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广东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鸡场鸡白痢血清流行学情况,试验随机抽检6个种鸡场775份血清,其中公鸡317份、母鸡458份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种鸡群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40.6%,其中公鸡平均阳性率为27.1%、母鸡平均阳性率为52.2%。调查结果表明:广东部分地区种鸡场鸡白痢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不同种鸡场鸡白痢阳性率、相同品种种鸡在不同鸡场以及同一鸡场内的不同品种鸡群的鸡白痢阳性率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伊犁河谷地区不同来源黄羽父母代肉种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与鸡白痢流行情况,为父母代肉种鸡场引种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和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平板凝集实验,从6家种鸡场采集5个不同来源的父母代肉种鸡种公鸡血样879份,进行REV血清抗体检测及鸡白痢检测。结果:不同来源父母代肉种公鸡REV群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个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41%~19.10%,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79%。鸡白痢群体阳性率为100%,个体阳性率为20.83%~54.10%,平均阳性率为31.63%。混合感染样品52份,混合感染阳性率5.92%。说明REV与鸡白痢的感染具有相关性,可能与不同来源祖代场对REV和鸡白痢的净化重视程度有关。鸡群感染REV时,鸡白痢易感性增高,这与REV可引起免疫抑制的特性相符。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状况,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地区9个种鸡场,采集了5个河南地方品种1 450只开产母鸡的泄殖腔拭子、血清和蛋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3种样品中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和血清中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型、J亚型抗体。结果:河南地方品种鸡群总体ALV p27抗原阳性率为泄殖腔拭子22. 62%、血清26. 83%、蛋清12. 90%;鸡群总体血清ALV-A/B亚型、J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 76%和19. 52%。5个品种鸡群的血清ALV p27阳性率依次为河南斗鸡84. 48%、淅川乌骨鸡53. 78%、固始鸡19. 81%、三黄鸡17. 22%、卢氏鸡16. 67%,但同品种不同场区间差异较大。表明河南省地方品种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ALV感染,且可能存在ALV-A/B亚型和ALV-J亚型的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和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云南省滇东、滇西、滇中、滇南和滇北5个区域8个地方品种鸡群的229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上述4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云南省8个地方品种鸡群中,ALV、REV、CAV和AEV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02%、72.77%、98.47%和76.25%,二重、三重、四重感染率分别为32.90%、36.38%、15.90%;不同区域、不同品种鸡群中均存在上述4种病原的感染,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但无规律性。结果表明,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中4种垂直传播病毒感染率较高,流行面较广,且呈现严重的混合感染状态。结果提示:应重视这4种可垂直传播病原的流行控制,谨防因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重大疫病免疫失败;继续加强抗体检测,及时淘汰阳性鸡群,净化种群,同时定期进行疫苗污染监测,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保障云南省地方鸡种质资源的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鸭源鸡杆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我国部分地区鸡群中的感染状况,本实验采用G.anatis微量凝集试验对我国河南、山东和山西等不同地区的1 314份鸡血清样品进行了G.anatis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G.anatis的感染率、感染品种、日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河南、山东和山西等地鸡群均存在G.anatis感染,其中G.anatis血清Ⅰ型抗体阳性率为11.95%,G.anatis血清Ⅱ型抗体阳性率为23.29%,G.anatis血清Ⅳ型抗体阳性率为9.82%。不同省份的鸡群感染G.anatis的血清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河南、山东和山西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3.12%、25.27%和52.94%。