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动物营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与环保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卫生学、生理生化学、免疫学、动物微生态学、市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的交叉,越来越多的分支综合学科发展起来,主要包括动物营养免疫学、动物微生态营养学、生态营养学、饲料安全与经济营养学以及动物分子营养学等分支学科。这里主要对营养免疫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鱼回)、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3.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学术著作的问世后近8年来系统动物营养学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微观营养学理论、饲料-营养学组学理论、动物多层次营养平衡理论、营养组学型饲料产品理论和技术及日粮营养诊断技术等5个方面,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鱼类营养与饲料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奇友 《饲料工业》2006,27(6):21-2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了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1研究现状1.1鱼类营养的科技成就我国从“六五”至“八五”期间,相继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和鱼饲料…  相似文献   

5.
<正>纵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巨大的增长,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超过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1.81亿吨,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7950万吨、2775万吨和3825万吨。这不禁让人想到支撑其快速发展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营养学自18世纪启蒙经过长期发展,到现阶段进入了由传统动物营养学向现代动物营养学的转型阶段,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动物营养与多学科交叉渗透向广度发展,衍生出许多交叉分支学科,如营养与免疫、饲料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6.
《动物营养学报》是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主办的《中国动物营养学报》的基础上于1994年6月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专业性刊物(CN15-1176/S,ISSN 1006-267X)。本刊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发展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繁荣我国畜牧生产和饲料工业为宗旨,重点刊载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和专题综述:1.有关家畜、家禽、特产动物、宠物、水生动物等的营养需要及生理、生化方面的最新科学研究报告;2.与动物营养学有关的饲养技术、环境卫生及动物行为学方面的最新科学研究报告;3.与动物营养有关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原料、添加剂、加工、信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报告;4.与动物营养学有关的方法学、软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报告;5.有关当代国内外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文献综述或评论:6.国内外有关动物营养学方面学术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饲料配方是饲料生产的核心,饲料配方的制作应是所有动物营养学知识的综合,并结合所要达到的目标、饲养管理条件、加工技术条件、原料、安全性和地区条件等才能达到最低成本和最好饲养效益的目的。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饲养及动物营养学等知识的不断普及,很多中小型饲料厂的产品由以前的混合料发展成为营养平衡的配合料;但在配方制作中仍存在一些认识的偏差。一、饲料标准问题饲养标准确切地说就是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是设计饲料配方的首要依据;以饲养标准设计饲料配方可避免盲目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饲料的作用和降低…  相似文献   

8.
畜禽饲料配方设计的注意要点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是畜禽生命和生产活动的基础。在养殖成本中占60%-70%,动物营养研究证明,单一养分不可能满足畜禽营养,必须将多种原料(一般为10种左右)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后才能尽可能满足需要,完成上述活动的核心是饲料配方,配方设计制作的基础是动物营养学知识水平、饲养管理条件、饲料条件、区域条件、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及安全卫生等条件,只有营养最佳,价格最优的饲料配方才能获得理想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9.
动物营养学的进步推动和支撑了饲料工业的发展。但传统动物营养学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养分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仍然是黑匣子,解开这些黑匣子是未来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方向。只有动物营养学在理论上取得新的突破,饲料工业才能实现技术创新。文章总结了传统动物营养学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分析了未来发展的五个领域,强调以营养要素及其结构、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宿主代谢三个层面的互作为核心的系统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项饲料科技创新内容。文章提出了几个新概念,如营养源、营养结构、抗病营养、功能饲料,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何京 《北方牧业》2006,(12):26-26
<正> 饲料配方是饲料生产的核心,一个好的配方是饲料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因此,饲料配方研制人员就必须以动物营养学知识为基础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所要达到的目标、饲养管理条件、加工技术条件、原料、安全性和地区条件等以达到最低成本和最好饲养效益为目的。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饲养及动物营养学等知识的不断普及,很多中小型饲料厂的产品由混合料发展成为营养平衡的配合饲料,但在配方设计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动物营养系统调控理论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系统工程理论的兴起及其向各学科各行业的渗透,已在一些领域和学科中取得了重大技术和经济突破。近年来,根据系统工程而兴起的动物营养调控系统理论和技术研究,已成为当代国际动物营养学与饲养学的主旋律。以营养系统调控理论为指导,开拓饲料工业科研、教学、生产的新领域,新途径,必将促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和饲料工业更上一层楼。一、动物营养系统整体调控的理论基础系统整体营养调控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将传统营养学以动物机体(实体)为研究中心,提高到以营养系统为中心,并以饲粮(日粮)和饲养程序(方式)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新水…  相似文献   

