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粮粗蛋白质及能量水平对架子牛肥育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2~3岁,体重在305~350kg的架子牛,按高蛋白高能量(精料1号)、高蛋白低能量(精料2号)、低蛋白高能量(精料3号)、低蛋白低能量(精料4号)四组日粮进行为期90d的肥育。试验结果表明,当架子牛体重在320~420kg的情况下,高蛋白高能量日粮组日增重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当体重超过420kg以上时,高蛋白高能量组日增重与低蛋白高能量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从经济效益上分析,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蛋白高能量、低蛋白高能量、高蛋白低能量、低蛋白低能量。结论:架子牛肥育前期日粮(按风干计)的粗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3.5%~14.0%,消化能在11.60~11.70MJ/kg;肥育后期粗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2%,消化能要在11.80MJ/kg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BMY牛育肥性能影响。利用9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配合日粮对63头BMY公牛进行育肥,育肥结束后从每组随机选择3头进行屠宰试验。试验结果:①低能量低、中、高蛋白比日粮组,低能量高蛋白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低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低能量中蛋白质比日粮组同高、低两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中能量低、中、高蛋白比日粮组,中能量高蛋白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中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中能量中蛋白比日粮组同高、低两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高能量低、中、高蛋白比日粮组,高能量高蛋白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高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低能量中蛋白比日粮组同高、低两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在9个试验组中,高能量蛋白比日粮组的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最高,高能量中蛋白比日粮组次之,低能量低蛋白比日粮组最低。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氨基酸水平饲养试验进行里岔黑猪的生长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试验选用16头去势(11.66±0.34 kg)的健康里岔黑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进行饲养试验。整个试验期分为保育期(11~30 kg)、生长期(30~60 kg)和育肥期(60~90 kg)3个阶段,分别饲喂4个不同氨基酸水平的饲粮,各阶段饲粮的赖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比例保持一致。结果发现:饲粮中氨基酸水平对整个饲养阶段以及各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保育期,饲粮总赖氨酸水平不影响里岔黑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生长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7%和0.8%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为0.7%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育肥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6%和0.7%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平为0.7%组的料重比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结合各项,在理想蛋白质模型下,里岔黑猪在保育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适宜的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7%和0.7%。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低氮、低磷日粮配方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体重胎次相近的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8周,各试验组日粮粗蛋白与磷水平分别为12.99%和0.53%(A组)、14.26%和0.52%(B组)、15.33%和0.67%(C组).试验28、56 d分别检测育肥猪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部分屠宰性能.结果表明:①8周末,B组的体重比A组显著提高10.20%(P<0.05),B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0~4周、5~8周及0~8周3个处理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③0~4周,平均日采食量B组比A、C组分别提高17.17%、13.73%(P<0.05).④三组间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B、C组与A组之间体直长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提示:低氮、低磷日粮配方饲养肥育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摘SSSS要:试验以育肥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试验选取了20头状况良好,体重差异小(180±20)kg的牦牛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牦牛。让两组牦牛摄入不同蛋白水平日粮(低蛋白日粮组:13%;高蛋白日粮组16%)。研究分析了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育肥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牦牛的生产性能产生了积极影响,试验组牦牛干物质采食量随日粮蛋白的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试验指标中的的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低蛋白日粮组显著均高于高蛋白日粮组组(P<0.05),高蛋白日粮组的饲料转化率相较低蛋白日粮组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低蛋白日粮组,高蛋白日粮组牦牛血液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高于低蛋白日粮组((P<0.05),游离脂肪酸NEFAl高蛋白日粮组均显著高于低蛋白日粮组(P<0.05)。血清中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IGF-2)的浓度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均有了显著升高,但牦牛血清中生长激素(GH)却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同时,经济效益数据表明低蛋白日粮组增重养殖效益更好,产生的经济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6.
