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研究CD46分子在BVDV感染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牛CD4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对短发卡RNA(shRNA)的正义、反义寡核苷酸链,以及3对乱序列作为阴性对照,将其退火后分别克隆至p LL3.7质粒载体中,获得CD46基因shRNA重组质粒后将其转染MDBK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筛选最佳沉默CD46基因的shRNA重组质粒,将其和表达载体p VAX1-CD46转染新疆褐牛DC(MDDCs)后利用BVDV感染MDDC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DC表型及其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细胞组相比,CD46基因过表达的MDDCs中CD40、CD80、CD86和MHC-II的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CD46基因沉默的MDDCs中CD40 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CD86 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CD80和MHC-II的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未转染细胞组相比,CD46基因过表达组IL-10和IL-12 mRNA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而CD46基因沉默的MDDCs中IL-10和IL-12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本研究从新的角度初步揭示了CD46分子对BVDV感染DC成熟、初始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解决DCs对BVDV的免疫抑制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BVDV感染对牛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及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BVDV感染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机制。从牛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后接种BVDV共培养,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分子,半定量RT-PCR法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L-12p40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获得形态及表型典型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纯度为93.81%;BVDV接种组树突状细胞表面的MHCⅡ类分子、CD40分子、CD80分子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极显著(P0.01);BVDV接种组的IL-12p40 mRNA转录水平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显著(P0.05);而IL-10mRNA转录水平高于未接种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BVDV感染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及功能,并能通过高效表达Th2型细胞因子IL-10、降低Th1型细胞因子IL-12p40而影响Th1/Th2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的发现是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能够识别在细菌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环状二核苷酸(CDNs),包括c-di-GMP和c-di-AMP,也能识别宿主细胞质DNA感受器cGAS合成的2′3′-cGAMP。CDNs与STING的结合使TBK1-IRF3信号通路被激活,并最终诱导Ⅰ型干扰素(IFN-Ⅰ)的产生。鉴于STING在天然免疫反应中的核心地位,STING信号通路在宿主对抗多种细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论文系统阐述了STING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激活及其在宿主抗细菌感染中的重要功能,同时总结了细菌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激活进行免疫逃逸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依赖的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感染鸡肝癌细胞(LMH)后的表达量情况。试验将FADV-4感染LMH细胞,观察病变,收集感染后24,48,72,96,120 h的细胞样品,抽提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FADV-4病毒复制情况及STING、TANK连接酶(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干扰素α(INF-α)、干扰素β(INF-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FADV-4感染LMH细胞24 h后,细胞开始出现病变迹象,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细胞出现变圆变亮、脱落、死亡等典型病变。病毒在24~48 h快速增殖,72 h出现增殖高峰(9.13×1010 copies/μL),96~120 h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STING和IRF7的表达量在感染72 h后显著上调(P<0.05),96~120 h极显著上调(P<0.01);其中TBK1表达量在24~72 h上调,96~120 h下调;I...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宿主TRIM9基因通过调控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 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释放致炎细胞因子IL-1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通过M. bovis LAMPs刺激EBL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TRIM9和IL-1β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TRIM9基因转录水平上调2.9倍,IL-1β基因转录水平上调2.5倍。构建pEGFP-C1-TRIM9荧光报告质粒并转染EBL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RIM9在EBL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TRIM9蛋白能够瞬时表达于EBL细胞浆。通过将构建的pCMV-C-HA-TRIM9重组质粒和si-TRIM9干扰质粒共转染EBL细胞,经2μg/mL M. bovis LAMPs刺激12 h后,采用qPCR和ELISA检测IL-1β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M. bovis LAMPs刺激正常EBL细胞组相比,过表达TRIM9组中IL-1β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敲低TRIM9组中IL-1β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分别上调33倍和30倍)。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分析NF-κB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显示,与M. bovis LAMPs刺激正常EBL细胞组相比,TRIM9蛋白过表达组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敲低TRIM9组p65磷酸化水平提高,促进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综上结果表明敲低TRIM9基因能够促进M. bovis LAMPs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EBL细胞释放IL-1β。