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是全球对虾养殖业所面临的危害性最大的病害之一,是国际兽医局(OIE)、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亚太地区水产养殖发展网络中心(NACA)规定报告的重要水生动物疾病。自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我国台湾地区发生以来,至今已席卷了世界各国的对虾养殖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对虾白斑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白斑综合征(WSS)造成全世界对虾养虾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已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对虾WSS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对虾是一种生长快、生长周期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效益高的理想海水养殖对象。目前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中国对虾(Penanes chinen-sis)、斑节对虾(P.monodom)、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日本对虾(P.japonicus)以及南美白对虾(P.van-namei)等。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强度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的重视,以及受国外水产养殖技术的影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斑节对虾(草虾)、日本对虾(花虾)、墨吉对虾(白虾)的养殖,越来越引起养殖业主的重视.养殖业主对虾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虾的消化系统短而且细,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对虾饲料加工要求远比普通畜禽饲料的加工要求高.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生产对虾饲料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5.
董志国 《中国饲料》2003,(11):24-26
近年来 ,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 ,水产养殖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养殖环境日趋恶化 ,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 ,危害也越来越重 ,而水产品的质量相应地不断下降。因此 ,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问题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1 健康养殖的概念自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白斑综合症 (WSS)病毒病的严重袭击后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国内的海水养殖界出现了“健康养殖”这一新概念。但目前对健康养殖还没有明确形成一致认同的概念。徐启家 ( 2 0 0 0 )对健康养殖的定义是 :对于可进行养殖的生物种 ,在较…  相似文献   

6.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引起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病原。该病一旦流行,对虾在2~7天内的死亡率可达100%,国际兽疫局(OIE)、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亚太地区水产养殖发展网络中心(NACA)早在1995年就将其列为需要报告的重要的水生动物病毒性疫病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该病首先在台湾地区发生,到1994年已扩展到全亚洲的对虾养殖地区。1995年11月该病毒在西半球被发现,1999年到达美国中部和南部,2001年出现在欧洲和澳洲。短短10年间,对虾白斑综合征席卷全球,给世界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健康养殖的概念 健康养殖最早是自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白斑综合症(WSS)病毒病的严重袭击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内的海水养殖界出现的新概念,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家畜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徐启家(2000)对健康养殖的定义是:对于可进行养殖的生物种,在较长的养殖时间内,不患病害的产业化。健康养殖的概念应该具有整体性(指整个海淡水养殖行业)、宏观性和生态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接第10期P17-20)过去几年养殖户深亏,产量下滑严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源于国内对虾养殖的现代化程度低,对虾养殖密度过高、疫病频发,导致存活率急剧下滑,给国内的对虾养殖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从整个产业来说,急需转型。比照国内外的经验,对虾养殖成功模式分别为生态化分散养殖(厄瓜多尔)、工厂化集约养殖(美国),国内由于人工成本、土地利用等问题,要实现对虾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是更为可行的方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也有广泛养殖.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斑节对虾的营养生理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斑节对虾营养生理研究及饲料配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的重视,以及受国外水产养殖技术的影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斑节对虾(草虾)、日本对虾(花虾)、墨吉对虾(白虾)的养殖,越来越引起养殖业主的重视。养殖业主对虾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虾的消化系统短而且细,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对虾饲料加工要求远比普通畜禽饲料的加工要求高。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生产对虾饲料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本囊对虾不同养殖密度(150、200、250、300尾/m~2)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揭示日本囊对虾养殖密度与其生长间关系,在闲置的鲍鱼育苗池进行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增长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存活率均随着养殖密度增大而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0.01),但变异系数(体长或体重)却随着养殖密度增大而上升,其中各试验组体长变异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体重变异系数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日本囊对虾养殖密度为213尾/m2时,其养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是由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引起的以感染对虾甲壳内侧出现直径为0.5~2mm大小的白色斑点为主要特征的暴发性传染病。该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给养虾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WSSV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在甲壳纲和昆虫纲动物中均有其敏感的宿主,以虾、蟹等十足目类为多。目前,普遍认为WSSV存在水平传播(经口感染或浸泡感染)及垂直传播两种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复合营养素在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于2018年5月~9月在天津市西青区某养殖场开展了复合营养素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监测、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检测,评价复合营养素对对虾养殖的效果。结果显示,施用复合营养素的试验池亚硝酸盐氮降解迅速,养殖中后期试验池总菌数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水体微生物代谢活跃。养殖前中期,试验池浮游植物种类多以绿藻为主优势种,而对照池以蓝藻为主优势种。试验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85~2.74,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8~0.82,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2.29~3.74。免疫相关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虾血清中多酚氧化酶(PPO)、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复合营养素可迅速降解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优化藻类组成,促进水体中微生物代谢,稳定水质及池塘生态系统,增强对虾免疫力,提高对虾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对虾养殖业达到鼎盛时期,但也开始大规模暴发流行性虾病.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引起对虾发病的有四种:即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感染病,而病毒感染的种类有:桃粒病毒(TS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病毒(YHV)、对虾杆状病毒(BP)、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HHNBV)等.……  相似文献   

16.
苏京波  张爱花 《饲料工业》2000,21(10):44-45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的重视,以及受国外水产养殖技术的影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斑节对虾 (草虾 )、日本对虾 (花虾 )、墨吉对虾 (白虾 )的养殖,越来越引起养殖业主的重视。养殖业主对对虾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虾的消化系统短而且细,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对虾饲料的加工要求远比普通畜禽饲料的加工要求高。下面,着重探讨一下生产对虾饲料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水中稳定性 (耐水性 )  对虾饲料要求在水中的稳定性时间要长,一般要求达到 2h以上。如果生产出来的颗粒饲料耐水性差,则不适应虾类的采食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也称南美白对虾,自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的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对虾品种(Liao等,2011)。2010年,仅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就达134.8万吨(2011年渔业统计年鉴)。随着甲壳动物养殖业的不断推进,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其饲料研发工作也随之增  相似文献   

18.
对虾白斑综合征 (WSS)是由对虾综合征病毒 (WSSV)引起的一种以病虾甲壳内侧出现白斑为特征 ,并具有很高死亡率的对虾最常见传染性疾病。该病自 1988年在台湾发现以来 ,已迅速蔓延至世界对虾养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沿海地区是对虾养殖较为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该地区所养殖的对虾也同样遭到该病的袭击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通讯作者。  目前对对虾疾病的诊断手段 ,主要包括以病理学和生物学诊断为主的常规诊断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杂交方法及PCR诊断方法等。其中PCR方法又是目前这些方法中最快捷、敏感性最高的病原…  相似文献   

19.
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属对虾科、对虾属、白对虾亚属,也称为万氏对虾、南美白对虾、白皮虾等,原分布在中、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凡纳滨对虾与国内其他养殖对虾相比,具有繁殖周期长、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对饲料营养要求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养殖效果.在南美白对虾饵料中添加5%中华被毛孢干燥菌体,经过30 d养殖,对虾的存活率、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分别提高了52%、30%和25%,饲料系数则降低了66%.同时,试验组对虾血清中溶菌酶和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