种量为0.6mL,培养时间29h,载体投加量为12mL;此外,用沸石和珊瑚石固定后的菌株,其对于柴油的降解率相对于游离菌分别提高了14.4%和29.6%,初步选用珊瑚石作为载体进行菌株的固定化使其具有更好的石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20L水箱中加入15L人工污水模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物滤池,采用优势菌种挂膜法,对滤材种类、混合菌液添加比例及接种次数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快速挂膜的最佳实验室工作条件。在21d内对试验水体中的NH+4、NO-3和NO-2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显示,最优试验条件为使用塑料弹性滤材作为生物膜载体,每7d接种1次优势菌液,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菌∶动胶菌添加比例为2∶1∶1∶1,在此条件下,第7d开始形成生物膜,第14d生物膜基本形成,第21d形成均匀完整的生物膜。成熟的生物膜在15d内对水体NH+4的最大降解量可超过5.00mg/L,即成熟生物膜降解NH+4的速率为每日降解超过0.50mg/L。当初始NH+4为5.00~10.00mg/L,成熟生物膜对NH+4和NO-2的降解能力在15d内可达到上限。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9):4-6
目的:近5年以来,我国雾霾污染严重,猪场也深受其害,猪和养殖人员的健康遭遇威胁;而香菇菌分泌的漆酶等可以降解有害物质,该实验研究香菇菌粗酶液对雾霾中的蒽的作用。方法:实验首先采用L_93~4正交实验,研究流速(0.6ml/min、0.8 ml/min、1.0 ml/min),波长(210nm、220nm、254nm),柱温(25℃、30℃、40℃),甲醇和水相之比(75∶25、70∶30、85∶15)来确定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检测雾霾中的蒽的条件参数;然后采用L_93~4正交实验,研究温度(35℃、40℃、30℃),酶处理时间(10h、20h、30h),pH值(4.0、4.4、4.8),加酶量(5mL、10mL、15mL)对香菇粗酶液降解雾霾中蒽的影响。结果:最适条件下(温度40℃,pH值4.0,处理时间30h,加酶量10mL)蒽含量变为0.186 425±0.263 645(pg·m~(-3)),降解前蒽含量为0.153 598ng·m~(-3),降解率达到99.88%。结论:可以用香菇菌粗酶液来降解雾霾中的蒽,香菇菌粗酶液可以被开发成为有潜力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Ⅰ的分离及其对水体中亚硝酸盐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对虾养殖池的底泥中分离和筛选出光合细菌Ⅰ,优化其培养条件后,用于降解养殖污水中亚硝酸盐。试验得出该菌最佳培养条件:pH为7.5,碳源为乙酸钠,碳源浓度2‰,接种量6%,25~30℃,3000lx条件下培养5d;该菌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70.4%。  相似文献   

5.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固定化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包埋固定化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选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混合物作为包埋载体,试验发现混合载体中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的含量、包埋菌液浓度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效果有重要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这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包埋条件为:聚乙烯醇8%、海藻酸钠1%、包埋菌液浓度26 g/L、固定化小球交联时间16 h.对影响固定化菌降解亚硝酸盐氮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固定化菌的适宜降解条件为:温度30℃、pH 7.0及DOI≥2.0 mg//L.将固定化菌用于养殖水亚硝酸盐氮降解,10 d内将业硝酸盐氮从1.210 mg/L降至0.041 mg/L,具有稳定、持续降解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2019,(1):98-106
为建立有效地去除淡水养殖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采集长期受菊酯类农药污染土壤样品,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配制基础盐培养基对土样进行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出1株溴氰菊酯降解菌(SW),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通过改变温度、pH、接种量、药物初始浓度等外部条件研究菌株最适降解条件。结果显示: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30℃、180 r/min摇床培养120 h,SW对1.0 mg/L溴氰菊酯的降解率达76.4%。溴氰菊酯可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SW降解溴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4%。在溴氰菊酯浓度为0.1、0.5和1.0 mg/L时,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T_(1/2))分别为4.5、2.3和2.0 d。生物修复试验中SW对养殖淡水中0.5、5.0和50μg/L溴氰菊酯作用5 d后的降解率为21.6%,26.4%和53.8%。  相似文献   

7.
