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机制和中药复方的防治作用,以多因素法复制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将304羽7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9~11℃,饲料中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中添加0.12%NaCl),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饲养同模型组,同时饮水中分别给予2、1.5、1 mL/(kg·d)中药复方),观察肉鸡心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肺组织信息沉默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Bcl-2、Bax蛋白含量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3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鸡心和肺组织结构损伤、炎性细胞浸润,Bax蛋白极显著增加(P0.01),SIRT1、PGC-1α、Bcl-2蛋白及Bcl-2/Bax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T-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肉鸡心组织细胞结构和形态均有改善,肺组织细胞结构较完整,但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肺组织SIRT1、PGC-1α、Bcl-2、Bax、Bcl-2/Bax比值及血清T-SOD、MDA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或P0.05)。SIRT1、PGC-1α及其介导的相关因子参与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病理发生发展;中药复方通过调节以上活性因子,有效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肉鸡肝组织的表达和复方中药对其的影响,将309羽7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常规饲养),模型组(9~11℃,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NaCl),复方中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2.0,1.0,0.5 g·(kg·d)~(-1)的复方中药。Masson染色观察35日龄肝脏病理变化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15,25,35,45日龄肉鸡肝组织HIF-1α、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肉鸡腹水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HIF-1α和CTGF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复方中药组均可改善上述指标(P0.01或P0.05)。这表明AS肉鸡肝组织HIF-1α、CTGF参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过程,促进AS病理发生发展;复方中药能下调AS肉鸡肝组织HIF-1α、CTGF表达,有效防治AS。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自制复方中药对患腹水综合征高海拔肉鸡血液指标和肺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50只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高海拔环境),复方中药低剂量组(高海拔环境+低剂量复方中药添加剂)、复方中药高剂量组(高海拔环境+高剂量复方中药添加剂),3组均采用常规日粮+Na~+浓度为0.12%饮水复制肉鸡腹水综合征,42日龄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肺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复方中药低剂量组肉鸡的白细胞(WBC)、血细胞比容(PCV)、血小板压积(PCT)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蛋白浓度(ALB)、球蛋白浓度(GLB)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极显著降低(P0.01);复方中药高剂量组WBC、血小板总数(PLT)、PCT显著降低(P0.05),MCH、总蛋白(TP)、ALB、GLB显著升高(P0.05),RBC、Hb、P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极显著降低(P0.01),MCHC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复方中药低剂量组和复方中药高剂量组鸡肺组织丙二醛(MDA)极显著降低(P0.01),复方中药低剂量组鸡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复方中药高剂量组鸡肺组织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自拟中药复方可增强血液流通,肝脏蛋白代谢水平,改善血液指标;减少高原腹水综合征肉鸡肺组织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数量,提高抗氧化能力,复方中药组方对预防高海拔肉鸡腹水综合征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腹水综合征(AS)肉鸡肺组织NO、ET-1及相关指标变化和复方中药对其的防治作用,将316羽14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N组,常温,常规饲养)、模型组(C组,9~11℃,添加3%猪油和4%鱼粉的高能饲料,0.12%Na+饮水饲养)和复方中药高(T1)、中(T2)、低(T3)剂量组(饲养同C组,每天于饮水中分别给予2、1、0.5mL·kg-1复方中药)以及L-Arg组(L组,饲养同C组,每天于饲料中添加1%L-Arg)。结果表明:与N组相比,35和45日龄C组肉鸡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腹水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和肺组织NO及ET-1含量、iNOS活性、ETA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肺组织cNOS活性和NO/ET-1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T1、T2和L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及上述指标(P0.01或P0.05)。肉鸡肺组织NO及ET-1含量、ETAR mRNA相对表达量和iNOS活性升高,cNOS活性降低,导致NO、ET-1失衡,参与了AS的发生;气血双补、行气利水的复方中药能有效防治AS。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缺氧-炎症-内皮增殖理论,探讨腹水综合征肉鸡肺组织的发病机理,并研究复方中药的防治机制。【方法】选取150羽8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采用低温、高能饲料、高钠饮水多因素法造模;在模型组基础上,高、中、低剂量复方中药组于每日饮水中按体重分别添加2.0、1.0、0.5 g/kg复方中药。观察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白细胞计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Sprouty相关EVH1域含蛋白质1(Sprouty-related, EVH1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SPRED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2(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2,PIK3R2)基因及miRNA-126-3p的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腹水综合征(AS)肉鸡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变化及复方中药的防治作用。将309羽7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5组饲养环境为9~11℃、高能饲料和高钠饮水,模型组不给予任何药物,中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1、0.5g·(kg·d)-1复方中药,L-Arg组饲料中添加1%L-Arg。