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壳聚糖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2g壳聚糖加入一定量的蒸溜水和乙酸配成2%(20g/L)的壳聚糖原液,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g/L、5g/L、2.5g/L、1.25g/L和0.625g/L,同时以相应浓度醋酸溶液作为对照,然后用圆纸片扩散试验对奶牛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上述4种细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壳聚糖浓度的降低,对细菌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相应减弱.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黄连解毒汤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平板打孔法试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依次为7.50mm±0.50mm、14.00mm±0.80mm、10.63mm±0.89mm。试管二倍稀释法试验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依次为250.0、31.25、250.0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依次为500.0、250.0、250.0g/L。对黄连解毒汤进行拆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芩单味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黄连解毒汤原方的抑菌效果相接近,黄芩是原方中发挥抑菌作用的主药。黄芩、黄连两药配伍有拮抗作用,使其抑菌作用减弱。本研究为兽医临床上用中药方剂防治细菌性疾病提供理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58-1561
为研究木犀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木犀草素对化脓隐秘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测定亚抑菌浓度木犀草素对4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为0.078g/L;对沙门菌的抑制作用次之,MIC值为1.25g/L;对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MIC值均为2.5g/L。木犀草素对4种试验菌株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升高其抑菌作用增强(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五种天然主要植物精油(桉叶油、肉桂油、紫苏油、陈皮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分别用几种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然后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植物精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桉叶油、肉桂油、陈皮油、紫苏油、薄荷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78.12、156.24、78.12、156.24、312.5μL/L。经分析可知,桉叶油、肉桂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佳(P 0.05),紫苏、陈皮油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次之(P 0.05),薄荷油效果最差(P 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辣蓼散进行提取,用纸片法测定6种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等5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辣蓼散水煎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均为15.62 g/L,对白色念珠菌与绿脓杆菌的MIC均为31.25 g/L。研究结果为辣蓼散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蒙药对奶牛乳房炎两种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作用,用牛津杯法测定了15味蒙药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3种蒙方在体外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又以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经口灌服蒙方以判断其体内抗菌效果。有8味蒙药对两种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环直径均大于12 mm,最大达到22 mm。3种蒙方体外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方Ⅱ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MIC分别为0.125 g/mL和0.25 g/mL,MBC均为0.25 g/mL。口服不同剂量方Ⅰ的感染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托氟沙星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活性及体内药效作用,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托氟沙星纳米乳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比较;以鼠伤寒沙门菌人工感染的雏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托氟沙星纳米乳的体内药效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托氟沙星纳米乳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MIC为0.25μg/mL~2.00μg/mL,其抑菌活性是托氟沙星原药的2倍~4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2倍~8倍;MBC为0.25μg/mL~4.00μg/mL,其抗菌活性是托氟沙星原药的2倍~8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2倍~8倍。体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40mg/L)和中剂量(60mg/L)的托氟沙星纳米乳可显著降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雏鸡的死亡率和体重损失。托氟沙星纳米乳以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增强了托氟沙星对临床常见细菌的体内外抵抗作用,提高了托氟沙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葛根芩连口服液体外抑菌及体内免疫调节作用。