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生长良好的第24~43代MA104传代细胞接种兔轮状病毒(LaRV),待出现90%以上细胞脱落时收获病毒液.制作纯化抗原。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制备检测LaRV抗体的快速诊断膜,进行Dot-ELISA试验,检查10只人工感染兔血清.于感染后第10天出现阳性反应,21天全部阳转。应用该方法做了LaRV阳性血清阻断试验、其它病的兔血清排除试验,对38只健康兔血清的检查均为阴性。利用Dot-ELISA对1316份兔血清的检查中.群养兔阳性率83.59%,散养兔为27.5%。试验结果证明本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适于现地LaRV免疫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从哈尔宾自然腹泻幼兔的粪样中,成功地分离出一株兔轮状病毒(LaRV,N5),经(MA104)细胞适应继代24代,24代细胞培养养蚀病斑滴度为10^9PFu/ml蚀斑试验培养瓶在37℃培养5天,形成直径为1~5mm的圆形蚀斑。  相似文献   

3.
某商业兔场已4年未发生兔病毒性出血症(RHD),在对238只兔的RHDV抗体普查中发现兔血清转化现象,且其原因是由一株与RHDV抗原性相关、但无致病性的嵌杯病毒所致。31日龄断奶仔兔的阳性率为33.3%,断奶后5~7天、13~14天、19~20天、32~33天的阳性率分别为27.6%、56.1%、90.3%、100%。种兔血清全为阳性。种兔和刚奶仔兔的RHDV抗体主要是IgG。然而,在断奶后13~14天却主要是IgM和IgA。大龄育肥兔IgM和IgA减少,IgG增多。血清转化时未出现RHD特异症状。由此可知,肉兔在断奶后不久就感染了这种非致病性病毒。  相似文献   

4.
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免疫程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空怀母猪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500个兔感染量,以PPA-ELISA监测其血清抗体。结果,ELISA效价OD值保护率6~7个月为100%,8个月为77.5%,表明1500个兔感染量免疫母猪,一年应免疫接种2次,才能避免非免空隙,保持坚强免疫力。给怀孕母猪免疫,所产亲代仔猪的母源抗体消失很快,ELISA效价OD值保护率,10日龄为96.5%,20日龄为71.6%,30日龄为40%,40日龄为12.5%。给30日龄仔猪免疫接种1500个兔感染量,以PPA-ELISA检测其免疫后6、7、8、9、10个月的血清抗体,结果其ELISA效价OD值保护率6~9个月均为100%,10个月为94%;攻HCV强毒,6~10个月均100%保护。综上试验证明,仔猪30日龄、母猪空怀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500个兔感染量,是最佳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应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兔出血症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建立的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兔疫吸附试验(McAb-ELISA),检测了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DV)DJRK细胞毒、肝毒的兔以及自然感染RHDV的兔的组织样品。结果表明,感染死亡兔的肝、脾、肾、骨髓样品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100%,淋巴结和肌肉的检出率分别为97.5%和79.5%。McAb-ELISA能检出肌肉中血凝试验不能检出的RHDV抗原。此外,还用McAb-ELISA检测了肝毒人工感染兔血中RHDV的动态,并对10份兔出血症脏器灭活苗的效价作了滴定。  相似文献   

6.
用兔大肠杆菌(RC891124)制备包抗原,建立了检测兔抗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的Dot-ELISA方法,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5,待检务清最佳释度为1:10,酶标记山羊抗兔IgG最佳稀释度为1:4000。对30只大肠杆菌菌苗免疫兔进行检测,免疫后8天血清抗体即全部阳转,敏感性为100%,分别对23只兔轮状病毒,20只病毒性出血症,22只巴氏杆菌,7天波氏杆菌,18只链球菌,21只葡萄球菌感染兔进行血清检  相似文献   

7.
兔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徐玉崔尚金刘焕奇毕可东(山东莱阳农学院动物科学系,莱阳265200)兔轮状病毒(LaRV)是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成员,是引起幼兔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未曾感染过LaRV的兔群中有较高的致死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8.
用兔大肠杆菌(RC891124)制备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兔抗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的Dot-ELISA方法,抗原最佳稀释度为1∶5,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酶标记山羊抗兔IgG最佳稀释度为1∶4000。对30只大肠杆菌菌苗免疫兔进行检测,免疫后8天血清抗体即全部阳转,敏感性为100%。分别对23只兔轮状病毒、20只病毒性出血症、22只巴氏杆菌、7只波氏杆菌、18只链球菌、21只葡萄球菌感染兔进行血清检测,大多数均呈阴性反应,其特异性为93.7%;20只健康兔血清,均为阴性。对现地采集的452份兔血清进行检测,污染率平均为48.2%。试验证明,本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适用于现地检疫。  相似文献   