结果表明:15、25、35和45日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S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心脏指数、肺脏指数、肝脏指数、肝组织α-SMA、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中药组和L-Arg组均能改善上述指标(P0.01或P0.05)。肉鸡腹水综合征肝组织α-SMA、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上升,参与AS病理发生发展;气血双补、行气利水的复方中药能有效防治AS,其机制与复方中药能显著降低AS肝组织α-SMA、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多因素法构建肉鸡腹水综合征(AS)实验模型及其对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的影响。将158羽健康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于25、35、45日龄随机取样,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体重、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AHI),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TA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5);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体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1);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25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极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1);35日龄AS肉鸡肺组织结构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排列紊乱;与空白组相比,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肺组织NO与ET-1含量、iNOS活性、ETAR及VEGF 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肺组织NO/ET-1、cNOS与TNOS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低温、高钠、高能饲料多因素法能够成功构建AS实验模型,多因素造模法较低温造模法更能反映疾病因素的多样性;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表达紊乱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空肠核因子κB(NF-κB)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 1,ZO-1))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的变化,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0羽1日龄罗斯肉鸡常规饲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NaCl,9~11℃低温饲养),35日龄检测体重,并取心脏组织测腹水心脏指数,取空肠组织以HE染色切片测量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NF-κB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鸡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腹水心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长度、绒隐比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异常及肠通透性增高促进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TGF-β1)/Smad通路在肉鸡腹水综合征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复方中药水提物的防治机理。【方法】 选取健康Ross肉鸡258只,常规饲养至7日龄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模型组(M),低温、高脂和高蛋白饲料、高钠饮水的多因素法造模;复方中药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T1、T2、T3),在模型组基础上,每天饮水中分别添加2.0、1.0、0.5 g/kg复方中药水提物。观察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肉鸡肝脏组织结构变化与胶原纤维沉积,计算15、25、35、45日龄体重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日龄肝脏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receptor Ⅰ,TβRⅠ)、Smad2、Smad3和Smad7基因相对表达量;利用ELISA法检测各日龄肝脏中TGF-β1、TβRⅠ蛋白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肉鸡腹部膨大、触压有波动感;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肝脏充血肿胀、质脆,表面有瘀血点;肝脏组织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大量沉积,肝脏发生纤维化;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除15日龄TβRⅠ蛋白外,肝脏中TGF-β1、TβRⅠ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蛋白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Smad2、Smad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Smad7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水提物组的肉鸡上述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最显著。【结论】 肝纤维化参与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机制与TGF-β1/Smad通路相关;由黄芪、当归、丹参、茯苓等制成的复方中药水提物可以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可有效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过程中肺动脉壁c-Jun的表达,及阻断钙信号对肺动脉壁c-Jun表达的影响和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干预情况,为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240只15日龄AA肉鸡分为对照组、低温组和维拉帕米组,15~50日龄每组随机取6只测定右心肥大指数,取肺组织做石蜡组织切片进行c-Jun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显示,29~50日龄低温组肉鸡右心肥大指数较对照组和维拉帕米组明显升高(P0.05),低温组肉鸡20~50μm、50~100μm和100~200μm肺小动脉c-Jun阳性指数分别从22、29日龄和29日龄开始到50日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维拉帕米组(P0.01)。研究结果认为,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过程中不同直径大小肺小动脉壁cJun表达明显增强,阻断钙信号可明显抑制肺小动脉壁c-Jun的表达和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真武汤对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256只,随机分成C1、C2、T1、T24个处理组。C1组在常温(18~22℃)环境中饲养,饮水中不添加任何药物,为正常对照组;T1、T2和C2组在低温(8~12℃)环境中饲养。