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以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为受试物,研究其体外溶血作用,评价其潜在溶血风险,为动物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大白兔红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评价聚维酮碘溶液和有机酸消毒液体外溶血作用。聚维酮碘溶液质量浓度为5%(有效碘浓度为5.0 g/L)时,溶血率为1.364%,L50/DI值为151.71%,表明该产品在原液使用时无溶血作用且无刺激性。有机酸消毒液质量浓度为2%(总酸量浓度为20.0g/L)时,溶血率为4.896%,L50/DI值为185.95%,表明该产品在3倍稀释使用时无溶血作用且无刺激性。有机酸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按照使用说明浓度使用时,其溶血率分别为1.364%和4.896%,表明两种兽用消毒剂按照使用说明正常使用时无溶血作用或溶血作用非常弱,临床使用时潜在溶血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泊洛沙姆作为佐剂的O型口蹄疫多肽疫苗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的泊洛沙姆407、FMDV-O型泊洛沙姆佐剂多肽疫苗(多肽浓度50μg/m L)、FMDV O型多肽抗原液(7.06 mg/m L,用PBS稀释至50μg/m L)及FMDV O型油乳佐剂多肽疫苗(多肽浓度50μg/m L)对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处理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泊洛沙姆各浓度对脾细胞均有增殖作用,多肽疫苗在高浓度的时候对细胞有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降低,又进而转为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2g壳聚糖加入一定量的蒸溜水和乙酸配成2%(20g/L)的壳聚糖原液,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g/L、5g/L、2.5g/L、1.25g/L和0.625g/L,同时以相应浓度醋酸溶液作为对照,然后用圆纸片扩散试验对奶牛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上述4种细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壳聚糖浓度的降低,对细菌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相应减弱.  相似文献   

4.
研究三七皂苷S-6的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常规方法提取PNS,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得S-6。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确定S-6的安全剂量范围,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诱生及含量测定检测S-6的体外免疫活性。S-6溶血性较小,2 mg/mL浓度以下无溶血性;S-6(0.1μg/mL、1μg/mL)显著促进了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且与PNS和A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S-6(1μg/mL)极显著地促进了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且与PNS相比,S-6(1μg/mL)差异显著,其余各个剂量与PNS和A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S-6(12.5μg/mL、25μg/mL、50μg/mL)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IL-2的含量,且与PNS和AP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S-6安全性好,体外具有较好的细胞免疫活性和诱生细胞因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中硒(S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的缓解作用。在体外培养肝胰腺细胞的基础上,设定含不同浓度(0、0.15、0.30、0.45、0.60、0.75μg/m L)Se的培养液,研究Se对肝胰腺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另用浓度为1 600μg/L的AFB1侵染细胞,探究Se对AFB1毒性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当Se浓度处于0~0.45μg/m L时,随着Se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各个浓度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Se浓度的增加而增强,Se浓度为0.45μg/m L时GSH-Px活力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除0.30μg/m L)时(P0.05);当Se浓度处于0.45~0.75μg/m L时,随着MDA含量升高的同时CAT、GSH-Px活力下降。当细胞受到浓度为1 600μg/L的AFB1侵染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MDA含量表现一直升高的趋势,同时CAT、GSH-Px活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细胞受到浓度为1 600μg/L的AFB1和浓度为0.45μg/m L的Se共同作用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MD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CAT、GSH-Px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浓度为0.45μg/m L的Se有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AFB1对肝胰腺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5种细菌体外的抑制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开发利用壳聚糖,选择两种不同性质壳聚糖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将白色壳聚糖(Ⅰ组)和褐色壳聚糖(Ⅱ组)的乙酸溶液、褐色壳聚糖水溶液(Ⅲ组)用无菌蒸馏水分别稀释至10,5,2.5,1.25 g/L和0.625 g/L,用相应稀释度乙酸溶液(Ⅳ组)作对照组。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绿脓杆菌、鸡伤寒沙门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壳聚糖对上述5种细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性质的壳聚糖和同一性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抑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将收集的猪COCs置于添加不同浓度(0.0,0.3,0.6,1.2μmol/L)甘草酸单铵盐(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MAG)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46 h,统计成熟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熟卵母细胞ROS表达水平;对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于胚胎培养液内体外培养48,120 h,分别统计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并用Hochest荧光染色检测囊胚总细胞数;结合成熟率及IVF胚胎发育囊胚率选定最佳添加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MAG,以0μmol/L MAG为对照组,体外培养46 h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成熟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MAG处理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MAG添加均可降低猪卵母细胞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0.3,0.6μmol/L组差异显著(P<0.05),1.2μmol/L组差异极显著(P<0.01)。0.3μmol/L添加组显著提高了猪体外受精囊胚率(P<0.05),但不同MAG添加组对...  相似文献   

8.