选择2014年春季出生的生长发育良好、胎次相近、体重35 kg左右的烟台黑猪仔猪95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低纤维水平组31头饲喂低纤维水平饲粮,中纤维水平组34头饲喂中等纤维水平饲粮,高纤维水平组30头饲喂高纤维水平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2头。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烟台黑猪35~75 kg生长期和75~95 kg肥育期的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其中,生长期平均日增重以低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中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提高14.91%(P0.05)、23.05%(P0.01);肥育期平均日增重以中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高纤维水平组提高20.96%(P0.05)、5.62%(P0.05)。生长期和全期料重比以低纤维水平组最低即饲料报酬最高,分别比中纤维水平组、高纤维水平组降低6.59%、15.51%、2.85%、6.14%。饲粮粗纤维水平对烟台黑猪胴体性能影响不显著,对肉质性状中的a值及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a值、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都以低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中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提高9.75%(P0.05)、13.72%(P0.05)、6.09%(P0.05)、8.31%(P0.05)和110%(P0.05)、122.35%(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烟台黑猪背最长肌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影响显著,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都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和中纤维水平组提高10.00%(P0.05)、4.05%(P0.05)、11.90%(P0.05)、5.62%(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烟台黑猪背最长肌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对其他3种脂肪酸影响不显著。亚油酸含量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比低纤维水平组、中纤维水平组分别提高35.14%(P0.05)、4.74%(P0.05),其次是中纤维水平组较高,比低纤维水平组提高29.02%(P0.05)。综合分析,烟台黑猪适宜的饲粮粗纤维水平生长期为10%,肥育期为12%。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用21头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母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7头.3个试验组日粮能量水平一致(12.82MJ/kg,DM),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6.10%、15.10%、14.11%(DM基础).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犊牛增重影响显著,中蛋白组试验牛体增重最多,与高蛋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低蛋白组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蛋白组试验牛平均日增重比高蛋白组、低蛋白组分别高出10.22%、5.22%.各体尺指标变化趋势与体重变化趋势相似.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血清总胆固醇、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影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消化能12.82MJ/kg(DM)、粗蛋白15.10% (DM)的日粮能够满足140~200kg荷斯坦母牛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8.
选用平均体重为(52.12±5.72)kg的3岁辽宁绒山羊种母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8%(低蛋白组)、10%(中蛋白组)和12%(高蛋白组)的试验日粮,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在各月份,蛋白质的消化率均随日粮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中蛋白组能量消化率显著高于高、低蛋白组(P<0.05),高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中蛋白组整个情期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高于高、低蛋白组:中蛋白组和高蛋白组的产羔率高于低蛋白组;不同蛋白水平对羔羊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10、11月份中、高蛋白组的绒伸直长度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各月高蛋白组绒细度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中蛋白组与低蛋白组、高蛋白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选择体重为(53.78±5.82)kg的健康川藏黑猪配套系商品猪16头,按照体重、性别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消化能水平为12.97 MJ/kg、13.39 MJ/kg的低能组与高能组日粮,两处理其他营养水平相同。试验期间自由采食与饮水。28天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57),但高能组数值上分别改善4.9%、3.2%;高能组极显著降低腹泻率(P0.01),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浓度(P0.05),其他血清学指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28)。养殖效益评价表明,高能日粮改善养殖纯利润9.9%。综上表明,饲喂消化能水平13.39 MJ/kg日粮的50~75 kg体重阶段川藏黑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浓度、养殖效益均优于饲喂消化能12.97 MJ/kg日粮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山苋菜提取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576头体重接近的15周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粗蛋白质水平(12.5%和14.0%)及山苋菜提取物添加水平(0和150 mg/kg),试验持续7周。