人工复制肉鸡腹水综合征(AS)模型,T1组饮水中按肉鸡体重添加真武汤口服液剂量为0.8 mL.kg-1(中药组);T2组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剂量分别为0.5 g.L-1和0.1 g.L-1,作为药物预防组(维生素组),用药期均为20 d;C2组饮水中不添加任何药物,为模型对照组,以探讨真武汤口服液对肉鸡AS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T1、C1组腹水发病率极显著低于C2组(P<0.01),T2组腹水发病率显著低于C2组(P<0.05),T1、C1组发病率最低,为3.13%,C2组发病率最高,为17.19%;C2组腹水心脏指数(AHI)极显著高于C1组(P<0.01),显著高于T1组(P<0.05);T1组血浆、心、肝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2组(P<0.05),同时T1组血浆、心、肝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2组(P<0.05)。结论:饮水中添加真武汤口服液,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液组织中的理化参数,提高机体抗冷应激能力,明显降低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旨在体外培养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基础上利用氯化钴(CoCl2)建立细胞缺氧模型,探讨维生素C(VC)对缺氧肉鸡PASM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转录的影响。选用21d健康AA肉公鸡,分离、培养并鉴定PASMCs,利用CoCl2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再用7个浓度的VC(0、50、100、200、500、1 000和1 500μmol·L-1),5个培养时间(6、12、24、48和72h)处理,试验共设3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结果表明,利用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出肉鸡PASMCs;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oCl2均可使细胞缺氧基因(HIF-1α、VEGF、VEGFR2)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促进细胞增殖,250μmol·L-1 CoCl2处理48h可成功建立肉鸡PASMCs缺氧模型;500或1 000μmol·L-1VC处理48或72h可显著降低缺氧PASMCs中HIF-1α、VEGFR2mRNA的转录(P0.05),而1 500μmol·L-1VC则显著增加缺氧PASMCs中HIF-1α、VEGF、VEGFR2mRNA的转录(P0.05)。结果提示,缺氧会导致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缺氧基因表达量与细胞增殖增加,而VC能降低细胞对缺氧信号的敏感性,使缺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肉鸡肥胖基因WDTC1(WD and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是小鼠adipose基因的同源基因,是调控能量代谢、脂肪沉积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关键基因。本试验旨在分析肉鸡WDTC1基因组织表达谱及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油脂对肉鸡不同组织、不同日龄WDTC1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机挑选42日龄商品肉鸡母雏5只,进行WDTC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在此基础上,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5.00%的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分别于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肉鸡屠宰取样,通过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分析油脂类型、水平和肉鸡组织以及油脂类型、水平和肉鸡日龄对肉鸡WDTC1基因表达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WDTC1基因在肉鸡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脑、肺脏、胸肌、心脏、小肠等组织,在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低。2)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不同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油脂类型与肉鸡组织(P0.01)、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P0.05)的交互效应显著;2.50%和5.0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组42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腹脂组织(P0.05),且亚麻油组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芝麻油组(P0.05);2.50%油脂水平时芝麻油组肉鸡腹脂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亚麻油组(P0.05);油脂类型和水平对42日龄肉鸡胸肌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3)油脂类型对不同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的交互效应显著(P0.05);2.50%和5.00%油脂水平时猪油组21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时(P0.05);2.5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组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5.0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和玉米油组42日龄肉鸡肝脏组织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芝麻油组(P0.05)。由此可见,肉鸡WDTC1基因的表达有时空特异性,优势表达组织为肝脏,WDTC1基因表达量受油脂类型、肉鸡组织、肉鸡日龄、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以及油脂类型与肉鸡组织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15日龄192只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4只,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20℃);另两组均为低温组(10℃),即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其中1组为模型组,另1组添加中药口服液为预防组。于不同时间检测腹水、心脏指数(HI)以判定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建立,并检测血液GSH-Px、SOD的活性和MDA含量,研究腹水综合征自由基代谢的关系及中药口服液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0℃时,腹水发生率为17.19%(腹水>10ml),右心肥大(HI>0.25)的发生率为15.6%,均极显著(P<0.01)高于正常组,说明模型组肉鸡复制出腹水综合征模型,模型组GSH-Px、SOD均明显低于(P<0.01,P<0.05)对照组,而MDA含量却极显著高于(P<0.01)对照组。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结果恰恰与上相反,说明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时体内产生自由基明显加快,中药口服液可降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能增加机体的抗氧化性能,降低体内自由基含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多因素法构建肉鸡腹水综合征(AS)实验模型及其对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的影响。