冷楠楠  任强  陈伟  罗万和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7):122-127+133+141
为了探索新疆南疆地区表皮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敏感性,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注射液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测定了氟苯尼考注射液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注射液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的MIC值分别为4,2μg/mL,MBC值分别为16,8μg/mL。与未加氟苯尼考注射液的菌液相比,0.5μg/mL氟苯尼考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长,0.25μg/mL氟苯尼考可显著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浓度>2μg/mL时抑制效果极显著(P<0.01),呈浓度依赖性;氟苯尼考注射液可降低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呈浓度依赖性。当氟苯尼考注射液浓度为1/2 MIC时,可在体外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生长(P<0.05);当浓度高于1 MIC时,可极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生长(P<0.01)。当...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壳聚糖、海岛素、香菇多糖及宁南霉素四种不同生物农药对植株叶片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筛选有效的抗番木瓜花叶病毒病的生物药剂。结果表明,宁南霉素(0.05g/L)、壳聚糖(0.5g/L)、香菇多糖(10g/L)、海岛素(10g/L)处理番木瓜的中后期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4.2%、91.2%、82.7%、51.9%,依次比禾甲安CK (77.7%)高16.5%、13.5%、5.0%、-25.8%。壳聚糖0.5g/L处理(第1、5天)、宁南霉素0.05g/L(第1、5、14天)、香菇多糖10g/L处理(第14天),PPO、SOD、POD三种防御酶活性显著高于清水CK和禾甲安CK,海岛素10g/L处理(第3天)三种防御酶活性显著高于清水CK。综合得出,壳聚糖、海岛素、宁南霉素、香菇多糖喷雾及灌根处理番木瓜后,能有效防控病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姜黄油体外对猪细小病毒(PPV)7909标准毒株的作用效果。方法:利用细胞病变(CPE)抑制实验测定姜黄油对PK-15单层细胞生长猪细小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并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在PK-15细胞上,药物最大安全浓度TD_0为95.0μg/m L,半数感染浓度TD_(50)为178.4μg/m L;在药物安全浓度范围内,姜黄油对PPV7909标准毒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052μg/m L,半数阻断浓度IC_(50)为4.13μg/m L,半数直接杀灭作用浓度IC_(50)为99.11μg/m L。结论:姜黄油对PPV7909标准毒株有明显的体外抑制和阻断作用,但直接杀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胰岛素联合利奈唑胺是否同时具有降糖、抗菌以及抑制α-溶血素活性,从而抑制糖尿病细菌性肺炎。本研究通过体外试验探讨了联合用药对高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共同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检测D600 nm值绘制生长曲线来考察胰岛素、利奈唑胺单独或联合胰岛素的抗菌活性;通过溶血试验考察药物组合对α-溶血素活性的抑制效果;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判定药物组合的体外安全性;借助Western blotting药物组合对炎症通路蛋白的作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胰岛素组未检测到金黄色葡萄球菌8325-4株和DU1090株的MIC值,利奈唑胺和胰岛素+利奈唑胺药物组合对这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0.5 μg/mL;由生长曲线结果可知,胰岛素不抑制正常组和高糖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但是在利奈唑胺组和胰岛素+利奈唑胺药物组合组,0.25~4 μg/mL利奈唑胺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溶血试验结果显示,正常组和高糖组胰岛素均不抑制α-溶血素活性,0.25~4 μg/mL利奈唑胺均可抑制α-溶血素活性;细胞毒性试验显示,正常组和高糖组,细胞存活率均大于88.038%,50 nmol/L胰岛素、0.25 μg/mL利奈唑胺、50 nmol/L胰岛素+0.25 μg/mL利奈唑胺药物组合可提高高糖诱导的MH-S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0 nmol/L胰岛素单独使用对高糖和α-溶血素共同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细胞)中TLR2、MAPKs及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抑制作用,而50 nmol/L胰岛素联合0.25 μg/mL利奈唑胺可降低高糖和α-溶血素共同诱导MH-S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抑制作用比单独使用利奈唑胺时显著。综上所述,胰岛素联合利奈唑胺可通过降糖、抗菌和抑制α-溶血素活性的方式抑制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的溶血性及体外生物免疫活性。