结果:高蛋白质日粮组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而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或补充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均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高蛋白质日粮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肌酸酐、IGF-1和生长激素浓度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同时日粮补充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也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蛋白、IGF-1和生长激素浓度(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降低育肥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可降低干物质、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进而对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补充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可缓解低蛋白对育肥猪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山苋菜提取物|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探讨半胱胺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头,体重58 k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130 mg/kg半胱胺,试验2组基础日粮+200 mg/kg半胱胺.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13%和7.74%(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分别下降2.11%和2.41%(P<0.05),差异显著;毛收入增加6.66%和5.4%.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提高0.57%、料重比下降0.3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经济收入减少1.16%.说明.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30 mg/kg和200 mg/kg的半胱胺,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收入.而以添加130 mg/kg半胱胺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15~30 kg烟台黑猪对可消化苏氨酸的需要量。先选取6头体重(15.00±1.31)kg的健康烟台黑阉公猪进行消化试验,获取试验日粮的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数据;然后选择体重(15±1.53)kg的烟台黑生长猪120头,公、母各半。根据前期的试验结果,日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定为0.85%,按照日粮表观可消化苏氨酸水平设置0.48%、0.51%、0.54%、0.57%4个水平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平均体重达到30 kg左右时试验结束。结果表明:0.51%组试验猪与0.48%、0.54%、0.57%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8.13%(P0.01)、5.13%(P0.05)、13.89%(P0.01),饲料增重比分别降低了13.02%(P0.01)、3.37%(P0.05)、8.41%(P0.01);同0.51%组相比,0.48%组、0.57%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11.57%、4.96%(P0.01);0.51%组试验猪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在血清尿素氮含量及血清总蛋白含量方面,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其他方面,血清游离苏氨酸含量0.51%组显著高于0.48%组(P0.05),总氨基酸含量含0.51%组与0.54%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处理组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由试验结果结合回归分析,15~30 kg烟台黑生长猪可消化苏氨酸需要量为0.53%。  相似文献   

13.
按照年龄、体重、性别等相近的原则选取日龄和体重相似的72头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4组,组内设3个重复,每重复6头仔猪(3公3母).4个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GABA(对照组)、50 GABA(试验Ⅰ组)、100 GABA(试验Ⅱ组)和120mg,kg CABA(试验Ⅲ组).结果表明: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0、100和120mg/kg GABA,分别比对照组提高日增重8.09%(P>0.05)、13.47%(P<0.05)和11.41%(P<0.05),降低料肉比3.98%(P>0.05)、7.17%(P<0.05)和5.58%(P<0.05);各试验组可以提高血清中总蛋白(11P)的含量(P>0.05)和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同时降低血清中尿素氮(SUN)的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50、100和120mg/kg GABA平均每头猪净收入分别比对照组多12.97、31.19和19.15元/头.GABA能明显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育肥猪的营养物质的代谢效率,综合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GABA具有霞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96头天津白猪(去势公猪,母猪各半),采用双因子(能量、蛋白质)两水平(高、低)2×2交叉随机化区组设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天津白猪生长(20~60kg)和肥育(60~90kg)阶段适宜的饲粮消化能浓度和蛋白质水平.结果表明,天津白猪母猪全期平均日增重较去势公猪略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准.饲粮消化能浓度在全期显著地影响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高能饲粮(DE13.39MJ/kg)处理显著大于低能饲粮(DE12.55MJ/kg)处理.饲粮蛋白水平在生长期显著影响日增重,高蛋白水平组(CP16%,566g)显著大于低蛋白组(CP13%,519g),但全期二者间日增重(619gvs 597g)差异不显著;蛋白质水平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采用高营养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建议天津白猪饲粮的适宜消化能浓度为13.39MJ/kg,蛋白质水平为生长期16%、肥育期13%.  相似文献   

15.
