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来,长沙黄鸡母系采用按300日龄产蛋量的早期选择,以缩短世代间隔,加速500日龄产蛋量的年遗传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产蛋量提高的同时,蛋重的下降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长沙黄鸡87—88年母系选育资料,分析了蛋重下降的原因,探讨了约束指数选择的可行性与期望的效果。研究表明,按约束指数I(r)=0.6422P_1 0.1825P_2或I(r)=P_1 0.2842P_2选择,产蛋量期望的遗传进展虽然比综合指数稍低,但它控制了蛋重下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两个品种280日龄产蛋量(X1)、300日龄产蛋量(X2)、28~40周龄产蛋量(X3)、36~40周龄产蛋量(X4)及400日龄产蛋量(Y)等5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矮脚黄鸡与新兴黄鸡在主要产蛋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②400日龄产蛋量与300日龄产蛋量、28~40周龄产蛋量相关性较强;③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从开产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且下降缓慢;④对400日龄产蛋量进行逐步回归,变量引入依次为X3、X2、X4,其中X4对Y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矮脚黄鸡、新兴黄鸡400日龄产蛋量早期选择最佳指标为300日龄产蛋量和28~40周龄产蛋量,且其产蛋利用期可适当延长至8~9个月.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河北省太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估计其在开产日龄、260日龄2个年龄段的遗传参数并揭示其遗传趋势,本实验选择4 500只太行鸡麻羽系核心群(三代)种鸡,在开产日龄、260日龄进行表型性状测定,利用动物模型BLUP估计太行鸡产蛋性能遗传参数,运用Visual Foxpro和MTDFREML等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太行鸡260日龄产蛋量和开产日龄的狭义遗传力(h~2)分别为0.42和0.43,2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73,鸡群平均近交系数接近0,证明该鸡群避开了近亲选配。综上表明,在太行鸡产蛋量遗传参数估计中,开产日龄是h2估计的较好参数,可作为太行鸡早期选种的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育种工作的进程,缩短世代间隔,进行早期选种是家禽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产蛋量是家禽一个极为主要的数量性状,以往蛋用鸡的选育工作一般都根据年产蛋量或500日龄的产蛋量的高低,对同胞姐妹及后裔进行选择,但因世代间隔较长,致年改进量小,要培育一个新品系或新品种需若干年。后经过家禽育种工作者的研究,发现鸡的300日龄的产蛋量与500日龄产蛋量呈正相关,即测300日龄产蛋量,就可估计500日龄的产蛋量,因而  相似文献   

5.
四种黄羽肉鸡IGF-1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测定了4个黄羽肉鸡品种IGF-1基因2个SNP位点,并分析了它们对不同周龄体重及产蛋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2个SNP位点分别发生了T→A、G→A的单碱基突变,各有3种基因型,京海黄鸡P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京海黄鸡、江村黄鸡从型个体具有较高的300日龄产蛋量,与AB、BB型间差异显著(P<0.05),江村黄鸡从型具有较高的12周龄和300日龄体重,石岐杂鸡AA型30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BB型(P<0.05),表明A为产蛋及体重增效基因;不同黄鸡品种均表现出CC型个体具有较高的300日龄体重和产蛋数(P>0.05).  相似文献   

6.
利用八世代835头后备宣和猪的生长发育性能数据,对70日龄体重(X_1)、4月龄体重(X_2)、6月龄体长(X_3)、6月龄体高(X_4)、6月龄胸围(X_5)和6月龄体重(Y)6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估计6月龄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宣和猪的生长性能经过8个世代的选育后已达到较高水平;各生长性状间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以6月龄体长与6月龄体高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r=0.8753),6月龄体长与6月龄胸围之间的相关程度次之,相关系数为0.8708,而70日龄体重与6月龄体重间的相关程度最低(r=0.2614);本研究分析的6个性状间都呈正相关;估计6月龄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3.1448-0.2583X_1+0.4296X_2+0.3767X_3+0.6026X_4-0.2275X_5。  相似文献   

