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皮刺螨是寄生于鸡体表的体外寄生虫,不仅危害鸡的健康,降低生产性能,其体内还可携带有沙门菌、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病原体,传播一些重要疾病。在国内,防控鸡皮刺螨仍是以化学药物杀虫为主,但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阐述鸡皮刺螨病的病原特点及流行情况,并介绍国外近年对皮刺螞的防控研究进展,为我国鸡皮刺螨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鸡外寄生虫病是养鸡业中很常见、危害很较重的疾病。鸡外寄生虫的种类很多,但常见及危害较大的是鸡皮刺螨、北方羽螨、虱子、臭虫、跳蚤和鸡软蜱等。根据与宿主关系的密切程度可分成永久性体外寄生虫病和暂时性寄生虫两大类。永久性体外寄生虫是从卵到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全部在鸡体上完成,如北方羽螨等。暂时性寄生虫是仅在吸食时才爬到鸡身上,如鸡皮刺螨等。  相似文献   

3.
鸡刺皮螨又称红螨、栖架螨和鸡螨,是鸡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近几年,山西晋中地区太谷县、祁县、平遥等地夏秋季普遍流行一种被养鸡户称为"鸡壁虱"的鸡寄生虫病,经采取虫体镜检分析,确诊此种寄生虫是鸡刺皮螨的侵袭.现将诊断和防制方法汇报如下,以期对广大养鸡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鸡的刺皮螨是一种吸血寄生虫,其形状椭圆。它有细如针的螯肢,刺破鸡皮吸吮鸡血,因虫体内经常含有吸入的血液,外观呈红色故称红螨。不吸血液时该螨呈灰颜色。由于鸡刺皮螨具有白天不出来,隐藏在栖架、墙壁及其他用具缝隙中,夜间出来叮咬鸡群的习性,所以鸡群在感染以后,早期不易被发现。鸡刺皮螨在温暖潮温通风较差的鸡舍内繁殖较快。  相似文献   

5.
鸡吸血螨又称红螨、栖架螨,也有叫鸡虱子的,学名则称皮螨。该螨长有穿刺型口器,能直接刺破皮肤吸血。患鸡轻者生长受阻、产蛋减少或完全停产,重者鸡冠苍白、因失血过多而导致贫血、甚至死亡。 鸡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吸血螨,尤以夏季危害严重。当气温达到25℃时,该螨每隔6天即能繁殖一代。因此,寄生数量多为成千上万。通常螨于夜间侵袭鸡体,待其吸足鸡血后,又返回鸡舍内缝隙处躲藏。鉴于其特点,防治时应采取综合性灭虫和对周围环境的杀虫同步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下列药物和方法,可供选用。 1 首选药物为 20%速灭杀丁(又…  相似文献   

6.
鸡奇棒恙螨又名鸡新勋恙螨、鸡新棒恙螨,属于恙螨科。是由新勋恙螨的幼虫寄生于鸡及其他鸟类引起的一种螨病.主要寄生于翅膀内侧、胸部两侧和腿内侧皮肤上。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为鸡的重要外寄生虫之一,尤以放养后的雏鸡体表最易感染。其幼虫很小,不易发现,饱食后呈橘黄色。新勋恙螨在发育过程中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仅幼虫营寄生生活,若虫和成虫多生活于潮湿的草地上,以植物液汁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雌虫受精后,  相似文献   

7.
羊螨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和绵羊的体外寄生虫种类繁多。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是疥螨和痒螨。  相似文献   

8.
鸡皮刺螨是一种吸血性体外寄生虫,是蛋鸡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寄生虫之一,给全球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控制鸡皮刺螨最常用的手段是用化学杀虫剂来进行防治,但药物残留问题、耐药性问题迫使去寻找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去控制鸡皮刺螨。文章对植物提取物、惰性粉、疫苗、生物防控、饲养管理、化学信息素和生长调节剂等新型防控方法在鸡皮刺螨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研究人员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汪明  潘保良 《中国家禽》2012,34(18):49-50
1 我国鸡外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 集约化是我国养鸡业的主要饲养方式,集约化鸡场的高密度饲养、大量废弃物的存在以及人和物在鸡场间和鸡场内的频繁流动为鸡外寄生虫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容易造成外寄生虫在鸡场中的流行.危害我国集约化养鸡场的主要外寄生虫有皮刺螨、北方羽螨和鸡虱子.据王芳菲等[1]对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我国27.76%的鸡场存在皮刺螨、北方羽螨和鸡虱子感染.其中,皮刺螨占总发病率的53.85%,北方羽螨占30.77%,鸡虱子占15.38%.皮刺螨主要危害蛋鸡场,北方羽螨主要危害种鸡场,鸡羽虱主要危害雏鸡.此外,跳蚤、软蜱在部分地区的鸡场也有发生[2,3].  相似文献   

10.
梁莲芝  刘岐 《中国家禽》2001,23(1):25-25
鸡刺皮螨又称鸡吸血虫螨,也叫红螨、栖架螨和鸡螨。是鸡的一种体外寄生虫。2000年夏天太谷县不少养鸡户鸡群发生刺皮螨病,现将诊断与防治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及诊断情况  2000年夏天,气温普遍较高。太谷县桃园堡、贯家堡的个别养殖户反映他们饲养的鸡群产蛋率下降,当时考虑气温过高,疑为热应激所致。建议他们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并提高维生素的添加量。但养鸡户反映,在同一村里,大致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和饲料,有的鸡群产蛋下降并不十分明显,有的鸡群产蛋下降30%~50%,但鸡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疾病。通过几次认真的观察,终于在鸡…  相似文献   