选用21日龄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为饮水中添加葛根芩连口服液,添加量分别为0.2,0.4,0.7 m L/L,同时采用双倍稀释法,测定葛根芩连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及肠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体外抑菌初步考察结果显示,葛根芩连口服液对肠球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20.83μg/m L、41.7μg/m L、62.5μg/m L,抑菌效果强于单独的葛根、黄芩、黄连提取液及硫酸粘杆菌素。同时仔猪血清中IL-1、IL-4、TNF-α、TNF-γ细胞因子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结果提示,葛根芩连口服液能提高仔猪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并且对大肠杆菌、沙门菌、肠球菌具有良好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肉鸡日粮中添加抗菌肽替代抗生素的饲用效果,本试验先对1种天蚕素抗菌肽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然后进行了肉鸡饲喂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天蚕素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表明,天蚕素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是20μg/mL、20μg/mL和40μg/mL。在肉鸡饲喂试验中,饲料中添加150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可以促进肉鸡生长,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液, 并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的联合抑菌效果, 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预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液主要成分含量;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口服液、5%牛至油溶液及1%博落回溶液对4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对5%牛至油溶液与1%博落回溶液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液最优配方为: 5%牛至油, 1%博落回提取物, 25%增溶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 0.02%抗氧化剂2, 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余量为水。口服液中香芹酚的含量为42.59 mg/mL, 血根碱含量为6.51 mg/mL。口服液对4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9、16.4、23.7和17.0 mm, MIC分别为3.125、3.125、1.5625和1.5625 μL/mL, MBC分别为12.5、6.25、3.125和3.125 μL/mL; 5%牛至油溶液对4种菌的MIC分别为25、12.5、6.25和100 μL/mL, MBC分别为100、50、25和>200 μL/mL; 1%博落回溶液对4种菌的MIC分别为6.25、12.5、3.125和6.25 μL/mL, MBC分别为50、25、6.25和25 μL/mL。联合药敏试验表明, 二者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起相加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作用, 对粪链球菌为协同作用。【结论】 试验制备了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溶液剂, 该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研究在人工瘤胃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150、200、400、800、1200、2400、4800μg/L)的纳米铜时,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试验共分10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纳米铜在添加量为100-400μg/L时,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说明在体外发酵条件下添加适量的纳米铜对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利用体外厌氧发酵培养技术研究不同硒源及不同硒水平的添加对奶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试验按照3×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硒源,即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酵母硒3种,第二因素为硒添加量,即每毫升培养液中设0μg、0.1μg、0.2μg和0.3μg共4个添加水平,其中0μg/mL添加水平为对照组,共计10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均进行3h、6h、9h、12h、24h和48h的体外批次培养,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液中添加3种不同来源的硒对乙酸、丁酸、TVFA的影响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丙酸、乙酸丙酸比影响较小(P>0.05),其中以添加酵母硒的乙酸、丙酸、丁酸、TVFA的效果最好,添加硒代蛋氨酸次之;体外培养液中添加0.3μg/mL硒,可显著提高乙酸、丁酸、TVFA的含量(P<0.05),对丙酸及乙酸丙酸比影响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以0.3μg/mL硒组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瘤胃细菌培养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及菌体蛋白(BCP)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取其瘤胃液混匀,添加不同剂量的瘤胃细菌培养物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为:对照组(0 CUF/g),试验Ⅰ组(添加量为3%,4.4×108CUF/g),试验Ⅱ组(添加量为5%,7.8×108CUF/g),试验Ⅲ组(添加量为10%,1.2×109CUF/g),每组分别设2、4、8、12、24、36、48 h 7个指标测定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1)添加瘤胃细菌培养物使瘤胃液pH有所降低,但始终在6.5~7.0,对瘤胃内环境无不良影响;(2)添加3%的瘤胃细菌培养物显著降低氨态氮(NH3-N)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培养液BCP的浓度(P<0.05);(3)添加3%的瘤胃细菌培养物可一定程度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浓度,但对其他各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丙酸比值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添加3%剂量的瘤胃细菌培养物可改变瘤胃的发酵环境,提高BCP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中草药提取液对临床分离鸡源变形杆菌抑菌效果,本试验对野菊花、穿心莲等9种中草药,采取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鸡源变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对抑菌效果较佳的黄芩等5种水提液与虎杖等3种醇提液分别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测定其FIC指数。