将158羽健康罗斯肉鸡随机分为空白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于25、35、45日龄随机取样,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体重、发病率、腹水心脏指数(AHI),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内皮素A型受体(ETA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各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AHI均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5);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肉鸡体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1);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各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25日龄多因素模型组AS发病率极显著高于低温模型组(P<0.01);35日龄AS肉鸡肺组织结构损伤,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排列紊乱;与空白组相比,35、45日龄低温模型组和多因素模型组肺组织NO与ET-1含量、iNOS活性、ETAR及VEGF 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肺组织NO/ET-1、cNOS与TNOS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低温、高钠、高能饲料多因素法能够成功构建AS实验模型,多因素造模法较低温造模法更能反映疾病因素的多样性;肺组织血管内皮舒缩活性因子表达紊乱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究LRP6和VEGFR2在不同年龄段牦牛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两者对牦牛肺低氧适应性结构形成和可能的调控作用。选取新生(1~7日龄)、半岁(5~6月龄)、成年(3~6岁)和老年(7~10岁)健康牦牛肺组织样品各5头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肺组织中LRP6和VEGFR2的表达量和准确分布位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LRP6和VEGFR2在初生和半岁牦牛组之间的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半岁与老年组牦牛的表达量均差异显著(P0.05),成年和老年牦牛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LRP6主要分布于肺内支气管和其分支的上皮细胞以及肺泡Ⅱ型细胞,其表达较强;少量分布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和管壁平滑肌细胞,表达较弱;VEGFR2主要分布于肺内支气管及其分支的上皮细胞、管壁平滑肌细胞和肺泡隔细胞以及肺泡Ⅰ型细胞中,其表达较强;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也有分布,但表达较弱。综上表明,LRP6和VEGFR2不仅在不同年龄段的牦牛肺组织中表达量具有差异性,而且它们对高原环境下牦牛肺适应低氧适应性的结构形成和维持可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空肠核因子κB (NF-κB)及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 1,ZO-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的变化,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0羽1日龄罗斯肉鸡常规饲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 NaCl,9~11℃低温饲养),35日龄检测体重,并取心脏组织测腹水心脏指数,取空肠组织以HE染色切片测量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NF-κB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鸡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腹水心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长度、绒隐比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异常及肠通透性增高促进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时间投喂复方中药预防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效果,检测肉鸡肺动脉压(mPAP)和体重变化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10日龄肉鸡投喂不同种复方中药后,阻止肉鸡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效果显著(P0.05)。10日龄肉鸡投喂不同种复方中药后,肉鸡体重均匀度显著提高(P0.05);17日龄投喂本试验中药复方后,肉鸡体重均久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这说明不同时间投喂复方中药预防肉鸡腹水综合征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氮能比饲粮对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首次妊娠的环江香猪48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3头猪。配种后分别饲喂高氮能比饲粮[消化能(DE)为14.73 MJ/kg,粗蛋白质(CP)含量为13.11%,氮能比为0.89]和低氮能比饲粮(DE为12.24 MJ/kg,CP含量为9.77%,氮能比为0.80)。分别于妊娠第45、75和110天每栏取1头母猪,处死屠宰,收集每窝中最大体重、平均体重和最小体重胎猪对应的脐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管发育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低氮能比饲粮组相比,高氮能比饲粮显著上调了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P0.05),包括妊娠45 d最大体重胎猪的VEGF和VEGFR2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VEGF表达量;妊娠75 d最大体重胎猪的VEGF、VEGFR2和e NOS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VEGF和e NOS表达量,最小体重胎猪的VEGFR2表达量;妊娠110 d最大体重胎猪的FGF、VEGFR2和e NOS表达量,平均体重胎猪的FGF和VEGFR2表达量,最小体重胎猪的VEGF和e NOS表达量。不同妊娠期相同标准体重、同一妊娠期不同标准体重胎猪的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高氮能比饲粮可能由于其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较高而显著上调了妊娠环江香猪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妊娠期或同一妊娠期不同标准体重胎猪的脐带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美科学家发现导致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遗传因素美国农业部(USDA)和阿肯色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导致鸡腹水综合征的可能的遗传原因。人类的家族原发性肺高血压(familyprimarypulmonaryhypertension,FPPH)与肉鸡的腹水综合征都是病理生理性和遗传性疾病。当2001年科学家发现人BMPR2基因突变与FPPH有关系时,他们就对六个腹水综合征敏感肉鸡系BMPR2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结果并不象预期的那样乐观,肉鸡腹水综合征与PMBR2基因并无关联。然而,对敏感肉鸡系和抗性肉鸡系心肌组织电子传递链(ETC)蛋白的表达情况的研究,揭示腹水综合征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