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开甲口不愈合的原因。①树势过弱的枣树开甲。如衰老树、缺铁黄叶树、上年早期落叶病患的树等,树势一般较弱,如对其开甲,则树势进一步削弱,造成甲口不愈合。  相似文献   

2.
马莲小枣是枣强县特产,部分枣农由于开甲操作不当,甲口愈合不好,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树,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就马莲小枣的开甲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留辅养枝开甲传统开甲技术是在主干上进行,开甲的宽度较难掌握。若甲口小,则愈合较快,但落果重;若开口大,则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削弱树势,弱树还容易死亡。留辅养枝开甲是在主干上选留第一个主枝作辅养枝,在此枝以上主干部位进行开甲,这样可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避免过度削弱树势,又可促进坐果。2.主枝开甲  相似文献   

4.
从开甲适宜的树龄、树势、时间、温度、湿度、开甲方法和甲口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冬枣开甲技术,从开甲前、开甲期、开甲后3个时期介绍了与开甲相对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以期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达到提高冬枣坐果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冬枣开甲适宜的树龄、树势、时间、温度、湿度、开甲的方法及甲口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冬枣开甲技术,并从开甲前、开甲期、开甲后3个时段介绍了与开甲相对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提高冬枣坐果率,达到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枣树开甲即环状剥皮(环剥),其基本机理是开甲切断了地上部分光合产物向下运输的通道,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等大量营养物质暂时集中在树上部,以满足开花、坐果的需要。待坐果后,甲口愈合,树上有机营养向下运输的通道接通。  相似文献   

7.
进入7月,枣果进入幼果快速膨大阶段.花期开过甲的枣树,甲口趋于愈合;前期浅黄色的枣叶随着甲口的愈合,树体营养迅速向根部输送,将进一步变黄;幼果迅速膨大,并伴随着甲口的愈合,出现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同时也是枣粘虫、红蜘蛛发生危害时期;桃小食心虫的越冬幼虫出土盛期;枣龟蜡蚧、枣粉蚧、枣刺蛾卵的孵化期;二代棉铃虫开始上树危害枣果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1开甲枣树开甲一般在6月中旬盛花期进行,当花开到30% ̄40%时开甲最好。开甲的部位:首次开甲的,选在距地面20cm左右树皮的光滑处进行,第2年在离上年甲口5cm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6,(5):24-24
金丝小枣色泽美观,核小肉丰,金丝绵绵,甘露可口,但产量较低。金丝小枣树与其它枣树相比,开花量虽多,但坐果率极低,一般仅占花量的0.5%~8%,老龄枣树更低。解决金丝小枣低产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坐果率。1.合理剪枝以疏为主,截、缩结合。疏除过密枝,去掉交叉枝,剪去下垂枝,壮树轻回缩,弱树重回缩,老树适当去老枝。剪枝可调整树势,增加坐果部位,减少烂果、掉果数量。2.开甲又称环割,对已进入盛年期、树龄在12~15年的树、开花量占花蕾总数的30%~40%时进行开甲。初次开甲的金丝小枣树在距地面30厘米处进行,连续开甲的枣树应在上年开甲口上部3~5厘…  相似文献   

10.
<正>黄骅冬枣个大皮薄、核小汁多、底色白亮、色泽鲜艳、肉质酥脆,品相好、早熟是黄骅冬枣最大的优势。要保持黄骅冬枣的这些优势,就当前来讲,二次开甲仍然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管理措施之一。二次开甲主要作用是截留树体营养,调节树体内的内源激素,促使冬枣膨果、底色白亮和早熟。但二次开甲会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下一年的冬枣产量,甚至造成死树。为减少二次开甲对冬枣树体的影响,应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1避开树体含水量高的时间开甲  相似文献   

11.
<正> 环剥能增大桃、樱桃等果实的果个,提高产量,提早成熟7~15天,控制旺长。但是这类果树有流胶问题,处理不好流胶会阻碍剥口的愈合,严重削弱树势,甚至死树,影响生产,因此,对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环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环剥对象:处理对象是生长旺盛的植株主枝或枝组,以处理主枝、枝组为主,尽可能不处理主干,同株树应保留部分不环剥的主枝以使部分光合产物下运供根系生长,避免根系长期处于饥饿  相似文献   

