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1975年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stein发明了杂交瘤技术。他们成功地将骨髓瘤细胞和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这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稳定、有致瘤性、能产生抗体,其分泌的抗体是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故称之为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自从鼠源单抗之后,  相似文献   

2.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SP2/0骨髓瘤细胞与经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三次免疫后的BALB/C的小白鼠的脾细胞,在融合剂PEG(MW4000)的作用下,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融合率可达96%,将杂交瘤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其阳性率可达80%,将阳性杂交瘤细胞进一步克隆化,进行抗体检测,阳性率可达99%,单克隆产生的抗体经大量生产后,为以后的抗原血清型鉴定,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与抗血清(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主要区别是单克隆抗体为单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均一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所以单克隆单体是B细胞克隆的标志,是一种独特型的抗体。它的特异性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高特异性、高纯度、均质性好、亲和力不变、重复性好、效价高、成本低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但是制备单克隆抗体不能用化学分离的方法从多克隆抗体中分离得到,而是用分离生产抗体的B细胞克隆的方法得到它。Kohler和Milstein在1975年建立了体外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利用该技术他们获得了第一株能分泌抗羊红血球单抗的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进行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对杂交瘤一长孔上清液进行检测,筛阳性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5.
抗兔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兔轮状病毒免疫的BALB/c系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成功率为22%。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斑点酶联免疫筛选杂交瘤细胞,阳性率为29%左右。对其中6株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了亚克隆,获得高产亚克隆杂交瘤细胞,用BALB/c小鼠生产了腹水,鉴定后选取2株强阳性高效价的杂交瘤细胞,以ELISA阻断试验检验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以直接ELISA测其敏感性,用琼脂双扩散试验鉴定类和亚类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单克隆抗体,本实验以重组PEDV-N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经过3~5次亚克隆与筛选,获得了4株分泌抗PEDV Mc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4A7、6C1、5E10和6F7。4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cAb均为IgM,其轻链均为κ链。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4株单抗均与N蛋白及PEDV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复苏冻存的4株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培养30代,4株杂交瘤细胞能够持续稳定分泌抗体,细胞上清的ELISA抗体效价均在1∶800以上。4株细胞诱生的小鼠腹水抗体效价为1∶10~5~1∶10~6。将单克隆抗体(4A7)用于免疫组化试验和IPMA时,其能够特异地识别PEDV人工感染猪小肠组织和Vero细胞内的病毒。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PEDV抗原检测以及体内病毒的组织定位分析,并可为进一步研发PEDV抗原或抗体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提取纯化的抗IBDV IgG免疫Balb/c小鼠,其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应用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2次,获得了2株(2B6株、5F4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高效价的含抗IBDV独型抗体腹水。  相似文献   

8.
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与NSn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1株能稳定分泌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Pg。经鉴定,该单抗为IgG1亚类,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目为99条,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的ELISA效价分别为1:256和1:20480。经Western-blot鉴定为针对N蛋白的单抗。6Pn株单克隆抗体与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连续培养20代后能稳定分泌抗体。此单克隆抗体的获得为PRRSV的研究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南畜牧兽医》2003,(5):20-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它侵害机体的免疫器官,使免疫接种失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治疗此病尚无很好的方法。该项目通过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方面的研究、细胞反应器的改进、单抗高效表达到单抗治疗制剂的扩大应用研究等,所获制品在临床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将为产品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分泌抗IBD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的代谢调控研究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
分泌抗肝片吸虫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纯化的肝片吸虫可溶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细胞融合,经ELISA筛选和3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3株分泌抗肝片吸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均属IgG1亚类,上述杂交瘤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和连续传代培养,证实其分泌抗体的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1.
将抗原注入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特异性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分离出单个杂交瘤细胞,将其扩大培养,最终分离纯化抗体。筛选出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具有骨髓瘤细胞和特异性B细胞的双重特性,既能持续繁殖,又能分泌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便于制备、理化性质均一、生物活性单一、特异性强、易于标准化等优点。使用单克隆抗体,能提高免疫学检测和临床治疗的特异性和精确性,对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1单克隆抗体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特性使其能…  相似文献   