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宿主蛋白参与抗牛支原体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基因敲除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复制的影响。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猪肺巨噬细胞系(3D4/21)的STING基因,用T7核酸酶检测靶基因敲除效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基因敲除细胞的活力,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病毒PRV-GFP感染基因敲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细胞的荧光强度,用定量RT-PCR检测PRV的gB、TK基因表达及其感染细胞的IL-1β、IFN-β、ISG15基因转录,用Western blot检测PRV gE蛋白表达水平,用病毒滴定法测定子代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设计的3个STING基因外显子2特异sgRNA均能切割3D4/21细胞的靶序列,其中sgRNA3的基因编辑效率最高;对sgRNA1介导STING基因敲除系进行克隆化,获得基因敲除细胞系3株,基因敲除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亲本细胞培养的PRV-GFP感染阳性细胞占80.77%,STING基因敲除细胞培养的PRV-GFP感染阳性细胞占95.55%;STING基因敲除对PRV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亲本3D4/21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6.2) TCID_(50)·0.1 mL~(-1),STING基因敲除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8.3)TCID_(50)·0.1 mL~(-1),病毒感染细胞的IL-1β、IFN-β和ISG15转录下调明显。STING基因敲除能促进PRV在3D4/21细胞中复制,可能与感染细胞的IL-β、IFN-β和ISG15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布鲁氏菌强、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旨在探讨NF-κB信号通路与布鲁氏菌强、弱毒株在胞内生存的关系。采用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侵染0、4、8、24 h后,裂解细胞收集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布鲁氏菌对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然后用布鲁氏菌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量;同时对胞内菌CFU进行计数。结果显示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可以强烈激活NF-κB信号通路,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对其激活作用较弱;同时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感染复数为80:1、侵染时间为8 h时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和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对NF-κB激活程度最强,且该通路参与产生TNF-α、IL-1β和IL-6;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11-7082影响布鲁氏菌在胞内的生存。因此,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胞内存活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的胞内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布鲁氏菌新型药物的研发、家畜布鲁氏菌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证明TLR2是否参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或LAM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时细胞因子的表达,使用Mo或LAMPs刺激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以及ELISA等方法分别对TLR2转录和翻译水平、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和IL-1β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同时,使用TLR2抑制抗体及MAPK抑制剂后,利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ELISA检测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和IL-1β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受Mo或LAMPs刺激后,TLR2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MAPK信号通路中各信号蛋白均发生磷酸化反应,IL-1β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TLR2及MAPK功能抑制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1β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结果提示,Mo及其LAMPs可通过绵羊肺泡巨噬细胞的TLR2受体激活MAPK信号通路,继而引起细胞因子IL-1β的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9.
维甲酸诱导基因样受体(RLRs)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双链RNA,激活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最后促进I型干扰素分泌,对抗病毒感染。本试验针对牛轮状病毒UK株VP6、人IRF3及IRF7、RIG-I、MDA5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感染轮状病毒的Caco-2细胞中提取病毒总RNA,建立检测RLRs信号转导通路上述关键因子的Q-PCR方法。结果显示在感染早期各关键因子表达均有所上升,感染后期RIG-I及MDA5没有显著变化。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宿主细胞感染轮状病毒后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反应,为是否产生免疫抑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山羊β防御素124(goat beta-defensin 124,gBD124)沉默对p38MAPK/AP1通路及下游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设计的3条gBD124-shRNAs载入LV10-U6/RFPPuro质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用梯度稀释法测定病毒原液的滴度;将构建的3个LV10-gBD124和LV10-gBD124-NC载体转染到山羊附睾头细胞中,筛选有效沉默载体;然后用有效沉默载体联合转染附睾头细胞,设置了空白细胞对照组、LV10-NC组、有效沉默载体组,用2μg·mL~(-1)嘌呤霉素筛选后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液,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gBD124、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本研究构建了gBD124沉默慢病毒载体,筛选出LV10-gBD124-51和LV10-gBD124-161两个有效载体,并成功构建了gBD124沉默稳定转染的附睾头细胞株。与NC对照组相比,gBD124沉默显著降低了山羊附睾头细胞MAPK通路中MAPK1以及AP1的两个亚型c-JUN和c-FOS基因表达(P0.05),显著增加了RASA1基因表达(P0.05);gBD124沉默显著降低了总p38MAPK、总c-JUN和总c-FOS蛋白表达,以及磷酸化p38MAPK和c-JUN蛋白表达(P0.05);gBD124沉默显著上调了MAPK通路下游IL-1β及其受体IL-1R2、IL-8和趋化因子CCL6和CCL21基因表达(P0.05),下调了CCL5和IL-1α基因表达(P0.05);gBD124沉默显著降低了细胞培养液中CCL5浓度(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BD124沉默显著增加了培养液中IL-1β和IL-8浓度,降低了IL-1α浓度(P0.05)。