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采用免疫双扩散法及对流免疫电泳法研究了不同地区分离的兔出血症病毒及其与几株动物细小病毒之间的血清学关系。国内不同地区分离的兔出血症病毒同属一个血清型;兔出血症病毒与日本分离的兔细小病毒、小鼠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有一定的血清学关系;兔出血症病毒与大鼠细小病毒、猪细小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无抗原关系。这为我国分离的兔出血症病毒归属于动物细小病毒的分类地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水禽细小病毒分子进化规律,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5株水禽细小病毒的结构基因。结果表明:结构基因长度为2 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鹅细小病毒VP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9%~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1%~88.3%;鹅细小病毒VP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2%~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6%~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5%~88.1%;鹅细小病毒VP3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0%~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8%~99.4%,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8.4%~91.0%。说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均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没有发生重组现象。番鸭细小病毒的2个毒株均存在8个糖基化位点,而鹅细小病毒ZJ毒株为6个糖基化位点,G3与LJY毒株分别缺失582~584 NTT和703~705 NRT。  相似文献   

3.
肉食兽细小病毒通用PCR诊断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肉食兽细小病毒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的特点,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以犬细小病毒、貂肠炎病毒和猫泛和白细胞减少症病细胞培养物为DNA模板,进行PCR特异性片段扩增,扩增片段大小为0.6kb。结果表明,扩增产物与设计的2个引物之间的序列大小一致。通过通用性、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及对临床检样品检测,证明本法对肉食兽细小病毒通用。且具有快速、特异和高度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1病原 犬细小病毒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ovirus,CPV)该病毒粒子细小,直径为20μm,无囊膜,单股DNA。对新生组织细胞有亲和力,可以在犬肾细胞及猫肾细胞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5.
猫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貂细小病毒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猫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和貂细小病毒是3种极为相似的细小病毒。最初人们主要根据患病水貂、猫、犬临床症状相似的特点,注意到它们之间可能有密切关系。时至今日,对这3种病毒的许多方面都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从猫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貂细小病毒病共同特性、生物学差异和进化机制等方面对这3种病毒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和综述。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是目前在我国犬只之间传染范围广、致死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病毒。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的基本情况和治疗原则,并归类总结了目前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比较常用的药物,以及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用药经验,以期为治疗犬细小病毒病提供相关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调查表明,该病在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污染也十分严重,几乎很难找到一个细小病毒阴性的猪场。下面就PPV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1 流行特点 各品系和各年龄的猪均对细小病毒易感,可水平或垂直传播。细小病毒通过感染的口腔、鼻腔分泌物和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的猪舍是细小病  相似文献   

8.
<正>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又称传染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2014年11月份以来,该病在文登区时有发生,而且均是免疫过的水貂发病。经过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病原及流行水貂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RNA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20um,呈20面体对称。该病各年龄均可感染,但主要感染幼水貂。未免疫接种水貂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鹅和番鸭全长细小病毒基因;其中鹅和番鸭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NS)全长为1884bp,编码627个氨基酸;结构基因(VP)全长为2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鹅和番鸭细小病毒NS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0.9%~82.9%和89.5%~91.2%,而相应的鹅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3.7%~99.8%和96.8%~99.7%,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8%~99.8%和98.6%~99.5%;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鹅和番鸭细小病毒VPI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79.7%~88.7%和85.5%~93.3%,而相应的鹅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8.8%~99.6%和91.5%~99.2%,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1%~99.6%和97.1%~98.8%;番鸭和鹅细小病毒NS和v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番鸭和鹅呼细小病毒来自共同的祖先,但随着宿主的不同而演化为不同的分支。  相似文献   