对河南地区不同品种和日龄鸡的调查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但血清阳性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罗曼鸡的血清阳性率比海兰鸡高,开产前蛋鸡的血清阳性率低于开产后的血清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区鸡毒支原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快速平板凝集方法,对广东地区12个非鸡毒支原体免疫的种鸡场及3个鸡毒支原体免疫的种鸡场进行了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种鸡场及不同品种的种鸡的MG抗体阳性率高峰期均在11周龄左右,即鸡群的MG感染高峰期均在6周龄左右。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小香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品系鸡,为了解我国黔东南小香鸡禽白血病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集我国某地方品系鸡保种鸡场的黔东南小香鸡血清和蛋清,进行禽白血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该保种鸡场黔东南小香鸡群的ALV-J抗体阳性率为1.9%,ALV-A/B抗体阳性率为16.7%;蛋清ALV抗原阳性率为27.5%,并从中分离到一株外源性ALV。使用特异引物扩增gp85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毒株为A亚群ALV。该研究表明,黔东南小香鸡保种鸡群存在ALV的感染,流行株主要以ALV-A为主,必须实施严格的监控淘汰措施,推动我国地方品系鸡ALV的净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江西省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对江西省11个地市主要养鸡地区的24个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CIA)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60份血清样品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ELISA抗体总阳性率为80.65%,蛋鸡群、肉鸡群和地方鸡群CIAV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5%、84.03%和82.14%。说明目前江西省各地饲养的鸡群中CIAV感染相当普遍;各鸡场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最低的抗体阳性率只有5%,最高的阳性率达100%,肉鸡、蛋鸡、地方鸡CIAV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东地区规模化种鸡场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a HEV)的流行情况,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间,从广东地区7个规模化种鸡场(A~G)的祖代和父母代鸡群(25周龄以上)随机采集血清样本325份、新鲜死淘鸡的组织样本(肝脏和脾脏)134份。利用商品化的a HEV抗体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样本中的a HEV。结果显示:血清样本中a HEV抗体的个体阳性率为0.0~36.0%,组织样本中a HEV核酸个体阳性率为0.0~25.0%;基于a HEV的部分ORF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B、C、D场的a HEV属于基因3型a HEV,A场的a HEV在单独的进化分支上。结果表明,广东地区有部分种鸡场已有a HEV感染,需要加强对a HEV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祖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感染情况,研究采集18个省(市)未免疫CIAV疫苗的44个祖代种鸡场4 847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CIAV抗体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群间、空间、阳性场的抗体滴度,解析祖代鸡群CIAV感染状况。结果显示:祖代鸡群中CIAV感染较普遍,场阳性率为97.7%,个体阳性率为66.0%;不同生产用途、来源的种鸡群均有感染,且分布范围广泛;43个抗体阳性场中,有1个种鸡场抗体滴度高且变异系数小,42个种鸡场抗体滴度低或抗体滴度较高但离散程度大,有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结果表明,我国祖代鸡群中CIAV抗体阳性率较高,存在向父母代场垂直传播CIA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禽白血病(AL)净化效果,本试验于2019—2021年自云南省5个地区采集12种地方品种鸡的血清和血浆样本共3 321份,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率,分析云南省部分地方品种鸡ALV的感染情况;于2020—2022年对南涧乌骨鸡进行连续3个世代的AL净化并评估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2种地方品种鸡均存在ALV感染,ALV-J抗体群体平均阳性率为44.82%(765/1 707),ALV p27抗原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4.06%(227/1 614);在不同地方品种鸡群中,公鸡群体阳性率30.52%(405/1 327)高于母鸡群体阳性率29.44%(587/1 994),散养户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7.72%(325/681)高于种鸡场ALV-J抗体群体阳性率42.88%(440/1 026)。南涧乌骨鸡种鸡经过3个世代净化,与1世代ALV p27抗原阳性率[精液58.33%(658/1 128)、蛋清33.71%(360/1 068)、40周龄公鸡血浆22...  相似文献   

12.
