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内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以小脑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通过补充17β-雌二醇对ER、NGF和ChAT在小脑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R、NGF和ChAT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小脑皮质主要分布于蒲肯野氏细胞,而在小脑核中主要定位于小脑顶核、间位核和齿状核;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突起中,也存在于胞膜和胞核中。去卵巢大鼠小脑中3种阳性物质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总体呈显著降低趋势,在补充17β-雌二醇后,3种阳性物质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回升。本试验证实雌激素可促进小脑中NGF和ChAT的表达;另外ER、NGF和ChAT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三者在雌激素对小脑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同时表明雌激素可能既通过基因组机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在小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健康成年雌雄猕猴各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ER)在脾脏中的分布,观察猕猴脾脏中ER的表达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脾脏红髓区,脾小结相对较少,而动脉周围淋巴鞘、血管内皮、脾小粱等组织结构内仅有少量分布.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部分存在于胞浆和胞膜上.雌性猕猴脾脏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雄性,表达强度也较雄性强.这表明,ER参与雌激素对脾脏的免疫功能调控.ER阳性产物分布特点表明雌激素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经典基因组机制,同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而ER表达的明显性别差异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对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功能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ER免疫反应产物在幼龄公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时雌激素受体(ER)免疫反应产物在幼龄公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中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下丘脑中E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室旁核、室周核等9个核团,在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不等,阳性物质大多位于细胞质和胞核,阳性纤维散布于各阳性核团中;在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室管膜可见大量小而密集排列的深染的阳性神经元。神经垂体中可见大小不等、排列较均匀且染色较深的纤维,腺垂体中腺细胞呈强阳性着色。睾丸曲细精管中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支持细胞以及睾丸间质细胞中的ER阳性产物均为微弱表达。由此表明,幼龄公山羊雌激素除作用于性腺外,还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推测其参与了脑中生殖、内分泌、认知等多种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 SP法对山羊胎儿脊髓发育中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 Tr KA的表达及其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结果显示 ,山羊胎儿脊髓灰质中存在 NGF及其受体 Tr KA,于 6周龄胚就可检测到 ,随胚龄增加 ,其表达范围及免疫反应着色程度逐渐增强。 NGF主要分布于腹角和背角的神经细胞 ,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质和突起 ;Tr KA的分布主要以腹角及胶状质为主 ,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 ,后期胞质及突起也可见到阳性反应。在山羊胎儿脊髓白质中也可观察到 NGF及 Tr KA免疫阳性反应 ,其发育后期更为显著 ,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核、神经纤维的轴索及雪旺氏细胞。结果提示 ,NGF不仅对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起作用 ,而且还与腹角运动神经元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5.
旨在揭示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分布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集泌乳中期(分娩后3~4个月)和静止期(断乳后1个月)各5头健康牦牛的乳腺组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ERα和ERβ在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的分布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乳腺组织内的ERα和ERβ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多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少部分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静止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量分布于结缔组织中脂肪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少数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泌乳中期ERβ大多分布于乳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及脂肪细胞的细胞核中,但着色较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浅。静止期ERβ广泛分布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小叶间结缔组织内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也有表达,但较泌乳中期阳性细胞数少。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静止期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静止期与泌乳中期乳腺组织内E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不同发育期牦牛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牦牛乳腺发育及泌乳生物学中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雌激素β受体(ER-β)在不同年龄大鼠睾丸中的表达,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激素β受体在4,23,50周龄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周龄大鼠睾丸雌激素β受体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强阳性,主要分布在间质细胞和肌样细胞中;23周龄雌激素β受体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中等阳性,主要出现在少量的间质细胞和大量的肌样细胞中;50周龄大鼠睾丸仅见极少数区域个别的阳性间质细胞与肌样细胞,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弱阳性;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大鼠睾丸中的雌激素β受体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雌激素β受体(ER-β)在不同年龄大鼠睾丸中的表达,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激素β受体在4,23,50周龄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周龄大鼠睾丸雌激素β受体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强阳性,主要分布在间质细胞和肌样细胞中;23周龄雌激素β受体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中等阳性,主要出现在少量的间质细胞和大量的肌样细胞中;50周龄大鼠睾丸仅见极少数区域个别的阳性间质细胞与肌样细胞,免疫反应产物表现出弱阳性;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大鼠睾丸中的雌激素β受体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发情周期中奶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催产素(OT)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穹窿周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等少数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3脑室室周可见到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未见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的卵泡及间质未见OT免疫阳性反应,,在黄体组织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呈圆形、卵圆形,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呈长梭形,有相当数量的阳性细胞具有突起.连续切片HE染色对照观察显示,黄体中OT主要由大黄体细胞产生,但小黄体细胞也存在OT免疫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ERα和ERβ在泌乳期参与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的形态学依据,试验采集泌乳初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山羊的腺垂体,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ERα和ERβ在腺垂体的分布.结果表明,山羊腺垂体中ER两种亚型分布在腺垂体远侧部的嗜色细胞中;ERα阳性细胞数量随泌乳时间逐渐减少,泌乳初期和泌乳后期多呈胞质阳性,高峰期呈胞...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Ghrelin对大鼠下丘脑与垂体的调控规律,拟采用PV-9000两步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确定Ghrelin及其mRNA在大鼠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的定位.结果表明Ghrelin及其mRNA主要分布在下丘腩的弓状核、腹内侧核、正中隆起、室旁核等处的核团,各部分核团细胞着色程度深浅不一,腺垂体细胞中也有大量阳性细胞分布,但神经垂体则无阳性细胞分布.