7.
鸡IGF-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万载康乐黄鸡、泰和乌骨鸡2个鸡种共324个样本,采用PCR-RFL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发现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经PstⅠ酶切后出现3种基因型(AA、AB、BB)。分析这3种基因型与其部分蛋用性状的关系发现:在泰和乌骨鸡中,这3种基因型对其开产日龄、280日龄、300日龄及500日龄产蛋量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万载康乐黄鸡中,这3种基因型在开产体重、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及280日龄产蛋量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300日龄及500日龄时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白羽番鸭RF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混合家系方差组分剖分法对白羽番鸭RF系的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初生重、 42日龄体重、 0~ 70日龄体重、 70日龄日增重、开产体重、 0~ 70日龄料重比、开产日龄、 30 0日龄产蛋量、 30 0日龄蛋重和 50 0日龄产蛋量的遗传力分别为 0 54、 0 48、 0 56、 0 37、0 2 9、 0 34、 0 55、 0 2 5、 0 55和 0 2 1。同时 ,对各性状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进行了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成都白鸡父系家系育种指数选择效应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都白鸡在父系家系育种中,应用了一个包括开产日龄、6月龄体重和300日龄产蛋量三个经济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五年中连续做了四代选育。结果是:500日龄产蛋量每代平均增加3.8枚,300日龄产蛋量每代平均增加3.1枚,开产日龄每代平均提早5.7天,蛋重每代平均减轻1.0克,体重逐代有下降趋势。本文着重对各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Ⅰ.粤黄鸡102品系是从粤黄鸡(即原来的石岐杂鸡)中通过家系选育和强化选择等方法培育成功的纯系鸡种。其体型外貌与石岐杂鸡一致,外型三黄,早熟,抗逆性强,肉质鲜美,鸡味浓郁。其成公鸡体重2.5公斤,母鸡1.99公斤,500日龄产蛋量131个,蛋重52.2克。小公鸡饲养80~90日龄体重可达1.4~1.8公斤;小母鸡饲养90~100日龄体重可达1.3~1.6公斤。生长发育整齐,商品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从长沙黄鸡同一育种群中按表型在一日龄选留快慢羽雏。在产蛋期对开产日龄、蛋形、成活率、产蛋率、以及开产和300日龄的蛋重和体重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杂合型慢羽公鸡在第八月龄通过测定检出淘汰,并同时删除其记录。研究结果表明:开产日龄、蛋纵径、蛋横径、蛋形指数、以及开产和300日龄的蛋重和体重不受快慢羽基因影响;与快羽基因K~+相比,慢羽基因K显著提高了前期产蛋率,该结论不同于以往有关报导;由于K使得死亡率显著升高,因而入舍母鸡的产蛋量就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从万载康乐黄鸡的产蛋规律探讨地方鸡种产蛋性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182只万载康乐黄鸡 2 80日龄产蛋量 (X1 )、30 0日龄产蛋量 (X2 )、2 8~ 4 0周龄产蛋量 (X3)、36~4 0周龄产蛋量 (X4 )、开产体重 (X5)、开产日龄 (X6 )及 5 0 0日龄 (Y)产蛋量等 7项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与 5 0 0日龄产蛋量相关程度高低依次为X2 ,X1 ,X3,X4 ,X5,X6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通过对X2 ,X1 ,X3,X4 ,X5,X6对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引入变量的顺序为X2 ,X1 ,X3,X6 ,X5,X4 ,确定系数分别为 0 .6 80 2 ,0 .6 82 1,0 .6 799,0 .6 76 8,0 .6 77,0 .5 85 2 ,也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通过对其月产蛋曲线的研究发现 :万载康乐黄鸡产蛋利用期应为 7~ 8个月 ,不宜太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白耳黄鸡遗传资源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结合白耳黄鸡遗传资源利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并对白耳黄鸡若干产蛋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对白耳黄鸡的开产日龄与产蛋性能进行了多项式回归分析。白耳黄鸡选育进展较快。通过三个世代选择,500天平均蛋量由137.18枚增加到166.05枚、500天平均蛋重由50.23克递增到52.76克。  相似文献   

