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夏季气温高,相对湿度大,特别是梅雨季节,给颗粒饲料的霉菌生长繁殖提供了环境条件,致使颗粒饲料霉变,产生霉毒素,饲喂畜禽后产生中毒,如饲料中含大于1ppm的黄曲霉毒素,可致使畜禽中毒死亡,给畜禽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颗粒饲料霉变,减少畜禽中毒的发生,在生产、贮藏颗粒饲料时,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生产颗粒饲料品种繁多,组分复杂,其饲料原料水分含量不一,水分含量高低又与饲料产品营养价值和贮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原料水分低,饲料产品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4,(11):30
正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蒸汽管道热损失小,蒸汽饱和度高且吸附水含量低,原料本身温度高等因素均不利于颗粒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水及吸纳水分。所以,在炎热干燥的季节,颗粒饲料成品的水分一般都在9%~11%左右,低于国家标准。颗粒饲料成品水分低,使饲料生产的投入产出率偏低,给饲料厂家造成了一定的效益损失。颗粒饲料成品水分低还会导致淀粉糊化度降低,饲料的适口性下降、粉末增加,从而降低动物的采食量、增加饲料的浪费,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报酬。因此,一些厂家在夏季采取一些措施给颗粒饲料增加水分。  相似文献   

3.
1 夏季饲料水分调控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蒸汽管道热损失小,蒸汽饱和度高且吸附水含量低;原料本身温度高等因素均不利于颗粒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水及吸纳水分。所以,在炎热干燥的季节,颗粒饲料成品的水分一般都在9%~11%左右,低于国家(企业)标准。颗粒饲料成品水分低,使饲料生产的投入产出率偏低,给饲料厂家造成了一定的效益损失。颗粒饲料成品水分低还会导致淀粉糊化度降低,饲料的适口性下降、粉末增加,从而降低动物的采食量、增加饲料的浪费,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报酬。因此,一些厂家在夏季采取一些措施给颗粒饲料增加水分。  相似文献   

4.
杨平 《江西饲料》2000,(2):13-14
随着颗粒饲料生产的迅速发展 ,其良好的饲喂效果也普遍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接受 ,因此成品颗粒料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所以颗粒料的生产品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饲料加工工艺中 ,颗粒饲料含水分这一质量指标 ,是确保颗粒料安全贮存的关键。为保证颗粒料品质达到质量指标 ,除选好适用的冷却器以外 ,还有其它诸多因素会影响颗粒饲料的水分。其中主要因素是原料的水分控制与制粒过程中的蒸汽质量的控制。笔者通过多年观察生产实践 ,就此浅谈以下几点意见 ,仅供颗粒饲料生产厂家参考。1原料水分的控制目前 ,在颗粒饲料加工工艺中 ,成品颗粒料…  相似文献   

5.
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牧草类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商品化水平,以玉米(Zea mays)秸秆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为原料(按照质量比1∶1),研究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最优生产工艺。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7个总水分含量,分别为8%、10%、13%、16%、19%、22%和25%。通过测定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成型率筛选出较适宜的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提高,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成型率呈下降趋势,总水分含量为8%的成型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然后采用L9(34)设计正交试验,以总水分含量(8%、10%和13%)、原料粉碎粒度(4、6和8 mm)和模孔直径(6、7和9 mm)为影响因素,以成型率、硬度和密度为检测指标,筛选出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的最优生产工艺参数。影响复合秸秆颗粒饲料质量的主次因素为模孔直径>原料粉碎粒度>水分含量;复合秸秆颗粒饲料生产工艺的最优组合为模孔直径7 mm,粉碎粒度8 mm,总水分含量8%。  相似文献   

6.
硬颗粒饲料生产过程中水分含量难以稳定控制是困扰饲料行业多年的难题。文章综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粉碎、调质、制粒和冷却等工艺对硬颗粒饲料产品水分含量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饲料生产过程中水分在线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产硬颗粒饲料过程的水分调控涉及混合机处水分调控、调质过程水分调控、颗粒冷却过程水分调控,对于颗粒饲料的质量、动物的消化利用率、颗粒饲料生产效率和能耗等都有重要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就如何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技术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人员进行这类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棉花秸秆为主原料制作颗粒饲料,研究水分及玉米粉添加量对颗粒饲料的物理特性、营养成分、棉酚脱毒率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调整为20%时,颗粒饲料成型率最高,达到97%以上;颗粒饲料的容重1.426 g/cm3,是混合原料的8~9倍.随着玉米粉添加比例的增加,颗粒的容重增加,粉化率降低,温水中分散速度加快,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提高.颗粒化棉花秸秆的棉酚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脱毒率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颗粒饲料在粉碎过程、混合过程、调质过程、制粒过程和冷却过程中影响颗粒饲料水分含量的因素;颗粒饲料水分测量控制的方法:反馈型控制和前馈控制。介绍了颗粒饲料合理的水分含量、调质、水分添加系统以及实时在线水分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是一项重要的质检指标,直接影响到颗粒饲料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颗粒饲料水分含量超过合理标准就会引起饲料发霉变质,加大保存难度;水分含量低于合理标准,则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饲料加工过程中,适宜的水分含量则有利于制粒和降低加工成本,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和生产  相似文献   

