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革胡子鲶实用养殖技术(五)张光明,李远国(湖北省机械化养鱼开发公司430060)五、其他养殖方法(一)网箱养殖革胡子鲶能耐低氧,适合高密度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有人工简易网箱和机械化网箱,机械化网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集约化养殖方式。它是利用太阳能,采...  相似文献   

2.
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组的差异,本研究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4种不同养殖模式,如淡水池塘养殖模式(FWP)、海水池塘养殖模式(SP)、高位池养殖模式(HP)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BFP)下凡纳滨对虾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FWP和HP中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SP和BFP,4种养殖模式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SP、BFP和HP模式中具有较高丰度并且是造成4种养殖模式的肠道菌落差异的关键贡献类群,FWP模式中蓝藻门(Cyanobacteria)的丰度远高于其他养殖模式。弧菌科(Vibrionaceae)和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是4种养殖模式的共有核心微生物中最丰富的两个科。此外,不同养殖模式的指示类群并不相同,FWP模式的肠道细菌指示类群为丙酸杆菌科(Propionibacteriaceae),BFP养殖模式的指示类群为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HP模式中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而FWP养殖模式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最稳定。  相似文献   

3.
<正>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Larimichthys),是近海集群暖温性洄游鱼类,素有海水“国鱼”的美誉,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等海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养殖业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相继发展起来,象山港作为浙江省最早的大黄鱼养殖区域,网箱养殖是其最主要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Channel Catfish),属于鲶形目(Silurifbrmes)、鮰科(fctaluridae)鱼类,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加工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我国自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后开始在各省市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5.
桑沟湾栉孔扇贝不同养殖方式及适宜养殖水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桑沟湾内,对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farreri(JonesetPreston)的笼养与串耳养殖等不同养殖方式及不同水层(1m、2m、3m、4m)的养殖效果进行了综合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串耳养殖的扇贝平均壳高增长比笼养扇贝生长快,两种方式效果差异极明显(P<0.01);(2)串耳养殖方式以2m为最佳养殖水层,其次为1m和3m,4m水层最差,而且2m与4m的养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3)笼养方式的最佳水层为4m,其养殖效果依次为4m>1m>3m和2m。试验显示,在不同的养殖方式下,栉孔扇贝最佳生长的养殖水层是不同的。本文还对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推荐,2006年3月7日至3月29日作者有幸应邀参加了外交部国际合作中心MASHAV(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和以色列农业与农村发展署农业发展国际合作中心CINADCO(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of the Ministry and Rural Development)组织的水产养殖研修班,主要内容是集约化养殖(Intensive Aquaculture),期间不仅考察了以色列国家水产养殖研究中心(NCM)和希伯来大学(HebrewUniversity)水产养殖试验场、水产养殖苗种繁育场以及池塘、工厂化和网箱养殖场等,而且来自大学、科研、养殖场和政府机构的10余名专家,就以色列水产养殖、养殖系统水质控制、养殖健康管理、养殖食品安全、养殖场设计和遗传育种等进行了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7.
养殖渔业土地(水面)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地(水面)是养殖渔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养殖渔业土地(水面)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探讨养殖渔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养殖渔业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养殖渔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dmosdar)、虹鳟(Oncorhynchttsmykiss)、银大麻哈鱼(0.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0.tshawytscha)、褐鳟(Sdmo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林浩然 《福建水产》2012,34(1):1-10
石斑鱼是驰名世界的名贵海产鱼类,是中国南方沿海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对象,经济价值巨大。中国石斑鱼类养殖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进入21世纪,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围绕石斑鱼苗种繁育和养殖产业化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其生殖调控、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病害防治、种质分析、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集成创新,建立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实现了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和自养自足,从而带动石斑鱼养殖产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石斑鱼类养殖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产品优质安全的现代渔业基本内涵为目标,改革和提升传统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链上的各项技术,包括:(1)优化苗种人工繁育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和苗种质量;(2)培育抗逆、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3)配制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4)建立病害检测和防控新技术和研制主要疾病的特异性疫苗;(5)建立高效、低碳、节能的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模式;(6)加强石斑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为石斑鱼养殖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集约化与工程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调查了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对虾精养池塘水体中不同形式的碳(C)、氮(N)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并分析c和N对异养细菌的影响,以期为养殖过程合理调控水质环境提供理论数据。结果发现,池塘中不同形式的P(C)在养殖前、中期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中、后期缓慢下降趋于稳定,P(N)在养殖前、中期较低,后期升高并达到最大值;异养细菌数在养殖中期的第56天和养殖后期的第98天出现2个高峰,养殖第70天出现低谷。异养细菌数与总无机碳(TIC)和总碳(TC)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养殖中、后期异养细菌数与C/N(TOC/T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养殖中、后期水体中C(主要是有机碳)成为影响异养细菌繁殖的限制性因素,适当添加C源可以促进异养细菌繁殖,吸收转化无机氮,从而达到降低水体中无机氮浓度、提高物质循环利用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养殖密度对虾夷扇贝在浙江南麂海区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D1、D2和D3 3个密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笼,养殖密度分别为5、10和15ind&#183;层^-1,研究养殖密度对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养殖密度的提高,壳高(SH)、体质量(BM)、相对壳高生长率(GRH)、相对体质量生长率(GRM)、日增壳高(DHG)、目增体质量(DMG)、体质量与壳高比及特定生长率(SGRSH和SGRBM)等参数不断下降,养殖密度对其影响显著(P〈0.05)。体质昔与壳高随生长时间分别呈现指数生长曲线与逻辑斯谛生长曲线。养殖密度对6月份的相对状态指数(RCF)及5月底的死亡率存存湿著影响(P〈0.05),分析结果表明,10ind&#183;层^-1为适宜的养殖密度。该研究为今后南方海Ⅸ虾夷扇贝规模化商业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又称白斑杆状病毒(whitespotbaculovirus)、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epodermalandhematopoieticnecrusisbaculovirus)、日本对虾棒状病毒(Rodshapevirusofpenaeusjaponicus)、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systemicectodermalandmesodermalbaculovires)等。WSSV为全球养殖对虾危害性最大的病毒,每年因WSSV全球养殖对虾产量减少一半,损失几百亿元人民币。近年,随着对WSSV认识的逐渐深入,对虾养殖技术有所提…  相似文献   