14.
在鸡的选种工作中,通常是按300日龄的评定结果来选鸡。我们从1969年起按第一年的产蛋量来评定母鸡,并利用二年母鸡来繁殖。我们多次研究鸡早期与一年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查明,有70%以上的鸡,在产蛋头几个月产蛋水平很高而到测定末期,保持高产水平的鸡不到40%。第一阶段(300日龄)与504日龄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丝羽乌骨鸡白羽母系(BM)选育第六、七世代开产后20周内周平均产蛋量、300日龄产蛋量(EGN)、开产日龄(AFE)、开产体重(BWT)、开产蛋重(EWT),描绘两世代产蛋曲线300日龄产蛋量、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之间相关分析和两世代产蛋性能的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开产日龄与300日龄产蛋量成负相关(-0.00456),开产体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成正相关(0.00244),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成正相关(0.21078),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成负相关(-0.10614),开产蛋重与开产日龄成正相关(0.32942),两世代产蛋性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选用120只1日龄AA肉鸡,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42日龄随机抽取40只,公母各半,以活重(X_1)、屠宰率(X_2)、全净膛率(X_3)、半净膛率(X_4)、胸肌率(X_5)、腿肌率(X_6)、腹脂率(X_7)为自变量,瘦肉率为依变量(Y),进行AA肉鸡屠宰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瘦肉率与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9、-0.8446、-0.0770、-0.1160、0.7858、0.5161及-0.5594。2X_1~X_7对Y的通径系数中,胸肌率X_5和腿肌率X_6分别为8.6×10-1、6.2×10-1,是对瘦肉率Y直接影响较大的两个性状。3建立瘦肉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0196+0.9995X_5+0.9992X_6,其拟合度R2近似为1。4瘦肉率最优回归方程入选性状的通径分析,X_5、X_6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8632、0.6234。  相似文献   

17.
<正> 绍兴麻鸭是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其如能对产蛋性状的进行早期选种就可以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但是由于家禽产蛋量的遗传力较低,所以在育种中一般常采用家系选育法。在以家系为单位的群休中,发现绍鸭的产蛋性能有这样的现象,即凡开产日龄(50%的母鸭产蛋日龄)早,开产后产蛋率迅速上升到90%,高峰期产蛋率高以及300日龄产蛋量高的群体,500日龄产蛋量也高。因此本文应用了通径分析的方法利用这种相关现象对绍鸭早期选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五星黄鸡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五星黄鸡BMP15外显子多态性。结果表明:五星黄鸡在BMP15外显子1和外显子2中分别存在4个和9个多态位点,其中,外显子1的C34T突变和外显子2的T424C突变为错义突变,分别导致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和甘氨酸变为丝氨酸,其他均为同义突变;突变位点与300日龄产蛋量的关联分析表明,H系C34T的TT基因型比CT基因型产蛋数多9.6枚(P0.05);而L系G540A的AA基因型产蛋数比GA基因型高16.7枚(P0.05),其他位点在2个品系中与产蛋数相关性差异不显著(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H系BMP15基因不同单倍型组合与300日龄产蛋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L系单倍型组合Block1中L4L4和B1ock3中L1L1产蛋数远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P0.05或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BMP15基因多态性能显著影响五星黄鸡产蛋性能,上述多态位点和单倍型组合可能成为潜在的分子标记用于鸡产蛋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贵州地方鸡品种荔波瑶山鸡的产蛋性能,试验以多巴胺受体2(dopamine receptor2,DRD2)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之一,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测序等方法检测196只荔波瑶山鸡母鸡的该基因遗传变异情况,并统计分析其遗传变异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RD2基因mRNA SNP962(C→T)位点TT、TG基因型38周龄产蛋量差异极显著(P0.01),300日龄蛋重差异显著(P0.05)。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突变影响DRD2蛋白质第312位氨基酸(亮氨酸)发生同义突变,由L(CTG)→L(TTG)。mRNA SNP962(C→T)位点对38周龄产蛋量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荔波瑶山鸡的早期选育。  相似文献   

20.
"邵伯草鸡"母系(S2系)主要产蛋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估测了邵伯草鸡母系(S2系)的主要产蛋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43周蛋重、43周产蛋量和66周产蛋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5240(P<0.01)、0.5631(P<0.01)、0.2597(P<0.05)、0.4759(P<0.01)、0.2621(P<0.05)、0.3081(P<0.01).66周产蛋量与43周产蛋量呈强正遗传相关(0.5126,P<0.01).43周产蛋量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及43周龄蛋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221、0.0873、-0.5714(P<0.01)和-0.4311(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