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是由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中AEV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1930年AE在美国首次被发现,50年代中期第一次报道通过疫苗免疫接种成功控制了该疾病的流行。一般采取对种鸡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措施,诱导鸡群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力,从而防止病毒经种蛋传播途径进行扩散。母鸡可经卵黄将抗体传递给子代,母源抗  相似文献   

2.
禽类一些传染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禽白血病、禽脑脊髓炎、刚状内皮增生症、禽呼肠病毒、禽腺病毒及产蛋下降综合征等可经蛋传播,如果这些病原不根除.很有可能经蛋带入疫苗而传染给接种疫苗的鸡群.目前我国禽用疫苗大部分是用普通鸡胚或清洁鸡胚制造的.尽管这种普通疫苗对家禽疫病的防制起到良好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21日龄SPF鸡接种法氏囊中等弱毒疫苗A株后,用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观察法氏囊疫苗毒对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用ELISA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抗体水平明显下降,其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法氏囊中等弱毒疫苗A株能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引起禽脑脊髓炎抗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鸡脑脊髓炎病由脑脊髓炎病毒感染所引起,雏鸡和成年鸡都能感染,通过消化道途径进行水平传播,也能经种蛋垂直传播;雏鸡发病后以神经症状表现为主,传播较快,病死率高,成年鸡感染后基本无症状,进入产蛋期的鸡群可出现产蛋减少,蛋品质下降;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临床可通过疫苗免疫、加强环境消毒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5.
以禽脑脊髓炎(AE)VR株病毒接种SPF鸡胚,取发病胚病料经福尔马林灭活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用实验室制品4批,分别在济宁、章丘、茌平、禹城四个种鸡场共37300只种鸡进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对鸡群无不良反应,鸡群于免疫后3周AGP检出率100%,鸡群开产后产蛋性能良好,产蛋量与蛋壳质量正常,免疫鸡的后代均被有效保护不发生AE。  相似文献   

6.
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以运动失调、头颈震颤为特征性临床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此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广泛,可以经蛋进行垂直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确诊此病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常用的诊断方法有鸡胚接种法、血清中和试验、雏鸡感染法、荧光抗体试验。由于禽脑脊髓炎暂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预防来减少此病的发生。预防此病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鸡群自身抗病能力,降低鸡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祖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感染情况,研究采集18个省(市)未免疫CIAV疫苗的44个祖代种鸡场4 847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CIAV抗体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群间、空间、阳性场的抗体滴度,解析祖代鸡群CIAV感染状况。结果显示:祖代鸡群中CIAV感染较普遍,场阳性率为97.7%,个体阳性率为66.0%;不同生产用途、来源的种鸡群均有感染,且分布范围广泛;43个抗体阳性场中,有1个种鸡场抗体滴度高且变异系数小,42个种鸡场抗体滴度低或抗体滴度较高但离散程度大,有发生垂直传播的风险。结果表明,我国祖代鸡群中CIAV抗体阳性率较高,存在向父母代场垂直传播CIAV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禽脑脊髓炎琼扩抗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禽脑脊髓炎病毒Van Roekel株和山东野外分离株,分别脑内接种1日龄SPF雏鸡,在隔离器中饲养,以典型发病鸡脑,胃肠和胰腺等制备琼扩抗原。通过特异性检查,效价测定,与进口抗原及血清对比,田间试验等证实,该方法所制备的抗原性能稳定,效价高,特异性强。可广泛用于AE抗体的普查,适合于评价免疫鸡群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禽脑脊髓炎VR株病毒接种SPF鸡胚,取发病胚病粒经福尔马林灭活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用实验室制品4批,分别在济宁,章丘,茌平,禹城四个种鸡场共37300只种鸡进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对鸡群不良反应,鸡群于免疫后3周AGP检出率100%,鸡群开产后产蛋性能良好,产蛋量与蛋壳质量正常,免疫鸡的后代均被有效保护不发AE。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鸡法氏囊提取液与ND活疫苗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预先接种鸡法氏囊提取液时,经肌肉注射、口服和点眼滴鼻接种方式均能提高ND疫苗免疫鸡的抗体产生能力,且经肌肉注射法最佳。但是,在整个试验期间,法氏囊提取液只能增强鸡群对ND活疫苗的早期免疫应答,而法氏囊提取液与ND活疫苗同时使用时更能刺激免疫鸡群的早期抗体产生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经嗉囊接种108.5EID50鸡新域疫病毒V4株,接种后第4天到第8天能从粪便中分离出病毒。5周龄鸡拌料口服108.5EID50鸡新域疫V4株病毒一次,半年内HI抗体平均滴度为25左右,100EID50鸡新域疫F系标准强毒攻击,保护率100%。健康鸡同免疫鸡混合饲养,14天后可获得免疫鸡同样高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2.
拟构建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QS10株S1蛋白的重组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并在本动物上进行初步的免疫学试验。通过RT-PCR获得S1基因,插入腺病毒表达系统穿梭质粒,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c-Ad5CMV-S1,转染293AD细胞获得表达S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PCR检测显示,S1基因已重组到腺病毒基因组;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该重组病毒在293AD细胞中真实表达了具有免疫反应性的IBV S1糖蛋白。重组病毒培养滴度可达到107 TCID50.mL-1。免疫接种SPF鸡后,通过ELISA检测,免疫鸡产生了针对IBV的特异性抗体。作者成功构建了表达IBV S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病毒可在SPF鸡体内诱导产生IBV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3.
1免疫失败的原因1.1母源抗体的影响对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时,雏鸡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或鸡群抗体滴度不整齐。当母源抗体效价高于61og2时,部分鸡对弱毒疫苗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当母源抗体在4~61og2时,部分鸡产生免疫应答,接种疫苗后,鸡群的抗体滴度水平不整齐。因此,应当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安排新城疫的免疫时间,如果未检测母源抗体,雏鸡一般在7~10日龄时进行疫苗的首次免疫。1.2新城疫疫苗的效价不高新城疫疫苗每羽剂量的最低效价是106EID50,疫苗的稳定性应达到37℃温度下保存7天,而效价不会降低到最低含量以下。疫苗的运输、…  相似文献   