13.
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牙鲆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研究池塘和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牙鲆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饵料、水环境、底质等的关系,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养殖水体、饵料和池塘底泥等7个样品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分析了不同样品中菌群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牙鲆肠道(B1)中以厚壁菌门(30.49%)、变形菌门(19.16%)和梭杆菌门(11.11%)为主,其中芽孢杆菌属(27.66%)占绝对优势,弧菌属(0.16%)丰度最小;工厂化养殖牙鲆肠道(B5)中以变形菌门(44.31%)、厚壁菌门(11.57%)和放线菌门(4.79%)为主,其中不动杆菌属(10.37%)丰度最大,弧菌属(4.05%)相对B1中丰度较高。牙鲆肠道优势菌群主要与营养代谢调节相关,同时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也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差异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两种养殖条件下牙鲆肠道菌群结构与饵料中菌群关系密切,此外受养殖水环境中菌群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牙鲆养殖专用高效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技术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养殖年份鱼塘底泥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演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养殖年份的鱼塘底泥中细菌多样性及演替关系,通过构建16S rRN A基因文库,比较分析养殖1年和养殖4年池塘底泥样品细菌的群落构成,分别由养殖1年和养殖4年文库获得145和172个克隆子,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37和2.22,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分别为9.36和7.58,覆盖度指数分别为100%和93.3%。 Prolixibacter (34/145)、荚硫菌属(17/145)、浮霉菌属(15/145)和脱硫微菌属(12/145)为养殖1年样品优势菌群,长绳菌属(41/172)、Prolixibacter (31/172)、黄色单胞菌属(22/172)、Cetobacterium (21/172)和噬纤维菌属(15/172)为养殖4年样品优势菌群。养殖1年和养殖4年文库细菌菌群结构在种分类水平上的相似度系数为0.6171。由此可知,养殖池塘底泥中蕴含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体系,长期的积累促使该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演替。  相似文献   

15.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胭脂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胭脂鱼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胭脂鱼(P〈0.05),而含肉率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胭脂鱼(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胭脂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  相似文献   

16.
20&#177;0.4℃及循环水条件下,研究了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全长11.84&#177;0.45cm)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溶解氧含量和养殖密度设置为两种模式:5.5&#177;0.5mg/L(空气充氧)对应养殖密度为100、200、300和400ind/m^2与14&#177;2mg/L(纯氧充氧)对应养殖密度为200、400、600和800ind/m^2。实验历时30d,存活率均达到94%以上。结果表明,(1)空气充氧条件下,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含量均有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纯氧充氧条件下,3项指标也有随养殖密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其中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3)养殖密度为200ind/m^2时,纯氧充氧条件下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空气充氧条件(P〈0.05),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为400ind/m^2时,纯氧充氧条件下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空气充氧条件(P〈0.05)。实验结果支持提高溶解氧水平可以缓解养殖密度带来的拥挤胁迫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四讲成鳖的养殖技术一、成鳖的养殖方式1.控温集约化养殖这是当前养殖周期最短、效益最好的养殖方式。开始仅限于稚、幼鳖阶段进行加温养殖,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的应用,已发展成加温与保温(采光...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类(Tilapia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ehlidae),有3个属,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广东养殖罗非鱼条件得天独厚。罗非鱼已成为广东水产养殖的优势品种和出口创汇的主导品种。2006年养殖产量达53万吨,占全国的近50%。现初步形成一条从种苗、养殖、  相似文献   

19.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鱼纲(Lamellibranchia)、珍珠贝目(Pterioida)、扇贝科(Pectinidae),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198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该品种,1985年开始向社会推广。随着苗种生产的稳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殖规模逐渐增大,对苗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在塑料大棚内养殖罗氏沼虾试验报告蒋吉生田春姜文朱君舜(沈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10032)(沈阳市畜牧副食局)关键词:塑料大棚罗氏沼虾养殖试验罗氏沼虾(M.rosenbergi)是淡水养殖的大型虾。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在我国南方已广泛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