结果提示,Ghrelin及其mRNA在大鼠下丘脑、垂体中均有分布,揭示Ghrelin可能对大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营养应激对大鼠胃和小肠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本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标准营养、高营养和低营养条件下健康雄性SD大鼠胃和小肠内ERα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ERα阳性细胞在大鼠的胃和小肠内均有分布,以胃的黏膜固有层胃底腺区和小肠的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分布为主.低营养组ER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低营养恢复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小肠中ERα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营养组恢复到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中ERα表达量极显著减少(P<0.01),回肠无明显变化.表明ERα参与食物应激反应中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和免疫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免疫组化和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对Orexin B在1月龄健康苏钟猪和和性成熟青年母猪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分布定位及其在HPG轴各级水平的直接分子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Orexin B在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均有分布。在下丘脑的分布比较广泛,其中以穹隆周区、外侧区、背内侧核和后区的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最为密集,而下丘脑前区、视前区和视交叉上核的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少。在垂体Orexin B主要分布在腺垂体的远侧部和中间部的内分泌细胞内。在性腺器官,Orexin B主要分布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以及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睾丸、附睾间质细胞内;用不同剂量的Orexin B处理体外培养的下丘脑脑片、腺垂体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其中1000nmol·L-1剂量组Orexin B能极显著的刺激GnRH的释放(P0.01),100和1000nmol·L-1剂量组能显著(P0.05)刺激LH和E2的释放。结果表明Orexin B在HPG轴各级水平直接参与猪生殖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研究催产素受体(OTR)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中是否存在及其分布特点,为催产素(OT)是否对CB起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性山羊的CB进行O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B中OTR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CB的实质细胞群和间质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OTR阳性反应产物存在。OTR强阳性产物分布在Ⅰ型细胞、Ⅱ型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在Ⅰ型细胞的细胞核呈弱阳性表达,在Ⅱ型细胞的细胞核呈强阳性表达。在间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中有中等阳性反应产物存在,并且实质细胞群和间质组织的OTR相对表达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OTR主要分布于CB的实质细胞群中,CB具备接受OT调控的条件。因此,催产素可以通过激活CB中的OTR来影响CB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是否具有接受雌激素作用的条件,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CB中ERα、ERβ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雌性山羊CB中ERα与ERβ的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广泛,在球细胞、支持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结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产物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球细胞。以上结果表明CB的球细胞是雌激素作用的主要靶点,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作用于分布在CB球细胞上的ER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产生神经途径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NO是一种性质活泼作用广泛的生物信息分子 ,参与了神经 内分泌 免疫的多种调控。本试验对体成熟SD大鼠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 ,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大鼠血清、下丘脑、垂体NO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 ,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豆黄酮 (1 0 0 ,50 ,0ng/kg)对雄性大鼠血清、下丘脑、垂体NO分泌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各处理组中NO的血清含量极显著高于下丘脑、垂体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然霉变饲粮中镰刀菌毒素对断奶小母猪阴户、生殖器官指数、子宫雌激素受体(ERs)分布和表达影响。选用35日龄平均体重(8.45±0.94)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小母猪4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镰刀菌毒素的饲粮[玉米赤霉烯酮(ZEN)0.90 mg/kg;呕吐毒素(DON)1.43 mg/kg;烟曲霉毒素(FUM)5.85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试验组35 d仔猪的阴户长、宽和面积及断奶母猪生殖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受体α(ERα)免疫阳性物质主要见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子宫肌层细胞的细胞质;雌激素受体β(ERβ)免疫阳性物质主要见于内膜的动脉管壁平滑肌和肌层平滑肌细胞的胞质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ERα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且腺泡数量明显增多;而ERβ在试验组仔猪子宫肌层平滑肌和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试验组断奶母猪子宫中ERα和ER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镰刀菌毒素能够对断奶小母猪生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ERs基因的转录来调控ERs在子宫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而改变生殖器官的发育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发情周期中奶山羊下丘脑—全体—卵巢轴催产素(OT)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穿窿周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等少数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3脑室室周可见到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在全体前叶未见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例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的卵泡及间质未见OT免疫阳性反应,在黄体组织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呈圆形、卵圆形,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呈长梭形,有相当数量的阳性细胞具有突起。连续切片HE染色对照观察显示,黄体中OT主要由大黄体细胞产生,但小黄体细胞也存在OT免疫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济宁青山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平均光密度和mRNA分子水平的表达规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ERα和PR在济宁青山羊乳腺内的分布;以GAPDH为内参基因,qRT-PCR方法检测ERα和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ERα和PR阳性染色主要见于乳腺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腺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偶见胞浆阳性着色,180日龄在腺泡上皮细胞亦可见PR阳性表达;ERα和PR平均光密度自出生~性成熟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性成熟期显著高于出生当天和初情期(P<0.05),但与180日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qRT-PCR结果显示,ERα mRNA的表达量自出生~性成熟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性成熟期最高,极显著高于出生当天和初情期(P<0.01),180日龄略有下降.PR mRNA表达量自出生当天~性成熟期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80日龄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的3组(P<0.01).济宁青山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ERα对腺管伸长和上皮分化以及PR对腺管分支和腺泡发育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属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文章综述大豆异黄酮的免疫促进作用、调节胆固醇代谢与抗氧化作用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是主要存在于豆科牧草和大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有雌激素样活性(约为17β-E2的10-3~10-5),对抗癌、抗氧化,改善心血管机能等有良好的作用。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泌乳和产蛋的效应,视使用剂量、持续时间和动物所处的生理状态,而呈现正负双向作用。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本文涉及芒柄花素、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可与机体的E2受体竞争性结合,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生殖、泌乳和产蛋机能,并在生长轴、甲状腺轴等参与下,促使相关代谢激素参与其营养过程。异黄酮植物雌激素作为生理调节剂,在饲料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必须谨慎,应通过进一步的生产试验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