正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是沙门氏杆菌。根据病原特点,它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疾病,即禽伤寒、地方流行性禽副伤寒和鸡白痢。近年来,鸡白痢沙门氏菌流行广泛,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模化肉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分6批从4栋鸡舍采集血清2400份,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检测,并对鸡场采取了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我省种鸡场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有效防控政策。笔者对黑龙江省5家种鸡场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禽流感病毒H5亚型100%;禽流感病毒H7亚型99%、禽流感病毒H9亚型100%;新城疫100%;感染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禽白血病A/B亚群个体阳性率0-42%,场阳性率为80%。禽白血病J亚群个体阳性率0-40%,场阳性率为80%;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个体阳性率为8-82%,场阳性率为100%;鸡白痢个体阳性率为0-68%,场阳性率为60%。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吉林省父母代种鸡场鸡白痢感染情况,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吉林省范围内A、B、C、D四个地区26个父母代种鸡场开展了鸡白痢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26个被调查的种鸡场均未开展过鸡白痢净化,仅A5、D1两场开展过鸡白痢检测。结果表明:390份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8份,个体真实流行率为2.56%(95%CI:0.99%~4.13%)。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流行现状,2017—2019年选取31个规模化鸡场抽检1340份鸡血清样品,采用鸡白痢抗体平板凝集试验,结合鸡场生物安全措施及净化情况,开展了鸡白痢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鸡白痢平均场群阳性率为83.87%,个体阳性率为13.43%;商品场(15.24%)鸡白痢个体阳性率最高,与父母代鸡场差异显著(P=0.044);育成期(18.77%)个体阳性率高于产蛋期(11.83%),差异显著(P=0.002);不同饮水来源、不同饲养方式的鸡白痢个体阳性率间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车辆人员进出场区时消毒、空舍消毒的鸡白痢个体阳性率较低,但不显著(P>0.05),消毒频率越高,阳性率越低;31个调查场点中,引种前开展疫病检测及采取鸡白痢净化控制措施的场点个体阳性率低于未开展净化的场点,差异极显著(P=0.001、<0.001);仅有32.26%(10/31)场点有意愿开展鸡白痢净化。结果表明:贵州省规模鸡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较为普遍,污染面较广;其感染受场点类型、生长阶段影响较大,而受饲养方式和饮水来源影响较小。结果提示:鸡场实施鸡白痢净化时,可以着重考虑场点类型和生长阶段这两个因素;合理设置场点地理位置、加强场点消毒和开展鸡白痢净化,可显著降低鸡白痢流行率,因此应加强宣传,提高规模化鸡场的鸡白痢防控及净化意识,主动开展鸡白痢净化工作,以控制鸡白痢流行。  相似文献   

16.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高发于雏禽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分布世界各地,最早于1899年由Rettger报道,1929年正式命名为"鸡白痢"并延用至今。主要危害鸡和火鸡,临床上以雏鸡拉白色糊状稀粪为主要特征。鸡白痢病原可感染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鸡群,以15日龄前鸡群多发,雏鸡死亡率可达100%,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褐羽鸡群和轻型鸡群易感性高,公鸡较母鸡抵抗力高。种鸡场感染后常造成垂直传播,蛋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流行情况,对河南省106个规模化鸡场进行了鸡白痢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场群阳性率为16.98%,个体阳性率为3.60%;豫西地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53.85%和7.47%;种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35.71%和4.90%,商品代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0.26%和2.98%,种鸡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高于商品代鸡场。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化鸡场鸡白痢流行情况较为严重,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场点流行情况并不一致,需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控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北京市种鸡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2021年从9个区27个种鸡场采集的2 660份血清和2 660份蛋液样品分别进行了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北京市种鸡场的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个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33.83%和1.54%,真实阳性率分别为34.53%(95%CI:32.72%~36.33%)和1.57%(95%CI:1.10%~2.05%);群体表观阳性率分别为81.48%和29.63%,真实阳性率分别为83.14%和30.23%。除第四季度未检出REV抗体阳性外,其他季度均检出这2种病原,其中第三季度ALV个体阳性率最高(4.86%),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季度REV个体阳性率最高(85.40%),不同季度间的REV个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祖代群和父母代群均检出REV抗体和ALV p27抗原阳性个体,且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北京市种鸡场REV和ALV分布广泛,感染较严重,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鸡群中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的抗体水平,本研究利用ELISA方法对2010-2013年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鸡血清样品进行了ARV抗体检测。在检测的17 058份鸡血清样品中共检出ARV抗体阳性血清156 80份,阳性率为92.83%,其中免疫鸡群的阳性率为98.50%,非免疫鸡群的阳性率为74.72%。除山东省和广东省外,其他各个省市的样本阳性率均在90%以上。商品肉鸡、肉种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的A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66%,98.48%,93.40%和95.53%。部分地方品种鸡群的ARV抗体水平也较高。结果表明,我国鸡群ARV感染情况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一定比例的免疫鸡群抗体过高、未免疫鸡群存在较高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理州鸡群沙门氏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对15份采自大理州的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型试验及多重PCR鉴定等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并通过药敏试验了解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结果表明:此次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菌株,其中4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2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同菌株间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