12.
旨在制备猪RNA聚合酶Ⅱ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方法预测免疫原,将其化学合成后免疫5只4~8周龄Bal b/c雌性小鼠,对免疫后呈现阳性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试验,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并获得能稳定分泌抗RNA PolⅡ的杂交瘤细胞。鉴定结果显示,RNA PolⅡ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为IgG 2A型,轻链为Kappa型。利用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了8株稳定分泌RNA PolⅡ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将其初步应用到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seq)技术,并与商业化抗体的富集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富集性更强。本研究获得的猪RNA PolⅡ单克隆抗体可为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用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华毒株弱毒H-155代感染iBRS2传代细胞,通过冻融、PEG6000沉淀、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制备的TGE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的免疫鼠的脾细胞,在50%PEG4000作用下,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产生杂交瘤,用ELISA间接法对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液进行检测,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克隆,获得了2株分泌抗TGEV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特异性、中和反应性等特性作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4.
以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免疫BALB/C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分泌抗RHDV单抗杂交瘤细胞17株,其中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单抗的ELISA效价为1:409600,1:4096;5株单抗具有血凝抑制活性。兔抗RHDV高兔血清对17株McAb的ELISA抑株为IgG2b。各株McAb与欧洲棕色兔病病毒无抗原交叉反应,也无沉淀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用赭曲霉素A(OA)-BSA合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克隆和ELISA法筛选,建立三株泌抗OA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3C12,1D12和2G7)。用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28^×(3C12)和64^×(1D12和2G7)腹水抗体效价为10^-7(3C12,1D12)和10^-6(2G7)。三株单抗(McAb)均属IgG类,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16.
制备并鉴定抗玉米赤霉烯酮(ZEN)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研制检测谷物中ZEN的ELISA检测试剂盒。将ZEN肟化成ZEN-6-CMO,ZEN-6-CMO在DCC与NHS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合成完全抗原。以ZEN-6-CMO-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筛选并建立分泌抗ZEN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单抗效价及特异性。在ZEN单克隆抗体(Z9C3)的基础上,用间接竞争ELISA研究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ZEN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Z9C3和Z7E6),该细胞株所分泌的单隆抗体Ig亚类均为IgG1,ELISA检测结果表明:抗ZEN抗体可与ZEN发生特异性反应,IC50为3ng/mL和1.3ng/mL,该抗体与玉米赤霉醇(ZEL)的交叉反应分别为15.9%和9.8%。试剂盒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5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50ng/mL;对玉米和小麦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是92.5%和91.7%,变异系数分别是8.5%和10.5%。  相似文献   

17.
1975年有关专家首次报道,用仙苔病毒使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保存了分泌抗羊红细胞抗体的能力,而且又具有永生的特性,这一研究开启了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历史最新篇章.在随后10年中B细胞杂交瘤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针对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应用中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B细胞杂交瘤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原理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eAb),简称单抗。是指单个B淋巴细胞的纯系所产生的抗体。 1975年Kohlet和Milstein首次报道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生产MeA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是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它既有分泌特  相似文献   

19.
抗新城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蔗糖反透析浓缩及Sephadex G-200层析纯化F48E8和LaSota新城疫病毒(NDV),取纯化的病毒液免疫接种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经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苷(HAT)培养基选择,间接ELISA检测,有限稀释法克隆,筛选出了3株杂交瘤细胞,依次命名为1D4、1D5、16G12。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0~100,并能稳定传代,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重链属于IgG1,轻链属于κ链;ELISA检测时仅与NDV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他常见禽类病毒抗原不出现交叉反应,应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对NDV分离株进行了分群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RPMI1640培养基对抗牛布鲁氏菌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F9)进行培养,并对其生长代谢进行测定。该细胞不论接种1.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