MWNTs/TiO2光催化降解氧乐果农药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成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钛(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研究其对氧乐果农药的降解效率和作用机理,为去除水体中农药提供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其中钛酸丁酯:异丙醇:水摩尔比为1∶25∶3、MWNTSs为0.5 g、MWNTSs与TiO_2质量比为100∶1.5。采用批实验法考察了复合材料投加量(200、400、600、800、1 000 mg/L)、溶液p H值(3、5、7、9、11)、氧乐果初始浓度(20、75、150 mg/L)、温度(15℃、25℃、35℃)、光照强度(385、560 W)等因素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对比了MWNTs/TiO_2和TiO_2两种催化剂对降解效果,并通过SEM和EDS等手段对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均匀覆盖在MWNTs上,其中TiO_2占复合光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59.59%;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对氧乐果的降解效率受复合材料投加量、溶液p H值、氧乐果初始浓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在氧乐果初始浓度75 mg/L、MWNTs/TiO_2投加量600 mg/L、p H值为3、温度35℃及光照强度560 W最佳条件下,MWNTs/TiO_2对氧乐果的光催化降解率为60.71%。降解动力学分析发现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为0.0033 h-1。在同样的条件下,MWNTs/TiO_2复合光催化剂比TiO_2降解效率提高了8.45%。  相似文献   

8.
碳源及C/N对复合菌群净化循环养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循环养殖废水水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脱氮碳源不足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循环养殖废水生物脱氮效率.实验以高NO3-N降解能力和低NO2--N积累量为碳源优化指标,研究了乙醇、丙三醇、葡萄糖、蔗糖、乙酸钠和酒石酸钾钠6种碳源及不同碳氮比(C/N)对复合菌群净化循环养殖废水效果的影响.碳源初筛结果显示,当以葡萄糖、蔗糖等糖类物质为外加碳源时,实验过程中NO2--N积累现象较明显,最高可达12.4 mg/L;当以醇类物质为外加碳源时,NO2--N积累量较低,最高也只有1.3 mg/L.碳源复筛结果显示,不同碳源及C/N对养殖废水的NH4+-N去除率并无显著差异,且各处理组的NH4+-N去除率高达98.2%,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以乙醇为外加碳源且C/N为3∶1时,复合菌群对养殖废水的TN、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高达93.3%、98.9%和91.8%,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外加碳源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取乙醇作为复合菌群净化养殖废水的外加碳源,相应的C/N为3∶1.虽然外加碳源短期内会引起水体CODMn含量大幅升高,但可被复合菌群迅速降解;此外,外加碳源还能改善水体pH值,经处理组净化后的水体pH值维持在7.2~7.8.结果表明,循环养殖废水水质净化过程中添加相应的碳源并适当控制C/N能显著改善池水水质,提高生物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9.