11.
正鸡皮刺螨又称红螨,是由皮刺螨寄生于蛋鸡体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以蛋鸡日渐消瘦,贫血,产蛋量下降为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鸡体外寄生虫。1临床症状病鸡采食量下降,消瘦,贫血,鸡冠发白,皮肤时而出现小红疹,有痒感。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重变轻。发病鸡夜间偶有惊叫,个别鸡死亡。死亡鸡消瘦,局部皮破溃、出血。鸡舍边角处、料槽附近均有虫体爬行,饲喂人员进舍换水、换料时有时能感到身体发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鸡螨病是由多种对鸡具有侵袭、寄生性质的螨类引发的,以鸡群表现为贫血、骚动不安、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的鸡体内外寄生螨病的总称。引起鸡螨病的螨类主要有鸡皮刺螨、林禽刺螨、鸡新棒螨、突变膝螨、鸡膝螨、寡毛鸡螨、住囊鸡雏螨、各类羽螨等,分别隶属于十余个螨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在现代化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一些外寄生虫变得严重起来。特别是北方羽螨,靠其短暂的生活史和坚强的抵抗外界环境能力在集约化养鸡场广泛存在。北方羽螨,即林禽刺螨(Ornithonyssussylviarum),属节肢动物门、蛛蜘纲、螨目、刺皮螨科,虫体驱体融合,无触角,四对足,无翅,具有角质化过程较高的游离的背板和腹板,附节上有爪和肉垫。目视只有针眼大小,爬动迅速。北方羽螨主要生活在温带地区,各大中小鸡场极为常见。自然宿主主要包括家禽、野禽、老鼠,靠吸血生活。由于老鼠和野禽也是北方羽螨的宿主,这给预…  相似文献   

14.
鸡虱、鸡螨(指鸡刺皮螨)是农村散养鸡最易感染的体外寄生虫,不同日龄的鸡都可感染。症状是:骚动不安,贫血消瘦、羽毛脱落、皮肤损伤,雏鸡生长发育受阻,成鸡产蛋率下降,严重者因贫血而死亡。治疗鸡虱鸡螨的药物很多,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体会认为用溴氰菊酯效果最好。溴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类新型杀虫  相似文献   

15.
阿维菌素治疗兔螨病的效果观察成建国李增举(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100)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痒螨或疥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皮肤病,传染性很强,影响兔生产性能,严重者造成兔死亡,是目前危害养兔业的一种严重疾病。多年来,用敌百虫涂擦病兔...  相似文献   

16.
鸡螨病是鸡奇棒恙螨的幼虫寄生于鸡体表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主要寄生于鸡的翅膀内侧、胸肌两侧和腿的内侧皮肤上,尤其是放养的柴鸡最易感染。此病分布较广,为鸡的重要外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鸡奇棒恙螨病是由鸡奇棒恙螨引起鸡及其他禽类的一种寄生虫病,该文主要介绍一起鸡奇棒恙螨病的发生、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为临床上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鸡皮刺螨,又称红螨或者红螨,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鸡体外寄生虫,通常不在白天活动,在鸡体上吸血,白天隐藏于禽舍内阴暗角落。蛋鸡场发生体外寄生虫感染,经临床症状及虫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诊为皮刺螨病。1主要临床症状黑天时候主要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个别鸡表现日渐衰弱、贫血、产蛋量下降。鸡舍的边角处料槽附近均有虫体爬行。饲喂人员进舍换水、换料时有时能感到身体发痒等症状。2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对鸡螨虫病屡有发生的情况,对睢县某养殖小区6个鸡场,新郑养殖小区2个鸡场共8个鸡场的不同年龄段的鸡进行鸡螨病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调查地区感染严重。将采集病料后进行显微观察和制片标本鉴定,发现引起这些鸡螨病的病原为禽刺螨属的囊禽刺螨。以杀灭菊酯及阿维菌素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鸡螨虫病是养鸡业中一种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程度流行发生,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体外寄生虫之中,最常见的螨虫包括皮刺螨和北方羽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Olivier Sparagano 博士经研究发现:即使在养殖业发达的欧洲国家鸡皮刺螨的感染也相当严重,笼养、自由散养鸡感染率可达60%-65%,而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也达到54%。皮刺螨吸食鸡的血液和组织液,并分泌毒素,引起鸡皮肤红肿、损伤和炎症,致使鸡只消瘦、贫血、生长缓慢,蛋鸡产蛋率下降,严重影响肉、蛋等产量和质量;皮刺螨反复不断的侵袭骚扰使鸡群躁动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饲料转化率降低。据报道,鸡螨虫可使鸡产蛋率下降5%-15%,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鸡螨虫每年给欧盟养鸡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3亿欧元。2012年7月北京养殖户陆续反映在养殖场内发现鸡虱子样寄生虫。我们对该地区的5个养殖户进行了调查、采样、检测,最终确诊为鸡皮刺螨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