方法:乙醇回流法提取PNS粗提物,经有机溶剂除杂后,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溶血性试验测定PNS作用后红细胞的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PNS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 PNS的半数溶血率HD50大于4mg•ml-1;体外显著促进了刀豆蛋白(Con 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PNS安全性好,体外免疫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壳聚糖纳米微粒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探讨壳聚糖纳米微粒的免疫作用及机制。试验采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法检测不同浓度(3.75,7.50,15.00,30.00μg/mL)的壳聚糖纳米微粒及30.00μg/mL壳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不同浓度(3.75,7.50,15.00,30.00μg/mL)的壳聚糖纳米微粒及30μg/mL壳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壳聚糖纳米微粒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和壳聚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壳聚糖纳米微粒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与对照组和壳聚糖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壳聚糖纳米微粒的浓度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和NO的生成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将体外收集的猪卵母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0、1、10、50μg/L),研究叶酸对猪卵母细胞GVBD率、成熟率和孤雌激活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g/L叶酸能有效的促进GVBD发生、成熟率和激活胚的发育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上升趋势,其中成熟率显著提高(P0.05)。当叶酸质量浓度为50μg/L时,GVBD率、成熟率和激活胚的发育能力呈下降趋势,其中GVBD率(P0.05)和成熟率(P0.0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综上所述,叶酸能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在本研究中以添加10μg/L叶酸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芝麻酚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芝麻酚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用手握法采集成年杜洛克公猪精液,预处理后添加不同浓度芝麻酚(0,0.05,0.10,0.15,0.20和0.25g/L)的冷冻稀释液进行稀释,冷冻-解冻后检测猪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低渗肿胀试验)、线粒体活性、顶体完整性、DNA完整性以及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等。结果显示:当芝麻酚添加浓度为0.20g/L时,解冻后精子活率、线粒体活性、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为最高,相比较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67%、19.07%、18.78%和14.09%(P0.05);MDA含量最低为2.04nmol/mL(P0.05);SOD和GSH-Px酶活最高为73.04U/mL和237.59U/I(P0.05)。当芝麻酚添加浓度为0.25g/L时,DNA完整性最高为72.46%(P0.05)。当芝麻酚添加浓度为0.15g/L时,CAT酶活最高为3.44U/mL(P0.05)。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猪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适当浓度的芝麻酚能显著提高解冻后猪精子活率、功能完整性和抗氧化能力(P0.05),且当芝麻酚的浓度为0.2g/L时对猪精子冷冻保存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表明,芝麻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猪精子冷冻保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对猪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猪体外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CB以及不同孵育时间的处理,筛选出CB对猪早期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同时通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猪体外囊胚孵化期的细胞数差异,进一步研究CB对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CB浓度为7.5μg/mL时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的卵裂率分别为85.00%和90.23%,囊胚率为35.68%和42.58%,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7.5μg/mL CB处理电激活后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孤雌胚胎孵育4 h组的卵裂率(83.80%)和囊胚率最高(35.39%),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而克隆胚胎孵育6 h组的卵裂率(83.98%)和囊胚率最高(55.62%),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未添加CB处理的孤雌胚胎在囊胚孵化期的细胞平均数为28个,CB处理组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细胞平均数分别为36和52个,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猪体外孤雌胚胎用7.5μg/mL CB处理4 h可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克隆胚胎用7.5μg/mL CB处理6 h卵裂率及囊胚率最高,且囊胚期内细胞团细胞总数最多。