gBD124基因沉默通过抑制p38MAPK/AP1信号通路调控附睾头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STING中重要的衔接蛋白,它能够识别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鸟苷-腺苷(c GAMP),激活I型干扰素(IFN-I)的表达。为了制备猪STING(pSTING)多克隆抗体(ppSTING)并对其初步应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pSTING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pSTING,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IPTG诱导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GSTpSTING蛋白(rpSTING)的表达;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方法纯化rpSTING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ppSTING,经Protein G亲和层析介质纯化后分别采用SDS-PAGE鉴定纯化的ppSTING。结果显示rpSTING以可溶形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2.5 ku。SDS-PAGE结果显示,制备的ppSTING包含重、轻链且纯度较好。将ppSTING分别应用于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外源表达及CRL-2843细胞中内源表达的pSTING;将其应用于Co-IP试验检测ppSTING与外源表达pSTING的相互作用;将其应用于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cGAMP刺激后的PK-15细胞中内源表达的pSTING与AP-1在该细胞中的共定位;将其应用于western blot检测ASFV感染后PAMs中的pSTING蛋白。Western blot和IFA结果显示,制备的ppSTING能特异性地识别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及CRL-2843细胞中内源表达的pSTING蛋白;Co-IP结果显示,ppSTING与pSTING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试验结果显示,ppSTING可用于检测PK-15中内源表达的pSTING蛋白且在cGAMP刺激后的PK-15细胞中的pSTING能够与AP-1定位于高尔基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pSTING能够与未感染ASFV的PAMs中内源表达的pSTING蛋白反应,且在ASFV感染PAMs 24 h后pSTING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了ppSTING并且证实其可以用于宿主天然免疫方面的应用研究。本研究为探究pSTING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cGAS-STING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质量浓度为15 μg/L的IFN-γ作用于不同荆量M.bovis(MOI 10:1,20:1)北京株感染的THP-1细胞,在感染后12,24,36,48、72 h,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凋亡百分比.结果表明:IFN-γ诱导了牛分枝杆菌北京株感染的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呈时间相关性.在相同时间,感染剂量为MOI 10:1和MOI 20:1的THP-1细胞经IFN-γ诱导后,细胞凋亡数无显著差异(P>0.05).将IFN-γ(15 μg/L)和牛分枝杆菌北京株(MOI 10:1)处理的THP-1细胞孵育36 h后,使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核内凋亡诱导相关因子(AIF)的变化,结果发现,细胞核内牛分枝杆菌单独感染和IFN-γ刺激的牛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的AIF的百分比分别为(11.38±1.00)%和(23.26±1.8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在IFN-γ诱导的牛分枝杆菌感染的THP-1细胞凋亡过程中,AIF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被激活.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在IFN-γ诱导的牛分枝杆菌北京株感染的THP-1细胞凋亡过程中AIF相关信号通路,对阐明IFN-γ在牛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分析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试验采用抗体芯片技术对不同处理组(APS组、LPS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8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APS和LPS处理树突状细胞后均可对其细胞因子的分泌产生影响,且和对照组细胞因子表达具有显著差异;APS组和LPS组细胞因子表达谱相似,均高表达IL-8、IL-12和TNF-α,低表达IL-4、IL-6、IL-10和TGFβ1,不同之处在于LPS组高表达IL-1β,而APS组低表达IL-1β。说明APS和LPS均具有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并调控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6,(7):1086-1091
为了研究PRRSV感染对猪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及Thl及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PRRSV调控树状细胞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的潜在机制,揭示PRRSV感染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我们从猪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后接种PRRSV共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半定量RT-PCR法检测Thl型细胞因子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经鉴定证实获得形态及表型典型的树突状细胞;流式分析结果表明PRRSV接种组树突状细胞表面的SLA-II-DR类分子、CD40分子、CD80分子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极显著(P0.01);RT-PCR半定量结果表明PRRSV接种组的IL-12mRNA转录水平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显著(P0.05),而IL-10mRNA转录水平高于未接种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PRRSV感染影响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并能通过高效表达Th2型细胞因子IL-10降低Th2型细胞因子Th1而影响Thl/Th2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羊口疮病毒(ORF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严重危害养羊业,而且威胁人类健康。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作为细胞的DNA感受器,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索STING在ORF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ORFV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模型,分析了ORFV感染细胞后对STING及其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探索了STING基因在干扰表达和过表达状态下对ORFV在细胞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ORFV感染OFTu细胞后,STING、cGAS、TBK1、IRF3、IRF7、IL-6、IFN-β、IL-1β和TNF-α的转录明显升高。OFTu细胞过表达STING可导致RIG-1、DDX41、IFI16、IRF3、IRF7、IL-6、TNF-α、IFN-α和IFN-β等基因转录上调。OFTu细胞在STING过表达状态下感染ORFV可介导TBK-1、IRF3、IFN-β和TNF-α的转录升高,抑制ORFV的复制;在STING表达干扰的状态下,ORFV感染OFTu细胞降低了TBK-1、IRF3、IFN-β和TNF-α的转录,增加了ORFV的复制。这表明STING蛋白能够增强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ORFV在OFTu细胞中的增殖,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STING在羊口疮病毒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深入探索ORFV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13-619