10.
1流行病学 牛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中牛细小病毒(BPV)引起的牛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妊娠母牛感染导致流产、死胎,犊牛感染则表现肠炎、腹泻。牛细小病毒感染在牛群中发生比较广泛。经口、静脉、鼻腔和气管等各种途径对无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犊牛进行实验感染,自接种病毒后12~15天可从康复动物的鼻粘液、血液和粪便中收回病毒。特别是经口感染的实验动物还可从淋巴结、脾、肾、肾上腺、肺、睾丸、心肌、脑脊髓液、小脑等各脏器收回病毒,可见牛细小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和呼吸道,所以健牛与病牛接触或食用病牛污染的饲草、饲料可以扩大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鹅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种子批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制苗所用毒种质量和稳定性,在对制苗毒种病毒含量、病毒纯净性、特异性、免疫原性及扩繁代次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鹅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毒种种子批。试验使用鹅胚对鹅细小病毒YA98株进行了20次传代。传代毒种的鉴定结果表明:抽检的各代次的毒种均无细菌、支原体、外源病毒污染,且病毒含量检测稳定,每0.3 m L含104.78~4.85ELD50;各代次特异性检测均能被鹅细小病毒抗血清中和;将各代次病毒液制成灭活疫苗,免疫成鹅后均能产生完全保护。以此为依据,最终确定原始毒种和基础毒种的扩繁代次宜控制在5代以内,生产毒种的最高扩繁代次宜控制在15代以内。种子批的建立,为鹅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猪细小病毒诊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将细小病毒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对细小病毒的诊断、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详述,目的是提高对猪细小病毒的认识,并加强对该病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90例细小病毒患犬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总结了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的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使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及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病犬进行诊断和治疗,诊断率和治愈率都达到了90%以上。结果表明,使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及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安徽省番鸭细小病毒遗传变异状况,通过番鸭胚接种分离了安徽流行株,并进行PCR检测。将扩增基因序列AH-MDPV-1和AH-MDPV-2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相似性搜索比对,结果显示,两者与番鸭细小病毒基因同源性均大于99%;与鹅细小病毒基因同源性分别介于79%~90%和78%~81%之间。进一步将AH-MDPV-1与7条参比的细小病毒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可见番鸭细小病毒的该部分基因相对较为保守,而与鹅细小病毒基因相应区域具有明显差异,表明该基因特异性较强,可以作为番鸭细小病毒的鉴定依据。同时可判定该病毒分离株为番鸭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芹菜素与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芹菜素对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的荧光强度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获取了在293K、298K和303K下的猝灭常数,证明了二者之间的作用类型为静态猝灭机制,且二者的结合位点数为1.通过求得热力学参数,证实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形式为疏水作用由荧光响应能量转移技术求得二者之间的结合距离,并运用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探讨了芹菜素对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向国华 《动物保健》2014,(10):64-65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病原 猪细小病毒(PPV)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56℃48h、70℃2h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变,但80℃5min可使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均丧失。  相似文献   

17.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危害犬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我国养犬业发展迅速,犬的细小病毒也日益流行,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相对较高,给养犬业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就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南通某动物医院一年的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例160例,对临床症状、年龄和治疗情况作了详细记录。分析了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与犬的年龄以及月份之间的关系,并统计了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在治疗中使用特异性疗法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犬,但以2~6月龄最易感,3~5月份发病率最高。治疗过程中使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干扰素和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提高治愈率有较大的帮助。并针对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调查了南通某动物医院一年的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例160例,对临床症状、年龄和治疗情况作了详细记录。分析了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与犬的年龄以及月份之间的关系,并统计了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在治疗中使用特异性疗法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犬,但以2~6月龄最易感,3~5月份发病率最高。治疗过程中使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干扰素和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提高治愈率有较大的帮助。并针对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基因组的非同源序列各设计了1对引物MDPVF1/R1和GPVF1/R1,建立了一种PCR方法,用该PCR方法分别对GPV、MDPV、鸭瘟病毒(DPV)、鸭肝炎病毒(DHV)、鸭呼肠孤病毒(DRV)、犬细小病毒(CPV)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的病毒培养物及其核酸进行扩增。结果,引物MDPVF1/R1仅特异性扩增出MDPV的900bp核酸片段,引物GPVF1/R1仅特异性扩增出GPV的465bp核酸片段。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GPV和MDPV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