该文旨在研究利用净能体系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对商业条件下生长和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及肉品质的影响.生长阶段(试验1)与育肥阶段(试验2)分别选择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生长猪(30~55 kg)和育肥猪(50~100 kg)各2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和低蛋白质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试验2结束后每组选30头育肥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低蛋白质组生长猪和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生长猪增重成本降低6.80%/kg(P<0.05),育肥猪增重成本降低9.49%/kg(P<0.05);除失水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质组外(P<0.05),低蛋白质组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与正常蛋白质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商业化条件下,利用净能体系配制生长和育肥猪低蛋白质日粮可获得与传统日粮相近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增重成本能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试验研究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蜀宣花牛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笔者选择体重352.6±28.0 kg的健康蜀宣花牛公牛15头,随机将其分为A、B、C 3组,A组为高能量低蛋白组(HELP),B组为低能量高蛋白组(LEHP),C组为低能量低蛋白组(LELP),每组5个重复,试验期360 d。育肥结束后,按照国标《牛胴体及鲜肉分割》(GB/T 27643-2011)进行胴体分割,测定屠宰性状并评定胴体等级。结果表明,育肥开展至90 d,B组体高增加值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育肥270 d~360 d,A组的胸围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B组和C组高28.92%(P<0.05);A组和B组眼肌大理石花纹等级均达到了3级,而C组眼肌大理石花纹等级为2级;3组的料重比顺序为C组>B组>A组;A组的平均收益最高。研究表明,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可显著增加蜀宣花牛架子牛体高,同时在育肥过程中消耗饲料较少;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显著增加平均日增重,增加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期鲁莱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的影响,确定鲁莱猪适宜的能量蛋白水平。选取平均体重20kg左右的健康鲁莱猪72头,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营养水平饲粮,试验共分为20~50、50~80 kg 2个阶段进行饲养,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试验期82 d。结果表明:与高营养水平组相比,低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了肥育期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试验全期的饲料增重比(P0.05);不同营养水平对胴体重、瘦肉率,背膘厚度和脂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眼肌面积、屠宰率影响不显著(P0.05);中、低营养水平能改善肉质,对肉色、肌肉嫩度和失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中营养水平组试验全期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与经济效益持平,低营养水平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略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由此可见,鲁莱猪饲养建议能量和粗蛋白水平为生长期消化能为12.99 MJ/kg、粗蛋白质为16.39%,肥育期消化能为12.99 MJ/kg、粗蛋白质为14.16%。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育肥猪采食不同来源淀粉(玉米淀粉、糯米淀粉和土豆淀粉)对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15头体重为(24.49±1.34)kg健康PIC阉割公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2组分别饲喂含有玉米淀粉、糯米淀粉、50%玉米淀粉和50%土豆淀粉的日粮,测定育肥猪在25~50、50~75、75~100 kg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增重比和粪便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体重在25~50 kg时,对照组的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显著优于试验2组((P0.05);体重在50~75 kg时,试验1组的饲料增重比显著的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25~50、50~75 kg,试验1和2组的Ca、P的吸收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体重在75~100 kg时,试验2组显著的提高了日采食量(P0.05)。结果提示,PIC育肥猪前期,以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能提高其生长性能,饲料中不同淀粉的适当搭配可能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增加PIC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饲喂不同能量、粗蛋白水平的日粮,研究其对育肥后期三江白猪的生产性能及胴体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高蛋白日粮组日增重最高;低能高蛋白日粮组取得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较高的胴体瘦肉率(P<0.05);低能低蛋白日粮组与高能高蛋白日粮组屠宰率较高(P<0.05);高能低蛋白日粮组的背膘较厚(P<0.05);各组的pH1、pH24值间差异显著(P<0.05),均没有劣质肉出现;高能低蛋白日粮组的肌肉嫩度较差(剪切力值较高)(P<0.05);高能高蛋白日粮组有较小的低水损失(P<0.05);肌肉大理石纹以低能高蛋白日粮组最丰富;、高能高蛋白日粮组的肉色L*值、a*值分别与其余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能低蛋白日粮组与标准营养日粮组的b;值较其他三组偏低,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营养水平对荣昌猪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84头10 kg左右荣昌阉公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在参照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高营养水平组)、荣昌猪(GB 7223—1987)饲养标准(低营养水平组)配制的2种日粮饲喂条件下,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生长肥育期荣昌阉公猪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营养水平对生长育肥阶段荣昌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高营养水平组显著提高荣昌猪35 kg时硬脂酸含量(P0.05)和20 kg时亚麻酸含量(P0.05);荣昌猪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低营养水平组在各个体重阶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