结果表明:水提液中,黄芩抑菌效果最佳,MIC为62.5 mg/mL,穿心莲、虎杖、黄连、香薷次之,MIC均为125 mg/mL;醇提液中,虎杖、穿心莲、香薷抑菌效果较好,MIC均为125 mg/mL;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中,本试验各组合均无协同作用;说明黄芩水提液对鸡源变形杆菌抑菌效果最佳,其余药物水提液抑菌效果一般或较差;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为一般或较差;本试验各联合用药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体外抑菌试验确立奶牛乳腺炎抗菌蒙药组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抗菌蒙药组方达到最佳抑菌效果,针对从乳房炎牛奶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牛津杯法对23味蒙药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对这两种致病菌均敏感的12味蒙药.根据部分药物抑菌浓度试验选取其中7味蒙药,结合体外抑菌试验,通过L8(27)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抑菌药物组合,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用药剂量.结果表明,结合正交设计和体外抑菌试验所确立的抗菌蒙药组方的抗菌效果显著强于各单药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确定了清热类、祛湿类、理血类、理气类等114味中草药,以鸡大肠杆菌O78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6种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中药,包括芦荟、穿心莲、大蒜、锦灯笼、乌梅和石榴皮,其抑菌圈分别是15、12、12、11、11和7 mm。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对芦荟的抗菌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经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得到抗菌单体物质,确定为延胡索酸。进一步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延胡索酸对金黄色葡萄球、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是50、50、780和780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100、100、1560和780 μg/mL。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新鲜牦牛血液为原料,采用血粉法、冰醋酸法及醋酸钠法,探索制备氯化血红素的最优工艺参数,并对不同方法制备的氯化血红素纯度及得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粉法的最优工艺是超声处理时间40 min,酸性丙酮添加量为120 mL,抽提时间30 min,乙酸钠添加量为9 mL,氯化血红素纯度达到96%,得量为7.38 g/L。采用冰醋酸法制备氯化血红素,当冰醋酸添加量为红细胞量的3倍时,氯化血红素纯度达到80%,得量为6.10 g/L。采用醋酸钠法制备氯化血红素,当氯仿添加量为红细胞量的2倍时,氯化血红素纯度达到90%,得量为3.44 g/L。通过对比3种制备方法,氯化血红素纯度依次为血粉法 > 醋酸钠法 > 冰醋酸法;氯化血红素得量依次为血粉法 > 冰醋酸法 > 醋酸钠法,由此可知,3种方法中,选用血粉法制备氯化血红素的量更高且更加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hemin from yak blood and the optimal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hemin was confirmed using blood meal,glacial acetic acid and sodium acetate methods. The purity and the yield of the extracted hemin in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ity of hemin in yak blood was 96% and the yield was 7.38 g/L using blood meal method under the optimal process of 40 min for ultrasonic treatment, 30 min for extraction,120 mL acid acetone and 9 mL sodium acetate. The purity of hemin was 80% and the yield was 6.10 g/L when the amount of glacial acetic acid was 3 times as much as blood cells amount using the glacial acetic acid method.The purity of hemin was 90% and the yield was 3.44 g/L when the amount of chloroform was 2 times as much as blood cells amount using sodium acetate method. The purity of the hemin from high to low was blood meal method,sodium acetate method and glacial acetic acid method,and that of the hemin yield was blood meal method,glacial acetic acid method and sodium acetate method by comparing the three preparation methods. So the blood meal method was more conducive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9.
水溶性甲壳胺体外抑菌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二倍稀释法测定 6种甲壳胺样品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根据MIC制作含有甲壳胺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药敏试纸片。结果表明 :编号为 1 #、 3 #、 4 #、 6 #甲壳胺在一定浓度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2 #、 5 #在试验所用浓度下抑菌效果不明显。用与MIC相同浓度配制的甲壳胺琼脂的抑菌作用与试管MIC法相同 ,而甲壳胺试纸片则需要 8个MIC才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酸水法提取黄连中小檗碱,并测定提取的小檗碱对八株大肠埃希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最佳正交提取工艺为C3B3A1,即硫酸浓度0.2%、冷浸72h、用15%NaCl盐析,提取物对八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MIC为0.50mg/mL-1.5mg/mL。提取的小檗碱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