CB处理有利于体外胚胎早期发育,提高克隆胚胎移植受孕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酸枣仁皂苷A(JuA)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体外常规方法培养U251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JuA干预组;用MuseTM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变化;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AO/EB染色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JuA干预后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MuseTM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JuA浓度增大,U251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Hoechst 33258染色阳性细胞数与JuA浓度呈正相关;通过AO/EB染色发现,JuA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P<0.01)。结果表明,50μmol/L JuA对胶质瘤U251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促使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BSN-37是从牛脾脏分离鉴定的含有37个氨基酸的新抗菌肽。为了阐明该抗菌肽的生物活性,本试验检测了其对大肠杆菌(ATCC25922)、鸡白痢沙门菌(BNCC124693)、金黄葡萄球菌(ATCC25923)、白色念珠菌(ATCC90029)及5株临床大肠杆菌和7株临床鼠伤寒沙门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同时,测定其对兔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性和对Vero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和鸡成纤维细胞(CEF)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BSN-37对大肠杆菌ATCC25922、鸡白痢沙门菌(BNCC124693)MICs值分别为33.33和25.00mg/L;对所检测的临床耐药大肠杆菌(卡那霉素MICs≥320.00mg/L)和鼠伤寒沙门菌的MICs值均低于50.00mg/L;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s值均大于100.00mg/L。400mg/L的BSN-37与兔血红细胞体外37℃恒温孵育1h后,红细胞溶血率仅为1.34%;50mg/L的BSN-37与RAW264.7细胞作用后,细胞存活率为96.3%,当BSN-37质量浓度为100,200和400mg/L时,ERO、RAW264.7和CEF 3种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100.00%。以上结果证实,BSN-37对革兰阴性肠道菌有较强抑菌活性,溶血性很低且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临床药物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菊粉对铜绿假单胞菌flgE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铜绿假单胞菌的flgE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制备DNA疫苗,分别以该DNA疫苗(100μg/只)和菊粉佐剂+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质粒100μg/只,终浓度20%菊粉),同时设置菊粉灌胃对照组(600 mg/kg)以及灭活疫苗(100μL/只)、鞭毛蛋白(100μL/只)、pcDNA3.1(+)空载体(100μg/只)和PBS对照组(100μL/只)。每两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利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双抗夹心ELISA检测IFN-γ分泌情况,计算强毒攻击后各组小鼠的存活数及保护率。结果显示,菊粉佐剂组和菊粉灌胃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与DNA疫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低于灭活疫苗组和鞭毛蛋白组(p0.05);菊粉佐剂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值(SI值)和IFN-γ水平与鞭毛蛋白组相当,明显高于菊粉灌胃组和DNA疫苗组(p0.05);菊粉佐剂组和菊粉灌胃组对小鼠的保护率均高于DNA疫苗组,但低于灭活疫苗组,表明以菊粉预先灌胃和以菊粉为佐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flgE基因DNA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率,但仍不及传统的灭活疫苗。本实验为铜绿假单胞菌DNA疫苗的研究及菊粉在DNA疫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进行蛋白质组学的定量研究,研制一种~(15)N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副溶血弧菌培养基并进行~(15)N标记副溶血弧菌培育。方法包括连续多次转接培养副溶弧菌和利用LC-MS/MS验证标记的副溶血弧菌细胞中蛋白质氮原子的标记效率。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NH_4Cl(2 g/L)、葡萄糖(10 g/L)、KH_2PO_4(0.6 g/L)、KH_2PO_4(0.9g/L)、MgSO_4(0.2 g/L)、Na Cl(20 g/L)和蒸馏水(1L,pH 7.0~7.5);氮源的氮原子采用~(15)N进行标记,标记效率为91.5%。结果表明,该工艺简单合理,培养基组分简单、成本低,为工业化制备~(15)N标记副溶血弧菌培养基提供了新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