14.
1疫苗质量问题1.1疫苗的抗原量不足抗原量不足,导致免疫后抗体上升的滴度不高,维持时间不长。1.2做疫苗所用的毒(菌)株免疫原性差抗原量达到了标准而所选的疫苗株免疫原性差,疫苗同样不能很好地产生免疫抗体,或产生的抗体不能有效地对抗当地的流行株。1.3疫苗被污染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若污染有其他病原,则会在疫苗接种的同时将新病传给鸡群,如在用普通鸡胚生产冻干疫苗时,许多疾病如禽脑脊髓炎(AE)、禽白血病(AL)、禽支原体病(MG)等容易通过鸡胚传播。因此,生产疫苗最好使用无特定病原(SPF)种蛋,实现疫苗的S…  相似文献   

15.
一是不宜用于种鸡。目前建立高免鸡群时虽然采取临床诊断、抗体监测等手段剔去一些病鸡,但一些经蛋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的病鸡很难除去;在制作高免卵黄过程中虽然加入了抗生素和防腐剂,但高免卵黄中的病毒不易杀死。因此,种鸡应用高免卵黄抗体后,容易造成某些病毒性传染病的垂直传播。二是不宜用于预防。高免卵黄抗体进人鸡体后的免疫有效期仅14天左右。若采用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必须每隔14天进行一次免疫,既增加了养鸡成本,也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三是不宜和疫苗同时应用。高免卵黄抗体在鸡体内属被动免疫,如果同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相似文献   

16.
对鸡、火鸡以及其它动物饲喂超量的维生素E,可有效地增加对绵羊红细胞,牛布氏杆菌、大肠杆菌以及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等抗原的滴度。此外,维生素E还可增强从小鸡到母鸡主动免疫产生抗体的能力,以及通过鸡蛋将足够数量的抗体转移给小鸡,从  相似文献   

17.
用鸡新城疫F毒株和鸡痘HP_1毒株对鸡单独和联合经口免疫,比较其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原性。两个鸡群各自的抗新城疫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和抗鸡痘病毒的被动血凝(PHA)抗体滴度相似。各组鸡经第二次接种后血清中IgG浓度显著增高,新城疫疫苗诱发产生的IgG量显著高于鸡痘疫苗。两种疫苗联合免疫和新城疫F毒株疫苗单独免疫,血清中产生的IgG浓度无明显区别。用新城疫和鸡痘强毒,在不同日龄经联合和单独免疫获得的保护力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Newscastal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病,ND主要危害火鸡和鸡,临诊特点常呈急性经过:呼吸急促,张口呼吸;剧烈下痢,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症状典型,头颈扭曲呈观星式.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非免疫区或免疫低下的鸡群,一旦有速发型毒株侵入,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典型的形式出现,对疫病的发现,防控造成困难.本文通过对某规模化种鸡场鸡群新城疫免疫情况调查和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bition,HI)试验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调查发现:某规模化种鸡场新城疫的免疫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积极的进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表现在种鸡生产过程多次,大量的免疫.监测1641份血清发现,产蛋鸡新城疫抗体比母源抗体高,高约2个滴度;母源抗体的消减在饲养前期就有发生,7天约下降1个滴度;合格的新城疫Ⅰ系疫苗免疫,3-15天内可提高新城疫抗体2滴度个以上;新城疫抗体滴度8左右,免疫合格的新城疫灭活疫苗,35天左右可使抗体滴度提高2个滴度.分析大数据,通过新城疫抗体检测,结合临床情况和生产情况,绘制新城疫抗体曲线图,可以预测新城疫感染压力和指导疫苗的使用,提高新城疫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将200009批疫苗分三个剂量组(Ⅰ,Ⅱ,Ⅲ),病毒含量分别为每羽份合500、1000、1500EID50,口服免疫13周龄SPF鸡,同时设进口同类疫苗组(Ⅳ)和未接种空白组(Ⅴ)作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7d、14d、17d、21d、28d、42d、56d、70d、84d、105d、126d、149d、169dR血,分离血清,采用IDEXX禽脑脊髓炎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AEV抗体水平,并通过鸡胚易感试验和后代雏鸡试验评价产蛋后鸡群的免疫状态。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14d,免疫鸡血清已全部阳转,免后42d时抗体出现第一个峰值,此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且抗体水平的高低与接种疫苗的病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用AEVVR强毒进行的鸡胚易感试验,免后6~55周免疫组鸡胚的感染率在35%以下;后代雏鸡攻毒保护率在92.9%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和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云南省滇东、滇西、滇中、滇南和滇北5个区域8个地方品种鸡群的229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上述4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云南省8个地方品种鸡群中,ALV、REV、CAV和AEV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02%、72.77%、98.47%和76.25%,二重、三重、四重感染率分别为32.90%、36.38%、15.90%;不同区域、不同品种鸡群中均存在上述4种病原的感染,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但无规律性。结果表明,云南省地方品种鸡群中4种垂直传播病毒感染率较高,流行面较广,且呈现严重的混合感染状态。结果提示:应重视这4种可垂直传播病原的流行控制,谨防因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重大疫病免疫失败;继续加强抗体检测,及时淘汰阳性鸡群,净化种群,同时定期进行疫苗污染监测,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保障云南省地方鸡种质资源的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