统计优化硝化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硝化菌的亚硝酸盐氧化能力,利用统计试验设计(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一最佳培养基:NaHCO3 2.0g·L^-1;NaNO2 2.36g·L^-1;Na2C030.37g·L^-1;NaCl 0.34g·L^-1;KH2P040.05g·L^-1;MgSO4·7H2O 0.05g·L^-1;FeSO4·7H2O 0.03g·L^-1。在此条件下,硝化菌的最大亚硝酸盐氧化速率达到905.0mgNO2-N·(gMLSS·d)^-1(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将50L降解速率为850mgNO2-N·(gMLSS·d)^-1的硝化菌(浓度为1.99gVSS·L^-1)(volatile solid,VSS,挥发性固体)投加至0.6hm^2的养殖水体中,7d内试验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浓度即降至安全浓度以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室可控条件,以桑沟湾(Sanggou Bay)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海带碎屑降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速率及对底质、溶解氧的影响。实验设置2个底质条件(加底泥,无底泥)、2个溶氧条件(好氧,厌氧),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实验持续27 d。结果显示,(1)加入底泥,可以促进海带碎屑的降解。实验结束时,加入底泥组无机氮(DIN)、总氮(TN)、活性磷酸盐(DIP)、总磷(T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234、1.802、0.028、0.033μmol/(g·d),显著高于未加底泥组的0.039、1.476、0.005、0.010μmol/(g·d)。而未加底泥组的可溶性有机氮(DON)释放速率为1.437μmol/(g·d),显著高于底泥组的0.568μmol/(g·d)。(2)厌氧条件有利于海带碎屑中P的降解释放,释放的TP中以可溶性有机磷(DOP)为主。TP、DIP、DOP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非厌氧条件。但是,厌氧条件下无机氮释放速率为0.097μmol/(g·d),仅为好氧条件下无机氮的8%,而总氮为好氧条件下的71%。(3)底泥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体的N∶P,达到207.83±301.37,厌氧状态使水体N∶P降低到9.38±6.55,都较大的偏离对照组的16.82±1.26,远远偏离经典Redfield值(16∶1)。整个实验说明养殖海带降解过程受底质、溶氧条件影响,同时,大量海带碎屑腐烂降解,将会对养殖系统的营养盐浓度及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株反硝化聚磷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的一种简单的反硝化聚磷菌筛选方法,获得一株源自池塘底泥的反硝化聚磷菌RC11,利用细菌自动分析鉴定仪等方法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RC11具有合成聚β-羟基丁酸和多聚磷酸盐的能力,硝酸盐还原阳性;在好氧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如乙酸、蛋白胨)氧化产能,吸收培养基中的磷酸...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an immobilized cell system in an oleophilic polyurethane foam (PUF) and use of a thermotolerant strain on degradation of hydrocarbons by colorless green microalga Prototheca zopfii are reported. Two strains of P. zopfii , i.e. thermotolerant RND16 and non-thermotolerant ATCC30253, were immobilized in PUF to compare their abilities to biodegrade a mixed hydrocarbon substrate (MHS) containing aliphatic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The thermotolerant strain RND16 degraded MHS at 35°C, while ATCC30253 did not degrade hydrocarbons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30°C. Immobilization of P. zopfii in PUF resulted in shortened lag for growth-associated biodegradation of n -alkanes in MHS, the effect of which was most significant in cultures of RND16 at 25°C. Nevertheless, the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degraded PAHs was caused by PUF immobil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this decrease was marked in the cultures of RND16, in which rate and extent of n -alkane degradation were higher than for ATCC30253.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围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底泥异养细菌数和反硫化细菌数等指标值,在野外实验围隔条件下比较了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FR-M)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包括:纤维网状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沸石和硅藻土(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标记为FC-M、 BC-M、ZE-M和DI-M组)。结果显示: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水质有间接影响,试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ZE-M、DI-M和FC-M组)的上覆水硝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C-M组和ZE-M组上覆水中的COD值显著低于游离微生物组(FR-M)和对照组,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有效削减了水底界面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与游离微生物或对照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组(FC-M组、DI-M 组和ZE-M组)能更有效地降解底泥有机质。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的影响明显,实验后期固定化微生物组((BC-M组、DI-M组和ZE-M组)的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围隔底泥的生物降解能力;固定化微生物对围隔内底泥异养细菌总数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其它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底泥反硫化细菌影响显著,与对照组和游离微生物组相比,固定化微生物(尤其是ZE-M和BC-M组)能更有效地减少围隔底泥反硫化细菌数。本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载体固定微生物技术能显著提高微生物对污染底质的生物修复能力,其中以ZE-M和BC-M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监测池塘水体藻类群落组成、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和底泥异养细菌数等指标值,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生产性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和污染底泥的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为改良沸石和生物活性炭(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记为ZE-M组和BE-M组)。试验结果显示,处理组(ZE-M组和BE-M组)池塘水体中藻类组成呈多元化,隐藻、蓝藻和绿藻数量比较接近,而对照组则是蓝藻占绝对优势。试验过程中,对照池的氨氮浓度和COD呈直线上升,而处理组氨氮浓度和COD的增长幅度缓慢,ZE-M、BC-M载体微生物的使用是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其它水质指标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池塘水体由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池塘底泥TOC含量和异养细菌数的影响显著(P<0.05),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池塘底泥TOC含量随着养殖时间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对照组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试验初期,各组表层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在3.367×105~8.60×105CFU/g范围内,试验结束时增长到85×105~393.7×105CFU/g。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养细菌差异显著(P<0.05),其中ZE-M处理组...  相似文献   

15.