12.
<正>果树剪锯口每年在大小树体上都会产生,生产上果农往往不重视对剪锯口的护理,常导致伤口愈合能力差,腐烂病浸染率高,影响树势和产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护理。1.修平剪锯口。剪锯口要平滑,特别是大的锯口要用快刀修平,以利于愈合。  相似文献   

13.
<正>8.4 停甲树的更新 8.4.1 更新条件。对于衰老枣树,只有采取更新才能恢复树 势。更新前必须查明衰老的原因,如果是斑枣树、树根裸露 严重、以及主干损坏等情况不能更新。应及时刨掉从新栽 种。因甲口愈合不好、吉丁虫为害严重、树根伤害严重等造 成部分主侧枝死亡的应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14.
<正>环剥(又名环状剥皮,在枣树上应用叫开甲、骟树),是指果树在生长期,用刀在枝干上环切两刀,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剥去,露出木质部,以暂时中断有机物质向下输送,减少供给根系的营养,增加剥口以上部位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乙烯、脱落酸的积累,从而抑制剥口以上部位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达到促  相似文献   

15.
正枣树开甲是一项很好的增产措施。主要在盛花期进行,其目的是调节树体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截流树体营养,使之集中到座果区。具体的方法有环剥和环割两种。但在生产实践中,有些枣农对枣树开甲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枣树不开甲不挂果",为充分认识重开甲对树体的破坏作用,坚决杜绝重开甲和二次开甲的错误做法,引导枣农正确对枣树开甲,提高枣品质和座果率,应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正确开甲、结合化控喷微等措施进而补救开甲误区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苏桃 《农家致富》2024,(4):30-31
<正>一、疏花桃多数品种坐果率高,盛果期的结果量往往超过树体的负载量,若不进行疏花疏果,必然产生大量的小果,高产但不优质,还会造成树势早衰。合理的疏花疏果是保持树势、丰产稳产与提高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疏花最好在蕾期进行。在花芽量多时,可以疏除细弱枝上的大部分花芽和长中果枝因剪留较长而多余的双花芽,以及发育不良的晚开花蕾,保留枝条的中上部花。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造成沾化冬枣落果的6个生理因素和2个外界因素,着重介绍了加强水肥管理、修剪拉枝缓和树势、开甲、喷施激素及微量元素、放养蜜蜂、花期喷水和蔗糖、树干上涂粘虫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7种防落技术要点。为沾化冬枣的丰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枣树进行开甲、心、喷肥、喷尿素和喷KH2PO4处理,以及不同水平组合处理试验,结构表明,开甲喷肥处理不仅有极显地的朱产和增加果重,而且能较好地保持树体的营养生长,是枣树丰产配套技术的最优组合;开甲心喷肥效果亦好,但心较为费时费力;开甲心或开甲虽能提高株产量,但对树体营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采取单种措施处理时,增产效果不及有开甲参加的组合处理大,开甲喷肥组织处理,可在枣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提高行唐大枣坐果率是枣果丰收的前提条件,如何提高坐果率,花期管理成为了提高坐果率的主要技术指标,尤其是花量少的年份提高坐果率是确保丰收的必备条件,方法如下:1开甲在盛花期(花量开到30%~50%)开甲,树体开甲能集中树体营养,提高坐果率。开甲宽度应以树体壮弱程度、年龄大小为依据,一般不超过0.5 cm,遵着"壮树宽开、中庸树窄开、弱树不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嫁接处理后茄子嫁接苗和自根创伤苗在愈合过程中的发育差异,确定茄子嫁接愈合的关键时期,在嫁接处理后2~14d对嫁接口和创伤口间隔取样,测量茄子嫁接愈合过程生长量的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嫁接愈合过程中,与对照自根苗创伤口相比,嫁接苗嫁接口PAL活性和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上嫁接口与创伤口的PPO活性变化波动不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A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在嫁接口和创伤口的愈合过程中均表现增加趋势,但创伤口增加趋势更明显;嫁接口PPO,POD酶活性均在嫁接后第12天出现峰值,说明对于嫁接口的愈合来说第12天是重要的临界点,嫁接处理后第12天砧木与接穗的对接愈合可能基本完成;嫁接苗的生长速度慢于自根创伤苗,嫁接口愈合速度滞后于创伤口愈合速度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