12.
陈欢  蒙莉 《中国饲料》2021,1(2):149-149
课程思政就是要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及教改各环节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各专业拥有扎实专业功底、高尚道德品行与良好职业操守的专业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饲料专业培养诚信友善、爱岗敬业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合格人才的培养十分关键。因此,饲料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有特殊的意义与作用。由张力、杨孝列主编撰写的教材类用书《动物营养与饲料》对高校饲料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见解,这也为饲料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丰富的教学资源。该书设计的教程中,为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并发挥其德育功能,对饲料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而创作,全书包括基本原理、饲料学、课程实验实训等3篇。第一篇包括动物营养生理、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蛋白质肽和氨基酸营养、脂肪与动物营养、维生素与动物营养、矿物质与动物营养、能量与动物营养、水与动物营养等8章内容;第二篇分为概述、粗饲料、能量饲料、青绿饲料、蛋白质饲料、饲料添加剂、矿物质饲料、配合饲料生产、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等9章内容;第三篇包括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饲料中常规营养成分(水、粗蛋白质、粗脂肪等)分析等17个实验实训模块,其中重点介绍动物饲养和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知识,以及社会生产实际中的相关基本操作技能,每一章都设计有本章小结,帮助学生在学习完章节内容后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点。 《动物营养与饲料》明确指出,高校饲料专业应着眼于培养改革开放条件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熟练掌握动物营养学及饲料专业知识、具有过硬实操本领的技能型人才。书中指出,高校饲料专业人才的培养讲求工学结合,既要较好地掌握相关理论,也要在实践中磨练专业技能。为此,课程教学可以采用模块化专题制教学方式,将课程划分为课程绪论、饲料营养价值、畜禽饲料配置、动物营养需要、加工质量控制等版块,进而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将伦理道德观、食品安全、人体健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义利观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此外,《动物营养与饲料》还设计了多个实验实训的教程,覆盖了饲料加工配方和动物营养学的相关科学原理及实践实训方法。而相关的饲养实训模拟环节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动物的采食、生长状况,并结合相关课程理论进行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饲养模拟过程中养成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谨踏实、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将远大的理想抱负在实践中落细落实。 同时,《动物营养与饲料》回顾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有关动物营养学及饲料产业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让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为祖国发展感到自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甘愿为我国饲料产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关注食品安全卫生奉献自我力量。《动物营养与饲料》也对国外动物营养学及饲料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学生客观准确的了解国际饲料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鼓励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心、脚踏实地鼓足干劲建设和发展动物营养学及饲料产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充满信心。该书还为学生展示了动物营养专业知识的思辨性及有关实验的科学价值,使学生掌握特定的差异化饲养环境下,不同动物个体在各类饲料喂养中的差异化结果,从而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动物营养学科的发展进步与存在的不足。书中还对我国各地区丰富的饲料资源及加工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科学的归类总结,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创新驱动开发利用,并有效降低饲养成本,这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相吻合。 总体来说,《动物营养与饲料》一书内容丰富、结构完整、逻辑严谨,书中还有丰富的配图说明和大量的数据支撑,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知识理论体系。同时,该书将侧重点置于饲料加工数据采集与动物营养学的有关内容当中,并提出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论断,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这对高校饲料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该书既可以作为高校畜牧兽医、农学、饲料等专业的教材用书,也可以用于农林畜牧、饲料生产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用书。而且,把该书作为大学专业课程教材,可以挖掘出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有力推进高效饲料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体现社会主义办学特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广东饲料工业突出贡献人物介绍”饲料工业科技研究的带头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教授、动物生产科学研究所所长、动物营养研究室主任张先生,在饲料科技基础与应用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饲料领域学术团体和行业团体的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国饲料...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系统思维方式对饲料科学中间的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诠释,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其中包括在后现代化时代饲料科学的历史任务、对饲料营养组成和营养特性的新见解、组合效应理论和技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新进展以及传统日粮配合技术的新进展等等,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饲料-营养组学理论新的研究方向,对饲料科学和动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学术活动安排 ,饲料营养专业委员会定于 2 0 0 2年 1 0月 2 5~ 2 8日在南京举行第四届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饲料安全与动物营养二、会议主要内容1 .邀请国内外专家就当前饲料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专题报告和讲座 ;2 .进行专题学术研讨 ;3.进行新产品、新成果展示和洽谈 ;4.组织生产、加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交流 ;5 .召开动物营养学分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三、会议征文1 .征文范围 :1饲料安全评价技术 ;2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3畜禽产品质量与风味的营养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了解水产动物营养代谢及营养素对机体合成代谢影响的内在机理,已经成为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针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水产动物分子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从营养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营养素与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营养素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概述了该方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针对水产动物分子营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从静态营养需要发展为考虑动物品种、生理特点、生产性能和环境因素的动态营养需要,从孤立的动物体走向了动物一环境系统,标志着以系统和量化为特征的现代动物营养学的奠基。近三十年,这一学科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过程中,进一步细分化并向纵深方向发展。理想蛋白质体系、生物学效价体系和饲料膨化技术引起的饲料工业领域的变革,以及信息网络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都使人对饲料工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是,未来的养殖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目标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如何适应未来的养殖业,饲料工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饲料是畜牧水产养殖业重要的投入品,是影响动物生长、产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通常使用的配合饲料是根据目标动物的营养需要来设计加工的,主要追求饲料的转化效率和促生长效果,对饲喂后动物产品的有害物残留及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缺少科学考量。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保型饲料(又名生态饲料)应运而生。环保型饲料就是利用生态营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饲料原料的选购、配方设计、加工等环节中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并实施动物营养系统调控,科学降低氮、磷、重金属元素的排放,减少动物生产对环境的富集污染,确保动物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科学的动物营养与饲料概述,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科学是一门以生物学为基础,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应用科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营养素,包括蛋白质(小肽、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含纤维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及其平衡;②影响营养素吸收、利用的内外因素。如机体的生理状况。性别和年龄;饲料的加工,环境温度等;③饲料加工与营养成分的分析;④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⑤营养与机体的关系,包括营养与疾病。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生长、繁殖等。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动物营养学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支柱科学。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动物营养学研究与饲料及动物生产紧密结合,使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畜牧业总产值逐年增加,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逐年上升。今天中国畜牧业的辉煌成就与动物营养学科学工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随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