为得到稳定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益生菌,通过菌株富集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发酵培养基优化等实验对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对菌株降亚硝酸盐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克隆了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结果显示,从养殖池塘、污水处理厂等5处混合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菌株,命名为JY-1.菌株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机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研究不同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制剂前后,试验塘上覆水样品中细菌的DGGE优势条带无明显变化,细菌群落组成没有明显差异,提示微生物制剂对试验塘上覆水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影响很小。相对而言,施用过微生物制剂的池塘相对于对照池塘其细菌群落结构发生的变化较大;泼洒EM菌原粉3 000 g/hm2加芽孢杆菌原粉750 g/hm2的试验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2 d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之后相对稳定,对照池塘和泼洒EM菌原粉3 000 g/hm2加光合细菌原粉1 500 g/hm2的试验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磷、泥沙负荷以及截留能力的影响,为制定珠溪河流域面源磷污染治理措施提供重要支撑,也为鄱阳湖流域磷污染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SWAT模型对珠溪河流域面源磷负荷、泥沙负荷以及径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结合水文水质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 2和Nash-Suttclife模型效率系数E NS均满足SWAT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要求;泥沙与总磷的负荷强度与耕地、建设用地的覆盖率呈正相关,与林地、草地的覆盖率呈负相关,且总磷负荷强度与泥沙负荷强度有较高的重合性;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总磷、泥沙年均入河系数分别为0.535、0.736和0.558、0.752,2个时期的泥沙与总磷入河系数中北部大于南部。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污染物排放是减少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进行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能有效截留污染物质以及起到防沙固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实验从山东德州市一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脱氮池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氮特性的菌株(编号DZYC02),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丁二酸钠、乙酸钠、柠檬酸钠为碳源,研究了碳源种类对菌株DZYC02脱氨氮效果的影响;同时以蔗糖为碳源、NH4Cl为氮源,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初始pH及盐度对该菌株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DZYC02在以柠檬酸钠为碳源、C∶N≥15、pH 5~7、盐度0~15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24 h内对浓度为20 mg/L的NH+4的去除率达100%,48 h内对浓度为20 mg/L的NO-2去除率高达100%;将该菌采用浸泡方式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生物安全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ZYC02对斑马鱼表现出较好的安全特性。分别用Biolog细菌鉴定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ZYC02为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乙酸钠(1.8∶1)、柠檬酸钠(3.5∶1)、葡萄糖(3∶1、6∶1、7∶1)、甲醇(3.2∶1)为唯一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及碳氮比对反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及碳氮比情况下均能实现对硝酸盐的去除,其中,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去除效率最高,10h去除率可达78.8%;以甲醇为碳源时去除效率最低,24h去除率为71.9%。以柠檬酸钠和甲醇作为唯一碳源时,观察到亚硝酸盐的积累,峰值分别为16.9mg.L-1、15.3mg.L-1;以葡萄糖、乙酸钠作为唯一碳源时,亚硝酸盐氮含量较低。用单一底物Monod方程模拟不同碳源条件下NO3--N去除情况,发现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