9.
ELISA检测兔巴氏杆菌病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EDTA处理和超声波裂解法提取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多糖和外膜蛋白抗原,包被酶标板,用HRP-SPA代替酶标抗体,建立了检测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抗体的间接法ELISA。试验确定抗原的包被浓度为6.05μg/ml,HRP-SPA的适宜稀释度为110000,血清ELISA滴度在1400以上判为阳性。测定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免疫兔血清10份,均呈阳性,抗体滴度在11280~140960范围内呈正态分布;血清几何平均效价为15120。重复4次测定10份阳性血清,其OD值之标准差(SD)<0.10,变异系数(CV)<10.0%。本法与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相比,敏感度提高约1575倍。ELISA不仅敏感、特异、快速、简便,而且经济、易于重复,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  相似文献   

11.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AIV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应用该IFA方法对我国辽宁、山东、黑龙江省部分鸡群进行REV抗体检测,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感染兔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旋毛虫肌幼虫干燥冷浸可溶性抗原与聚醛化聚苯乙烯(PAPS)载体微球共价交联制成快诊试剂,对旋毛虫感染兔血清进行检测,初步探明其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实验显示,以16000条肌幼虫/只经口饲喂感染10只兔,于第7天可检出抗体,并分别于感染后第45 ̄49天先后达到抗体最高水平,然后维持一段时间(20 ̄30天左右),以后逐渐缓缓下降。此结果与旋毛虫肌幼虫感染宿主后的生活周期相吻合。肌幼虫在肠道内发育为  相似文献   

13.
用单抗2B4包被ELISA微孔反应板,将处理后的粪样和酶标兔抗LaRVIgG同时加入包被孔内孵育,置微型振荡器上振摇,建立了检测粪样中兔轮状病毒(LaRV)抗原的单抗-ELISA一步法快速诊断技术,与常规ELSIA、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荧光抗体等作了实验室和临床应用比较,结果证明单抗-ELISA一步法敏感、特异、快速、简便、适于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兔体内感染后期抗原变异的情况及较同一克隆不同变异体锥虫在兔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单虫克隆ShTat1.2感染兔,在兔体30天中每隔3天及感染后51、54、57天(兔58天死亡)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3个克隆锥虫群体,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ABC酶标记试验鉴定为10个抗原性互不相同的抗原变异体(Variable Antigen Type,VAT),其中早期(感染锥虫3  相似文献   

15.
用MA-104细胞培养,结合电镜和RNA电泳检查,自幼兔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出一株致细胞病变的兔轮状病毒AD7.4株,该株传至第4代时,于36小时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传至第7代时,于24小时CPE达75%,以上,且病毒滴度为10^5.0TCID50/0.1ml。  相似文献   

16.
5只HVT免疫鸡,实验感染MDV后的第1~10周期间,分别采用初次细胞分离培养物上清中的自由病毒粒子鉴定,dot-blotDNA杂交和常规AGP试验等方法,对并发感染鸡羽毛根进行了病毒及病毒抗原的动态检测与比较。结果显示,在上述羽毛根中可同时存在HVT粒子和MDVDNA。HVT可分离时间为MDV攻毒后1~7周;MDVDNA最早检出时间为MDV攻毒后的第18~22天,并达到其持续性(22~70d)的检出率最高峰(100%);而AGP法对此期间鸡只羽毛根MDV抗原的最早检出时间在第22天,且检出率很低。因此,羽毛病毒抗原AGP检测法,对免疫鸡只或鸡群MDV感染的诊断仍然是特异的,但较单纯感染的检测,其检出率更低,因而更难以反映出免疫鸡群中MDV感染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以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免疫BALB/C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分泌抗RHDV单抗杂交瘤细胞17株,其中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单抗的ELISA效价为1:409600,1:4096;5株单抗具有血凝抑制活性。兔抗RHDV高兔血清对17株McAb的ELISA抑株为IgG2b。各株McAb与欧洲棕色兔病病毒无抗原交叉反应,也无沉淀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弗里昂113抽提结合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法从人工感染兔出血症(RHD)病兔肚脏组织中纯化RHD病毒,经SDS-PAGE分析,RHDV由一种结构蛋白构成,分子量为60KD,称为VP60。应用抗RHDV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表明,VP60可发生蛋白降解,其产物有38KD、28KD和26KD几种多肽成分.  相似文献   

19.
兔出血症病毒结构蛋白及其降解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弗里昂113抽提结合庶糖梯度密度离心法从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兔肚脏组织中纯化RHD病毒,经SDS-PAGE分析,RHDV由一种结构蛋白构成,分子量为60KD,称为VP60。应用抗RHDV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表明,VP60可发生蛋白降解,其产物有38KD、28KD和26KD几种多肽成分。  相似文献   

20.
用狄高辛标记DNA探针从人工感染鸡脏器检出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检出结果表明,人工感染GA强毒第三天就可从5只鸡中的三只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检出Ⅰ型MDV,第25天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Ⅰ型MDV。同时从感染第10天就可从羽囊检出Ⅰ型MDV,到第15天羽囊检出阳性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