11.
颗粒饲料中水分含量是一项重要的质检指标,直接影响颗粒饲料的品质和经济效益.水分含量超过合理标准,颗粒饲料易发霉变质,加大保存难度,还会使营养成分比例减少;水分含量低于合理标准,会影响饲料适口性并产生重量损失,效益会相应降低.因此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有利于制粒,降低加工成本,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颗粒饲料生产中水分损失的主要环节、水分损失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列举了饲料生产过程中补充水分的效果,评价了当前流行的控制水分损失的各种措施,并提出控制水分损失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制粒作业水分控制指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制粒作业水分控制的目的11优化蒸汽湿热处理条件,以提高颗粒饲料质量,降低加工成本,并减少环模/滚轮损耗。在蒸汽湿热处理前混合物料水分较低时,给粉料添加少量水分有利于蒸汽处理中的热传导而提高处理后物料的温度,从而降低电力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并改进颗粒饲料质量。12现场监控进厂原料水分、搅拌机粉料水分和最终产品水分,可以给用户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并可在科学基础上确定饲料厂的重量损耗。2水分控制基本模型图1为所推荐的水分控制方案的基本模型。以下所述是这个方案的指南,可用于大多数制粒饲料(高尿素饲料除外)。21…  相似文献   

14.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以颗粒饲料耐久力(PDI)作为衡量颗粒饲料质量的指标,通过精确地控制粉料的水分含量,可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及均一性。谷物及其它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对饲料加工设备的使用及饲料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在饲料粉碎过程中实现饲料原料水分的在线监测及控制仍不普遍。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评估了精确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对颗粒饲料的质量及制粒机使用的影响。该研究小组所用加工设备为SproutWaldonModelB-37混合机,该机有双皮带,轴转速为34r/min,生产能力453.6kg;CPMMasterModelHD系列1000型制粒…  相似文献   

15.
赵晓芳 《广东饲料》2008,(11):31-32
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到颗粒饲料的品质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水分含量如果超过规定的标准,颗粒饲料容易发霉变质,不利于保存,还会使营养成分的含量相对减少,降低了饲料的能量;水分含量太低,导致制粒困难、淀粉糊化度低、颗粒质量降低,饲料适口性下降,生产车间和养殖场粉尘加大,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和环模压缩比五个因素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通常鱼用饲料的粉碎粒度过40目(0.425mm)≥95%、调质温度控制在85℃以上、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后熟化时间为10~15min,环模压缩比在15左右为宜;②河蟹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min、环模压缩比在18~20为宜;③对虾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min、环模压缩比在18~22为宜。  相似文献   

17.
颗粒饲料加工水分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规水分控制技术的分析,介绍了低水分饲料的水分添加技术和水分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有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及均一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究粗脂肪水平和不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硬度的影响。在粗脂肪水平分别为3.37%、4.0%和4.65%时,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进行制粒为9种饲料,测定制粒后不同风干时间颗粒饲料的硬度、颗粒耐久性指数(PDI)等加工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对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当调质温度为60℃,当粗脂肪含量由3.37%提高到4.65%时,颗粒饲料硬度降低了30.6%(P0.05);而当粗脂肪含量为3.37%,调质温度从60℃升高到80℃,颗粒饲料硬度升高了138.5%(P0.05);与粉料相比,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分别显著增加了67.9%、88.1%和130.5%(P0.05);随着颗粒饲料风干时间的延长,饲料水分降低,颗粒硬度却随之增加(P0.05);PDI与颗粒硬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2=0.954,P0.05)。综上可知,颗粒饲料的粗脂肪含量、调质温度和水分含量均会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提高调质温度,降低饲料中粗脂肪或水分含量,进而提高颗粒饲料的硬度。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饲料养殖模式中,母羊生产性能低下,发病率高,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母羊颗粒饲料被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母羊颗粒饲料的原料来源、配制技术、配制比例,颗粒饲料在母羊生产中的作用:为母羊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降低母羊疾病的发病率,以期为母羊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颗粒饲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配方中原料组成及其性质、加工过程及生产设备等系列因素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