为了探究SHP1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诱导的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200个TCID50的PRRSV感染猪肺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PAM),分别培养12,24,36,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分别设正常细胞对照组,聚肌胞(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刺激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RSV感染的PAM培养上清中SHP1的蛋白表达情况。用实验室已经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RRSV感染组和各个对照组PAM细胞中IRF3、IRF7、TRAF6、NF-κB、SHP1和IFN-β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激活的SHP1对PRRSV感染后PAM中IRF7、NF-kB和IFN-β的转录有促进作用,对IRF3和TRAF6的转录有抑制作用。LPS及Poly(I:C)刺激PRRSV感染的PAM细胞均促进了IRF3、IRF7、TRAF6、NF-κB、SHP1和IFN-β的转录。结果表明,激活的SHP1会通过TLR介导的信号通路或未知通路来调节PRRSV诱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水平。LPS和Poly(I:C)刺激PRRSV感染的PAM细胞能够增强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对猪血管内皮细胞(PAVECs)的损伤机制。采用ExPEC PPECC042野生株(WT)感染PAVECs 4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随后检测炎症、程序性坏死和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ExPEC PPECC042感染PAVECs导致细胞发生皱缩,甚至死亡;ExPEC PPECC042感染PAVECs后,炎症相关基因(IL-8、IL-6、IL-1β)的mRNA表达量均上调(P<0.01或P<0.05);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相关基因(RIP1、MLKL)的mRNA表达量上调(P<0.05);焦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IL-18、GSDMD、NLRP3)的mRNA表达量均上调(P<0.01或P<0.05)。上述结果表明,ExPEC PPECC042可能通过激活炎症、程序性坏死和焦亡信号通路导致PAVECs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黄连素对β-羟丁酸(β-HB)刺激牛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试验先利用CCK-8法检测黄连素及β-HB处理牛巨噬细胞后对牛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然后采用不同浓度(5,7.5,10μmol/L)的黄连素预处理牛巨噬细胞1 h后,加入β-HB(2.4 mmol/L)刺激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黄连素(5,7.5,10μmol/L)及β-HB(2.4 mmol/L)不会对牛巨噬细胞的活性产生影响。黄连素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黄连素通过下调IκB和P65磷酸化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说明黄连素能够在体外抑制牛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建立猪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真核表达体系,应用表达的2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猪树突状细胞并检测其细胞功能。首先构建GM-CSF和IL-4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上进行表达验证;其次应用表达的2种细胞因子诱导猪骨髓源和血液源单核细胞;最后分别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猪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CD1a、SLA-Ⅱ和SWC3a,并进行树突状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功能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2种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GM-CSF和IL-4。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因子诱导的单核细胞培养3 d后有聚集现象,6 d时可观察到典型的树突状突起。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表达的细胞因子可成功诱导猪骨髓源和血液源单核细胞转化为树突状细胞,其SWC3a+/SLA-Ⅱ+和CD1a+/SLA-Ⅱ+双阳性比例显著提高,与商品化细胞因子处理组没有区别。细胞吞噬试验发现,表达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吞噬能力。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猪重组蛋白GM-CSF和IL-4的方法,并联合应用2种重组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获得猪骨髓源和血液源单核树突状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猪树突状细胞与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牛肺泡巨噬细胞(BAMs)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是否与RAGE-TLR4相关信号通路串扰有关。将BAMs随机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高糖+RAGE抑制剂组(H+F)、高糖+TLR4抑制剂组(H+T)及DMSO组,处理12 h后收集上清及下层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AGE、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上清TNF-α、IL-1β、IL-6浓度。结果表明,高糖极显著上调RAGE、TLR4、MyD88和NF-κB p65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浓度(P<0.01);RAGE抑制剂与TLR4抑制剂均极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RAGE、TLR4、MyD88和NF-κB p65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以及IL-1β、IL-6、TNF-α释放(P<0.01),即RAGE与TLR4均在激活RAGE/TLR4/MyD88/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发挥调控作用。综上所述,高糖能够通过RAGE-TLR4串扰引起牛肺泡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进一步阐明了高糖促进牛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